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
1
作者 宁辉 董朝红 +2 位作者 朱平 禚子瑜 张建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3,共3页
简要介绍了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如处理纺纱用胶辊、利用其荧光效应鉴别纤维织物或服装的纤维种类、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固化处理等方面。指出紫外线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简便、快速的处理技术。用紫外线技术处理纺织品不... 简要介绍了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如处理纺纱用胶辊、利用其荧光效应鉴别纤维织物或服装的纤维种类、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固化处理等方面。指出紫外线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简便、快速的处理技术。用紫外线技术处理纺织品不用水作介质,也无需化学品、蒸汽,省去了烘干过程和废水处理,可操作性强,设备投资费用低。由于新型紫外光源的出现,紫外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日益注重节能、环保的今天,紫外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纺织印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解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卫林 夏治刚 +2 位作者 丁彩玲 崔卫钢 孙润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6,共8页
为探寻新的纺纱方式,在对嵌入式纺纱原理背景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种纺纱技术的演化过程以及纺纱原理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出结论:嵌入式纺纱系统具有独特的纺纱过程,... 为探寻新的纺纱方式,在对嵌入式纺纱原理背景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种纺纱技术的演化过程以及纺纱原理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出结论:嵌入式纺纱系统具有独特的纺纱过程,能有效降低在细纱机上纺纱所需纤维的长度和根数,减少纺纱断头,改善纱线毛羽,提高纤维利用率;具有用不可纺纤维复合纺纱、纺高支纱,用低品级原料纺高支纱,生产具有多花色品种的复合纱线等功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复合纺纱 纺纱原理 系统定位 长丝 短纤维须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壳纤维的提取与其基本结构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延兴 李建强 +2 位作者 严娜娜 杨云 周晓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将笋壳原料经稀酸浸渍预水解后,再由高温高压碱(NaOH)处理,用多聚磷酸钠、硅酸钠等作助练剂进行脱胶,提取出竹笋壳工艺纤维,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X衍射和全反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的结晶度达到68%,红外光谱图为纤维素特征;所得工... 将笋壳原料经稀酸浸渍预水解后,再由高温高压碱(NaOH)处理,用多聚磷酸钠、硅酸钠等作助练剂进行脱胶,提取出竹笋壳工艺纤维,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X衍射和全反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的结晶度达到68%,红外光谱图为纤维素特征;所得工艺纤维细度为1.98tex,纤维长度64mm,断裂强度2.00cN/dtex,具备了转杯纺的初步条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纺织纤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纤维 脱胶 结构 纺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湿性能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柳 张传杰 朱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海藻酸钠(ALG)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纺丝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得了吸湿性能优异、力学性能良好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采用离心脱水法,系统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吸收环境对共混纤维吸湿性... 以海藻酸钠(ALG)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纺丝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得了吸湿性能优异、力学性能良好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采用离心脱水法,系统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吸收环境对共混纤维吸湿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吸湿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共混纤维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传杰 朱平 王怀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3-27,32,共6页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了断裂强度达3.25 cN/dtex的海藻酸盐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凝固浴质量...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了断裂强度达3.25 cN/dtex的海藻酸盐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凝固浴质量分数为4%,凝固浴温度为40℃.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计等手段研究了该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纤维 高强度 结晶指数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印花糊料NDY的印花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小奇 易长海 +3 位作者 邹汉涛 王罗新 徐振明 陈学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6,共5页
