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颜色表征模型
1
作者 吴心如 袁理 +3 位作者 王闵 郭旻 朱兰艳 汪晶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5,共9页
针对色纺织物特有的呈色结构以及常用单一颜色测量工具导致的数据特征局限的问题,基于Transformer网络建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颜色表征模型。从分光计数据与图像数据中分别提取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使用Transformer网络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特... 针对色纺织物特有的呈色结构以及常用单一颜色测量工具导致的数据特征局限的问题,基于Transformer网络建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颜色表征模型。从分光计数据与图像数据中分别提取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使用Transformer网络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特征,充分利用其互补特性,有效完备地表征色纺织物颜色信息。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颜色表征模型能够对在较大变化范围内的染色纤维质量配比差异和由于染色纤维表面不均匀分布的颜色变化进行有效表征;在分光光度仪6、10和25 mm测量孔径下,融合特征差异与纤维配比差异的相关系数均高于85%;相较于单一光谱特征和单一图像特征,本文方法的相关系数提升10%以上,具有理想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颜色表征 多源异构数据 特征融合 Transformer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
2
作者 沈佳忱 袁理 +2 位作者 廖海斌 王闵 郭旻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针对单一特征难以准确描述色纺织物图像颜色和纹理的复杂性和各向异性,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色纺织物图像的高级语义信息;然后,利用Transformer网络融合图像的三阶... 针对单一特征难以准确描述色纺织物图像颜色和纹理的复杂性和各向异性,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网络特征融合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色纺织物图像的高级语义信息;然后,利用Transformer网络融合图像的三阶颜色矩特征,充分利用色纺织物图像的“高级语义信息”和“浅层图像信息”的互补性进行图像检索。采用了14种不同类型的色纺织物样本图像进行检索,该系统的平均Top-10查全率与准确率mAP值分别达到了98.35%和89.25%,相较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单一网络模型,检索Top-10的查全率和mAP值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图像检索 Transformer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色彩空间与多核学习的色纺织物组织点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龚雪 袁理 +4 位作者 刘军平 杨亚莉 刘沐黎 柯政涛 鄢煜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共8页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点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混合色彩空间与多核学习的色纺织物组织点自动识别算法。首先,将YUV、HSV和Lab 3种色彩空间中具有相同颜色属性的分量通道进行独立融合,并构建混合色彩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色...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点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混合色彩空间与多核学习的色纺织物组织点自动识别算法。首先,将YUV、HSV和Lab 3种色彩空间中具有相同颜色属性的分量通道进行独立融合,并构建混合色彩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色纺织物组织点图像的局部纹理统计特征与三阶颜色矩特征,用于织物组织点特征参数的表征;最后,通过多核学习算法构建支持向量机,实现织物组织点特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色纺织物组织点识别算法,不仅能够对府绸、斜纹与缎纹等典型结构的组织点进行有效识别,而且对于纤维种类、成纱工艺与织物组分的调整也具有理想的鲁棒性与普适性,其平均识别率达到9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组织点识别 混合色彩空间 多核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分段式电子膨胀阀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明 周智 +1 位作者 周国鹏 金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9,共6页
传统空气能热泵控制系统为典型闭环系统,以蒸发器过热度为反馈变量,但热泵启动过程中过热度波动较大,造成系统调节时间长。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分段式控制策略,启动阶段以排气温度为反馈变量,避免过热度波动对系统的负面影响;稳... 传统空气能热泵控制系统为典型闭环系统,以蒸发器过热度为反馈变量,但热泵启动过程中过热度波动较大,造成系统调节时间长。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分段式控制策略,启动阶段以排气温度为反馈变量,避免过热度波动对系统的负面影响;稳定运行阶段采用基于最小稳定过热度的模糊控制器,提高系统能效比。以一台5P的空气能热泵机为试验平台,与常规过热度模糊控制器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分段式控制策略启动调节时间缩短了300 s,超调量低至5%左右,制热量提高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空气能热泵 模糊控制 最小稳定过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高级语义特征的色纺织物图像快速检索 被引量:3
5
作者 谷迁 袁理 +1 位作者 杨亚莉 刘军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4,共6页
