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鑫 张仲锦 +2 位作者 程伟 刘慧晴 周山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716,共5页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 目的 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摄食-吞咽训练)和联合组62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评分、舌骨运动位移(舌骨前移、上移)、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Vs)]、血清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变化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VFSS评分、生活质量和吞咽症状评分、舌骨前移和舌骨上移距离、椎基底动脉Vm和Vs、血清NGF、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SA评分、椎基底动脉P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VFSS评分、生活质量和吞咽症状评分、舌骨前移和舌骨上移距离、椎基底动脉Vm和Vs、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升高,SSA评分、椎基底动脉P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vs 10.0%,P>0.05)。结论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摄食-吞咽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增加舌骨活动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和神经营养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且相关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研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柳军凡 严钢莉 吴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106例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为认知障碍组,另收集84例同期入院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106例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为认知障碍组,另收集84例同期入院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Aβ1-40及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Tau181(pTau181)水平等基线资料、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并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的关系。结果 认知障碍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β1-42、Aβ1-40及Tau、p-Tau18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携带ε4等位基因者患认知功能障碍相对风险度(OR)=2.701,95%CI(1.239~5.861),P<0.05。认知障碍组中,痴呆者ApoE 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携带ε4等位基因者发生痴呆的OR=2.779,95%CI(1.475~5.234),P<0.05。结论 ApoE ε4等位基因可增加本地区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对促进认知功能障碍进展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dropin联合血小板反应蛋白2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学 周赤忠 +1 位作者 严钢莉 梁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Adropin联合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对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ICH患者为ICH组,入院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重度组(>20分,51例)、中度组(5~20分,101例)... 目的探讨血清Adropin联合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对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ICH患者为ICH组,入院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重度组(>20分,51例)、中度组(5~20分,101例)、轻度组(≤4分,68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3~6级,79例)和预后良好组(1~2级,141例),另选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H患者的不良预后,ROC曲线分析血清Adropin、TSP-2水平对ICH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ICH组血清Adrop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dropin水平逐渐降低,TSP-2水平逐渐升高(P<0.01);ICH组NIHSS评分与血清Adropin水平呈负相关,与TSP-2水平呈正相关(P<0.01);出血破入脑室(OR=1.405,95%CI:0.686~2.435,P=0.043)、NIHSS评分(OR=1.170,95%CI:1.080~1.268,P=0.000)、TSP-2(OR=1.233,95%CI:1.129~1.348,P=0.000)为ICH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Adropin(OR=0.736,95%CI:0.373~0.961,P=0.011)为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dropin+TSP-2预测ICH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dropin、TSP-2。结论 ICH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明显降低,TSP-2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可提升不良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类 脑出血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