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湘黔 陈华浦 《电气制造》 2013年第12期50-52,共3页
分析了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以及日益引起关注的原因,电能质量的主要五项基本指标是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含量、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简要介绍了这五项标准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关于电能质量的标准,并给出了部分监测指标的... 分析了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以及日益引起关注的原因,电能质量的主要五项基本指标是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含量、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简要介绍了这五项标准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关于电能质量的标准,并给出了部分监测指标的算法。最后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电能质量在线检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能质量 检测方法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设计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利 张哲 +2 位作者 张秋实 邓承会 刘宗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8,共7页
针对传统配网不停电作业培训方法存在组织时间长、成本高、规范性差、易受现场条件限制等问题,利用云计算领域的服务器虚拟化、并行编程、分布存储等技术,设计一套分层、易扩展的云平台仿真培训系统架构,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配网不停电作... 针对传统配网不停电作业培训方法存在组织时间长、成本高、规范性差、易受现场条件限制等问题,利用云计算领域的服务器虚拟化、并行编程、分布存储等技术,设计一套分层、易扩展的云平台仿真培训系统架构,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可实现仿真培训资源的动态调配和教学资源的共享管理。实践表明,该系统通过模拟配网现场作业环境和操作流程,能直观形象地展现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操作技巧与易错难点,为配网运维检修技能训练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培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配网不停电作业 仿真培训 虚拟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氮化硼水性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丰文 张浩 +2 位作者 楼平 赵定义 甘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通过物理改性的方法提高碳纳米管的相容性,制备碳纳米管的水性分散液,将氮化硼粉体与碳纳米管分散液以及氟碳树脂乳液均匀混合,并通过砂磨机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制得碳纳米管/氮化硼辐射散热涂料。通过对涂料的热导率、散热效果、附着力... 通过物理改性的方法提高碳纳米管的相容性,制备碳纳米管的水性分散液,将氮化硼粉体与碳纳米管分散液以及氟碳树脂乳液均匀混合,并通过砂磨机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制得碳纳米管/氮化硼辐射散热涂料。通过对涂料的热导率、散热效果、附着力以及微观结构的检测。结果证明:涂料具有较好的散热、降温和附着力较优性能。在氮化硼用量为14%时,涂料热导率达到7.0W/(m·K),涂料的降温幅度为25.0%,涂料附着力等级为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氮化硼 氟碳树脂 辐射散热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武国亮 李震宇 +2 位作者 王志利 赵定义 屈中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3-225,共3页
以膨胀石墨为基体材料,利用导电碳纤维、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经过压延、上胶、复合、捻线和编织等多道工序,制得应用于电力设施安全防护的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研究表明,基于膨胀石墨良好导电性能,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得直径为28mm的... 以膨胀石墨为基体材料,利用导电碳纤维、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经过压延、上胶、复合、捻线和编织等多道工序,制得应用于电力设施安全防护的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研究表明,基于膨胀石墨良好导电性能,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得直径为28mm的柔性石墨接地材料拉伸强度达5kN,电阻率为0.000025Ω·m、冲击电流耐受强度达5kA以上。经过酸碱腐蚀实验检测,实验样品的电阻率和抗张强度变化幅度都低于10%,满足我国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材料 膨胀石墨 导电碳纤维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势交互的输电线路运维沉浸式操作训练平台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秋实 王力农 +1 位作者 方雅琪 胡建勋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运维作业技能仿真培训存在交互体验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手势交互方式开展技能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Leap Motion手势采集设备和手势交互识别技术,建立适用于线路运维操作模拟的虚拟手模型和手势库,借助Unity3D、VC++...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运维作业技能仿真培训存在交互体验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手势交互方式开展技能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Leap Motion手势采集设备和手势交互识别技术,建立适用于线路运维操作模拟的虚拟手模型和手势库,借助Unity3D、VC++、3Dmax等开发工具实现输电线路运维三维场景的配置和基于手势交互的训练任务驱动。结合Oculus Rift立体成像系统,采用立体渲染技术实现作业场景的立体显示和视觉跟踪,最后,构建了基于手势交互的输电线路运维技能沉浸式操作训练平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Leap Motion手势识别技术可以实现手部运动对模拟操作过程的有效控制,能够满足输电线路运维技能操作训练的自然交互体验需求,同时,结合Oculus Rift的立体成像进一步增强了训练过程的沉浸式体验效果。该文的研究成果为输电线路运维技能训练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培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运维 LeapMotion 手势交互 UNITY3D 立体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单宁酸混合型带锈转化液的转化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易博 董勇军 +3 位作者 赵定义 高义斌 李启润 张俊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3-877,887,共6页
