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_2O_3和SiO_2对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惠忠 吴斌 +4 位作者 汪厚植 张文杰 顾华志 赵俊峰 魏晓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普通的刚玉质耐火材料中分别加入少量纳米Al2 O3和SiO2 ,研究了这两种纳米材料对经不同温度烧成后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这两种纳米材料均能使刚玉制品的烧成温度降低 1 0 0~ 2 0 0℃ ,并在相同烧成条件下... 在普通的刚玉质耐火材料中分别加入少量纳米Al2 O3和SiO2 ,研究了这两种纳米材料对经不同温度烧成后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这两种纳米材料均能使刚玉制品的烧成温度降低 1 0 0~ 2 0 0℃ ,并在相同烧成条件下能使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提高1~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硅 刚玉质 耐火材料 烧结 力学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耐火材料对超低碳钢的增碳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阮国智 李楠 吴新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9-401,406,共4页
在空气中利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研究了以Si 为抗氧化剂的Al2O3-C耐火材料对超低碳钢的增碳 作用。利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钢样中的碳含 量,并对用后耐火材料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钢熔化后,炭的直接溶解机制造成钢水 中... 在空气中利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研究了以Si 为抗氧化剂的Al2O3-C耐火材料对超低碳钢的增碳 作用。利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钢样中的碳含 量,并对用后耐火材料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钢熔化后,炭的直接溶解机制造成钢水 中碳含量迅速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渗透- 溶解”机制对钢水增碳占主导作用;同时,耐火材料 与钢水接触部位生成反应脱炭层,反应脱炭层隔离了 钢水与耐火材料的直接接触,进而减缓并停止耐火材 料对钢水的增碳作用;空气中的氧通过渣向钢水中传 递,氧和钢水中的碳发生反应对钢水产生脱炭作用, 同时,碳氧平衡决定了在钢水的碳含量很低时,脱炭 反应接近于平衡状态,钢水中的碳含量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水 增碳 碳含量 耐火材料 超低碳钢 Al2O3 中频感应炉 炭层 反应 红外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耐火材料的防氧化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新健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5,142,共4页
结合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氧化要求,对添加抗氧化剂技术、表面浸渍抑制氧化法与抗氧化涂层技术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含碳耐火材料防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防氧化剂 涂层技术 表面浸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物性参数对脱硫喷枪热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江 李楠 +2 位作者 陈峰军 李远兵 戚建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9-431,共3页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混铁车铁水脱硫喷枪的工 作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喷枪用耐 火材料物性参数(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对 喷枪最大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枪的最大热应 力与喷枪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呈对数函数关系...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混铁车铁水脱硫喷枪的工 作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喷枪用耐 火材料物性参数(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对 喷枪最大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枪的最大热应 力与喷枪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呈对数函数关系,即当热 导率较小(<2W·(m·K)-1)时,其对最大热应力的 影响较大;当热导率较大时,对最大热应力的影响变 小。喷枪的最大热应力随喷枪耐火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变化的规律为一条高次曲线,热膨胀系数约为1.0× 10-5K-1时,最大热应力的值最小;喷枪的最大热应力 随耐火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提高而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喷枪 耐火材料 铁水脱硫 混铁车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应力场 热应力 物性参数 工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Zn粉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有奇 柯昌明 +1 位作者 李友胜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0-203,共4页
