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进展
1
作者 何靖怡 马小静 +2 位作者 夏娟 徐震一 潘天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69-1972,共4页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可用于定量评价心脏功能,检测整体和局部心脏室壁运动异常,观察心肌功能细微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心肌梗死(MI)后心脏重塑、预测心力衰竭及其发展等具有较高价值。本文就STE评价MI后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研究进展进...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可用于定量评价心脏功能,检测整体和局部心脏室壁运动异常,观察心肌功能细微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心肌梗死(MI)后心脏重塑、预测心力衰竭及其发展等具有较高价值。本文就STE评价MI后心脏重塑和心力衰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诊断暴发性心肌炎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天浩 马小静 +2 位作者 夏娟 徐震一 何靖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3-954,共2页
患者女,58岁,低热3天,胸闷、气促持续不缓解1天;无特殊既往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1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92/63mmHg(间羟胺维持下),急性病面容,四肢湿冷,端坐呼吸,双肺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46.91mg/L,高敏肌钙蛋... 患者女,58岁,低热3天,胸闷、气促持续不缓解1天;无特殊既往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1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92/63mmHg(间羟胺维持下),急性病面容,四肢湿冷,端坐呼吸,双肺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46.91mg/L,高敏肌钙蛋白Ⅰ16.23ng/ml,N末端B型利钠肽原7331.00pg/m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V2~V5、Ⅰ及avL导联ST段抬高伴Ⅰ、avL及V1~V2导联Q波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用于急性心肌炎研究进展
3
作者 潘天浩 马小静 +3 位作者 夏娟 鄢华 徐震一 何靖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7-1610,共4页
急性心肌炎(AM)可快速进展为暴发性心肌炎(FM),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联合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及心肌声学造影等有助于早期识别AM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临床决策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炎(AM)可快速进展为暴发性心肌炎(FM),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联合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及心肌声学造影等有助于早期识别AM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临床决策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模态超声用于AM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右心室功能
4
作者 陈慧颖 马小静 +3 位作者 夏娟 何亚峰 王静静 钟锦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维应变参数、心尖比率参数的差异。结果CA组和HCM组相比,右心室结构和功能中仅节段性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组中,右心室从心尖到基底部的应变梯度与左心室相同,即“心尖保留”模式,这一模式在HCM组、对照组中未见。CA组的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右心室四腔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左心室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均大于HC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0.40、43.18、55.43,P均<0.05);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识别CA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35,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CA患者右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评估并鉴别CA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肌病 肥大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合并室间隔夹层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梅 何亚峰 +1 位作者 马小静 夏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3-634,共2页
女性患儿,10岁,间断胸痛1年,加重5个月;既往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左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无特殊家族史。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4/6级舒张期杂音,传导广泛。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室间隔夹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的研究方法
6
作者 严薇 鲁楠 +2 位作者 胡萍 马小静 谭学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8-880,F0003,共4页
超声心动图是床旁检查新生儿心脏形态的主要方法,可及时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并定量评估其严重程度,但诊断及评估过程有赖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的研究,但由于新生儿血... 超声心动图是床旁检查新生儿心脏形态的主要方法,可及时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并定量评估其严重程度,但诊断及评估过程有赖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的研究,但由于新生儿血液循环方式转变的特殊性、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的配合度和可操作性以及超声技术的发展问题等,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如样本量不足、未校正混杂因素、正常参考值范围的表达不合理等,导致不同研究建立的标准不同,给临床应用带来极大不便。本文拟总结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研究需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参考值 婴儿 新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时左心室及升主动脉血栓1例
7
作者 陈慧颖 何亚峰 +3 位作者 马小静 夏娟 王黎 钟锦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病例男,52岁,因“突发胸痛、胸闷17天”就诊,外院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段血管夹层伴血管闭塞,既往无烟酒史和其它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查体:呼吸20次/分,血压92/5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6次/分,可见躯体肌颤,双... 病例男,52岁,因“突发胸痛、胸闷17天”就诊,外院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段血管夹层伴血管闭塞,既往无烟酒史和其它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查体:呼吸20次/分,血压92/5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6次/分,可见躯体肌颤,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余无特殊。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前壁及高侧壁ST段抬高。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中量积液和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15%)。检验结果示:肌钙蛋白19.174 ng/m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6 s,D-二聚体测定10.732μg/m,临床诊断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考虑患者临床心功能差且有手术适应症,行房间隔造瘘术缓解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心室 主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结构及功能
8
作者 钟锦珑 夏娟 +1 位作者 马小静 陈慧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8期854-861,共8页
目的通过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二尖瓣环和瓣叶静态结构变化,并分析其在心动周期内的连续动态变化。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二尖瓣脱垂患者26例... 目的通过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二尖瓣环和瓣叶静态结构变化,并分析其在心动周期内的连续动态变化。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二尖瓣脱垂患者26例,另选取同期因卵圆孔未闭或非心脏手术术中监测等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测量患者瓣环、瓣叶相关参数,并均在舒张晚期、收缩早期、收缩中期、收缩晚期测量有意义参数,计算其变化率。比较两组间二尖瓣装置静态结构,并分析各参数在不同时相变化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瓣环高度(AH)、瓣环高度与联合直径比值(AHCWR)减小,其余参数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7~12.472,P均<0.05),瓣环最大位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个时点相关参数对比,病例组除AH、AHCWR减小外,其余参数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24~15.683,P均<0.05);比较4个不同时间连续变化,对照组各参数连续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32~323.837,P均<0.05),且对照组参数在舒张晚期至收缩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除前外-后内侧直径、三角距离、瓣环面积外,其余参数连续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41~71.082,P均<0.05),且病例组仅有二尖瓣前后瓣环间夹角、AH、AHCWR在舒张晚期至收缩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参数变化率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7.069~780.000,P均<0.05),且C形环的变化率大于三角距离变化率。结论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可量化分析二尖瓣环及瓣叶动力学变化特点,对心动周期内二尖瓣的连续性变化进行详细分析,可对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术前评估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卵圆孔 未闭 二尖瓣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房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丹丹 夏娟 +1 位作者 余正春 马小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638-640,651,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右心房功能。方法:选取70例HCM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分析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二维应变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HCM患者的...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右心房功能。方法:选取70例HCM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分析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二维应变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HCM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均增大,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侧壁收缩峰值速度及右心房排空分数均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CM患者的右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右心房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右心房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右心房侧壁、右心房顶部和右心房间隔)、右心房间隔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的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可准确评价HCM患者右心房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评估HCM患者的右心房功能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