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聚丙烯纤维基复合材料对化学战剂模拟物的快速降解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诗雨 姚依婷 +5 位作者 董晨珊 张如全 杨红军 顾绍金 黄菁菁 杜杰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将金属有机框架(MOFs)均匀且稳固地固定在纤维材料表面,创造出柔软且具备自净化防护面料,采用单宁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A-APTES)涂层改性的聚丙烯(PP)非织造布作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高MOFs负载量的纤维基复合材料。借助扫... 为将金属有机框架(MOFs)均匀且稳固地固定在纤维材料表面,创造出柔软且具备自净化防护面料,采用单宁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A-APTES)涂层改性的聚丙烯(PP)非织造布作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高MOFs负载量的纤维基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MOFs负载量和表面浸润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A-APTES涂层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中MOFs的负载量,可达20.96%;并且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湿润性,从而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降解效率,实现快速降解化学战剂模拟物4-硝基苯磷酸二甲酯(DMNP),在30 min左右即可实现100%的转化率,其降解半衰期短(4.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化学战剂 催化降解 原位生长法 涂层改性 聚丙烯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化学改性硅树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2
作者 樊武厚 王斌 +3 位作者 蒋旎 姜明 王罗新 王壮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共6页
【目的/意义】耐高温化学改性硅树脂的发展对拓展其在特种耐高温涂层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分析/评论/进展】阐述了硅树脂的3种热降解机理,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侧链、端基和主链化学改性提高硅树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不... 【目的/意义】耐高温化学改性硅树脂的发展对拓展其在特种耐高温涂层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分析/评论/进展】阐述了硅树脂的3种热降解机理,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侧链、端基和主链化学改性提高硅树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此外,还介绍了化学改性硅树脂在耐高温涂料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论/展望】尽管当前化学改性硅树脂还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生产应用的不足,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化学改性硅树脂有望在特种耐高温涂层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树脂 耐高温涂料 化学改性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材料与可穿戴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栋 卿星 +2 位作者 蒋海青 钟卫兵 李沐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154,共5页
针对目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面临的产品功能单一、续航能力低、穿着舒适性差及三维扭曲形变时与人体贴合性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纺织、材料、电子、通信、生物、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析了纤维基柔性智... 针对目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面临的产品功能单一、续航能力低、穿着舒适性差及三维扭曲形变时与人体贴合性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纺织、材料、电子、通信、生物、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析了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三维形变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可穿戴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进展及纤维材料在柔性应变传感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基生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应用,指出可穿戴技术与纺织材料的融合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应变传感器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超级电容器 微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类扩链剂ADR-4468改性氯化聚丙撑碳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毛文强 李佳鹏 +3 位作者 王冬冬 潘艳雄 姬相玲 姜伟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以环氧类扩链剂ADR-4468对氯化聚丙撑碳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PPC/PBS)共混物进行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CPPC/PBS/ADR共混物。研究了ADR-4468的质量分数(0%~3.5%)对CPPC/PBS/ADR共混物的结构、热性能、相容性、流变性能、... 以环氧类扩链剂ADR-4468对氯化聚丙撑碳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PPC/PBS)共混物进行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CPPC/PBS/ADR共混物。研究了ADR-4468的质量分数(0%~3.5%)对CPPC/PBS/ADR共混物的结构、热性能、相容性、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表明,ADR-4468的环氧基团能与2种聚合物的端基反应形成扩链产物。