为提高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系统的有效性与执行效率,建立了融合高级语义特征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色纺织物图像的风格等高级语义特征进行提取,并融合图像的局部二值模式与方向梯度直方图等浅层纹理特征构... 为提高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系统的有效性与执行效率,建立了融合高级语义特征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色纺织物图像的风格等高级语义特征进行提取,并融合图像的局部二值模式与方向梯度直方图等浅层纹理特征构建层次化检索系统。与此同时,采用二进制哈希编码对提取的高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采用该系统对具有9种不同纹理风格的色纺织物样本图像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该系统的Top-10查全率与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37%和87.54%,具有理想的有效性与鲁棒性;相较于直接利用高级语义特征进行检索,提出的检索方法执行效率提升约7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图像检索 高级语义特征 二进制哈希码 层次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组装双C_(60)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
6
作者 胡庆平 冯艳全 +1 位作者 任艳琴 陆振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5-632,共8页
利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组装C_(60)形成能和电子结构,用半经典隧穿理论研究了串联C_(60)的电子输运特性.结果显示:六边形对六边形双C_(60)比边对边双C_(60)稳定;库仑阻塞与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并且只有阴极结比阳极结窄时,才会出... 利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组装C_(60)形成能和电子结构,用半经典隧穿理论研究了串联C_(60)的电子输运特性.结果显示:六边形对六边形双C_(60)比边对边双C_(60)稳定;库仑阻塞与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并且只有阴极结比阳极结窄时,才会出现库仑阻塞;低温时出现非常明显库仑台阶,温度较高时其被热效应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物理学 电子输运 库仑阻塞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混合特征的色纺织物组织识别
7
作者 王丹书 杨亚莉 袁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2,共6页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识别过程中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混合特征的织物组织结构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函数对色纺织物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提取2DLBP纹理和全局颜色特构建混合特征向量;同时,采用BP...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识别过程中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混合特征的织物组织结构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函数对色纺织物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并提取2DLBP纹理和全局颜色特构建混合特征向量;同时,采用BP网络和朴素贝叶斯理论构建层次化分类器,从而实现组织特征参数的分类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织物组织特征不仅具备颜色与多层纹理表征能力,而且所构建的混合分类器也兼具强化特性。对180份具有不同染色纤维混配系数及捻系数的色纺织物组织图像进行识别,平均识别率约为97%,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织物 组织识别 小波分解 2DLBP 混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效波高混合预测方法
8
作者 闫加宁 唐家昕 +2 位作者 任硕 董昌明 韩莹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作为重要的海洋环境参数,有效波高(SWH)的精准预测在海洋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度学习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宽度的SWH混合预测方法。利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SWH进行预处理,改善深度学习预测中普遍存在的滞后... 作为重要的海洋环境参数,有效波高(SWH)的精准预测在海洋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度学习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宽度的SWH混合预测方法。利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SWH进行预处理,改善深度学习预测中普遍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同时将宽度学习系统与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相融合,旨在提高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基于本文模型的SWH预测方法不但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评价指标上得到有效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波高预测 深度学习 宽度学习系统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不完全S变换与决策树的实时电能质量扰动分类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俊文 李开成 +1 位作者 何顺帆 张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3-110,共8页
