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用抗菌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翟丽莎 王宗垒 +3 位作者 周敬伊 高冲 陈凤翔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179,共10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人们对功能性抗菌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总结了常见的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制,综述了抗菌整理剂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研...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人们对功能性抗菌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总结了常见的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制,综述了抗菌整理剂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抗菌纺织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抗菌整理剂的选择性和高效性、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服用性能和耐久性以及抗菌纺织品检测标准的滞后性和规范性等4个方面展望抗菌整理剂及抗菌纺织品未来发展方向,为抗菌纺织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推动功能性抗菌纺织品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纺织品 抗菌整理剂 抗菌机制 服用性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
2
作者 沈佳忱 袁理 +2 位作者 廖海斌 王闵 郭旻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针对单一特征难以准确描述色纺织物图像颜色和纹理的复杂性和各向异性,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色纺织物图像的高级语义信息;然后,利用Transformer网络融合图像的三阶... 针对单一特征难以准确描述色纺织物图像颜色和纹理的复杂性和各向异性,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色纺织物图像的高级语义信息;然后,利用Transformer网络融合图像的三阶颜色矩特征,充分利用色纺织物图像的“高级语义信息”和“浅层图像信息”的互补性进行图像检索。采用了14种不同类型的色纺织物样本图像进行检索,该系统的平均Top-10查全率与准确率mAP值分别达到了98.35%和89.25%,相较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单一网络模型,检索Top-10的查全率和mAP值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图像检索 Transformer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的人-机-料-法-环五位一体纺纱新技术解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夏治刚 徐傲 +8 位作者 万由顺 卫江 张慧霞 唐建东 郑敏博 郭沁生 丁彩玲 杨圣明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6,88,共10页
传统纺纱工序长而散、用工多,造成单产能耗高、产品一致性差、运营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纱线原料的多元化使原料及成品回收难度大。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人-机-料-法-环的五位一体化碳中和纺纱的低碳生产策略,... 传统纺纱工序长而散、用工多,造成单产能耗高、产品一致性差、运营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纱线原料的多元化使原料及成品回收难度大。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人-机-料-法-环的五位一体化碳中和纺纱的低碳生产策略,凝练并分析了集约型、简约型和延伸型低碳纺纱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纺纱相比,集约型智能纺技术运行成本降低32.67%,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7.5%、产品不良率降低61.54%,有效解决了纺纱行业的痛点问题,实现低碳高质纺纱;简约型高速纺纱技术能缩短或消除纺纱流程,纺纱速度高达550 m/min,实现了降低碳排放、提高效率的目标;低碳纺纱发展方向要向前后端延伸,对前端原料要多应用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在中端要发展固碳纺纱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在终端研发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制冷、隔热等功能纱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低碳纺纱 节能减排 纺纱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在纺织品表面多功能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辉宇 周敬伊 +3 位作者 段子健 徐卫林 邓波 刘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5-202,共8页
针对无机纳米薄膜在制备多功能纺织品时,易出现纳米粒子团聚、薄膜稳定性差以及纤维强度和柔软性降低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超薄可控、高界面结合牢度和稳定性优异的无机纳米薄膜是提升纺织品多功能化的有效途径。首先阐述了原子层沉... 针对无机纳米薄膜在制备多功能纺织品时,易出现纳米粒子团聚、薄膜稳定性差以及纤维强度和柔软性降低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超薄可控、高界面结合牢度和稳定性优异的无机纳米薄膜是提升纺织品多功能化的有效途径。首先阐述了原子层沉积(ALD)的反应机制和制备无机纳米薄膜的独特优势;然后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经ALD制备的无机纳米薄膜赋予纺织品表面抗紫外线、隔热保温、抗菌以及结构色等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ALD与化学气相沉积的优缺点,总结了ALD在纺织品功能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指出用ALD制备无机纳米薄膜技术是多功能纺织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功能性纺织品 无机纳米薄膜 表面改性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聚丙烯纤维基复合材料对化学战剂模拟物的快速降解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诗雨 姚依婷 +5 位作者 董晨珊 张如全 杨红军 顾绍金 黄菁菁 杜杰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将金属有机框架(MOFs)均匀且稳固地固定在纤维材料表面,创造出柔软且具备自净化防护面料,采用单宁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A-APTES)涂层改性的聚丙烯(PP)非织造布作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高MOFs负载量的纤维基复合材料。