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鸡蛋蛋黄的营养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沙航 胡素琴 王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品种鸡蛋蛋黄的营养效果,首先测定了3种市售鸡蛋蛋黄的营养成分,进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法分析了其脂肪酸含量,最后以斑马鱼幼鱼为受试生物,分析了3种蛋黄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蛋蛋黄的粗蛋白含量不同...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品种鸡蛋蛋黄的营养效果,首先测定了3种市售鸡蛋蛋黄的营养成分,进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法分析了其脂肪酸含量,最后以斑马鱼幼鱼为受试生物,分析了3种蛋黄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蛋蛋黄的粗蛋白含量不同,蛋黄3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蛋黄1(P<0.05),而各组蛋黄的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显示其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蛋黄3的二十碳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通过饲喂斑马鱼幼鱼显示其营养效果存在差异,与蛋黄1、2相比,蛋黄3能显著提高斑马鱼幼鱼的生长性能(P<0.05)。总之,不同品种鸡蛋蛋黄的蛋白质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蛋黄的营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 营养效果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与茯苓多糖复合物对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谌梦 胡锦超 +5 位作者 田晓榕 赵迪 王蕾 吴涛 张焱焱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7-54,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由葛根素(Puerarin,PR)和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成的复合物(PR+PCP,PP)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使用PEDV感染仔... 试验旨在探究由葛根素(Puerarin,PR)和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成的复合物(PR+PCP,PP)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使用PEDV感染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进行试验,选用30头体重相近的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三个处理组:对照组、PEDV组和PP+PEDV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4 d,其中预试期为4 d,正试期为10 d,试验期间各组饲喂相同的日粮,正试期内每晚给PP+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PP,将PR(0.5 mg/kg BW),PCP(20 mg/kg BW)混合溶于人工奶中;其余两组灌服相同体积人工奶。第10天向PEDV组和PP+PEDV组的仔猪口腔灌服PEDV(毒价为105.5 TCID50,用PBS溶液稀释),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三酯甘油(TG)、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显著升高(P<0.05);结肠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肠中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和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γ(REG3G)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②与PEDV组相比,PP+PEDV组仔猪血清中TG、谷草转氨酶(AST)和BUN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CD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ISG1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IL-1β、IL-6、CXCL2和REG3G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灌服PP能够缓解PEDV感染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并通过改善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隐窝深度,缓解结肠炎性反应及影响机体免疫反应来缓解PEDV感染造成的仔猪结肠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结肠 葛根素 茯苓多糖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欢欢 王倩 +5 位作者 王宇杰 刘佳乐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0-127,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 试验旨在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ML)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3D4/21巨噬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L对3D4/21细胞活力试验和PEDV在3D4/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确定最适浓度和最佳时间后,将3D4/21细胞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PEDV组、PEDV+ML组),各组分别以全时添加10µmol/L ML和PEDV感染细胞后添加10µmol/L ML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并检测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10µmol/L的ML对3D4/2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病毒感染3D4/21细胞的48 h内PEDV-S、M、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12 h时处于最高;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全时添加ML处理12 h使PEDV-S、M、N、IL-8、IFN-β、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处理24 h使PEDV-S、M、N、IL-8、IFN-β、MX1、ISG15、IFIT1和IFITM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ML组在感染后添加ML处理12 h使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M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处理24 h使IL-6、IL-8、IFN-β、MX1、ISG15、IFIT1、IFITM1、IFITM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EDV-S、M、N、KCNJ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PEDV感染前ML预处理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PEDV感染使细胞处于免疫应激状态,ML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月桂酸甘油酯(ML)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3D4/21细胞 生长曲线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酸甘油酯对乙酸刺激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俊梅 宋转 +5 位作者 周颖 刘文凯 易丹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40-244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对乙酸(ACA)刺激仔猪小肠黏膜生长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体重接近、健康的28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乙酸组和TB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对乙酸(ACA)刺激仔猪小肠黏膜生长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体重接近、健康的28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乙酸组和TB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d。试验期内对照组和乙酸组饲喂基础日粮,TB组饲喂基础日粮+0.1%TB。