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安全性能检测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力 王晓丹 陈益人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5-18,共4页
纺织品安全事关人民身心健康。本文以市场上随机购买的内衣为测试对象,进行相关安全性能检测。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再按照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风险描述进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初步探讨我国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纺织品安全事关人民身心健康。本文以市场上随机购买的内衣为测试对象,进行相关安全性能检测。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再按照危害识别、危害描述和风险描述进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初步探讨我国纺织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安全性能 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22
2
作者 曾鸣 严蕾 +2 位作者 潘勇军 范力仁 顾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5-187,共3页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综合实验"课程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实验进行有机综合,形成一门单独开课的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文中介绍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教材的编写情况,以及单独开课实践的具体...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综合实验"课程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实验进行有机综合,形成一门单独开课的高分子科学实验课程。文中介绍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教材的编写情况,以及单独开课实践的具体措施,最后介绍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综合实验 改革与实践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针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丽军 林凤玲 +1 位作者 殷肖海 刘晓洪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选用苎麻/PP包缠纱作为针织纱线在横机上编织,然后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PP复合板材。研究了同种组织结构、不同机号,不同PP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模层数为10,压模温度为190℃时在12G针织横机... 本文选用苎麻/PP包缠纱作为针织纱线在横机上编织,然后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PP复合板材。研究了同种组织结构、不同机号,不同PP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模层数为10,压模温度为190℃时在12G针织横机上、采用1:2包覆方式做成的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丙纶 苎麻/PP包缠纱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陶丽军 殷肖海 刘晓洪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6-18,共3页
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改善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性能,探讨了预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A-151处理和碱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分别提高到92.6Mpa和78.0Mpa,在45℃、5%NaOH溶液中加热0.5h后,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最大。
关键词 苎麻纤维 丙纶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对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汤芬 甘厚磊 +2 位作者 邹汉涛 王罗新 易长海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以丙纶长纤为经纱,剑麻连续长纤为纬纱,织成剑麻/PP平纹机织物。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织物进行碱处理,将处理后的织物与聚丙烯薄板模压成型,制备出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SEM对碱处理前后的剑麻纤维形貌进行分析,讨... 以丙纶长纤为经纱,剑麻连续长纤为纬纱,织成剑麻/PP平纹机织物。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织物进行碱处理,将处理后的织物与聚丙烯薄板模压成型,制备出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SEM对碱处理前后的剑麻纤维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碱处理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剑麻连续长纤的表面具有刻蚀作用,以及对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连续长纤 聚丙烯 机织物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纤维在NMMO溶液中的溶胀与溶解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进 林丽娜 +2 位作者 晏伟 蔡映杰 曾庆福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共3页
在不同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体积分数[φ(NMMO)]、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考察苎麻纤维在NMMO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溶胀情况.结果表明:在90℃条件下,当φ(NMMO)≥70%时,苎麻纤维被迅速切断并溶解,没有明显的溶胀现象;当φ(NMMO)=30%~60%时... 在不同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体积分数[φ(NMMO)]、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考察苎麻纤维在NMMO水溶液中的溶解和溶胀情况.结果表明:在90℃条件下,当φ(NMMO)≥70%时,苎麻纤维被迅速切断并溶解,没有明显的溶胀现象;当φ(NMMO)=30%~60%时,苎麻纤维只发生溶胀,其溶胀增大率比水溶胀高;当φ(NMMO)≤20%时,苎麻纤维发生水溶胀.在60~80℃条件下,当φ(NMMO)=30%~80%时,苎麻纤维发生溶胀,其直径增大率最高达到210%;当φ(NMMO)≤20%时,苎麻纤维发生水溶胀,其直径增大率为100%.研究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苎麻纤维的直径增大率逐渐上升,达到最大值后保持不变;随着φ(NMMO)的增加,苎麻纤维的直径增大率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苎麻纤维直径增大率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N-甲基吗啉-N-氧化物 纤维溶胀 纤维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织造布的孔洞分形维数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树 于伟东 潘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38,共6页
为明确孔洞特征在非织造布吸声机制中的作用,使用SW260型双传声器驻波管测量了6块非织造布试样背后有空气层时的吸声性能,同时通过计盒维数方法计算出他们的孔洞面积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非织造布样品背后增厚的空气层使得样品在该测试... 为明确孔洞特征在非织造布吸声机制中的作用,使用SW260型双传声器驻波管测量了6块非织造布试样背后有空气层时的吸声性能,同时通过计盒维数方法计算出他们的孔洞面积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非织造布样品背后增厚的空气层使得样品在该测试频域的吸声系数进一步增大,同时使得吸声曲线初始段上升的斜率变大,从而吸声峰向低频域移动。此外,非织造布的孔洞具有很强的分形特征,随着孔洞面积分形维数的增大,非织造布的最大吸声系数随之增大,同时其吸声曲线的共振峰向低频区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孔洞 分形维数 最大吸声系数 共振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原纤体增强角蛋白膜的力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洋 于伟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8-702,共5页