借助扫... 为将金属有机框架(MOFs)均匀且稳固地固定在纤维材料表面,创造出柔软且具备自净化防护面料,采用单宁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A-APTES)涂层改性的聚丙烯(PP)非织造布作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高MOFs负载量的纤维基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MOFs负载量和表面浸润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A-APTES涂层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中MOFs的负载量,可达20.96%;并且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湿润性,从而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降解效率,实现快速降解化学战剂模拟物4-硝基苯磷酸二甲酯(DMNP),在30 min左右即可实现100%的转化率,其降解半衰期短(4.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化学战剂 催化降解 原位生长法 涂层改性 聚丙烯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成纱结构演化与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定伟 凌文漪 +3 位作者 付驰宇 缪莹 夏治刚 徐卫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捻合机制与纱线结构的关系,开发出理想结构纱线,综述了不同纺纱技术的纺纱原理、捻合机制、纱线结构、纱线性能,分析了不同纱线结构的优缺点,进一步阐明了捻合机制对纱线结构的影响以及纱线结构与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总... 为了进一步理解捻合机制与纱线结构的关系,开发出理想结构纱线,综述了不同纺纱技术的纺纱原理、捻合机制、纱线结构、纱线性能,分析了不同纱线结构的优缺点,进一步阐明了捻合机制对纱线结构的影响以及纱线结构与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理想纱线结构具有的特点,展望了未来纱线结构的发展趋势。捻合机制的差异导致纱线结构不同,纱线结构影响着纱线品质,为了进一步提升纱线品质,应从创新捻合机制的角度出发,以开发出理想结构纱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纱 纺纱技术 捻合机制 纱线结构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混合特征的色纺织物组织识别
7
作者 王丹书 杨亚莉 袁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2,共6页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识别过程中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混合特征的织物组织结构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函数对色纺织物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提取2DLBP纹理和全局颜色特构建混合特征向量;同时,采用BP...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识别过程中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混合特征的织物组织结构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函数对色纺织物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提取2DLBP纹理和全局颜色特构建混合特征向量;同时,采用BP网络和朴素贝叶斯理论构建层次化分类器,从而实现组织特征参数的分类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织物组织特征不仅具备颜色与多层纹理表征能力,而且所构建的混合分类器也兼具强化特性。对180份具有不同染色纤维混配系数及捻系数的色纺织物组织图像进行识别,平均识别率约为97%,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组织识别 小波分解 2DLBP 混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bFGF的ZIF-8复合纳米纤维膜:肌腱粘连防治与修复的新途径
8
作者 曹锦科 吕永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4-134,共1页
目的在肌腱损伤的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缺乏是修复效果不佳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锅合成法制备负载bFGF的沸石咪唑酯框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纳米晶... 目的在肌腱损伤的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缺乏是修复效果不佳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锅合成法制备负载bFGF的沸石咪唑酯框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纳米晶体,探究其在损伤肌腱部位持续释放bFGF的潜力,从而提高肌腱修复质量。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双层纳米纤维膜,外层由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和明胶(geltain,Gel)共混纺丝形成随机排列的纳米纤维膜,发挥屏障作用以防肌腱粘连;内层由PCL混合负载bFGF的ZIF-8纳米晶体为核层、Gel为壳层形成定向排列的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膜,在肌腱损伤的酸性微环境下,ZIF-8分解释放bFGF和锌离子促进肌腱修复。通过体内外实验评估该膜的促成腱分化、防肌腱粘连和促肌腱修复效果。结果bFGF成功负载于ZIF-8纳米晶体中,包封率为50.13±1.42%,可在体外持续释放bFGF超过40天,累积释放量为35.02±4.27%。该膜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腱分化,改善大鼠再生腱体的粘连情况及促进跟腱修复。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双层纳米纤维膜能有效保护bFGF的生物活性,实现在肌腱损伤部位的持续释放,促进肌腱修复。研究结果为肌腱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为肌腱修复过程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粘连 肌腱修复 肌腱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体内外实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纤维膜 定向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衫组织变形分析及线圈建模