于试验第15天清晨,乙酸组和TB组仔猪直肠灌注10mL 10%乙酸,对照组直肠灌注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8、21天清晨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力;第21天屠宰取样,取空肠、回肠等组织样品,测定仔猪肠道形态结构、肠道黏膜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1)未用乙酸刺激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TB对仔猪平均日增重有一定程度提高(P=0.089),且显著降低了仔猪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乙酸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回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及空肠绒毛表面积(P<0.05);(3)与乙酸组相比,TB组显著降低了血浆DAO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了回肠ARE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综合上述结果,日粮中添加0.1%TB能缓解乙酸诱导的仔猪肠黏膜生长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酸甘油酯 乙酸 仔猪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对脂多糖诱导的断奶仔猪免疫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海旺 余魁 +5 位作者 吴梦郡 刘文凯 李鹏 易丹 王蕾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97-220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断奶仔猪的免疫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基础日粮,注射LPS),OCT组(基础日粮+50mg/...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断奶仔猪的免疫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基础日粮,注射LPS),OCT组(基础日粮+50mg/kg OCT,注射LPS)。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于试验第21天注射LPS(100μg/kg体重)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3h后前腔静脉采血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6h后屠宰,取胸腺、脾脏,-80℃保存,用于测量胸腺、脾脏免疫相关基因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以及转录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降低了仔猪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P<0.05);与LPS组相比,日粮中添加OCT提高了白细胞的数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上调了脾脏、胸腺IL-6、STAT3mRNA水平(P<0.05),下调了脾脏IL-4、TNF-α及胸腺IL-4、TNF-α、NF-κB mRNA水平(P<0.05);与LPS组相比,添加OCT下调了脾脏、胸腺IL-6、STAT3mRNA水平(P<0.05);上调了胸腺IL-4、IL-10、TNF-α、NF-κB的mRNA水平(P<0.05)。综合上述结果,LPS诱导发生了仔猪免疫应激,OCT在一定程度具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精油(OCT) 断奶仔猪 脂多糖(LPS) 免疫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仔猪PEDV感染肠道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鹏 吴梦郡 +6 位作者 余魁 徐海旺 吴涛 易丹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5-1721,共7页
试验旨在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试验选用16头7日龄健康幼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PEDV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0d,试验期间两个处理组饲喂相同的... 试验旨在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试验选用16头7日龄健康幼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PEDV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0d,试验期间两个处理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于试验第7天晚上对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PEDV病毒(剂量为104.5 TCID50),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0天早上空腹灌服D-木糖(0.1g/kg体重),1h后前腔静脉采血,屠宰取样,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组织样品,测定平均日增重(ADG)、腹泻率(DR)、肠道形态结构、肠道黏膜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试验结果表明:(1)PEDV感染显著降低了仔猪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腹泻率(P<0.01);(2)PEDV感染极显著降低了血浆D-木糖含量、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3)PEDV感染极显著提高了仔猪空肠黏膜PEDV 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肠绒毛蛋白(villin)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以上结果表明,口腔灌服PEDV可以成功诱导建立幼龄仔猪肠道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仔猪 肠道损伤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发酵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卜小丽 房一粟 +3 位作者 刘世操 韩朋伟 吴丰惟 祝爱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8,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发酵液的浓缩方式、载体吸附等工艺,并评价其产品性能。采用10 L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凝结芽孢杆菌,采用有机膜和矿物质吸附剂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吸附。采用体外消化试验、体外药敏试验、耐高温试验和... 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发酵液的浓缩方式、载体吸附等工艺,并评价其产品性能。采用10 L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凝结芽孢杆菌,采用有机膜和矿物质吸附剂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吸附。采用体外消化试验、体外药敏试验、耐高温试验和产品储存试验评价产品性能。结果表明: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速度200 r/min,通气量350 L/h,浓缩设备为有机陶瓷膜过滤设备,矿物质吸附剂与发酵液比例为11。2产品在85℃处理10 min存活率为71%,经胃液消化后存活率为86.8%,过肠液后存活率为69%;产品在25℃和35℃储存30 d后仍保持50%作用的存活率,储存60 d后菌种数依旧可以到达108数量级。由此可见,此产品具有耐酸、耐胆盐、耐高温和易于储存等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 浓缩 吸附 产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肠道转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梅慧敏 周颖 +5 位作者 张越 谢佳倩 李抗 易丹 丁斌鹰 王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6-50,共5页
试验研究了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仔猪12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含4%酪蛋白的基础日粮)和大豆分离蛋白组(饲喂含4%伴大豆分离蛋白的基础日粮)。试验为期7 d,采血... 试验研究了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仔猪12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含4%酪蛋白的基础日粮)和大豆分离蛋白组(饲喂含4%伴大豆分离蛋白的基础日粮)。试验为期7 d,采血后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组织样品,测定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肠道损伤和肠道功能相关基因等数据。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降低了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仔猪料重比和腹泻率。2大豆分离蛋白提高了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的隐窝深度,降低了十二指肠的绒毛宽度、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面积。3在日粮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降低了十二指肠和回肠AQP 3、Villin、MMP3及空肠AQP10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了空肠Bcl-2、CFTR、Pep T1、SGLT-1、NHE3、AQP 3、AQP 4、AQP 8和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因此,大豆抗原蛋白调控肠道黏膜损伤与修复和转运通道基因的表达,改变了肠道的正常组织形态,进而降低了仔猪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原蛋白 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猪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永清 王蕾 易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64-3070,共7页