提出了基于一种改进不完全S变换(Improved Incomplete S-transform)与决策树的实时电能质量分类方法,其主要关注分类准确性与运算时间。根据主要频点所在频段,采用独立的高斯窗来处理不同的信号成分以减小海森堡测不准(Heisenberg's... 提出了基于一种改进不完全S变换(Improved Incomplete S-transform)与决策树的实时电能质量分类方法,其主要关注分类准确性与运算时间。根据主要频点所在频段,采用独立的高斯窗来处理不同的信号成分以减小海森堡测不准(Heisenberg's uncertainty)带来的时频分辨率限制,增强了对扰动的抗噪能力同时减小了响应时间。然后通过动态测度对改进不完全S变换结果进行特征提取。通过5个区分度强的特征量,采用优化决策树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分类。通过一个基于DSP-FPGA的硬件平台来验证该方法。仿真与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分类 改进不完全S变换 动态测度 决策树 实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人工调制在水平分层电离层中所激发的ELF波辐射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枫 赵正予 +2 位作者 常珊珊 赵光欣 青海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67-2176,共10页
通过大功率ELF/VLF调幅高频波能有效地扰动低电离层,形成等效的ELF/VLF电离层虚拟天线,用来辐射ELF/VLF波,所辐射出的低频信号可以进入中性大气层形成地球-电离层波导.本文基于调制加热模型,采用全波有限元算法计算由人工调制电离层所... 通过大功率ELF/VLF调幅高频波能有效地扰动低电离层,形成等效的ELF/VLF电离层虚拟天线,用来辐射ELF/VLF波,所辐射出的低频信号可以进入中性大气层形成地球-电离层波导.本文基于调制加热模型,采用全波有限元算法计算由人工调制电离层所形成的电偶极矩所辐射出的ELF波在水平分层电离层中的波场,计算结果将与地面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所辐射出的ELF波在电离层中形成一个窄的准直波束,海面所能接收到的ELF信号强度为pT量级,并且频率越低,海面所接收到的场强就越小,与HAARP实验数据一致.结果还表明,低纬电离层对低频信号的传播衰减较大,并且所能透射出电离层的角度小,因此高纬地区更适合地球-电离层波导的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人工调制 ELF波 全波解 数值模拟 HAARP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JI甚低频台站信号对太阳耀斑事件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旭东 罗凡 +9 位作者 彭锐 李光剑 陈欢 王市委 易娟 李志鹏 倪彬彬 赵正予 王琛 袁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8-1517,共10页
太阳耀斑发生时,日地空间的X射线通量会随之增大,进而影响到地球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分布,导致地球-电离层波导状态发生改变,因此接收到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信号会表现出对应的扰动现象.2017年9月8日,位于湖北省内武汉和随州... 太阳耀斑发生时,日地空间的X射线通量会随之增大,进而影响到地球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分布,导致地球-电离层波导状态发生改变,因此接收到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信号会表现出对应的扰动现象.2017年9月8日,位于湖北省内武汉和随州两站点的VLF接收机分别监测到与X射线太阳耀斑相关的来自日本宫崎县(130°49′E,32°04′N)的JJI甚低频台站信号(22.2 kHz)的振幅异常事件.分析当日的数据发现JJI信号的振幅对不同的太阳耀斑出现不同的响应类型,而且对于同一个耀斑,两地的信号响应类型不尽相同.通过统计2017—2019年间与太阳耀斑相关的JJI信号振幅扰动事件,发现两接收站点的JJI信号响应类型都与耀斑强度及其发生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呈现出四种响应类型,即两次上升下降型、先上升后下降型、下降型和上升型,但是四种响应类型的事件占比不同.拟合结果表明信号的扰动幅度与X射线通量的积分成正相关,但是两站点的线性拟合斜率存在差异.JJI信号到武汉和随州均属于近似沿纬度方向的短距离传播,且两接收站点相距较近,因此两传播路径大致相似.研究两路径上JJI信号对太阳耀斑响应的差异性有助于理解VLF信号的传播以及探索其在太阳活动监测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F信号 JJI台站信号 太阳耀斑 振幅异常 太阳活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滤波器组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压缩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明 龚建峰 何顺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3-9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谐波滤波器组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采用谐波滤波器组实现原始信号中稳态分量与暂态分量的分离,并通过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IpDFT)算法来高精度估计谐波分量参数,然后对确定的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分别采用参数量... 提出一种基于谐波滤波器组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采用谐波滤波器组实现原始信号中稳态分量与暂态分量的分离,并通过插值离散傅里叶变换(IpDFT)算法来高精度估计谐波分量参数,然后对确定的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分别采用参数量化和小波变换进行压缩。最后,利用实际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测试了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各种类型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均有效,同时在压缩比相同时,与通用小波压缩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数据压缩 谐波滤波器组 小波变换 参数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的叶片状态在线监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刚 王闵 +3 位作者 梁磊 李红丽 梅华平 王慧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7,共4页