9
作者 靳晓凝 罗敏 +1 位作者 沈超 邓中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前现有羊毛衫CAD软件在纬编织物仿真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完成纬编织物的立体建模及仿真。文章利用二维网格及Visual C++软件编写程序,建立基于Spline曲线的羊毛衫基本成圈、集圈、移圈和浮线模型及二维网格,分析不同类型的线圈在中... 目前现有羊毛衫CAD软件在纬编织物仿真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完成纬编织物的立体建模及仿真。文章利用二维网格及Visual C++软件编写程序,建立基于Spline曲线的羊毛衫基本成圈、集圈、移圈和浮线模型及二维网格,分析不同类型的线圈在中心线圈周围的变形连接情况;在变形分析部分通过获取线圈偏移量对羊毛衫组织进行变形分析。通过此方法可以快速对羊毛衫组织进行变形分析及立体建模,为纬编织物的立体建模及仿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Visual C++ 二维网格 线圈模型 变形分析 偏移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静电纺丝仪的设计及其在速溶补水面膜开发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延波 杨聪聪 +4 位作者 杨梦雪 陈伦香 胡权枝 纪华 杨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便携式微型静电纺丝仪,并用于纳米纤维基速溶补水面膜的开发,同时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静电场模拟,确定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型静电纺丝仪的圆锥状纺丝头直径0.6 mm、长度8 mm、接收距离... 设计并制造了一种便携式微型静电纺丝仪,并用于纳米纤维基速溶补水面膜的开发,同时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静电场模拟,确定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型静电纺丝仪的圆锥状纺丝头直径0.6 mm、长度8 mm、接收距离为120 mm、纺丝电压为25 kV、平均电场强度为1.2×10^(8) V/m时,纺丝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将聚乙二醇单甲醚十四醇(PEG-14M)、透明质酸钠(HA)和1, 3-丁二醇(1, 3-BDO)按40∶1∶4的质量比例配置纺丝液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对纤维膜的性能进行分析。当PEG/HA/BDO的溶液质量浓度为10%,供液速度0.2 mL/h,接收距离200 mm,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284.8 nm,变异系数为19.8%,表明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将纳米纤维膜制成面膜进行皮肤模拟测试,喷上去离子水后,纳米纤维膜在6 s内迅速溶解,同时皮肤水分质量分数高达38%,与空白组对比可知该面膜的补水增幅为81%。研究表明,该微型静电纺丝仪使用便捷,通过其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速溶补水的优势,在补水面膜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静电纺丝仪 纳米纤维 有限元分析 电场强度 速溶补水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人体肩部特征点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中民 王健恺 +3 位作者 靳晓凝 魏宛彤 于东洋 柯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5-179,共5页
针对现有检测算法对肩部特征点的误检、漏检和检测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人体轮廓编码的肩部特征点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人体所占图像的大小来确定特征链码串的长度,并且通过特征区域分割、特征区域遍历,具有几何特征的链... 针对现有检测算法对肩部特征点的误检、漏检和检测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人体轮廓编码的肩部特征点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人体所占图像的大小来确定特征链码串的长度,并且通过特征区域分割、特征区域遍历,具有几何特征的链码串动态筛选的搜索方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肩部特征点。在获取肩部特征点以后,计算出肩宽值,并且与实际人工测量的肩宽值进行比对与分析。本文实验共选取了100名不同身型的青年测试者(50男/50女)在同一拍摄环境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快速识别人体的肩部特征点,与人工测量值对比得出的平均误差仅在3%左右,较好地提升了二维人体肩宽尺寸检测的效率,并且为后续服装匹配等相关工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特征点 肩峰点 人体轮廓编码 人体尺寸测量 特征链码串 肩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织物基界面光热蒸发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亚丽 赵国猛 +4 位作者 任李培 潘露琪 陈贝 肖杏芳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121,共7页
太阳能水蒸发技术作为一种理想的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环保以及太阳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为实现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界面蒸发,以高性能纤维织物芳纶为基底,采用多巴胺原位聚合和活性炭浸涂制备了一种芳纶织物基吸光材... 太阳能水蒸发技术作为一种理想的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环保以及太阳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为实现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界面蒸发,以高性能纤维织物芳纶为基底,采用多巴胺原位聚合和活性炭浸涂制备了一种芳纶织物基吸光材料。对改性前后芳纶织物的微观结构、润湿性、吸光性、吸光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芳纶织物基吸光材料蒸发器件的太阳能水蒸发性能。