为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NDY用作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性能,对NDY复合印花糊料的基本性质和印花效果进行研究,并与海藻酸钠(SA)作比较。结果表明:NDY糊料成糊率高,抱水性好,PVI值为0.28,假塑性更为明显,更适合纤维素纤维织物精致花纹的印花,... 为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NDY用作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性能,对NDY复合印花糊料的基本性质和印花效果进行研究,并与海藻酸钠(SA)作比较。结果表明:NDY糊料成糊率高,抱水性好,PVI值为0.28,假塑性更为明显,更适合纤维素纤维织物精致花纹的印花,不与活性染料反应;其K/S值高,印纹清晰,色牢度好,渗透性好于海藻酸钠,实际印花效果与海藻酸钠相当;此外,NDY糊料易洗除。NDY糊料可替代海藻酸钠作为活性染料印花的糊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 糊料 活性染料 印花 海藻酸钠(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基含磷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年华 张强 李治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用Kissinger法研究了聚酯(PET)和侧基含磷共聚酯(FR-PET)在氮气气氛中热降解动力学,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等温热失重法和Kissinger法将寿命方程及动力学参数联系起来,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用Kissinger法研究了聚酯(PET)和侧基含磷共聚酯(FR-PET)在氮气气氛中热降解动力学,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等温热失重法和Kissinger法将寿命方程及动力学参数联系起来,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引入降低了PET整个热降解过程的平均活化能,并改变了反应级数,但使PET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两种方法所确定的寿命方程较为接近,Kissinger法更为简便、迅速,为材料寿命的预测提供了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共聚酯 热降解动力学 热稳定性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磺化聚醚砜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左丹英 黄年华 陶咏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SPES)的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首先通过溶解度参数、粘度法和目测法研究共混溶液的相容性,接着采用浊度法测定了共混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最后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共混膜并探讨了成膜性能。结果显示,PVD...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SPES)的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首先通过溶解度参数、粘度法和目测法研究共混溶液的相容性,接着采用浊度法测定了共混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最后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共混膜并探讨了成膜性能。结果显示,PVDF和SPES为部分相容体系,随着SPES含量的增加,共混溶液相容性逐渐减小,当SPES含量增加到50wt%时,体系发生分相。共混溶液的成膜性能良好,SPES含量增加有利于体系发生液液分相,生成高孔隙率膜,并且极大的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水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聚偏氟乙烯 磺化聚醚砜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浴温度对PVDF铸膜液相分离过程和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左丹英 徐又一 刘洪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4,416,共6页
采用皮-亚两步凝胶成膜机理探讨了凝固浴温度对PVDF铸膜液的相分离行为及其膜结构的影响。采用浊度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铸膜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光透射仪测定不同凝固浴温度时沉淀速率对膜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皮层的生成主要受... 采用皮-亚两步凝胶成膜机理探讨了凝固浴温度对PVDF铸膜液的相分离行为及其膜结构的影响。采用浊度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铸膜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光透射仪测定不同凝固浴温度时沉淀速率对膜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皮层的生成主要受热力学性质控制,随着凝固浴温度的提高,皮层由液固分相转变为液液分相,延时时间缩短,皮层由相互融合的球粒致密结构转变为多孔结构。亚层的生成主要受皮层结构和溶剂/非溶剂相互扩散的影响,膜亚层主要发生液液分相;随凝固浴温度升高,分相速率加快,大孔发展更充分,膜的孔隙率和气通量提高,但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非对称膜 皮-亚层两步凝胶成膜机理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海叶 徐卫林 刘秀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21,共6页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研究共混膜中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不同时共混膜的表面形貌、吸水性、透汽性、水接触角及力学性能和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研究共混膜中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不同时共混膜的表面形貌、吸水性、透汽性、水接触角及力学性能和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表面形貌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并逐渐出现微孔,且粉体在共混膜中分布均匀并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这表明二者的相容性好;另外,共混膜的断裂伸长和拉伸模量较纯PU膜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其吸水性和透汽性逐渐得到提高;膜的水接触角逐渐下降,表明其亲水性逐步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性丝素粉体 医用聚氨酯 共混膜 吸水性 透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处理对棉织物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丕波 徐卫林 +2 位作者 葛朝阳 徐巧林 曹根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分析和X衍射分析观察了棉织物表面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粘附力与强力测试分析了棉织物的表面性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电晕处理使棉织物的表面化学组... 