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机器学习和车辆路径问题模型的园林绿化垃圾空间分布预测与处理设施选址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段雅
周星宇
+2 位作者
季冬兰
戴时
游碧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4,共6页
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基础是处理设施体系建设。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别对园林绿化垃圾空间分布与处理设施选址进行研究。针对前者,基于高清卫片、街景影像、行道树空间点位等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分类(卷积神经网络)、聚...
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基础是处理设施体系建设。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别对园林绿化垃圾空间分布与处理设施选址进行研究。针对前者,基于高清卫片、街景影像、行道树空间点位等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分类(卷积神经网络)、聚类(K均值聚类)和回归预测(多项式回归、随机森林)等模型,实现对现状及规划地区的日常和峰值园林绿化垃圾产生量的合理测算;针对后者,采用车辆路径问题类算法中的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带入距离最近、运输周转量最少、有限时间窗口和有限设施容量等限定条件,对组团收集点、就近消纳站、综合处理厂和集中转运站4类设施及有关线路进行智能选址。根据结果,预测研究区域内日常园林绿化垃圾产生量为32.71万t/年,峰值产生量为7万t,与同等级城市情况类似。建议布局200处组团收集点、50个就近消纳站、4处综合处理厂和14个集中转运站,以提升园林绿化垃圾收集清运效率,实现区域“产-收”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绿化垃圾
空间分布
处理设施选址
机器学习
车辆路径问题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年龄段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影响因素和空间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80个公园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段雅
周星宇
+2 位作者
季冬兰
戴时
赵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可达性是影响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关键点之一,年龄阶段、交通条件、公园数量与分布都会对老年人的实际可达性距离产生影响。基于多源大数据,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80个公园和出行访问公园的11万人次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
可达性是影响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关键点之一,年龄阶段、交通条件、公园数量与分布都会对老年人的实际可达性距离产生影响。基于多源大数据,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80个公园和出行访问公园的11万人次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可达性距离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据此展开空间评价。在可达性距离方面,数据统计显示,老年人访问公园实际可达性距离约在6 km,“超标”情况普遍,且在空间上以二环线为界,内外差异明显。在相关影响因素方面,当公园可达性距离超过1.5 km时,随着距离的增加,年龄越大的老人出访比例会越低;当公园与居住地的距离超过老年人适宜的模式(步行2 km)时,老年人可能因不愿改变出行方式而减少出行;当公园彼此布点距离在3 km以内时,随着布点密度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提升高龄老年人的出访意愿。在空间评价方面,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发现汉阳西部、洪山中南部居住的老年人出访公园出行比例异常偏低,三环线边缘的部分公园较难吸引周边老年人出访。总体而言,一方面拓展了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的研究技术框架;另一方面能为相关规划建设提供指引建议,实现理论与实践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年人
公园
可达性
空间句法
社会网络模型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和车辆路径问题模型的园林绿化垃圾空间分布预测与处理设施选址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段雅
周星宇
季冬兰
戴时
游碧溪
机构
武汉
市
园林
建筑规划
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第四综合分院
武汉
市规划研究院(
武汉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院
武汉
市规划研究院(
武汉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规划所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51978535)。
文摘
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基础是处理设施体系建设。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别对园林绿化垃圾空间分布与处理设施选址进行研究。针对前者,基于高清卫片、街景影像、行道树空间点位等大数据,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分类(卷积神经网络)、聚类(K均值聚类)和回归预测(多项式回归、随机森林)等模型,实现对现状及规划地区的日常和峰值园林绿化垃圾产生量的合理测算;针对后者,采用车辆路径问题类算法中的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带入距离最近、运输周转量最少、有限时间窗口和有限设施容量等限定条件,对组团收集点、就近消纳站、综合处理厂和集中转运站4类设施及有关线路进行智能选址。根据结果,预测研究区域内日常园林绿化垃圾产生量为32.71万t/年,峰值产生量为7万t,与同等级城市情况类似。建议布局200处组团收集点、50个就近消纳站、4处综合处理厂和14个集中转运站,以提升园林绿化垃圾收集清运效率,实现区域“产-收”平衡。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绿化垃圾
空间分布
处理设施选址
机器学习
车辆路径问题
武汉市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ery waste
spatial distribution
site selection of treatment facilities
machine learning
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
Wuhan Cit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年龄段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影响因素和空间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80个公园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段雅
周星宇
季冬兰
戴时
赵捷
机构
武汉
市
园林
建筑规划
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第四综合分院
武汉
市规划研究院(
武汉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院
武汉
市规划研究院(
武汉
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规划所
武汉
大学城市
设计
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基金
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22)。
文摘
可达性是影响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关键点之一,年龄阶段、交通条件、公园数量与分布都会对老年人的实际可达性距离产生影响。基于多源大数据,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80个公园和出行访问公园的11万人次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出访公园的可达性距离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据此展开空间评价。在可达性距离方面,数据统计显示,老年人访问公园实际可达性距离约在6 km,“超标”情况普遍,且在空间上以二环线为界,内外差异明显。在相关影响因素方面,当公园可达性距离超过1.5 km时,随着距离的增加,年龄越大的老人出访比例会越低;当公园与居住地的距离超过老年人适宜的模式(步行2 km)时,老年人可能因不愿改变出行方式而减少出行;当公园彼此布点距离在3 km以内时,随着布点密度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提升高龄老年人的出访意愿。在空间评价方面,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发现汉阳西部、洪山中南部居住的老年人出访公园出行比例异常偏低,三环线边缘的部分公园较难吸引周边老年人出访。总体而言,一方面拓展了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的研究技术框架;另一方面能为相关规划建设提供指引建议,实现理论与实践互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年人
公园
可达性
空间句法
社会网络模型
武汉市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lderly people
park
accessibility
Space Syntax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uhan City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机器学习和车辆路径问题模型的园林绿化垃圾空间分布预测与处理设施选址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郑段雅
周星宇
季冬兰
戴时
游碧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年龄段老年人出访公园可达性影响因素和空间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80个公园为例
郑段雅
周星宇
季冬兰
戴时
赵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