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性增容改善了CPPC与PBS的相容性。热性能分析表明,与CPPC/PBS共混物相比,添加3.5%ADR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CPPC))和热分解温度(T_(d5%))分别提高了8.1和28.7℃。流变性能结果表明,ADR-4468的加入能有效提高CPPC/PBS/ADR共混物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当ADR-4468的质量分数为3.5%时,CPPC/PBS/ADR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37.7和723.5 MPa,相较于CPPC/PBS共混物提升了123%和68%。CPPC/PBS/ADR共混物对不锈钢的搭接剪切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高可达4.83 MPa,比CPPC/PBS共混物提高了53%。此外,CPPC/PBS/ADR(80/20/1.5)共混物对不同基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CPPC/PBS/ADR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在环境友好型热熔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丙撑碳酸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扩链剂 共混改性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对等规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晶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少华 殷先泽 +3 位作者 彭家顺 王罗新 王桦 亢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6,共7页
利用具有不同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的聚丙烯,制备了玻璃纤维/聚丙烯(简称玻纤/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和PP立构缺陷分布对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晶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构缺陷分布更不均匀的PP-A具有比PP-B拥... 利用具有不同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的聚丙烯,制备了玻璃纤维/聚丙烯(简称玻纤/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和PP立构缺陷分布对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晶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构缺陷分布更不均匀的PP-A具有比PP-B拥有更高的结晶能力、结晶速率和更低的结晶活化能(ΔE)。玻纤的加入促进了PP的结晶,但在相同的玻纤加入量时,PP-A的结晶能力始终比PP-B更强,说明立构缺陷分布的均匀性比玻纤的加入对结晶影响更大;玻纤的加入更倾向于促进立构缺陷分布不均匀的PP-B形成β晶,且在相同条件下,在PP-B中的分散更加均匀。上述结果表明,在玻纤/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设计中,PP立构缺陷分布的均匀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 立构缺陷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浆纤维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发洲 赵都 +1 位作者 王振 吴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3,90,共4页
利用木浆纤维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木浆纤维掺量、水灰比等因素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浆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增强作用,且存在最佳掺量。当木浆纤维掺量一定,水灰比为0.3时,对基体的增... 利用木浆纤维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木浆纤维掺量、水灰比等因素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浆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增强作用,且存在最佳掺量。当木浆纤维掺量一定,水灰比为0.3时,对基体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当水灰比一定时,纤维的最佳掺量为1 kg/m^3,在此掺量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9.4%和15.3%。对木浆纤维进行了碱处理,测得其抗腐蚀能力较好。使用SEM分析发现木浆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孔结构和微裂纹,从而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浆纤维 水泥基材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错位穿流桨槽内流场分析及设计优化
7
作者 伍熙 姜帅 +2 位作者 杜玮 陈伟 李红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为提升搅拌过程中混合效率,提出一种错位穿流桨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其流场模型。研究错位穿流桨安装位置和穿孔对流场的影响,对比不同工况下流场变化,明确错位穿流桨工况;探究错位穿流桨上穿孔分布与功率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元... 为提升搅拌过程中混合效率,提出一种错位穿流桨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其流场模型。研究错位穿流桨安装位置和穿孔对流场的影响,对比不同工况下流场变化,明确错位穿流桨工况;探究错位穿流桨上穿孔分布与功率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穿孔位置;以混合效率作为桨叶混合能力的评价指标,分析错位穿流桨、错位桨和Rushton桨的混合效率,发现错位穿流桨有着较强的混合能力。结果表明:错位穿流桨结构简单,功率消耗低,能够减少混合时间,穿孔均匀分布在桨叶上,有效发挥穿流效果,混合效率相较于Rushton桨提升32%,研究结果可为反应器设计提供一种更高效节能的搅拌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穿流桨 流场 混合效率 CFD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材加工构型对风电叶片夹芯结构面/芯断裂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秦志文 李政国 +3 位作者 宋笑非 刘鑫 张睿 孙九霄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6,共8页
