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曶鼎铭文“匹马束丝”的纺织度量考辨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鄂教财[2013]6号)
-
文摘
对于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之"束"的解读,考古学界很少关注,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点,皆因中国古代纺织度量系统研究缺席所致。基于对中国古代纺织度量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文章认为: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的"束"乃织物规格的度量,1束=5匹,非传统历史学界认为的捆扎容积单位;南唐徐锴的蚕丝度量是有问题的,他把认识问题说成了工艺问题;1两=1匹=2端=4丈=5寻=40尺、1束=5匹、1纯=2两或5两;文学作品中"九张机""百张机""四张机"中的"张"并非织物规格单位而是操作织机的意思。此外,对古代织物精密程度单位"升"进行现代性解读,以期更好地弘扬中国古代纺织文化。
-
关键词
曶鼎铭文
“匹马束丝”
纺织
度量
-
Keywords
inscriptions of Hu Ding
"Pi Ma Shu Si"
textile
measurement
-
分类号
TS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K875.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棉织物天然靛蓝与栀子黄套染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刘柳
钱晶鸽
游紫微
冯凯
权衡
-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学院
武汉市生态染整及功能纺织品工程中心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丽源)工作站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37,共4页
-
基金
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CXCY069)
-
文摘
文中将天然靛蓝染料和栀子黄染料进行套染,以获得色泽饱满、稳定的军绿色。研究了天然靛蓝在棉织物上的提升力及染色性能,并探讨天然靛蓝染料和栀子黄染料套染染色顺序,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色光、K/S值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天然靛蓝染色工艺中,染色织物的K/S值随着靛蓝染料浓度的增加明显提升,具有较好的提升力;通过天然靛蓝染料和栀子黄染料套染,染得了一系列绿色样品,获得了目标军绿色,其中栀子黄套染靛蓝染色工艺可以获得深浅、浓淡不一的绿色系染色效果,且染色牢度较佳,其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达到3.0~4.0级,耐日晒色牢度可达3.5级及以上。
-
关键词
天然靛蓝
栀子黄
纯棉织物
套染
军绿色
色光
染色牢度
-
Keywords
Natural Indigo
Gardenia Yellow
Cotton Fabric
Over Dyeing
Army Green
Shade
Color Fastness
-
分类号
TS193.6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聚酯短纤维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的设计
- 3
-
-
作者
李德骏
郑力文
袁浩然
纪昌俊
薛文伟
-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学院
中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高纤事业部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8,共4页
-
文摘
针对现有聚酯短纤维生产中无法对含有头尾丝的产品包进行有效分离,导致成品包质量不一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有效分离含有头尾丝产品包的自动跟踪隔离系统。该系统准确记录头尾丝产生时间,根据此时间戳对牵伸操作后的头尾丝再定位,实现含有头尾丝成品包的自动隔离。实验结果和现场实用情况表明,减少剔包数在50%以上,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工作高效可靠。
-
关键词
聚酯短纤
头尾丝
时间戳
自动隔离
-
Keywords
polyester short fiber
head and tail wire
time stamp
automatic isolation
-
分类号
TS103.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