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六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必学 刘晓欢 +14 位作者 彭振宇 向丽 戴勇 王章华 颜楚华 刘宪亮 焦爱萍 申长平 周巧红 魏寒柏 张海峰 徐建平 刘伟庆 陶济东 孔康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3-37,共5页
中部六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大,成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但也面临着制度环境不完善,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办学条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为实现中部六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 中部六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大,成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但也面临着制度环境不完善,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办学条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为实现中部六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政府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平台,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职教联盟和职教园区,实施有效的教育行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中部六省 发展现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知识、社会的和谐整合——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介绍及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向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9,63,共4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思想在课程领域的实际运用。人本关怀的价值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工作过程知识观以及后工业化阶段企业组织创新观念,三者有机整合于学习领域课程中。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应树立促进劳...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思想在课程领域的实际运用。人本关怀的价值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工作过程知识观以及后工业化阶段企业组织创新观念,三者有机整合于学习领域课程中。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应树立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课程观;通过建立知识与工作过程之间的联系,改革课程内容;在“本土化”条件下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实现课程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课程 人本关怀 工作过程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再认识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晓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11,共3页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实际上,"工学结合"概念的内涵是有层次的:"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教育模式;第二,"工学结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工学结合"还是一种课程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作为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或框架;作为课程模式,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彭振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6-31,共6页
回顾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历史,经过起步萌芽、外延扩张、内涵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稳步提升的发展格局。展望未来,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回顾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历史,经过起步萌芽、外延扩张、内涵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稳步提升的发展格局。展望未来,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和"教育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湖北省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目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振宇 《职教论坛》 2004年第12S期4-9,共6页
确立质量目标体系是确保质量实现的第一步,为顺利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目标、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身,必须构建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目标体系,并注意该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开放性.宏观职业技... 确立质量目标体系是确保质量实现的第一步,为顺利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目标、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身,必须构建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目标体系,并注意该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开放性.宏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目标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目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目标、职业技术教育社会服务质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 质量目标 教育目标 社会服务 开放性 宏观 管理质量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向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思想在课程领域的实际运用。人本关怀的价值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工作过程知识观以及后工业化阶段企业组织创新观念,三者有机整合于学习领域课程中: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应树立促进劳...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思想在课程领域的实际运用。人本关怀的价值观、社会建构主义的工作过程知识观以及后工业化阶段企业组织创新观念,三者有机整合于学习领域课程中: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应树立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课程观;通过建立知识与工作过程之间的联系,改革课程内容;在“本土化”条件下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实现课程的开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学习领域课程 工作过程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观探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向丽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6X期11-13,共3页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分析来看,“一般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相应的课程理念。“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有着一定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分析来看,“一般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相应的课程理念。“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有着一定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职业科学理论”为开发“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观 职业导向 职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孔康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4-18,共5页
高职院校形成并彰显办学特色是高等教育多样化质量观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传承与创新体现在办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理由,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服务社会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应当充分体现类型特色... 高职院校形成并彰显办学特色是高等教育多样化质量观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传承与创新体现在办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理由,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服务社会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应当充分体现类型特色、层次特色和个体特色,以文化特色为根本、专业特色为核心、人才培养特色为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 差异化 内涵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芬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4期57-59,共3页
与普通院校教师相比,由于其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对象和活动环境不尽相同,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职业属性。鉴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内容应从企业职业实践训练、职业教育理论学习... 与普通院校教师相比,由于其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对象和活动环境不尽相同,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职业属性。鉴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内容应从企业职业实践训练、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和高职教学实践训练三方面设计;在培训策略上,强调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开辟程序化、层次化培训途径,创建“二元”学习型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 职业属性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振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91,共5页
通识教育从欧洲走向美洲,再由美洲走向全世界的过程,其实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传播、流变的过程,也是一种异质文化相互传播与影响的过程。通过对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的介绍、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国... 通识教育从欧洲走向美洲,再由美洲走向全世界的过程,其实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传播、流变的过程,也是一种异质文化相互传播与影响的过程。通过对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的介绍、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国家在实施高职通识教育时,对同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德国 日本 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的“双证”课程及其开发策略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晓欢 向丽 《职教论坛》 2008年第6期13-16,共4页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是“双证”融通的载体。其表现为专业层面的“双证”课程、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双证”课程以及单门课程的“双证”课程三种形式。“双证”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以职业资格... “双证”课程是指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相融通的课程,是“双证”融通的载体。其表现为专业层面的“双证”课程、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双证”课程以及单门课程的“双证”课程三种形式。“双证”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的开发思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的科学有序的开发程序;以政府主导,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开发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证”课程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技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振宇 彭春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台湾技职院校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学习借鉴台湾技职院校在通识教育实践方面的优点与经验,对于构建具有大陆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技职院校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40
13
作者 彭振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3期25-29,共5页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目标,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通过职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以及通观全局、灵活应变的综合素质。高...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目标,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通过职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以及通观全局、灵活应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施行通识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应该是:常识的普及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实现途径是:通过课程、活动、环境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23
14
作者 彭振宇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7X期11-15,共5页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目标,必须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纳入其中。通过职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受教育者不仅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身心素质),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目标,必须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纳入其中。通过职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受教育者不仅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身心素质),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职业素质),还具有通观全局、灵活应变的综合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基于这个设想,高职院校施行通识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应该是:常识的普及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人文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校特点、地域文化、行业优势、专业特色等自主选择、组合,形成具有各个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相关常识的获得;二是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体会通识教育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作用;三是通过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通过课程、活动、环境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24
15
作者 彭振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应该从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层面去解释和定位。二者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依靠以通识教育思想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全局,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向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7期37-39,共3页
对湖北地区4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条件不够充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更新通识教育理念、建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 对湖北地区4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条件不够充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更新通识教育理念、建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的研究方法在高职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向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质的教育研究强调对教育研究对象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理解”、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教育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特征,为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契机。从聚焦高职课程的具体问题到撰写... 质的教育研究强调对教育研究对象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理解”、主张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教育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特征,为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契机。从聚焦高职课程的具体问题到撰写研究报告整个研究过程,质的研究方法都具有独特的操作程序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的研究方法 高职教育 课程 解释性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红安县茶业品牌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芬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8-1291,共4页
借助公共管理学、旅游学、品牌学、茶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运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文化旅游视角对红安县茶业品牌的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红安县茶业品牌开发的对策,结合红色旅游文化进行茶叶品牌形象设计、... 借助公共管理学、旅游学、品牌学、茶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运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文化旅游视角对红安县茶业品牌的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红安县茶业品牌开发的对策,结合红色旅游文化进行茶叶品牌形象设计、结合生态旅游进行品牌生产基地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培植茶业品牌龙头企业、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开展茶旅游产品加工研制、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开展茶业品牌宣传与营销、制定激励政策增加茶业品牌开发的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 茶文化 茶业品牌 红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 被引量:104
19
作者 刘晓欢 郭沙 彭振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21-23,共3页
阐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条件、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过程控制等要素.指出这一模式在有效运行及培养目标针对性方面的局限.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产学研合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高职课程发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芬芳 向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二战后,按照课程取向的不同,国外高职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间.涌现出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工作本位课程等课程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 二战后,按照课程取向的不同,国外高职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间.涌现出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工作本位课程等课程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也逐步创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比较国内外高职课程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出经济发展阶段的引导性、课程理念的趋同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开放性等共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模式 课程理念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