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乳内动脉桥血管病变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官洪山 上官海娟 +2 位作者 陈卉 闫杰 张翠珍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LIMA桥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30例成功完成PCI治疗。与...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LIMA桥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30例成功完成PCI治疗。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心绞痛CCS分级显著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1例患者术后5个月心绞痛再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脉远端严重狭窄,支架植入后症状消失;22例完成造影随访,1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余患者无心绞痛发作、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DES植入治疗LIMA桥血管病变可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内动脉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调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对猪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卉 张龙岩 +4 位作者 鄢华 宋丹 彭剑 苏晞 王江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调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对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12周龄健康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尼可地尔组,每组5只。模型建立后12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TUNEL染色...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调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对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12周龄健康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尼可地尔组,每组5只。模型建立后12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升高,CME组和尼可地尔组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输出量(CO)明显降低(P <0. 05);与CME组比较,尼可地尔组LVEF、LVFS及CO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肌钙蛋白Ⅰ明显升高[(0. 325±0. 128) ng/ml vs (0. 058±0. 028)ng/ml,P <0. 05];与CME组比较,尼可地尔组肌钙蛋白Ⅰ明显降低[(0. 156±0. 089) ng/ml vs (0. 325±0. 128) ng/ml,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 <0. 05);与CME组比较,尼可地尔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尼可地尔能够通过调控caspase-3降低猪CME后心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 肌钙蛋白Ⅰ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调控磷酸酶基因蛋白激酶B通路降低猪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龙岩 鄢华 +5 位作者 宋丹 刘成伟 彭剑 苏晞 王琛 王江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能否通过调控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通路降低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CME)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12周龄健康小型猪1 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左西孟旦组,每组5只.猪CME模型建...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能否通过调控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通路降低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CME)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方法选择12周龄健康小型猪1 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左西孟旦组,每组5只.猪CME模型建立,观察12h进行心脏超声检测,评估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心排血量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TEN、Akt、磷酸化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LVEDD明显升高,CME组和左西孟旦组LVEF、LVFS及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E组比较,左西孟旦组LVEF、LVFS及心排血量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心肌细胞PTNE和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CME组磷酸化Akt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E组比较,左西孟旦组心肌细胞PTNE和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0.236±0.095 vs 0.485±0.135,0.364±0.196 vs 0.725±0.436,P<0.05),磷酸化Akt表达明显升高(0.972±0.467 vs 0.723±0.265,P<0.05).结论左西孟旦预处理可明显减少CME后心肌细胞凋亡并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TEN/Akt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无复流现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上官海娟 汪敏 +1 位作者 郭卉 熊青峰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亚洲心脏病医院确诊的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诊断为SCM合并心源性休克。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欠佳,停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亚洲心脏病医院确诊的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诊断为SCM合并心源性休克。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欠佳,停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应用美托洛尔联合IABP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对于SCM合并心源性休克,应慎用多巴胺类药物。美托洛尔联合IABP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多维度作用探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袁静 徐承义 +2 位作者 孙玉娟 邱令智 鄢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050-1056,共7页
作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降脂靶点,PCSK9抑制剂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极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文介绍了PCSK9抑制剂的经典降脂作用及非经典作用途径,其中非经典作用途径包括降低LP(a)、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炎症产... 作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降脂靶点,PCSK9抑制剂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极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文介绍了PCSK9抑制剂的经典降脂作用及非经典作用途径,其中非经典作用途径包括降低LP(a)、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炎症产生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相较于临床常用的传统降脂药物,已有研究证实PCSK9抑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在显著降低LDL-C的同时,还可进一步降低近期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此外,PCSK9抑制剂在ACS患者中由于其非经典途径所带来的潜在额外获益也正逐步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K9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SK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中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车波 易东 +2 位作者 徐承义 鄢华 宋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VD)已被证实是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INOCA)患者心肌缺血的潜在机制。CMVD是指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或功能异常,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肌灌注量不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有关。随...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VD)已被证实是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INOCA)患者心肌缺血的潜在机制。CMVD是指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或功能异常,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肌灌注量不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有关。随着对冠状动脉微循环认识的加深及评估手段的发展,可早期对CMVD患者进行精确诊断、风险分层并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能较大程度的缓解CMVD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但目前关于CMVD的研究仍缺乏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本文旨在对CMV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评估手段、诊断标准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 心肌缺血 心肌血流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预后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同达 徐承义 苏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后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TAVR治疗的患者共111例,入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性别分为两...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后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TAVR治疗的患者共111例,入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性组54例,女性组32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术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手术过程资料和临床预后,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和1年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为院内和术后30 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女性组体表面积、股动脉动脉鞘和置入瓣膜直径更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更高;男性组近期吸烟(<1年)、冠心病和球囊后扩张的比例更高。两组间院内和术后30 d的次要终点,包括血管并发症、出血事件、卒中、置入永久起搏器、中度及以上瓣周漏、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肌梗死。两组术后30 d死亡患者共3例,其中男性组心力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女性组心脏原因死亡1例(具体不详);术后1年新增死亡患者4例,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死亡原因不详2例,均在男性组。术后30 d和1年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AS患者经股动脉TAVR治疗在不同性别之间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心血管预后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瓣中瓣技术在二尖瓣生物瓣衰败中应用的临床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车波 宋丹 徐承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476-480,共5页
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替代病理性天然瓣膜的金标准。目前使用生物瓣膜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但生物瓣膜会随时间的推移及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生物瓣衰败,使其长期的耐久性有限,即结构性瓣膜退化。通常患者需要再次行瓣膜置换术,而传统外科开胸手术... 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替代病理性天然瓣膜的金标准。目前使用生物瓣膜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但生物瓣膜会随时间的推移及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生物瓣衰败,使其长期的耐久性有限,即结构性瓣膜退化。通常患者需要再次行瓣膜置换术,而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而放弃外科手术治疗。经导管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衰败(TMViVR)作为再次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案,安全、可靠,且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尽管目前仍面临较多挑战,包括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生物瓣膜不匹配、缺乏瓣膜长期耐久性的随访数据等,但随着这项技术的持续进步,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被逐步证实。本文旨在对TMViVR术实施要点、临床研究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瓣膜置换 瓣中瓣 二尖瓣 生物瓣衰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