复合材料面板/芯材分层是大型风电叶片夹芯结构的突出失效模式。为提高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强度,设计Plain、DGP以及GPC共种芯材加工构型,通过芯材槽孔结构设计调控夹芯结构面板/芯材的断裂性能。采用Ⅰ型裂纹夹层板断裂实验方法研究复合... 复合材料面板/芯材分层是大型风电叶片夹芯结构的突出失效模式。为提高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强度,设计Plain、DGP以及GPC共种芯材加工构型,通过芯材槽孔结构设计调控夹芯结构面板/芯材的断裂性能。采用Ⅰ型裂纹夹层板断裂实验方法研究复合材料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强度和破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GPC(SG)加工结构可大幅提高夹芯结构试样的面板/芯材断裂承载能力,其次是DGP和GPC(DG)加工结构,对于Plain芯材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发生在芯材内部,裂纹扩展稳定,断裂强度与芯材密度相关,对于DGP、GPC(SG)以及GPC(DG)芯材夹芯结构,当面/芯断裂发展到树脂槽和柱位置时,裂纹发展受到阻碍,随着载荷的增加,裂纹绕过树脂浅槽,树脂柱脆性断裂,泡沫芯材中的树脂柱和槽提高了夹芯结构面/芯断裂的应变能释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夹芯结构 能量释放率 裂纹扩展 芯材加工构型 面/芯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载银蒙脱土/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何臣臣 刘源森 +5 位作者 徐长安 唐旭 林凌 王罗新 陈少华 刘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166,共5页
采用绿色的微波辐射辅助还原合成载银蒙脱土,再将其与水性聚氨酯复合制备抗菌性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抗菌实验等分别研究了微波合成载银蒙脱土及载银蒙脱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表面结... 采用绿色的微波辐射辅助还原合成载银蒙脱土,再将其与水性聚氨酯复合制备抗菌性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抗菌实验等分别研究了微波合成载银蒙脱土及载银蒙脱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抗菌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绿色的微波辐射辅助还原法于蒙脱土界面合成了粒径小、分布均匀的纳米银单质,将该载银蒙脱土引入到水性聚氨酯中,可提高载银蒙脱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硬段的最大失重温度上升了11℃,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2%和13%;抗菌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该复合材料在抗菌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合成 纳米银 蒙脱土 水性聚氨酯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纺织品纤维与木浆配抄纸的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静 黄良辉 +1 位作者 徐卫林 姚翔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探讨废弃纺织品作为原料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按照原料和颜色深浅把废弃纺织品分为4类:合成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深色)、纯棉纤维(浅色),将原料经粉碎工序加工成散纤维,分别与木浆配抄成手抄纸,分... 为探讨废弃纺织品作为原料在现代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按照原料和颜色深浅把废弃纺织品分为4类:合成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浅色)、纤维素纤维(深色)、纯棉纤维(浅色),将原料经粉碎工序加工成散纤维,分别与木浆配抄成手抄纸,分析了配抄纸的各项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手抄纸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能,透气度为91.70~100.00μm/(Pa·s),是木浆(对比样)手抄纸的9.6~10.44倍;力学性能低于木浆手抄纸,是木浆手抄纸的27.8%~55.6%;废弃纺织纤维与木浆配抄纸的白度与纺织品纤维原来的颜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纺织品 配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MAH-LLDPE/SiO_2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与增韧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乐平 任亮 +1 位作者 周兴平 解孝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5,共4页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纳米二氧化硅(SiO2)与马来酸酐接枝的LLDPE(MAH-LLDPE)通过熔融共混与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LLDPE/MAH-LLDPE/SiO2复合材料。MAH-LLDPE对LLDPE/SiO2复合材料起到了界面增容作用,纳米SiO2粒子以30 nm^160 nm...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纳米二氧化硅(SiO2)与马来酸酐接枝的LLDPE(MAH-LLDPE)通过熔融共混与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LLDPE/MAH-LLDPE/SiO2复合材料。MAH-LLDPE对LLDPE/SiO2复合材料起到了界面增容作用,纳米SiO2粒子以30 nm^160 nm的尺寸较均匀地分散在复合材料中,并与聚合物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粘接。这些均匀分散的SiO2粒子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促进了复合材料中LLDPE相的结晶,提高了其晶面厚度、熔点和结晶温度;另一方面,SiO2和MAH-LLDPE中少量的凝胶降低了LLDPE的结晶度。在复合材料冲击断裂过程中,纳米SiO2粒子起到应力集中作用,诱导其邻近的聚合物基体屈服、界面空化;同时呈多尺度分布的纳米SiO2聚集粒子发生粒子间的分离,吸收能量,从而实现了对LLDPE的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多尺度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膨胀熟料与内养护材料复掺对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吉 程华强 +2 位作者 吴静 李进辉 丁庆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
