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能力与教师角色期待——聚焦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学视角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毅 郭显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7,共6页
依据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的观点,本研究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围绕其学习能力及教师角色期待,考察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强;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有较强期待,其中动力维持者和动机激发者角色相对更为重... 依据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的观点,本研究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围绕其学习能力及教师角色期待,考察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强;大学生对教师角色有较强期待,其中动力维持者和动机激发者角色相对更为重要;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其教师角色期待之间呈较低正相关。积极心理学对该结果的启示在于,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与潜在能力,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和积极情绪,并同样关注如何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角色期待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成形康复训练裤的结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沙莎 戴佳丽 +3 位作者 褚国伟 付康怡 刘雅婷 邓中民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78,共8页
为满足下肢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训练需求,稳定肌肉与关节、缓解肌肉疲劳并提升康复训练效果,设计一款全成形康复训练裤。首先,分析人体下肢特征及康复训练活动的肌肉动态,对人体下肢结构与主要肌群进行分区设计;然后,使用全成形针织技术... 为满足下肢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训练需求,稳定肌肉与关节、缓解肌肉疲劳并提升康复训练效果,设计一款全成形康复训练裤。首先,分析人体下肢特征及康复训练活动的肌肉动态,对人体下肢结构与主要肌群进行分区设计;然后,使用全成形针织技术,选用锦纶与氨纶作为纱线材料,通过不同花型组织结构进行分区施压,实现了具有下肢康复训练功能的全成形康复训练裤;之后,对康复训练裤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压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训练裤能够适应康复训练中不同动作和压力的需求,且处于舒适的压力范围。此外,主观舒适性测试也验证了该训练裤具有较强舒适性、稳定性,具备良好的缓解肌肉疲劳功能。本文设计的全成形康复训练裤不仅为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服装,也为其它康复训练产品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 针织技术 功能分区 肌肉疲劳 康复训练 服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大学英语CBI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柯细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4期165-168,共4页
基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2+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内容为基础,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达到外语学习目的。本研究考察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在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级进行,经过教学实践和元认知策略... 基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2+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内容为基础,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达到外语学习目的。本研究考察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在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级进行,经过教学实践和元认知策略引导后,这种基于内容的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英语运用能力产生影响,学生更能主动地运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总体有了提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研究发现,经过教师的元认知策略引导,多数学生都能从这种教学法中受益。基础较好的学生较之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且受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CBI 元认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世界主义思想
4
作者 谭燕保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以“地方”为视角,在敞开地域性与全球性差异的同时试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凸显“个体”的存在,构建了一条由“个体”走向整体的生态世界主义生成路径...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以“地方”为视角,在敞开地域性与全球性差异的同时试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凸显“个体”的存在,构建了一条由“个体”走向整体的生态世界主义生成路径。其思想形成,既有现代世界主义思想的影响,又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相关,更与本身多元文化资源积累相联系。其“地方”,是新型世界主义生根发芽之所在,而“个体”则为新型世界主义的深化提供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生态世界主义思想 “地方”视角 “个体”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属院校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陆雪芹 魏万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4-126,共3页
采用问卷形式对武汉纺织大学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距较大,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学业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合作交流少;自主学习时间太少。据此,提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 采用问卷形式对武汉纺织大学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距较大,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学业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合作交流少;自主学习时间太少。据此,提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加强学习策略训练;提倡合作学习,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拓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倡导邻近校区校际合作,促进不同学校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动物福利的可穿戴产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沙莎 刘梦婕 +1 位作者 迟诚 刘雅婷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提高动物福利水平,降低动物疫病风险,从动物情感需求、生理需求和智能化疾病诊断角度出发,对动物可穿戴产品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在消减动物心理问题、监测动物行为和生命体征等方面,综述了可穿戴产品在提升动物福利方面的方法原理。分... 为提高动物福利水平,降低动物疫病风险,从动物情感需求、生理需求和智能化疾病诊断角度出发,对动物可穿戴产品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在消减动物心理问题、监测动物行为和生命体征等方面,综述了可穿戴产品在提升动物福利方面的方法原理。分析发现:目前的技术水平虽然在理想状态下能够提高动物福利,但实际环境干扰因素多、产品续航低、穿戴时容易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动物在特殊环境下的功能需求。最后指出动物可穿戴产品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动物福利水平改善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心理需求 诊断技术 服装设计 功能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 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7
