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诠释与文化传承——以《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品格和价值取向。文本承载思想,不同的诠释路径背后是诠释者对经典思想意义体认的不同,表达了自身的看法,丰富了经典的文化意蕴。只有不断赋予经典新义,经典才有生命力,传统才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文化传承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和谐校园建设论纲 被引量:1
2
作者 金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5,共3页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内的凝聚力,对外的辐射力,以及一定实体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创造力。大学校园的和谐实质是大学文化的和谐,其系统结构同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即大学文化各构成要素自身及相互间的和谐,以及大学文化与社...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内的凝聚力,对外的辐射力,以及一定实体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创造力。大学校园的和谐实质是大学文化的和谐,其系统结构同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即大学文化各构成要素自身及相互间的和谐,以及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影响大学文化软实力与和谐校园的因子主要有软实力资源、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政策因素以及不同大学自身特有的个体因素。大学应从价值观、发展目标、制度体系、调适机制、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以及阵地建设,探索大学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和谐校园建设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文化软实力 和谐校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刘戈 凌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2-84,共3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场域,已逐步由"样板房"演化为"新常态"。文章以全国八所高校为样本高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少数教师育人意识有...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场域,已逐步由"样板房"演化为"新常态"。文章以全国八所高校为样本高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少数教师育人意识有待提升、思政课育人价值有待充分挖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建设配套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提升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灵活供给配置课程思政要素、加大配套投入支持保障等方面着力,以解决存在的系列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师资队伍 育人意识 思政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7,33,共3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着眼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有效衔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着眼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在理念、机制、载体、平台、队伍、工作方式等方面探索实践高校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互联互补的深度融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 深度融合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