结果表明:经多巴胺和活性炭修饰后芳纶织物的润湿性和吸光性得到显著提高,且具有稳定的吸光性和力学强度;在模拟的一个太阳光强下,芳纶织物基蒸发器件多次循环蒸发实验的蒸发速率稳定在1.81 kg/(m^(2)·h);该蒸发器件可从各类废水中获取洁净水,实现长期稳定的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织物 光热转换 界面蒸发 太阳能水蒸发技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生物力学2021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振银 吕永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机体组织具有复杂的三维动态结构,且受到多种形式的作用力。细胞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感受力学刺激,ECM构建的力学微环境调控细胞不同生物学功能。制备可模拟机体组织ECM力学微环境的生物材料是生物力学领域研究的... 机体组织具有复杂的三维动态结构,且受到多种形式的作用力。细胞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感受力学刺激,ECM构建的力学微环境调控细胞不同生物学功能。制备可模拟机体组织ECM力学微环境的生物材料是生物力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生物材料的不同理化性质赋予材料特定的力学性能,进而影响细胞行为和功能。本文结合2021年材料生物力学领域的最新文献,特别关注新型材料生物力学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和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并探讨材料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毛非织造阻燃吸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启飞 陈梦莹 +4 位作者 马晟晟 孙明祥 代春鹏 罗仑亭 陈益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针对国内湖羊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但湖羊毛未能高效利用的问题,结合湖羊毛本身的性能及结构特点,采用针刺加工的方式开发一种汽车内饰吸声材料,以提高湖羊毛附加价值,保护天然资源不被浪费。通过针刺成形、缩绒整理、阻燃整理等加工过程... 针对国内湖羊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但湖羊毛未能高效利用的问题,结合湖羊毛本身的性能及结构特点,采用针刺加工的方式开发一种汽车内饰吸声材料,以提高湖羊毛附加价值,保护天然资源不被浪费。通过针刺成形、缩绒整理、阻燃整理等加工过程制得吸声性能优良并具备阻燃功能的吸声材料。探究了材料的结构参数、缩绒工艺对湖羊毛非织造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湖羊毛非织造材料厚度大于3.5 mm,面密度大于350 g/m2时,在高频段(500~6 000 Hz)范围,其吸声系数大于50%,属于高效吸声材料。经阻燃整理后,湖羊毛针刺吸声材料的水平方向燃烧性能超过对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标准要求(燃烧速度不大于100 mm/min),垂直方向燃烧性能达到阻燃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毛 针刺加工 缩绒整理 阻燃整理 结构参数 吸声性能 非织造吸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基复合纱线的制备及其阻燃织物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骆春旭 李辉 +2 位作者 吴敏勇 熊小曼 刘可帅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绿色材料。为探究玄武岩纤维成纱结构及其织物性能,开发多功能纺织产品,以玄武岩为基体材料,运用包覆纺纱技术和摩擦纺纱技术,将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粘胶作为外包覆材料制备复合纱线,所制备的纱线包括...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绿色材料。为探究玄武岩纤维成纱结构及其织物性能,开发多功能纺织产品,以玄武岩为基体材料,运用包覆纺纱技术和摩擦纺纱技术,将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粘胶作为外包覆材料制备复合纱线,所制备的纱线包括双芳粘胶及聚芳粘胶两种,分析纱线的微观形貌、拉伸断裂、弯曲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测试所制成织物的阻燃性能及防切割性能。结果表明:双芳粘胶纱线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聚芳粘胶纱线拥有更优异的柔软性能。在织物阻燃效果方面,双芳粘胶织物与聚芳粘胶混纺织物的极限氧指数都超过27%,这两种织物切割性能均达到防护二级标准,混纺织物切割性能优于纯纺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摩擦纺纱 复合纱线 断裂强力 阻燃 防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热改性的复合纤维毡及其在高黏度油吸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延波 高鑫羽 +2 位作者 郝铭 胡晓东 杨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4,共10页
为解决生产、生活中高黏度油泄露和海上溢油事故问题,首先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热黏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造三维纤维毡基材,再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纤维毡即rGO-PET/PVDF纤维毡。采用共混热黏合法黏附炭黑(CB... 为解决生产、生活中高黏度油泄露和海上溢油事故问题,首先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热黏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造三维纤维毡基材,再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纤维毡即rGO-PET/PVDF纤维毡。采用共混热黏合法黏附炭黑(CB)制备CB-PET/PVDF纤维毡,并对其结构和油处理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rGO-PET/PVDF和CB-PET/PVDF纤维毡均为三维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压缩疲劳性和优异的疏水亲油特性,水接触角分别为154.5°和125.9°,油接触角均为0°;此外,这2种纤维毡表现出较强的光热转化能力,室温下光照3 min后其温度分别从室温升高到107和122℃;加热高黏度油到对应温度后,2种纤维毡吸收1滴油的时间均在1 min以内,未加热则分别需要5 min和10 min;黏度、吸油倍率分别从常温下的3.79 g/g和13.48 g/g到现在的7.85 g/g和21.91 g/g,同时2种纤维毡在常温下对有机溶剂和油的吸附倍率分别为3.79~21.42 g/g和13.48~40.37 g/g。