以板状刚玉、鳞片石墨、Zn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固定配料中板状刚玉、鳞片石墨、Al粉和Si粉的比例,分别外加0、0.5%、1%、2%和3%的Zn粉制成5组Al2O3-C试样,在120~220℃进行24h干燥处理,然后在1400℃空气气氛... 以板状刚玉、鳞片石墨、Zn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固定配料中板状刚玉、鳞片石墨、Al粉和Si粉的比例,分别外加0、0.5%、1%、2%和3%的Zn粉制成5组Al2O3-C试样,在120~220℃进行24h干燥处理,然后在1400℃空气气氛中加热3h,冷却后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率、脱碳层厚度、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同时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2%Zn粉的Al2O3-C试样的脱碳层厚度最小,显气孔率最低,体积密度最大,因此推断其抗氧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材料 防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体积密度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 被引量:6
6
作者 葛山 祝洪喜 +1 位作者 尹玉成 徐建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8-400,共3页
耐火材料体积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应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关规定评定。其A类不确定度可通过一个预先确定的测量模型(一次抽样子样本统计)进行估计;B类不确定度则包括了计量器具系统不确定度分量,... 耐火材料体积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应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关规定评定。其A类不确定度可通过一个预先确定的测量模型(一次抽样子样本统计)进行估计;B类不确定度则包括了计量器具系统不确定度分量,不同测量方法不确定度分量,不同实验条件下不确定度分量和理论计算不确定度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体积密度 不确定度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热物性的闪光测定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葛山 赵惠忠 +1 位作者 刘志强 尹玉成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较详细地介绍了用闪光法测量材料热物性的原理、特点及测试过程中对热物性指标的影响因素和技术要求,并简述了使用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修正方法及减小误差的途径。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热扩散系数 比热 热导率 闪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ON结合耐火材料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玺堂 张保国 +2 位作者 汪厚植 孙加林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69,共4页
借助于微量热天平 ,通过非等温氧化实验和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等温氧化实验 ,研究了MgA lON结合耐火材料的氧化行为和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Mg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比MgAlON结合尖晶石耐火材料易于氧化。MgAlON结合尖晶石耐火材料的... 借助于微量热天平 ,通过非等温氧化实验和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等温氧化实验 ,研究了MgA lON结合耐火材料的氧化行为和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Mg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比MgAlON结合尖晶石耐火材料易于氧化。MgAlON结合尖晶石耐火材料的氧化规律为化学反应速度控制阶段 -混合控速阶段 -扩散速度控制阶段。而MgAlON结合刚玉耐火材料试样的氧化规律为化学反应速控-扩散速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ON 耐火材料 氧化动力学 刚玉 尖晶石 氧化行为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镁尖晶石碳耐火材料的抗渣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彭从华 李楠 韩兵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以方镁石-尖晶石微孔陶瓷、电熔镁砂为骨料,以电熔镁砂细粉、鳞片石墨、金属铝粉为基质材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含微孔陶瓷骨料的镁尖晶石碳试样。采用感应炉浸渍法对试样进行了抗渣试验,并对渣蚀后的试样进行了SEM和EDAX分析。... 以方镁石-尖晶石微孔陶瓷、电熔镁砂为骨料,以电熔镁砂细粉、鳞片石墨、金属铝粉为基质材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含微孔陶瓷骨料的镁尖晶石碳试样。采用感应炉浸渍法对试样进行了抗渣试验,并对渣蚀后的试样进行了SEM和EDAX分析。结果发现:熔渣和熔钢冲刷是损毁的主要原因,熔损并不显著。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在侵蚀层和原质层之间可以发现MgO致密层的形成,MgO致密层的形成可抑制渣对试样进一步的侵蚀和渗透。渣对MgO颗粒的侵蚀主要是FeO和MnO等在方镁石中的固溶,导致MgO颗粒出现结构剥落;方镁石-尖晶石微孔陶瓷骨料的蚀损主要是尖晶石被渣中的CaO和SiO2所侵蚀,而渣对微孔骨料渗透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尖晶石碳 微孔陶瓷骨料 电熔镁砂 抗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远兵 王兴东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295,共3页