复合膨胀熟料包含反应较快的早中期膨胀组分和反应较慢的后期膨胀组分,可在较长时间产生有效膨胀,对混凝土起到持续的补偿收缩作用。通过煅烧制备了硫铝酸钙-氧化钙(HCSA)膨胀熟料和MgO膨胀熟料,将HCSA膨胀熟料、MgO膨胀熟料和石膏按照6... 复合膨胀熟料包含反应较快的早中期膨胀组分和反应较慢的后期膨胀组分,可在较长时间产生有效膨胀,对混凝土起到持续的补偿收缩作用。通过煅烧制备了硫铝酸钙-氧化钙(HCSA)膨胀熟料和MgO膨胀熟料,将HCSA膨胀熟料、MgO膨胀熟料和石膏按照6∶3∶1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膨胀熟料;研究了复合膨胀熟料与不同内养护材料复掺对混凝土自由膨胀率、力学性能、水化特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单掺复合膨胀熟料相比,复掺复合膨胀熟料和内养护材料的混凝土自由膨胀率明显提高,内养护材料为复合膨胀熟料提供了额外的水化用水,更好地发挥复合膨胀熟料早中期和后期的膨胀效能,混凝土后期的体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熟料 内养护 自由膨胀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对聚氯乙烯/聚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青华 毛秦岑 +2 位作者 梅涛 牛应买 王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解决聚氯乙烯(PVC)/聚酯(PE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相对于纯聚氯乙烯、聚酯阻燃性能下降的问题,在聚氯乙烯/环己酮溶液中添加5种不同阻燃机制的阻燃剂,利用自动涂膜机将其涂覆在聚酯机织物上制备得到极限氧指数大于28%可应用于建筑领域的... 为解决聚氯乙烯(PVC)/聚酯(PE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相对于纯聚氯乙烯、聚酯阻燃性能下降的问题,在聚氯乙烯/环己酮溶液中添加5种不同阻燃机制的阻燃剂,利用自动涂膜机将其涂覆在聚酯机织物上制备得到极限氧指数大于28%可应用于建筑领域的聚氯乙烯/聚酯复合材料。借助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接触角测试仪、可见光透过率测试仪对PVC/PET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烯丙基苯并三唑的阻燃剂对PVC/PET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PVC涂层中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0%,涂层厚度为1. 35 mm时,其透光率为5%,极限氧指数为30%,可满足建筑膜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聚酯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极限氧指数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超声波在线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瑾朝 周兴平 黄乐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190,共8页
热固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是化学交联和物理凝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传统的红外光谱、介电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热分析和流变测试等离线分析方法相比,超声波在线监测法能够合理预测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参数,实现... 热固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是化学交联和物理凝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传统的红外光谱、介电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热分析和流变测试等离线分析方法相比,超声波在线监测法能够合理预测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参数,实现对复合材料固化行为的实时反馈及完整表述。文中介绍了超声波在线监测技术的测试原理,综述了国内外采用超声波在线监测法研究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体系力学状态转变过程和固化动力学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在线监测 树脂基复合材料 力学状态转变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界面聚合法制备聚吡咯@UIO-66复合织物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艳 林秀玲 +2 位作者 田佳鑫 冯常奇 许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通过原位溶剂热反应将锆-金属有机框架(UIO-66)沉积在棉布上,并采用冷冻界面聚合法聚合聚吡咯(PPy)从而获得PPy@UIO-66@棉复合织物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手段对该复合织物电极的形貌结... 通过原位溶剂热反应将锆-金属有机框架(UIO-66)沉积在棉布上,并采用冷冻界面聚合法聚合聚吡咯(PPy)从而获得PPy@UIO-66@棉复合织物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手段对该复合织物电极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该织物电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1.6mA/cm^(2)条件下面积比电容为3888mF/cm^(2)(相应的质量比容量为410.4F/g),经过1000个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超级电容器 聚吡咯 织物电极 冷冻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柱锥度对纤维柱增强夹芯结构压缩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红军 韩杨 +3 位作者 宋笑非 郑绍文 郑超凡 孙九霄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纤维柱增强泡沫夹芯材料孔柱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锥度,为研究孔柱锥度对夹芯结构压缩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15组不同锥度孔柱的纤维柱增强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夹芯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孔柱锥度与芯材厚... 纤维柱增强泡沫夹芯材料孔柱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锥度,为研究孔柱锥度对夹芯结构压缩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15组不同锥度孔柱的纤维柱增强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夹芯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孔柱锥度与芯材厚度对夹芯结构压缩强度、模量、比强度以及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芯材厚度为25 mm、30 mm、35 mm的夹芯结构,孔柱锥度由0°提升至16°后,压缩强度分别提升了14.7%、22%、24.8%,压缩模量分别提升了25.9%、31.6%、37.7%,比强度分别提升了4%、9.95%、10.24%;孔柱锥度较小和无锥度孔柱的夹芯结构失效形式为纤维柱的屈曲、断裂,且屈曲、断裂位置随着孔柱锥度的增大逐渐向孔径较小的一端偏移;当孔柱锥度提升至16°时,夹芯结构中部分纤维柱孔径较小的一端与面板发生脱黏,导致纤维柱未能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泡沫夹芯 纤维增强 压缩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17