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分析和X衍射分析观察了棉织物表面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粘附力与强力测试分析了棉织物的表面性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电晕处理使棉织物的表面化学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棉纤维表面产生刻蚀,使棉纤维表面亲水基团增多,润湿性能增强,同时使棉织物对淀粉的粘附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处理 棉织物 表面结构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敏 朱平 +1 位作者 赵晓霞 董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氯化锂(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膜。用单纤维强力仪对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进行测试,分析了细菌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温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时间及塑化条件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氯化锂(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膜。用单纤维强力仪对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进行测试,分析了细菌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温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时间及塑化条件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制膜液中细菌纤维素浓度的增加、凝固浴温度的降低和凝固浴浓度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均提高;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大和塑化时间的延长,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无甲醛固色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牛田云 董朝红 +2 位作者 朱平 张林 谢思捷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31,共3页
以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活性染料用无甲醛固色剂,探讨了合成条件和应用工艺条件对固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应用工艺条件为:固色剂用量为3%(owf),浴比1∶15,pH值为7,60℃固色处理30 min,80℃烘干。采用该固色工... 以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活性染料用无甲醛固色剂,探讨了合成条件和应用工艺条件对固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应用工艺条件为:固色剂用量为3%(owf),浴比1∶15,pH值为7,60℃固色处理30 min,80℃烘干。采用该固色工艺,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若在固色工作液中加入适量的羧甲基壳聚糖,有助于提高染色织物的日晒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无甲醛固色剂 耐日晒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菌纤维素在NaOH/尿素/硫脲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晓霞 朱平 +1 位作者 王敏 沈悦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细菌纤维素经过LiCl/DMAc体系溶解再生后可溶于碱溶剂体系NaOH/尿素/硫脲混合液中,本实验研究了再生细菌纤维素在NaOH/尿素/硫脲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机理以及NaOH、尿素、硫脲的浓度对溶解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该体系下的最佳溶解条件:NaOH... 细菌纤维素经过LiCl/DMAc体系溶解再生后可溶于碱溶剂体系NaOH/尿素/硫脲混合液中,本实验研究了再生细菌纤维素在NaOH/尿素/硫脲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机理以及NaOH、尿素、硫脲的浓度对溶解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该体系下的最佳溶解条件:NaOH质量分数7%,尿素质量分数8%,硫脲质量分数10%,预冷温度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菌纤维素 NAOH 尿素 硫脲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织物疵点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学文 邓中民 +1 位作者 李华 冯滨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27,共4页
根据疵点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而采用不同检测方案的思想,在图像的空间域中,采用改进的标准差方法检测油污、破洞等没有方向性的疵点;在图像频率域中,结合二阶统计分析,用纬向的矩形窗口分割图像小波分解的垂直分量并检测缺纬、双纬等纬向疵... 根据疵点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而采用不同检测方案的思想,在图像的空间域中,采用改进的标准差方法检测油污、破洞等没有方向性的疵点;在图像频率域中,结合二阶统计分析,用纬向的矩形窗口分割图像小波分解的垂直分量并检测缺纬、双纬等纬向疵点;用经向的矩形窗口分割图像小波分解的水平分量并检测断经、双经等经向疵点。为确定窗口分割的最佳宽度,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差分和窗口分割迭代算法。实验表明:方法实现了油污、破洞、断经、缺纬4类疵点的准确检测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疵点检测 小波分析 灰度差分 窗口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毛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莹莹 朱平 +1 位作者 董朝红 马晶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共6页