耐火材料损坏除了化学侵蚀以外 ,还有热机械应力。前者是指熔体、气体、灰尘对耐火材料的化学侵蚀及冲刷等 ,后者是指由于温度及某些内在的化学反应引起的膨胀及机械负荷在耐火材料内部产生的应力 ,超过其强度极限而导致耐火材料损坏 ,... 耐火材料损坏除了化学侵蚀以外 ,还有热机械应力。前者是指熔体、气体、灰尘对耐火材料的化学侵蚀及冲刷等 ,后者是指由于温度及某些内在的化学反应引起的膨胀及机械负荷在耐火材料内部产生的应力 ,超过其强度极限而导致耐火材料损坏 ,而热机械应力的计算主要用有限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热机械应力 耐火材料 应用 炉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R(AlN多型体)结合镁质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桑绍柏 李亚伟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6-251,共6页
先以粒度≤1mm的电熔镁砂颗粒为骨料,以Al粉(纯度99%,粒度≤0.088mm)、活性SiO2微粉(w(SiO2)≥98.3%)和电熔镁砂细粉(≤0.088mm)为基质,保持骨料含量为65%,基质组成为35%不变,变动基质中SiO2微粉与Al粉总量分别占5%、10%、20%和30%,配... 先以粒度≤1mm的电熔镁砂颗粒为骨料,以Al粉(纯度99%,粒度≤0.088mm)、活性SiO2微粉(w(SiO2)≥98.3%)和电熔镁砂细粉(≤0.088mm)为基质,保持骨料含量为65%,基质组成为35%不变,变动基质中SiO2微粉与Al粉总量分别占5%、10%、20%和30%,配制了四种不同设计量的21R(AlN多型体)结合镁质耐火材料试样,分别于1400℃、1500℃和1600℃保温3h氮化烧成。研究了材料的烧结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将上述配方中65%≤1mm的电熔镁砂骨料用40%3~1mm的电熔镁砂和25%≤1mm的电熔镁砂骨料替代,于1500℃氮化烧成后,研究了材料的抗热震性、抗铁水侵蚀性及抗渣渗透性。结果表明:(1)通过氮化反应可以直接制备21R(AlN多型体)结合镁质耐火材料;(2)21R(AlN多型体)的生成与实际反应温度和反应过程中的液相量有关,此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尖晶石生成反应和一些气相反应;(3)经1500℃氮化处理制得的含21R(AlN多型体)的镁质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抗铁水侵蚀性及抗渣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21R(AlN多型体 抗热震性 抗渣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远兵 李楠 +1 位作者 黄青 阮国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9-362,共4页
阐述了耐火材料设计的发展阶段、特点、层次与范围 ,提出了耐火材料设计应向科学化、计算机化、综合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耐火材料 设计 现状 发展 计算机化 综合化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系低蠕变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卫松 朱伯铨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对典型蠕变曲线的特征 ,蠕变理论以及影响耐火材料蠕变变形的因素等作了综述。根据Al2 O3 -SiO2 系耐火材料蠕变性能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分析指出 ,在Al2 O3 -SiO2 系耐火材料中 ,高铝 (Al2 O3 ≥ 70 % )低蠕变制品的生产技术目前是比较... 对典型蠕变曲线的特征 ,蠕变理论以及影响耐火材料蠕变变形的因素等作了综述。根据Al2 O3 -SiO2 系耐火材料蠕变性能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分析指出 ,在Al2 O3 -SiO2 系耐火材料中 ,高铝 (Al2 O3 ≥ 70 % )低蠕变制品的生产技术目前是比较成熟的 ,而对于低铝 (Al2 O3 ≤ 5 0 % )低蠕变制品的研制和生产 ,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SIO2 低蠕变耐火材料 蠕变性 高温蠕变理论 温度 时间 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O’-SiAlON晶须增强铝碳耐火材料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喜宝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8,共4页
以板状刚玉、石墨为主要原料,基质部分分别添加3%、5%和7%的O’-SiAlON前驱体混合粉(即β-Si3N4微粉、SiO2微粉和α-Al2O3微粉的混合球磨粉),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成试样,于200℃烘烤后,在空气中埋(SiO2+C)混合粉,分别于1000℃、1300℃... 以板状刚玉、石墨为主要原料,基质部分分别添加3%、5%和7%的O’-SiAlON前驱体混合粉(即β-Si3N4微粉、SiO2微粉和α-Al2O3微粉的混合球磨粉),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成试样,于200℃烘烤后,在空气中埋(SiO2+C)混合粉,分别于1000℃、1300℃、1500℃保温3h原位合成了含O’-SiAlON晶须的铝碳耐火材料。对烧后试样的物理性能、物相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烧结有重要影响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埋(SiO2+C)混合粉能有效抑制反应体系中SiO2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的分解,从而促进O’-SiAlON晶须的原位生成。