动物的肠道完整性在营养、代谢和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屏障。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是保障肠道功能的生理基础,肠上皮受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降低生产性能和影响动物的健康... 动物的肠道完整性在营养、代谢和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屏障。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是保障肠道功能的生理基础,肠上皮受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降低生产性能和影响动物的健康。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L-半胱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前体物质,NAC的生理功能和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维持细胞内的GSH水平有关。饲粮中添加NAC可以缓解脂多糖应激引起的肠黏膜损伤、乙酸刺激引起的结肠炎及改善小肠吸收功能,这些与NAC促进表皮生长因子的生成、抗黏膜细胞凋亡和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有关。本文就NAC对猪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处理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卜小丽 刘翼 +4 位作者 刘世操 陈帆 吴丰惟 韩朋伟 祝爱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6,共4页
为研究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和磷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00尾体重为(12.0±0.3)g的吉富罗非鱼,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为60d。以豆粕... 为研究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和磷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00尾体重为(12.0±0.3)g的吉富罗非鱼,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为60d。以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主要植物性蛋白质为原料设计配方,Ⅰ、Ⅱ、Ⅲ组分别在投喂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0.6%、1.2%的Ca(H2P04)2(MCP);lV组为体内水解对照组、V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未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1.2%MCP,IV组在此基础上添加1280U/kg植酸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可以使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提高3.6%~9.7%,Ⅰ组粗灰分提高率高达32.8%,钙含量由1.58%提高到2.31%,粪磷降低在50%以上:与体内水解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总磷的储积量分别提高22.7%、22.2%、16.1%。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可替代MCP的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预处理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能 钙磷沉积 磷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脂多糖刺激仔猪免疫反应和小肠能量状态的影响
11
作者 王倩 汪曼丽 +6 位作者 宁楠 王帅杰 谭子涵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96-400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的仔猪免疫反应和小肠能量状态的影响。按照随机性原则将24头32日龄健康仔猪(11.58 kg±0.26 kg)分为3组(空白组、LPS组和NAC+LPS组),每组设置8个重复。经过3 d适应期后,各组仔猪... 试验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的仔猪免疫反应和小肠能量状态的影响。按照随机性原则将24头32日龄健康仔猪(11.58 kg±0.26 kg)分为3组(空白组、LPS组和NAC+LPS组),每组设置8个重复。经过3 d适应期后,各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NAC+LPS组在此基础上添加500 mg/kg NAC)。试验第21天,仔猪空腹称重后腹腔注射LPS(LPS组和NAC+LPS组,注射剂量为100μg/kg BW)或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组),3 h后前腔静脉采血,然后屠宰取肠黏膜、肝脏和淋巴结等样品,进行血细胞计数分析、小肠黏膜腺苷酸水平测定以及肝脏和淋巴结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LPS组仔猪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目显著提高(P<0.05),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小肠黏膜一磷酸腺苷(AMP)水平和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值显著提高(P<0.05),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和淋巴结双链RNA依赖的蛋白质激酶(PKR)、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和黏病毒抗性蛋白1(MX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NAC+LPS组仔猪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AMP水平和AMP/ATP值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IFIT1、PKR和MX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淋巴结IFI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0 mg/kg NAC可缓解LPS刺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反应,并且能有效改善肠黏膜能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脂多糖 仔猪 小肠能量状态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PEDV感染幼龄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吸收与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汪曼丽 谭子涵 +6 位作者 王帅杰 李倩 曾一桐 王蕾 赵迪 张倩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11-3418,共8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在防治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头体重相近、健康的7日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PEDV+槲皮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11 d... 【目的】试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在防治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头体重相近、健康的7日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PEDV+槲皮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11 d。经过3 d适应期后,于试验第4~10天给PEDV+槲皮素组仔猪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他组仔猪口腔灌服等体积的人工乳,于试验第8天给PEDV组与PEDV+槲皮素组仔猪口腔灌服1×10^(4.5)TCID_(50)的PEDV,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PBS溶液。