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5
1
作者 何雁 李小晶 +5 位作者 彭红艳 李蕾 张玲 曾金凤 王丹 沈伶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斑块稳定性及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15例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0例,单纯糖尿病组55例)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90例颈动脉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图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斑块稳定性及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15例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0例,单纯糖尿病组55例)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90例颈动脉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各类斑块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分析斑块稳定性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高(86.67%vs.69.09%,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中以软斑最多见,对照组中以混合斑最多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软斑达峰时间、最大峰值强度比、曲线下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量化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分布密度,有助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颈动脉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肿瘤定性及评价射频消融效果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雁 李小晶 张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价肿瘤射频消融效果。资料与方法临床拟诊为肝癌或肝硬化的42例患者的肝内肿瘤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对病灶进行动态分析,判断肿瘤的性质,并与增强MRI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价肿瘤射频消融效果。资料与方法临床拟诊为肝癌或肝硬化的42例患者的肝内肿瘤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对病灶进行动态分析,判断肿瘤的性质,并与增强MRI结果进行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后行射频消融治疗,2周后对消融灶行二维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增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结节52个,超声造影发现瘤结节65个(增生结节33个、恶性病灶32个),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发现瘤结节65个(增生结节21个、恶性病灶44个),增强MRI发现瘤结节61个(增生结节20个、恶性病灶41个);病理检查示良性病灶26个,恶性39个;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与单纯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性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5);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与增强MRI评估肿瘤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与单纯超声造影评估肿瘤良、恶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P<0.05)。结论利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动态、直观、定量地反映病灶与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为肝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信息,在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效果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诊断 鉴别 导管消融术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季芳 李蕾 戚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均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7例)、稳定斑块组(45例)和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均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7例)、稳定斑块组(45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8例),比较3组之间HCY水平。同时根据HCY测定结果分为HCY低水平组(5~15μmol/L)、HCY中水平组(15~26μmol/L)和HCY高水平组(≥26μmol/L),比较3组间双侧下肢动脉IMT厚度。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HCY水平(36.85±16.86)μmol/L高于稳定斑块组(23.74±15.42)μmol/L和无斑块组(9.23±6.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HCY水平组IMT厚度(左1.37±0.74,右1.41±0.73 mm)高于低HCY水平组IMT厚度(左0.91±0.58,右0.92±0.4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P=0.001,右P=0.004)。结论血清HCY水平随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加重逐渐升高,高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有关。对急性脑梗死高HCY血症者应积极干预治疗,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