作者 季水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背景下,表现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表现为“无产阶级”观念的诞生;在“文艺大众化”探讨中,表...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背景下,表现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表现为“无产阶级”观念的诞生;在“文艺大众化”探讨中,表现为“大众”身份的确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现为“工农兵”群体的定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观念的发展变化,有着复杂的历史语境:一是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沉睡的人民大众;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人民大众为表现对象的创作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世界左翼文艺思潮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蕴含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开启了文学方向的转变之旅;二是助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文艺审美形态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文艺思想 “人民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发展”观与语感知识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汤富华 华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从诗歌翻译入手,分析翻译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所具有的语言转换能力,也就是语感能力。将语感细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与母语语感的本能特点不同的是,二语语感呈知识结构图式。韩礼德质疑乔姆斯基等"语言习得"之... 从诗歌翻译入手,分析翻译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所具有的语言转换能力,也就是语感能力。将语感细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与母语语感的本能特点不同的是,二语语感呈知识结构图式。韩礼德质疑乔姆斯基等"语言习得"之说,认为语言学习应该遵循"语言发展"的自然程序。通过阐述"工作英语"和"语言公差"概念进一步论证了语言发展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工作英语 语言公差 习得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望主妇》片头视觉隐喻的美国现代女权意识 被引量:8
9
作者 姚范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117,共2页
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通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洞察到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绝望主妇》的片头动画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隐喻与象征,揭示了现代美国女性面临的困境:生活的种种压力、传统的束缚与现代女... 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通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洞察到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绝望主妇》的片头动画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隐喻与象征,揭示了现代美国女性面临的困境:生活的种种压力、传统的束缚与现代女性独立自由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激化,让这些主妇们几乎绝望,而她们也始终与男权社会给她们的束缚和压力进行着抗争,以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望主妇》 片头 视觉隐喻与象征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格顿船长》: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精神的文本呈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丹 何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崛起并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财富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迅速完成。当时也是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兴起及传播的一个年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下的产物。《辛... 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崛起并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财富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迅速完成。当时也是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兴起及传播的一个年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下的产物。《辛格顿船长》(又译《海盗船长》)是笛福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辛格顿船长在其生涯中,不断地同来自于不同殖民国家的人物、群体以及被殖民区域和未开发区域的土著打交道,而这交流和交往的过程,则是西方现代社会契约精神无限发扬光大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契约精神在早期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辛格顿船长》无疑是契约精神呈现的一个典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格顿船长 大英帝国 契约精神:文本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感的向度——以“五四”诗歌翻译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富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143,共5页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的一种感觉(feel),即诗感。诗感是跨语言的,诗歌翻译就给出许多的印证。"五四"译诗催生了中国新诗,从而导致文学的整体革命,其效度与译者的双语语感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语感的翻译向度与诗学向度分别做出阐述并详述了语感养成的内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范畴 翻译向度 诗学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境中的语码混合流行语语义变化研究
12
作者 刘丹 王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67-68,共2页
汉语语境中语码混合流行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文章对语码混合、流行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解析了汉语语境中比较高频的语码混合流行语语义的变化,并对该类词应持有的态度和汉语规范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语码混合 流行语 语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电影改编
13