试验第11天早上空腹称重,全部仔猪灌服D-木糖(0.1 g/kg BW),1 h后经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D-木糖含量;将所有仔猪屠宰取空肠黏膜,检测肠道屏障相关基因,包括肠绒毛蛋白(vill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粪便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中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laudin-1、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槲皮素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laudin-1、villin和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10 mg/kg BW槲皮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生长抑制和肾功能损伤,增强肠道吸收与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肠道吸收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PEDV感染幼龄仔猪肠道形态、抗氧化功能及空肠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帅杰 谭子涵 +5 位作者 李晗博 孙香雪 艾思含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91-3399,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槲皮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肠道形态、肠道抗氧化功能及空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槲皮素对PEDV感染仔猪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8头健康的7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 【目的】通过研究槲皮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肠道形态、肠道抗氧化功能及空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槲皮素对PEDV感染仔猪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8头健康的7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8 d,于试验第0~7天,对槲皮素+PEDV组仔猪每天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余组灌服等体积的人工奶。于试验第5天晚上给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10TCID的PEDV,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于试验第8天早上屠宰,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回肠和结肠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中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2(APOC2)、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3(ACSL-3)和脂肪酸合酶(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与PEDV组相比,槲皮素+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GSH-Px和T-SOD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中CAT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回肠和结肠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中APOB、FABP2和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添加槲皮素可有效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肠道损伤,提高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以及空肠脂质代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仔猪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肠道形态 抗氧化功能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植物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肠道屏障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香雪 宁楠 +5 位作者 徐欢欢 郭双双 赵迪 王蕾 李鹏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73-3583,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肠道屏障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8只1日龄、体重相近(38 g±2 g)、健康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和感染组饲喂...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肠道屏障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8只1日龄、体重相近(38 g±2 g)、健康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和感染组饲喂基础饲粮,感染+CTA(肉桂醛、百里香酚和茴香醛按照质量比为1∶3∶1组成)和感染+CAT(肉桂醛、茴香醛和百里香酚按照质量为1∶3∶1组成)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感染组、感染+CTA组、感染+CAT组肉鸡在14~20日龄连续经口灌服1×108CFU/mL产气荚膜梭菌(1 mL/d),对照组肉鸡灌喂等体积的疱肉培养基。试验期42 d。于试验第21、28天,采集肉鸡血液、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用以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与血浆抗氧化指标,观察肠道形态结构,检测空肠屏障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提高了21、28日龄肉鸡血清DAO活性,降低了21日龄空肠与28日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VH)与隐窝深度(CD)的比值(VH/CD)(P<0.05)。与感染组相比,饲粮中添加CTA、CAT均可缓解因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血清DAO升高及回肠VH降低(P<0.05);添加CTA上调了21日龄肉鸡空肠闭合基因(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黏蛋白-5ac(mucin5ac)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了28日龄肉鸡闭合连接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添加CAT上调了28日龄肉鸡ZO-1、occludin、claudin-1、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此外,添加CTA和CAT均提高了28日龄感染肉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可改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的肠道屏障和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复合植物精油 肉鸡 肠道屏障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糠纤维素酶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东 刘世操 +1 位作者 祝爱侠 陈帆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83-87,共5页
以香菇菌糠为原料,采用超声浸提法制备纤维素粗酶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分析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纤维素酶浸提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菌糠纤维素酶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为20∶1... 以香菇菌糠为原料,采用超声浸提法制备纤维素粗酶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分析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纤维素酶浸提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菌糠纤维素酶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为20∶1,在此条件下的CMC酶活力为9.61 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糠 纤维素酶 超声波浸提法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一桐 朱靓芸 +4 位作者 童庆芳 黄一智 李中华 吴涛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50-4159,共10页