随着旋转机械向着大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对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水平也要求更高,在安全上、经济上的意义也更为重大。为了解决旋转叶片的检测的困难,以及易燃易爆、强磁场场所对检测传感器的干扰问题,文中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从旋转速度... 随着旋转机械向着大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对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水平也要求更高,在安全上、经济上的意义也更为重大。为了解决旋转叶片的检测的困难,以及易燃易爆、强磁场场所对检测传感器的干扰问题,文中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从旋转速度对叶片固有频率和变形大小2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旋转叶片实验检测中,采用在叶片表面直接粘贴光栅的方法对叶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旋转速度的增大,叶片的自振频率也在增大;波长变化的增大主要由叶片自振引起,旋转频率对波长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光纤光栅 叶片频率 旋转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折射/衍射混合自由曲面塑料微光夜视仪物镜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满德 李程 +2 位作者 任欢欢 姜清秀 李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微光夜视仪是飞行员夜间行驶的重要观瞄、导航设备,物镜是微光夜视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在一个6片式初始镜头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传统的全球面式物镜,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折射/衍射混合自由曲面塑料物镜结构,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并... 微光夜视仪是飞行员夜间行驶的重要观瞄、导航设备,物镜是微光夜视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在一个6片式初始镜头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传统的全球面式物镜,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折射/衍射混合自由曲面塑料物镜结构,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并对两个系统进行了像质评价,对比分析了两个结构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型系统不仅在垂轴色差、畸变、像散、调制传递函数等光学性能上优于传统的全球面式物镜,而且在重量、总长以及最大口径方面也有大大改善,设计满足微光夜视仪物镜成像要求,并实现了物镜的轻小型和低成本,为现代新型微光夜视仪物镜的轻小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仪 轻量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光夜视仪目镜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满德 姜清秀 +2 位作者 任欢欢 李飞 李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883,共5页
为解决传统微光夜视仪目镜系统高性能与轻量化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折射/衍射混合自由曲面微光夜视仪目镜结构,以传统艾菲尔目镜为基础,应用Zemax软件设计了新型微光夜视仪目镜系统,系统由三片透镜组成,都采用K9玻璃,将设计结果... 为解决传统微光夜视仪目镜系统高性能与轻量化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折射/衍射混合自由曲面微光夜视仪目镜结构,以传统艾菲尔目镜为基础,应用Zemax软件设计了新型微光夜视仪目镜系统,系统由三片透镜组成,都采用K9玻璃,将设计结果与传统艾菲尔目镜的光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目镜系统不仅在垂轴像差、垂轴色差、畸变、场曲等光学性能上大大优于传统目镜系统,而且在重量和总长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满足现代微光夜视仪目镜小畸变、轻量化、高像质的实际需求,为微光夜视仪目镜的轻小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镜 夜视仪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轻量化可见光光谱仪成像系统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满德 李飞 +3 位作者 周利兵 李程 任欢欢 姜清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8-572,共5页
利用衍射光学元件消色差和对波面进行任意整形及自由曲面光学元件校正像差的特性,将衍射光学元件和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应用于传统可见光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见光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系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独特的... 