作者 左丹英 王静静 +2 位作者 杨赫 许静 张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冷冻-解冻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快速制备了具有蜂巢状的三维网络形貌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优化的GPE不仅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拉伸强度0.24 MPa、断裂伸长率289%),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58.5 mS/cm)。使用GPE、二氧化锰阴极和活性炭阳极组成的ZIHC,其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为31.5 F/g和15.0 Wh/kg,2 A/g充放电循环1.5×104次后比电容保持率约80%,展示出GPE在ZIHC领域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原料环保和方便快捷的制备方法为能量存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应用的GPE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套箍混凝土短柱的抗压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岱杰 曹杰荣 +6 位作者 黄维佳 渊喆 石兵 楼拓 丁庆军 李进辉 侯东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跨海大桥面临着严峻的耐久性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桥墩。提出以围套的形式保护海洋工程桥墩混凝土柱防止海水侵蚀,在钢管外壁设置剪力钉,然后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缠绕预应力钢丝,最后浇筑UHPC,形成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PUC... 跨海大桥面临着严峻的耐久性问题,尤其是混凝土桥墩。提出以围套的形式保护海洋工程桥墩混凝土柱防止海水侵蚀,在钢管外壁设置剪力钉,然后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缠绕预应力钢丝,最后浇筑UHPC,形成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PUCCP)。制备了PUCCP套箍混凝土柱,并对其进行了抗压试验,并与素混凝土柱和UHPC套箍混凝土柱进行对比。此外,分析了PUCCP中预应力大小对PUCCP套箍混凝土柱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素混凝土柱和UHPC套箍混凝土柱,PUCCP套箍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且随着预应力的增加,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相应增加;PUCCP套箍能对混凝土柱提供比UHPC套箍更充分的侧向约束,以实现应变硬化行为,从而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初始刚度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筒超高性能混凝土管 混凝土 短柱 抗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液体α-淀粉酶酶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石文奇 易长海 +2 位作者 甘厚磊 田磊 李月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6,共4页
采用碘-淀粉比色法研究超声波对液体α-淀粉酶相对活性的影响,探讨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酶液的pH值、超声后静置时间、温度等参数与液体α-淀粉酶相对活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液体α-淀粉酶酶学活性较佳的处理工艺条件,并将其应用于纯... 采用碘-淀粉比色法研究超声波对液体α-淀粉酶相对活性的影响,探讨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酶液的pH值、超声后静置时间、温度等参数与液体α-淀粉酶相对活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液体α-淀粉酶酶学活性较佳的处理工艺条件,并将其应用于纯棉靛蓝牛仔布的退浆处理.结果表明:适当的超声波处理能提高液体α-淀粉酶酶学活性,超声波联合淀粉酶处理比仅用淀粉酶对牛仔布退浆处理的退浆率提高了约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超声波 酶学活性 牛仔布 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部孔结构的功能型混凝土研究初探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发洲 杨进 +2 位作者 程华 吴静 李新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8-613,639,共7页
通过掺入大粒径球形高吸水树脂(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探索出一种基于内部孔结构的功能型混凝土(SFIC)制备方法.利用球形SAP对混凝土内部孔结构进行准确控制,从而赋予混凝土多种功能,探索了不同孔结构下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及功能... 通过掺入大粒径球形高吸水树脂(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探索出一种基于内部孔结构的功能型混凝土(SFIC)制备方法.利用球形SAP对混凝土内部孔结构进行准确控制,从而赋予混凝土多种功能,探索了不同孔结构下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及功能原理.结果表明:球形SAP的大量掺入可显著延缓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降低,促进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密度;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规则球形孔,使混凝土具备了保温隔热(导热系数可降至0.316W/(m·K))和吸声降噪(降噪系数可达0.348)等功能;球形SAP的掺入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具有较显著的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高吸水树脂 孔结构 功能型 内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