基于羊毛微细结构,仿生制备了微-亚微尺度的原纤增强角蛋白膜,并以此为试样表征了该同质复合膜和增强体原纤的力学性能.试验发现,羊毛原纤的增强效果明显,复合膜的模量和强度相对未增强角蛋白膜有大幅提高.在同样的混合比下,光滑尖端原... 基于羊毛微细结构,仿生制备了微-亚微尺度的原纤增强角蛋白膜,并以此为试样表征了该同质复合膜和增强体原纤的力学性能.试验发现,羊毛原纤的增强效果明显,复合膜的模量和强度相对未增强角蛋白膜有大幅提高.在同样的混合比下,光滑尖端原纤仅使膜的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而采用分叉头端原纤作为增强体,增强、增韧效果同时改善.另采用修正混合法则,对微尺度羊毛光滑尖端原纤和分叉头端原纤的强度、模量和剪切强度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角蛋白再生膜 仿生 同质复合 力学性能 增强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流变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左丹英 黄年华 +1 位作者 刘晓洪 刘洪涛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高分子流变学是一门介于力学、化学、物理与工程科学之间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是研究聚合物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应力与速率变化机制和机理的学科,是聚合物加工工艺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我校实际的情况和高分子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了... 高分子流变学是一门介于力学、化学、物理与工程科学之间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是研究聚合物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应力与速率变化机制和机理的学科,是聚合物加工工艺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我校实际的情况和高分子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了高分子流变学本科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并对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流变学 本科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染料西红花对真丝织物染色 被引量:8
10
作者 柯贵珍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10,共4页
对西红花色素的稳定性,以及西红花色素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直接染色和预媒染染色的工艺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西红花色素对酸性环境和常见金属离子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真丝织物染色具有... 对西红花色素的稳定性,以及西红花色素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直接染色和预媒染染色的工艺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西红花色素对酸性环境和常见金属离子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真丝织物染色具有较好的上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西红花 真丝织物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集合体的分形结构与其吸声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树 于伟东 潘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9-564,共6页
分形学是描述无序系统结构特征的有效方法,可以将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与性能联系起来.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法分别探测了腈纶短纤和鹅绒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利用扫描得到的纤维集合体内部截面的二维图像,计算孔洞面积分形维数;同时测量了纤维集... 分形学是描述无序系统结构特征的有效方法,可以将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与性能联系起来.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法分别探测了腈纶短纤和鹅绒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利用扫描得到的纤维集合体内部截面的二维图像,计算孔洞面积分形维数;同时测量了纤维集合体的吸声性能.研究了分形维数与纤维集合体的质量、孔隙率以及吸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纤维集合体的分形维数与纤维的质量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关系.对腈纶短纤集合体,最大吸声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鹅绒纤维集合体,存在一个临界雏数,使最大吸声系数达到最大.两种纤维集合体的吸声临界频率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集合体 micro-CT扫描仪 孔洞面积分形维数 吸声系数 临界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Ti_6O_(13)晶须增强角蛋白膜的力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洋 于伟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以六钛酸钾(K2Ti6O13)晶须作为增强体,制备了不同晶须质量分数和分散程度下的复合膜,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强力仪和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对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考察.SEM观察结果表明,裂纹启裂于晶须头端与基体的界面处,可将复... 以六钛酸钾(K2Ti6O13)晶须作为增强体,制备了不同晶须质量分数和分散程度下的复合膜,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强力仪和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对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考察.SEM观察结果表明,裂纹启裂于晶须头端与基体的界面处,可将复合膜断裂特征归纳为桥式短纤维破坏模型.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晶须质量分数为3%且晶须分散均匀时,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对建立的二维细观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有限元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微米晶须增强机理和复合膜失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角蛋白再生膜 异质复合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黄连的提取及对腈纶纤维的染色 被引量:1
13
作者 柯贵珍 于伟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6,共5页
以天然植物药黄连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了黄连的提取工艺及黄连提取液的稳定性;探讨了黄连对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连提取的合适工艺为:浸泡60 min,提取2次,每次煎煮50 min,料液比为1∶100。吸收光谱及相... 以天然植物药黄连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了黄连的提取工艺及黄连提取液的稳定性;探讨了黄连对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连提取的合适工艺为:浸泡60 min,提取2次,每次煎煮50 min,料液比为1∶100。吸收光谱及相应吸光度值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提取液对温度、光照、常见金属离子和一般酸碱环境的稳定性较好。用黄连提取液染腈纶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染百分率和颜色特征值的测定结果说明,黄连对腈纶纤维在高温下有较好的上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天然染料 腈纶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聚合物/丙烯酰胺(AAm)/AA共聚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
