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电网阻抗影响的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2
1
作者 杨明 周林 +1 位作者 张东霞 张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4-223,共10页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即使单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较小,多台并联后输出电流的谐波也有可能超标。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电网阻抗考虑到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中,根据大型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并联系...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即使单台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较小,多台并联后输出电流的谐波也有可能超标。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电网阻抗考虑到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中,根据大型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针对所建立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传统的频域分析法,对电网阻抗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电网阻抗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存在耦合效应,该耦合效应降低了并网逆变器控制回路的带宽和稳定裕度,导致并网电流谐波含量超标等不稳定问题,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伏电站 电网阻抗 电能质量 并网逆变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控制力矩陀螺的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道敏 徐瑞昆 +3 位作者 唐国元 冯雷 刘智 徐国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6,共8页
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群(CMGs)的水下航行器具有低速或零速机动的能力。采用基于分布式CMGs的水下航行器方案,并研究其水平面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全局微分同胚变换将非完全对称的动力学模型解耦成标准欠驱动控制模型,并根据简化的模型... 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群(CMGs)的水下航行器具有低速或零速机动的能力。采用基于分布式CMGs的水下航行器方案,并研究其水平面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全局微分同胚变换将非完全对称的动力学模型解耦成标准欠驱动控制模型,并根据简化的模型构建其轨迹跟踪的误差动力学模型,将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误差模型镇定问题。基于一种分流神经元模型和反步法设计了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律,该控制器不需要对任何虚拟控制输入进行求导计算,且能确保跟踪误差的最终一致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在不依赖动力学参数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光滑轨迹的有效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控制力矩陀螺 水下航行器 轨迹跟踪控制 路径规划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主被动升沉补偿系统的非线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磊 唐国元 +1 位作者 黄道敏 邓智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6,共5页
海上平台吊放重物过程中,需要升沉补偿装置进行辅助作业。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并联液压缸的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描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为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详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液压系... 海上平台吊放重物过程中,需要升沉补偿装置进行辅助作业。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并联液压缸的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描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为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详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该系统的非线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升沉补偿系统对波浪升沉运动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所设计的基于并联液压缸的升沉补偿系统对辅助海上作业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补偿 主被动一体式 并联液压缸 非线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智勇 高剑 +3 位作者 谢金辉 高磊 唐国元 黄道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设计一种舰船吊放作业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为使其达到性能要求,建立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对系统稳定性和补偿率的影响,导出固有频率、阻尼比与速度反馈和加速度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反馈校正... 设计一种舰船吊放作业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为使其达到性能要求,建立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对系统稳定性和补偿率的影响,导出固有频率、阻尼比与速度反馈和加速度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反馈校正控制方案,即在控制系统中加入速度反馈和加速度反馈校正环节,计算出合适的校正系数值,从而使系统能够同时满足稳定性和补偿率的性能指标要求。最后对所设计的补偿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补偿系统和反馈校正控制方案有很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一体式 升沉补偿 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反馈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流方法的被动式吊机升沉补偿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智勇 高剑 +3 位作者 谢金辉 高磊 唐国元 黄道敏 《船海工程》 2014年第4期166-170,共5页
设计一种基于蓄能器和液压缸的被动式船舶吊机升沉补偿系统,为了提高系统补偿率,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性能指标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节流阀的改进方案,即在液压管路中加入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阀通径和个数,调整系统阻尼比至合适值,从而提... 设计一种基于蓄能器和液压缸的被动式船舶吊机升沉补偿系统,为了提高系统补偿率,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性能指标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节流阀的改进方案,即在液压管路中加入节流阀,通过改变节流阀通径和个数,调整系统阻尼比至合适值,从而提高系统补偿率。改进前后的系统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节流阀改进方案的被动式升沉补偿系统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补偿 被动式 补偿率 阻尼比 节流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区域空间矩的边缘特征检测方法
6
作者 陈昌孝 何明浩 曲智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9-142,共4页
SUSAN算子是一种利用局部区域信息的边缘检测方法,由于仅利用了局部区域的零阶空间矩信息,导致检测结果中容易出现虚假边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区域空间矩的边缘特征检测方法,即综合利用局部区域的零阶、一阶和二阶空间矩信息来... SUSAN算子是一种利用局部区域信息的边缘检测方法,由于仅利用了局部区域的零阶空间矩信息,导致检测结果中容易出现虚假边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区域空间矩的边缘特征检测方法,即综合利用局部区域的零阶、一阶和二阶空间矩信息来检测图像中的边缘。利用合成图像和实际图像并加入不同类型的噪声进行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边缘检测算子可以有效消除噪声引起的虚假边缘响应,提高SUSAN算子的边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SUSAN算子 局部区域 空间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潜航器姿态控制力矩陀螺群的DSP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超华 唐国元 +1 位作者 黄道敏 朱秋晨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2,142,共7页
传统舵面执行机构在自主潜航器低速或零速状态时对其进行姿态控制舵效不足,为改善其操纵性能,引入框架控制力矩陀螺(CMG)作为自主潜航器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其中驱动系统由4台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及4台减速电机组成。考虑到自主潜航器对控... 传统舵面执行机构在自主潜航器低速或零速状态时对其进行姿态控制舵效不足,为改善其操纵性能,引入框架控制力矩陀螺(CMG)作为自主潜航器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其中驱动系统由4台高速无刷直流电机及4台减速电机组成。考虑到自主潜航器对控制力矩陀螺电机的性能要求,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为核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DSP主控模块、PWM光电隔离模块、驱动模块、JTAG接口模块、RS-232串行通信模块等硬件电路及系统上、下位机的控制软件程序。设计并制作了外围电路板,实现了对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陀螺转子进行启动停止、转速给定、转速测量等控制任务,以及蜗轮蜗杆减速电机驱动的陀螺框架启停及正反转响应迅速。试验表明,所设计的DSP控制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自主潜航器姿态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航器 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 无刷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回转装置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降阶设计方法
8
作者 肖国林 邓智勇 +2 位作者 唐国元 黄道敏 谢金辉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582-586,共5页
液压位置伺服系统往往为高阶系统,因此在对其系统进行设计及性能优化过程往往会带来不便。针对某大型旋转装置的设计要求,通过对其位置伺服系统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对其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系统的零... 液压位置伺服系统往往为高阶系统,因此在对其系统进行设计及性能优化过程往往会带来不便。针对某大型旋转装置的设计要求,通过对其位置伺服系统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对其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系统的零极点分布情况,发现其非主导极点远离主导极点,由此通过使用降阶近似的方法,得出了其近似二阶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近似二阶系统与原系统的时间响应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二阶近似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串入校正环节,该校正环节能使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一个零点与一个极点相互抵消,形成临界阻尼二阶系统,据此计算了校正环节的具体参数,从而在保证系统不超调情况下具有良好快速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装置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 降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