作者 刘方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剖析上,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际上,斯蒂芬·金的多部恐怖小说,如《闪灵》《宠物公墓》等,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且引起... 目前学术界关于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剖析上,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际上,斯蒂芬·金的多部恐怖小说,如《闪灵》《宠物公墓》等,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且引起了巨大反响。文章从原著改编成电影的可行性、电影对原著的影像化诠释、影像对文字的改编策略三个角度出发,对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电影改编进行分析,以期深入探讨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芬·金 小说 电影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美诗歌的符号学阐释及其得失——以克里斯蒂娃的解读个案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丹 张颖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将自身建构的文本理论,用于对先锋诗歌尤其是马拉美诗歌的阐释,以此来论证她有关诗性语言的理论运用于诗歌研究的合理性。《骰子一掷,改变不了偶然》是马拉美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娃从诗歌唯一的长句出发,通过对诗歌能... 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将自身建构的文本理论,用于对先锋诗歌尤其是马拉美诗歌的阐释,以此来论证她有关诗性语言的理论运用于诗歌研究的合理性。《骰子一掷,改变不了偶然》是马拉美的代表作,克里斯蒂娃从诗歌唯一的长句出发,通过对诗歌能指的分析,论证诗歌多元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克里斯蒂娃对马拉美诗歌的解读实践,反映出了诗性语言的陌生化特征,她运用的"能指的微分"的阐释方式,表现出一种逾越日常语言的姿态,但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理论先行、阐释服从理论的倾向以及理论用于诗歌文本分析实践时存在操作局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蒂娃 马拉美 能指的微分 意义生成 陌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莉的叙事不可靠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畏 陈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呼啸山庄》的实际叙述者是作为仆人的耐莉。她的叙述者与故事中角色的双重身份,以及她作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和直接面对受述者的特殊位置,使她的叙事变得不可靠。本文试图分析耐莉的叙事的不可靠性,并说明不可靠叙事产生的原因,为... 《呼啸山庄》的实际叙述者是作为仆人的耐莉。她的叙述者与故事中角色的双重身份,以及她作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和直接面对受述者的特殊位置,使她的叙事变得不可靠。本文试图分析耐莉的叙事的不可靠性,并说明不可靠叙事产生的原因,为解读《呼啸山庄》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靠叙事 叙述者 受叙者 话语 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1-172,共2页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快速传播,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英文电影也被吸引到我国的市场中,受到许多中国观众的青睐。而此时电影名的翻译也担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观...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快速传播,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英文电影也被吸引到我国的市场中,受到许多中国观众的青睐。而此时电影名的翻译也担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观众最先接触和感受到的便是电影名,所以电影名的翻译也受到了翻译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电影名翻译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探析在英文电影名的翻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电影 片名 影响因素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文化遗产与提升城市形象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福然 马雨墨 熊威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运动日趋深化,与城市形象、品牌紧密绑定的数字化文化遗产突破地域、国界和阶层的限制,在不同情境下均可发挥出良好的提升城市形象功能。数字化文化遗产、数字文创作为城市文化经营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发...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运动日趋深化,与城市形象、品牌紧密绑定的数字化文化遗产突破地域、国界和阶层的限制,在不同情境下均可发挥出良好的提升城市形象功能。数字化文化遗产、数字文创作为城市文化经营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迅猛,也成为创建城市品牌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着力点。数字化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数字文创丰富城市形象的内容、通过文化唤醒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通过"数字接入"推动城市形象的重构和价值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文化遗产 数字文创 数字接入 城市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饰、色彩与身体——20世纪70、80年代转折时期文艺作品中的服饰话语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丹 徐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69-76,共8页
在20世纪70、80年代转折时期的文艺作品中,服饰作为话语出现,其表意功能得到凸显。随着"米黄色大衣"和"红衬衫"等异装在文艺作品中的兴盛,服饰话语成为特殊的"问题"。服装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于诠释了特定... 在20世纪70、80年代转折时期的文艺作品中,服饰作为话语出现,其表意功能得到凸显。随着"米黄色大衣"和"红衬衫"等异装在文艺作品中的兴盛,服饰话语成为特殊的"问题"。服装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于诠释了特定时代意识形态实践的表征,社会对服饰意义的赋予,恰恰可以看成对服饰包裹下的身体的规训和管理。对服饰话语的分析,并不仅仅在于揭示服饰符号的内涵及其变迁,更在于对其背后的话语运作机制的探索。通过考究这些服饰的色彩及服饰包裹下的身体,不仅可以发现服饰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分歧,而且能观察其中所内蕴的主体遮蔽与建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时期 服饰 色彩 身体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翻译家的陶行知及其诗歌翻译
19
作者 华敏 王雪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36,共6页
陶行知不仅是著名的教育家,还是一位多产的现代诗人,其诗歌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他还翻译了不少诗歌,既有中译英,也有英译中,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译者,陶行知翻译活动的读者预设为儿童。因此陶行知在选择篇目时很注重文本的传播功能,在翻译... 陶行知不仅是著名的教育家,还是一位多产的现代诗人,其诗歌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他还翻译了不少诗歌,既有中译英,也有英译中,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译者,陶行知翻译活动的读者预设为儿童。因此陶行知在选择篇目时很注重文本的传播功能,在翻译中重视语言的通俗性,尽量使用目标语中的传统表达方式,通俗易懂但不低俗;陶行知不仅注重译本内容的教育性,而且使用合译的方式,将翻译过程拓展为多方受益的教育过程;在艺术性上,他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尽量采用目标语中的艺术手法,在表达效果上以口耳"爽利"为标准,清楚明白但十分爽快悦耳,十分有利于诗歌在儿童间传播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翻译 诗歌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