14
作者 李利燕 曹孟杰 +1 位作者 李发新 赵三平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线性环糊精聚合物(PCD)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反应制备可光聚合的PCD-g-GMA大单体,再加入不同量的共单体丙烯酸及丙烯酰胺,采用光聚合技术制备pH敏感水凝胶。本文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初步探讨了对甲基橙及碱性品... 以线性环糊精聚合物(PCD)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反应制备可光聚合的PCD-g-GMA大单体,再加入不同量的共单体丙烯酸及丙烯酰胺,采用光聚合技术制备pH敏感水凝胶。本文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初步探讨了对甲基橙及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具有PH快迅响应及能更好的包合碱性品红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光聚合 丙烯酸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T接枝淀粉的可生化量分析
15
作者 汤月华 吴海燕 +2 位作者 王霞 张翔 王晓广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7,共3页
通过可生化量即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的比值对一种已在市场中得到应用的接枝淀粉(ST-T)进行生物降解性评价。测定结果表明ST-T的可生化量的平均值是0.340,是PVA的27-85倍,也比酸解淀粉的可生化量值略高,具有十分优异的生物... 通过可生化量即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的比值对一种已在市场中得到应用的接枝淀粉(ST-T)进行生物降解性评价。测定结果表明ST-T的可生化量的平均值是0.340,是PVA的27-85倍,也比酸解淀粉的可生化量值略高,具有十分优异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化量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接枝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君志 李昌垒 +2 位作者 孙东升 李文斌 李高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6,共3页
介绍了新型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技术、性能特点及开发应用。重点对该纤维的形态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其纤维截面形态结构与普通黏胶纤维不同,呈现不规则扁平中空结构,外缘圆滑。红外光谱图表明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 介绍了新型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技术、性能特点及开发应用。重点对该纤维的形态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其纤维截面形态结构与普通黏胶纤维不同,呈现不规则扁平中空结构,外缘圆滑。红外光谱图表明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由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复合而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纤维随蛋白质超细粉体添加量的增加,取向度和结晶度下降。采用凯氏定氮法、次氯酸钠法对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制备过程中蛋白超细粉体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流失量增加,但是流失后纤维中蛋白质含量仍然相对较高,保证了纤维的性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蛋白质复合再生纤维素纤维 蛋白质超细粉体 制备技术 性能特点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棉算法的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敏 邓中民 陈朝阳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纺织原料选配影响着成纱质量与成品成本。较全面地描述了配棉过程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和最优化建立的配棉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实现程序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配棉 线性规划 数学模型 优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织造布在新型剪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云 李建强 +1 位作者 严娜娜 周晓洁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通过对棉型水刺非织造布和SMS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性能、撕破强力、吸水性能以及外观形态保持等各方面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将其与传统彩纸的结构和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无论是在力学性能还是在外观性能上均比普通彩纸优越,因此得出利... 通过对棉型水刺非织造布和SMS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性能、撕破强力、吸水性能以及外观形态保持等各方面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将其与传统彩纸的结构和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其无论是在力学性能还是在外观性能上均比普通彩纸优越,因此得出利用非织造布代替传统彩纸是可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布 剪纸 新型材料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声波形分析的断裂纤维识别与计数 被引量:1
19
作者 毋戈 于伟东 刘洪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2,共9页
束纤维拉伸断裂时发出的声信号,可以用来表征束纤维的断裂行为,但拉伸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噪声会干扰对断裂声信号的判断.为了精确求出束纤维拉伸试验中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伸长时的断裂根数,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波形分析的方法来区别纤维断... 束纤维拉伸断裂时发出的声信号,可以用来表征束纤维的断裂行为,但拉伸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噪声会干扰对断裂声信号的判断.为了精确求出束纤维拉伸试验中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伸长时的断裂根数,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波形分析的方法来区别纤维断裂声和噪声.对比了不同波形参数区分断裂声和纤维噪声的效果,并提出了复合参数M,试验结果验证了采用M参数临界值所得的断裂纤维总数判定准确,误差率小于5%.根据纤维断裂时间可以计算出单纤维断裂伸长率分布.因为不受纤维强度离散的影响,较之基于束纤维强伸曲线计算的结果,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纤维根数 断裂声信号 小波去噪 波形分析 断裂伸长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机织物经纬密度自动检测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训明 邓中民 冉友廷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45-47,共3页
探讨了小波变换在机织物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通过使用多层小波分解与单层细节重构,实现了对机织物经纬密度的自动测量;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大相关系数算法自动确定小波重构层数的新方法,可使结果更客观、准确。
关键词 织物密度 自动检测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