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MGM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段家华 孙幼芳 +1 位作者 曾桃英 王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76例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率为35.3%(4/17),明显低于生存5年以下组,后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65.9%(22/41)(P<0.05)。白细胞计数≥3×109/L组MGMT阳性率为54.8%(23/42),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3×109/L组[23.5%(8/34)](P<0.01)。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间MGM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组间MGMT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MGMT基因表达水平对抗癌治疗、提高骨髓耐受性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胃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胆汁中微塑料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康 胡乐 +10 位作者 黄冬冬 晏华军 胡勇军 张涛 胡少辉 殷强 朱泉 刘汉忠 吴尚 钟碧波 袁岸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23,共13页
微塑料(MPs)因其广泛分布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报告微塑料在人体胆汁中的暴露,本研究通过对人体胆汁中的微塑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为今后深入探究微塑料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提供依据。纳... 微塑料(MPs)因其广泛分布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报告微塑料在人体胆汁中的暴露,本研究通过对人体胆汁中的微塑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为今后深入探究微塑料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提供依据。纳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2023年3月—5月确诊为胆囊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胆汁样本作为实验组,以程序空白、实验空白及仪器空白作为对照组,采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方法检测2组样本中微塑料的种类及含量。在12个胆汁样本中检测到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66(PA66)和聚乙烯(PE)共4种微塑料类型,在单个样本中可检测到1~3种不同的微塑料种类,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00%(12/12),其中PVC阳性率为100%(12/12),PA66阳性率为91.66%(11/12),PET阳性率为25.0%(3/12),PE阳性率为8.33%(1/12)。在检测到该塑料颗粒的样本中,PA66含量为(10.36±8.62)μg·g^(-1),PVC平均含量为14.53μg·g^(-1),PET平均含量为10.66μg·g^(-1),在唯一检测到PE的样本中,其含量为3.01μg·g^(-1)。本研究对人体胆汁中的微塑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微塑料与人类疾病的深入探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人体 胆汁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桃英 孙幼芳 +3 位作者 段家华 周祖良 王君 刘俐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方法及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对76例胃癌组织、73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GMT基因标记检测,同时应用自...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方法及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对76例胃癌组织、73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GMT基因标记检测,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胃癌组织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低于正常胃组织的60.0%(12/20),MGMT表达强阳性率为32.3%(10/31),也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3.3%(10/1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癌旁组织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6.6%(34/73),MG-MT表达强阳性率为41.1%(14/34),与胃癌组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定量分析示,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阳性单位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组织、癌旁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之间MGMT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人体胃组织存在高度表达的MGMT基因,胃癌发生与MGM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有关,MGMT基因异常表达是胃癌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的早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基因表达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化型外阴鳞状细胞癌中p16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韦立蓓 濮德敏 尹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外阴肿瘤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P16 CYCLIN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A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蓓 王琼 +2 位作者 贺玉娟 曾桃英 刘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HMGA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检测HMGA2 mRNA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MGA2蛋白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MGA2... 目的探讨HMGA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检测HMGA2 mRNA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MGA2蛋白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MGA2蛋白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MGA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69%,高于在正常肝组织中23.30%的阳性表达率,其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为0.71±0.03,高于其在正常肝组织中0.28±0.04的相对表达值(P<0.05)。HMGA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为0.56±0.04,高于其在正常肝组织中0.19±0.03的相对表达值(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GA2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0.39%,明显低于其在肝癌组织中37.86%的阳性表达率(P<0.05),HMGA2蛋白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数量、肝内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或P<0.01)。结论HMGA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数量、肝内转移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可作为肝癌转移和恶化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A2蛋白 肝肿瘤 肿瘤转移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大腿巨大脂肪肉瘤
6
作者 姚鹏 吴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538,共4页
报告1例右大腿巨大脂肪肉瘤。患者男,72岁。发现右大腿包块18年,包块进行性增大伴右下肢活动后肿痛1年。皮肤科检查见右大腿内侧巨大皮下肿物,质稍软,边界不清。术前磁共振成像示右大腿内侧见15.3 cm×15.8 cm×28.0 cm的不规则... 报告1例右大腿巨大脂肪肉瘤。患者男,72岁。发现右大腿包块18年,包块进行性增大伴右下肢活动后肿痛1年。皮肤科检查见右大腿内侧巨大皮下肿物,质稍软,边界不清。术前磁共振成像示右大腿内侧见15.3 cm×15.8 cm×28.0 cm的不规则短T1长T2信号,压脂序列信号不均。予以手术切除肿瘤,称重约5.25 kg。术后组织病理提示高分化脂肪肉瘤。出院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高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TF-A诱导自噬从而缓解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翔 张玲 +6 位作者 贾粤 李桢 赵玉洁 马兰 李瑞雯 李力 曹晓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3-680,共8页
目的:研究心肌素(myocardin)相关转录因子A(MRTF-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MRTF-A实验组。采用慢病毒注射及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处理动物。Longa’s 5分法进... 目的:研究心肌素(myocardin)相关转录因子A(MRTF-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MRTF-A实验组。采用慢病毒注射及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处理动物。Longa’s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TEM)观察自噬溶酶体形成;Western blot检测MRTF-A、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和beclin-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TUNEL联合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与LC3蛋白表达分布的相关性。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2.57±0.20和1.71±0.18,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分别为0、(31.67±2.73)%和(12.00±1.16)%;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01)。TEM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细胞核膜结构不完整,细胞器肿胀变形,伴随有自噬溶酶体形成;实验组神经细胞损伤较模型组有所缓解,自噬溶酶体形成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造模后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LC3-II/LC-I和Bcl-2/Bax比值及beclin-1和MRTF-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3.31±2.72)%]相比,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57.02±11.04)%]明显升高(P<0.01);高表达MRTF-A后,实验组神经细胞凋亡率[(42.10±5.20)%]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的LC3蛋白分布均匀呈弥散状;与模型组对比,实验组的LC3蛋白荧光强度显著上升(P<0.05),在神经细胞胞浆中聚集明显,呈斑片状。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和轻微自噬反应;在皮层神经细胞中上调MRTF-A表达后,MRTF-A可通过增强自噬水平有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皮层神经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 脑缺血再灌注 皮层神经细胞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黏膜免疫佐剂鞭毛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旭 黄思剑 +3 位作者 李健伦 牟漫 张荣辉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为有效的措施。鉴于大多数病原主要通过黏膜途径感染机体,预先在黏膜表面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是预防病原入侵的最佳方式。鼻腔免疫是一种高效、无痛的黏膜免疫途径,既可诱导系统免疫应答,又能诱导广泛的黏膜免疫...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为有效的措施。鉴于大多数病原主要通过黏膜途径感染机体,预先在黏膜表面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是预防病原入侵的最佳方式。鼻腔免疫是一种高效、无痛的黏膜免疫途径,既可诱导系统免疫应答,又能诱导广泛的黏膜免疫应答。然而,大多数疫苗尤其是亚单位疫苗经鼻腔接种后难以诱导有效的黏膜免疫应答,需要借助佐剂的辅助作用。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通过激活天然免疫来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提高疫苗保护效力的目的,是疫苗尤其是亚单位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鞭毛蛋白作为鼻腔黏膜免疫佐剂的效应已被广泛证实:在增强系统免疫应答的同时,还能增强黏膜应答,尤其是分泌型IgA的产生。该文就鞭毛蛋白的分子结构、诱导的信号通路、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佐剂 鞭毛蛋白 分子结构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