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的测度分析
1
作者 李红艳 赵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9,共2页
本文给出简便快捷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方法。即测量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体现的转变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体现的转变率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体现的转变率,并将这三个转变率综合起来,测量... 本文给出简便快捷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方法。即测量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体现的转变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体现的转变率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体现的转变率,并将这三个转变率综合起来,测量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基于此,计算并分析我国1978年以来历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指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 转变率 经济增长 测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实证比较及对中国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红艳 汪涛 《产经评论》 2012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类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期间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异及演变过程,给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判断依据,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效率陷阱,发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教...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类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期间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异及演变过程,给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判断依据,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效率陷阱,发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教育投入不足、失业率高、消费层次低、金融配置低及贫富差距过大等。同时,对中国落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分析,并就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给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生产效率 发展新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 被引量:16
3
作者 易小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9-13,共5页
高职教育作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新常态视角入手,结合协同创新理论,梳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实际对接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失范、行企失范和高校失范的问题,指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以服务区域产业为... 高职教育作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新常态视角入手,结合协同创新理论,梳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实际对接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失范、行企失范和高校失范的问题,指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以服务区域产业为主转向以对接产品价值链为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合作要从资源、要素的互补式合作转为双赢的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要从松散的远程"智力支撑、人才保障"式的面上合作转向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机制化合作,并从制度协同、组织协同和环境协同三方面提出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耦合理念 联动理念 人文发展理念 失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价值转向与人文关怀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伟 易小芳 韩习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95-99,22,共5页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零和合作博弈,倡导的是"2+2>5"的整体状态,是一种追求资源匹配、互补共享和功能耦合的谐调文化。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本质是政府、产业(企业)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结合目标用...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零和合作博弈,倡导的是"2+2>5"的整体状态,是一种追求资源匹配、互补共享和功能耦合的谐调文化。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本质是政府、产业(企业)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结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同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研究生教育的现实特征,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全新理念研究,着力构思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制度安排,以期为我国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协同创新 非零和合作博弈 合作教育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