采用浸泡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磷酸、单宁酸复合型转化液锈层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液中磷酸、单宁酸含量及其比例对锈层转化效果有影响,浸泡试验表明,当转化液中单宁酸含量为0.5%~1%,缓蚀剂含量为1%... 采用浸泡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磷酸、单宁酸复合型转化液锈层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液中磷酸、单宁酸含量及其比例对锈层转化效果有影响,浸泡试验表明,当转化液中单宁酸含量为0.5%~1%,缓蚀剂含量为1%,渗透剂含量为3%~7%,且渗透剂与磷酸的质量比为0.4~0.6时,锈层的转化效果较佳;电化学阻抗结合显微形貌测试结果表明,锈层经不同转化液处理后,表面磷化膜致密性以及内部锈层的磷化程度不同,同时增加处理液中的渗透剂和缓蚀剂的用量可以提高磷化膜致密性以及内部锈层的磷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锈转化液 转化效果 浸泡试验 电化学阻抗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区输电铁塔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涛 杨罡 +6 位作者 王大伟 张娜 李永祥 曹京津 张申 张秋实 闫忠凯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动区输电铁塔在地表变形的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应力及倾斜变形,存在倒塔风险,进而影响整条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对采动区已变形输电铁塔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应用于采空区的某500 kV输电铁塔为例,首先对不同地表变形条... 采动区输电铁塔在地表变形的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应力及倾斜变形,存在倒塔风险,进而影响整条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对采动区已变形输电铁塔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应用于采空区的某500 kV输电铁塔为例,首先对不同地表变形条件下的输电铁塔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获取多种条件下塔脚变形限值;然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隶属度;最终提出了应用于不同地表变形阶段,输电铁塔单因素和多因素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把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某一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输电铁塔 模糊综合评判 安全性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环境空气局部放电组分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宝升 王涤 +6 位作者 马爱军 归宇 张秋实 张军 龚立 田猛 王先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8,共8页
大量电力设备长期工作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经常发生局部放电,导致放电区域空气组分发生变化。为研究在局部放电条件下封闭环境中空气组分的变化规律,设计3种不同的缺陷模型模拟电力设备常见放电故障类型,搭建局部放电实验平台,基于电... 大量电力设备长期工作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经常发生局部放电,导致放电区域空气组分发生变化。为研究在局部放电条件下封闭环境中空气组分的变化规律,设计3种不同的缺陷模型模拟电力设备常见放电故障类型,搭建局部放电实验平台,基于电化学检测技术对系统进行标定。分析持续放电条件下空气组分的变化规律,根据局部放电过程中放电量大小表征放电阶段。建立空气组分浓度、电压、放电量和放电时间的关系,为电力设备故障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封闭环境空气发生分解时,C、N、O元素参与电离过程,S元素基本不参与反应,CO、NO_(2)、O_(3)在放电前后变化明显,且气体浓度、产出速率、增长趋势与不同缺陷模型稳定局部放电时电压、放电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环境 局部放电 缺陷类型 气体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工况下超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作业体表场强分布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9
作者 秦威南 郭云鹏 +1 位作者 汤春俊 张召亮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4-141,共8页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如今越来越普遍的开展带电作业,然而对于特殊工况(带避雷器)输电线路上的安全进入等电位路径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带避雷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的计算模型,以500 kV超高压...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如今越来越普遍的开展带电作业,然而对于特殊工况(带避雷器)输电线路上的安全进入等电位路径方面,国内外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带避雷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的计算模型,以500 kV超高压带避雷器输电线路的常见ZB1型塔为例,对安全进入等电位路径进行分析,以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的可能路径为研究对象,对作业人员在不同位置时的体表电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作业人员从不同路径进入等电位中体表场强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人体头顶、胸口、手部、膝盖、脚部场强的对比分析,提出作业人员在两类工况下,沿导线斜上方路径安全进入等电位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避雷器 进入等电位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承会 张哲 +6 位作者 张秋实 杨利 刘云静 谢营 张思远 吴文翰 孙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3-186,174,共5页
针对目前配网不停电作业培训存在的效率低、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搭建了基于互联网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并详细阐述了仿真培训平台以C/S为主、B/S为辅的混合模式构架设计、功能设计及软件系统设计。从基于P2P与C/S的混合网络模... 针对目前配网不停电作业培训存在的效率低、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搭建了基于互联网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并详细阐述了仿真培训平台以C/S为主、B/S为辅的混合模式构架设计、功能设计及软件系统设计。从基于P2P与C/S的混合网络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并行编程技术、仿真培训平台的四个标准元模型库和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仿真培训平台的关键技术;最后,以带电接架空线路与空载线路连接引线培训为例,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应用场景,检验了配网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平台培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不停电作业 仿真培训 互联网 混合网络模式 元模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