为高黏度油的快速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转化 高黏度油吸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偏氟乙烯 纤维毡 还原氧化石墨烯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line算法经编间隔织物的仿真建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 邓中民 +1 位作者 李娟 柯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现阶段大多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保形性差,且缺少光照处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pline插值算法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保证曲线经过所有控制点,在三维空间上建立与实际织物基本相同的空间曲线,解决了以往所得模型保形性差的问题,并且通过VC++以及... 现阶段大多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保形性差,且缺少光照处理。文章提出一种基于Spline插值算法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保证曲线经过所有控制点,在三维空间上建立与实际织物基本相同的空间曲线,解决了以往所得模型保形性差的问题,并且通过VC++以及OpenGL开发工具,可以加上环境光照渲染、纹理处理等,使仿真模型更为写实,得到的仿真模型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及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设计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Spline算法 OPENGL 仿真建模 保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聚氨酯电热变色传感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毅 夏锐 +3 位作者 刘宇杰 郭庆峰 孙娟 冉建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为了解决柔性应变传感器灵敏度较差、应变范围较窄、牢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聚氨酯细丝为芯,以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为鞘的应变传感纱线,并采用热致变色油墨为保护层,使应变传感纱线兼具变色功能。通过扫描... 为了解决柔性应变传感器灵敏度较差、应变范围较窄、牢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聚氨酯细丝为芯,以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为鞘的应变传感纱线,并采用热致变色油墨为保护层,使应变传感纱线兼具变色功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传感纱线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子万能测试机和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了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穿插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间,形成了导电性能良好的三维导电网络;变色传感纱线灵敏度最高达32.31,应变范围可达100%,可用于人体微小运动检测;在4 V的低电压下即可迅速升温至60℃,能够实现主动变色的附加功能,为发展变色响应快、颜色可调控、使用稳定性高的热致变色材料和传感材料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推动碳纳米材料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还原氧化石墨烯 柔性应变传感器 电热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板的纬编针织物仿真研究
19
作者 李童 柯薇 +1 位作者 胡灏东 邓中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为了真实模拟纬编针织物的织物结构样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纬编针织物进行仿真。首先利用相对全变分模型对花型图案轮廓结构提取,去除花型纹理部分;然后对提取部分进行颜色聚类,达到织物可织造性;最后将聚类好的图片划分为指定... 为了真实模拟纬编针织物的织物结构样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纬编针织物进行仿真。首先利用相对全变分模型对花型图案轮廓结构提取,去除花型纹理部分;然后对提取部分进行颜色聚类,达到织物可织造性;最后将聚类好的图片划分为指定模板大小的若干个固定像素的单元网格,通过对每个像素网格的模拟,接着一次遍历整个图像,最终可得到一个完整的花型模拟图案。文章通过对大量样本图案进行模拟试验,验证此方法可以很好地仿真出纬编针织物的花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模拟 花型拾取 颜色聚类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颜色构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良君 曹根阳 +1 位作者 刘欣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是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发展的关键材料,其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为促进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的发展,掌握其染色方法前沿和发展趋势,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综述了国内外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颜色构建的研究进展。重... 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是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发展的关键材料,其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为促进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的发展,掌握其染色方法前沿和发展趋势,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综述了国内外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颜色构建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以芳纶、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在颜色构建方面的技术创新,从载体染色、非水介质溶剂染色和原液着色等化学染色法以及物理结构生色法等方面总结了4种高性能纤维颜色构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讨论了高性能纤维色彩构建中遇到的主要挑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的颜色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以期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颜色构建 芳纶 碳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