合成了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简单表征。制备了螺噁嗪/PUI-112脂肪族聚氨酯光致变色膜和螺噁嗪/聚丙烯酸丁酯光致变色膜,... 合成了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简单表征。制备了螺噁嗪/PUI-112脂肪族聚氨酯光致变色膜和螺噁嗪/聚丙烯酸丁酯光致变色膜,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筛选出了较佳的黏合剂。通过先制备出光致变色色浆,后采用类似于颜料印花的方法将其印在毛织物上,制得光致变色毛织物,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检测,获得了很好的光致变色效果;测定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噁嗪 光致变色膜 色浆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处理对涤纶纱线上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丕波 徐卫林 +1 位作者 黄丽 崔卫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9,共6页
针对涤纶纱线采用淀粉浆料上浆困难的情况,研究电晕处理对涤纶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及不同比例PVA/淀粉浆料上浆性能的影响情况。改变电压和时间对涤纶纱线进行电晕放电处理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比例(PVA/淀粉)的浆料时对涤纶纱线上浆性能的... 针对涤纶纱线采用淀粉浆料上浆困难的情况,研究电晕处理对涤纶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及不同比例PVA/淀粉浆料上浆性能的影响情况。改变电压和时间对涤纶纱线进行电晕放电处理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比例(PVA/淀粉)的浆料时对涤纶纱线上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电晕处理的涤纶纱线上浆后,浆纱耐磨性提高,毛羽降低,综合性能明显改善,涤纶纱线上浆工艺中,少用或不用PVA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处理 涤纶纱线 改性 上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微粉对聚氨酯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玉波 徐卫林 左丹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52,共4页
以生物医用聚氨酯为基质,添加超细壳聚糖微粉,通过湿法相转变法制备壳聚糖微粉/生物医用聚氨酯共混多孔膜。考察了壳聚糖微粉含量对共混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SEM观察共混膜结构形态的变化,采用吸水溶胀度和透湿汽量表征膜的性能。结... 以生物医用聚氨酯为基质,添加超细壳聚糖微粉,通过湿法相转变法制备壳聚糖微粉/生物医用聚氨酯共混多孔膜。考察了壳聚糖微粉含量对共混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SEM观察共混膜结构形态的变化,采用吸水溶胀度和透湿汽量表征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含量的变化对膜的断面形态没有显著的影响,均呈现胞腔状孔结构;但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共混膜中微孔的孔径和孔隙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膜的吸水溶胀度和透湿汽量随着壳聚糖微粉的增加而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微粉 聚氨酯 共混多孔膜 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状态下UHMWPE纤维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饶崛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17,共5页
主要研究热状态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温度和外力对UHMW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模量以及断裂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断裂功和强度的下降最为明显,但纤维的断裂伸长随温度的变化不... 主要研究热状态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温度和外力对UHMW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模量以及断裂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断裂功和强度的下降最为明显,但纤维的断裂伸长随温度的变化不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不同温度下,纤维纵向拉伸断裂处的形态也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在断裂处不再出现因大分子之间作用力损失而产生的微原纤现象,在拉伸断裂处出现了细颈和微孔。实验表明UHMWPE纤维抗热应力破坏性能很差,温度越高,纤维越容易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纤维 力学性能 温度 强度 断裂伸长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PU相容性及其复合管状膜的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丹英 刘晓洪 徐卫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溶解度参数和混合焓计算预测聚偏氟乙烯(PVDF)/聚氨酯(PU)的相容性,用黏度法测试了PVDF/ PU共混溶液的混容性,用浊度法测试了PVDF/PU共混制膜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并制备了PVDF/PU复合管状膜。结果显示,PVDF/PU属于部分相容体系,当w(PU... 采用溶解度参数和混合焓计算预测聚偏氟乙烯(PVDF)/聚氨酯(PU)的相容性,用黏度法测试了PVDF/ PU共混溶液的混容性,用浊度法测试了PVDF/PU共混制膜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并制备了PVDF/PU复合管状膜。结果显示,PVDF/PU属于部分相容体系,当w(PU)为10%~90%时,制膜体系的凝胶值由5.30增至9.93,体系更加倾向于发生快速的液液分相,导致复合膜孔隙率增加,当w(PU)为0~40%时,水通量从2456.21/(m^2·h)增至5830.91/(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氨酯 复合管状膜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