1500℃时,含有O’-SiAlON前驱体混合粉的试样原位生成了针状和絮状的O’-SiAlON晶须,这些晶须交织于试样的骨料与基质之间,能显著增强试样的强度;且随着O’-SiAlON前驱体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强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耐火材料 原位合成 O'-SiAlON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在Al_2O_3-SiO_2系耐火材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玉成 梁永和 +1 位作者 吴芸芸 王继宝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阐述了TiO2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特别是高铝矾土中的分布和存在方式,并通过分析Al2O3-SiO2系耐火原料的煅烧过程和Al2O3-SiO2系制品的使用过程中TiO2、Al2O3和SiO2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介绍了TiO2对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 阐述了TiO2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特别是高铝矾土中的分布和存在方式,并通过分析Al2O3-SiO2系耐火原料的煅烧过程和Al2O3-SiO2系制品的使用过程中TiO2、Al2O3和SiO2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介绍了TiO2对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Al2O3-SiO2系耐火材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 CAD在耐火材料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山 尹玉成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获取耐火材料的有关图像,以Auto CAD2006为例,介绍了用Auto CAD对图像进行处理并测量其长度、面积、角度等几何参数的方法,并用手工测量的方法对Auto CAD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uto CAD测量结果不仅精确度高... 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获取耐火材料的有关图像,以Auto CAD2006为例,介绍了用Auto CAD对图像进行处理并测量其长度、面积、角度等几何参数的方法,并用手工测量的方法对Auto CAD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uto CAD测量结果不仅精确度高,而且该方法还具有高效、易操作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 CAD 耐火材料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溶胶结合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勇 韩兵强 +2 位作者 邹国荣 薛海涛 夏昌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1-396,共6页
总结了硅溶胶结合不定形耐火材料(包括浇注料、捣打料、喷射料和压入料)的性能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展望了硅溶胶结合耐火材料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 硅溶胶 不定形耐火材料 性能研究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对IF钢总氧含量及夹杂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会利 李楠 魏耀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研究了石英 -刚玉质、刚玉质和镁质耐火材料对所处理的IF钢总氧含量和夹杂的影响 ,用氧测定仪对钢中的总氧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钢中的夹杂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 :耐火材料对钢的增氧量的大小与所用耐火材料的氧潜能指数 (IOP)... 研究了石英 -刚玉质、刚玉质和镁质耐火材料对所处理的IF钢总氧含量和夹杂的影响 ,用氧测定仪对钢中的总氧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钢中的夹杂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 :耐火材料对钢的增氧量的大小与所用耐火材料的氧潜能指数 (IOP)有关 ,IOP越大 ,增氧量越大 ;镁质耐火材料由于有较低的IO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IF钢 总氧含量 夹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系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吕春燕 顾华志 +2 位作者 汪厚植 李庭寿 张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46-249,共4页
主要对硼化锆的基本性质、粉体的制备、致密体的烧结及其复合陶瓷材料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概述,并对当前硼化锆陶瓷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如高温氧化、强度等提出几点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ZrB2陶瓷材料 硼化锆 致密体 粉体制备 特种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喜宝 柯昌明 李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94-397,共4页
介绍了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合成方法,将各动力学因素(晶须含量、混合工艺和烧结温度)对热压烧结法制备SiC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叙述并讨论了SiC晶须增韧的不同机理,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SIC晶须 增韧机理 热压烧结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