【目的】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复制的影响,为临床治疗PED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单宁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评估单宁酸对Vero和LLC-PK1细胞的毒性... 【目的】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复制的影响,为临床治疗PED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单宁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评估单宁酸对Vero和LLC-PK1细胞的毒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单宁酸对PEDV YN13毒株复制的影响;将PEDV YN13毒株更换为PEDV DR13-GFP毒株、Vero细胞系换成LLC-PK1细胞系分别进行试验,检测单宁酸对PEDV复制的影响;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间点添加单宁酸,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n dose,TCID 50)法检测单宁酸对PEDV复制的影响;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检测单宁酸在细胞外对PEDV 3C样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单宁酸对细胞几乎无毒性;单宁酸能够有效抑制PEDV YN13毒株的复制,且单宁酸的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在更换毒株和细胞系后,各浓度单宁酸对PEDV的复制过程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单宁酸可以通过抑制PEDV吸附或入侵过程及病毒的早期复制发挥抗病毒活性;单宁酸对PEDV 3C样蛋白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单宁酸可以在体外通过影响病毒吸附或入侵过程抑制PEDV的感染,也可能通过抑制病毒的3C样蛋白酶的活性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3C样蛋白酶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氨基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能量状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毅 王倩 +5 位作者 孟禹璇 朱哲坤 田俊杰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45-2453,共9页
为进一步探明复合功能性氨基酸的应用效果与机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复合氨基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能量状态、游离氨基酸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6头体重相近的(21±3)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氨基酸... 为进一步探明复合功能性氨基酸的应用效果与机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复合氨基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能量状态、游离氨基酸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6头体重相近的(21±3)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氨基酸组,每组8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99%丙氨酸(与试验组等氮)和1.00%复合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甘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5∶2∶2∶1∶0.5)的基础日粮。于试验第21天前腔静脉采血,屠宰取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氨基酸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浆ALT和AST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肝脏总蛋白含量、RNA/DNA和总蛋白/DNA(P<0.05),显著降低了仔猪肝脏MDA和H2O2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精氨酸和二磷酸腺苷(ADP)含量(P<0.05);显著上调了肝脏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和y^+LAT2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ω2基因(GSTO2)、干扰素γ基因(IFN-γ)、脂蛋白酯酶基因(LPL)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了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N)的表达(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复合氨基酸可以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可以调控仔猪肝脏能量状态及游离氨基酸代谢,并可能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氨基酸 断奶仔猪 肝脏 能量状态 游离氨基酸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仔猪小肠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18
作者 李雪妮 史宇涛 +7 位作者 杜林晓 吕阳 马志鹏 易丹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115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每组6头。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观察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与K88组仔猪空肠绒毛明显萎缩变短,有明显损伤甚至脱落;STa、LMG194及K88组血清中IL-10、IL-8和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LMG194和K88组血液和肠道iFAB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STa和K88组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降低、NF-κB浓度显著升高,LMG194组NF-κB浓度显著降低、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STa和LMG194组CCL2和CXCL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a和LMG194组IFN-γ组基因水平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P<0.05);K88组CXCL9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CCL2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几乎具有与K88一样的毒性,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黏膜受损,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仔猪腹泻,可作为仔猪腹泻模型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仔猪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吴梦郡 李思源 +6 位作者 纪昌正 余魁 董毅 赵广宇 赵迪 吴涛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3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4组及K88组分别在早晚两次口服灌喂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pBAD-STa、LMG194和K88,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7天早上各组灌服D-木糖并采血,屠宰并取空肠、回肠组织样品,测量仔猪血常规指标、血浆D-木糖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力,以及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与K88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K88组仔猪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血浆DAO活力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LMG194组空肠AQP8、AQP10、KCNJ13和b0,+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K88组空肠AQP8、AQP1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Ta组回肠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QP10、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K88组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K88组AQP10、KCNJ13、b0,+AT、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空肠HSP70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产生炎症,吸收与转运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仔猪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