利用衍射光学元件消色差和对波面进行任意整形及自由曲面光学元件校正像差的特性,将衍射光学元件和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应用于传统可见光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见光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系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独特的负色散特性,用一片折射/衍射混合光学元件代替传统的双胶合透镜来实现消色差,基于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多自由度特性,在系统中引入两个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对系统中的像差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正,针对具体的设计实例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步骤,设计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参数指标前提下,新型系统仅为4片式结构,和传统系统相比,重量减轻22.9%,总长缩短26.6%,最大口径减小30.6%,调制传递函数值最大提升为1.0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值提高0.35,最大畸变减小1.6%,最大垂轴像差减小56.4%,轴向色差减小59.3%,新型系统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为现代高性能、轻小型可见光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谱 光谱仪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InS_2光伏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健勇 常钢 +2 位作者 邓泽燕 尚勋忠 何云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1,共6页
三元系铜铟硫CuInS2(CIS)以其良好的光伏性能,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从CIS结构出发,综述了CIS纳米材料合成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热解法、热注入法、水热和溶剂热法等化学方法以及微波加热等方法,并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 三元系铜铟硫CuInS2(CIS)以其良好的光伏性能,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从CIS结构出发,综述了CIS纳米材料合成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热解法、热注入法、水热和溶剂热法等化学方法以及微波加热等方法,并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CIS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系 铜铟硫 纳米材料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棉织物热传递性能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如全 李建强 +2 位作者 李德俊 徐晶晶 刘建政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962,共4页
针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下的织物热传递性能的预测问题,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对织物热传递性能进行预测的方法。以织物的经纬向纱线的粗细、织物的经纬密度及织物厚度为输入变量,织物稳态下的热传递性能指标为输出变量,分别建立了保暖... 针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下的织物热传递性能的预测问题,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对织物热传递性能进行预测的方法。以织物的经纬向纱线的粗细、织物的经纬密度及织物厚度为输入变量,织物稳态下的热传递性能指标为输出变量,分别建立了保暖率、克罗值的SVM预测模型。采用网络搜索并结合交叉验证的方法分别对保暖率、克罗值的SVM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17组样本中随机选取15组为训练样本,2组为预测样本,预测误差都在5%以下,验证了所提出的在小样本时用SVM预测模型预测织物的热传递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支持向量机 热传递 保暖率 克罗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激光系统的光强相对涨落和功率谱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庆 张继龙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单模激光损失模型在输入偏置调幅波信号后的稳态平均光强相对涨落C(0)和输出功率S(ω),得到稳态平均光强相对涨落C(0)与载波信号振幅B、高频载波信号频率ω以及量子噪声强度Q的变化规律,发现在低频调制信号频率... 用线性化近似方法计算了单模激光损失模型在输入偏置调幅波信号后的稳态平均光强相对涨落C(0)和输出功率S(ω),得到稳态平均光强相对涨落C(0)与载波信号振幅B、高频载波信号频率ω以及量子噪声强度Q的变化规律,发现在低频调制信号频率增大、高频载波信号频率减小、量子噪声实虚部关联越强和远离阈值时,激光系统的统计涨落较小。通过对系统功率谱S(ω)与a_0/A、低频调制信号频率Ω、高频载波信号频率ω以及量子噪声实虚部间的关联系数λ_q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模激光 调幅波 平均光强相对涨落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现双光谱宽温探测的红外物镜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满德 李程 +1 位作者 任欢欢 姜清秀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利用折射/谐衍射结构设计了超宽温范围内的被动式消热差红外物镜系统.该系统由三片镜子组成,使用锗和硒化锌两种材料,引入一个非球面和一个谐衍射面,实现了消热差、消色差和结构简单轻量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焦距为54.68mm,-120-100℃温... 利用折射/谐衍射结构设计了超宽温范围内的被动式消热差红外物镜系统.该系统由三片镜子组成,使用锗和硒化锌两种材料,引入一个非球面和一个谐衍射面,实现了消热差、消色差和结构简单轻量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焦距为54.68mm,-120-100℃温度范围内,系统可以在3.8-4.2μm和8.8-11.2μm光谱范围同时工作,且光谱范围的调制传递函数分别优于0.42和0.35,成像质量良好,适用于像元尺寸为30μm、像元数320×240的红外双色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减热差 混合 双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