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品位块矿烧结工艺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易正明 陈轩 +3 位作者 杨福 聂礼 杜东 张东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6,共4页
为了合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以褐铁矿、赫章块矿为研究对象,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使用褐铁矿、赫章块矿、烧结矿作铺底料,研究了烧结碱度、MgO含量、配碳量对烧结成品率、烧结矿转鼓强度与冶金性能等烧结指标的影响,并获得了... 为了合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以褐铁矿、赫章块矿为研究对象,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使用褐铁矿、赫章块矿、烧结矿作铺底料,研究了烧结碱度、MgO含量、配碳量对烧结成品率、烧结矿转鼓强度与冶金性能等烧结指标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烧结工艺参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选取褐铁矿作烧结铺底料,最佳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碱度2.2、配碳量6.0%、MgO含量1.9%,在此工艺下烧结成品率可以达到72.80%,烧结矿转鼓指数68.01%,低温还原粉化性83.0%,还原性85.08%;在烧结过程中能有效脱除块矿所含结晶水、硫等有害杂质,提高块矿铁品位,冶金性能得到改善,有助于高炉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杯试验 褐铁矿 正交设计 低品位矿 烧结 铺底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应用现状和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朱诚意 鲍远凯 +2 位作者 汪勇 马江华 李光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089-23096,共8页
汽车和钢铁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可以缓解汽车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中心,铁芯是驱动电机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无取向硅钢是目前性价比最高、... 汽车和钢铁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可以缓解汽车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中心,铁芯是驱动电机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无取向硅钢是目前性价比最高、商业化应用最普遍的铁芯材料。开发高频下低铁损、高磁感、高强度的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高品质无取向硅钢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能量转换效率、输出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并降低材料成本,因而倍受行业关注。本论文从满足铁芯加工装配、保证能量转换效率、降低制备和使用成本、适应电机工作环境变化四个方面归纳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无取向硅钢性能的特殊要求;评价了国内外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主要生产企业的技术开发现状和不同规格产品的铁损、磁感、强度指标;综述了国内外通过优化合金成分体系设计、组织结构调控、制备工艺及产品规格来提高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性能和产品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的研发和低成本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高强度无取向硅钢 合金化 组织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离子熔体电导率测定技术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劳一桂 高运明 +1 位作者 王强 李光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2-1888,共7页
冶金离子熔体是高温电解冶炼、金属精炼等冶炼过程中的反应介质或多相反应的直接参与者。为保证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冶金离子熔体必须具有适宜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导率作为冶金离子熔体的一项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对控制产... 冶金离子熔体是高温电解冶炼、金属精炼等冶炼过程中的反应介质或多相反应的直接参与者。为保证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冶金离子熔体必须具有适宜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导率作为冶金离子熔体的一项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对控制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耗和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电导率与离子熔体结构、离子迁移、导电机理和电极反应机理息息相关,研究冶金离子熔体的电导率也有助于研究冶金的基础理论。因此,电导率对冶金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精确测定一直以来都是冶金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点。液态电解质电导率的测定通常在电导池中进行。但冶金离子熔体温度往往很高,导致电导率的测定存在困难,诸如合适的电导池的构建以及电极材料的选择。在测定原理的指导下,已经发展了多种电导率测定技术,目前测量冶金离子熔体电导率常用的方法有交流二电极法、交流四电极法、连续改变电导池常数法(CVCC法)和同轴圆筒法。交流二电极法和交流四电极法由于其电导池结构相对简单,电极、电导池材料获得容易,适用范围广,在监管生产过程中或在需要快速获得电导率数据的情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对于交流二电极,交流四电极的优越性在于将测定电压和电流的电极分开,测定电压的电极上几乎没有电流经过,无需考虑电极和引线电阻。但这两种方法在电导池结构上均存在缺陷,使得测试的精度难以把握。CVCC法和同轴圆筒法相对于前两者,在电导池结构上的优越性使得它们的测定精度较高,可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使用。但它们的电导池结构通常较为复杂,CVCC法在某些条件下需要特定的材料才能满足实验要求,从而导致实验成本高;同轴圆筒法尽管在电极对中的条件下具备免标定的优势,但高温下依然存在电极变形的影响,同时该法的电导率测试范围受到实验条件下能构建的电导池大小的限制。本文主要对上述四种电导率测定方法的原理、技术优缺点、操作、使用条件及测定效果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此外还对四种电导率测定方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指导实验室电导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冶金离子熔体 交流二电极法 交流四电极法 连续改变电导池常数法(CVCC法) 同轴圆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加湿燃烧对NOx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易正明 覃佳卓 +4 位作者 邓植丹 刘强 杜东 聂礼 张东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7,91,共5页
为了减少烧结过程中NOx排放,研究了燃料工艺参数与烧结加湿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烟气中NOx主要由燃料带入,燃料氮元素含量决定了烟气中NOx浓度高低,燃料配比从6%降至4%,NOx浓度平均值从424 mg/m^3降至339 mg/m^3;燃料中... 为了减少烧结过程中NOx排放,研究了燃料工艺参数与烧结加湿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烟气中NOx主要由燃料带入,燃料氮元素含量决定了烟气中NOx浓度高低,燃料配比从6%降至4%,NOx浓度平均值从424 mg/m^3降至339 mg/m^3;燃料中碳元素能促进NOx还原反应,同时提供更多热量,促进铁酸钙生成,缩短烧结时间。相对常规烧结,加湿燃烧烧结可以增强料层还原性气氛,增强NO异相还原反应,降低NOx浓度;并提高燃料完全燃烧程度,加快垂直烧结速度,提升烧结矿成品率与转鼓指数;在蒸汽流量0.024 kg/min的工况下进行烧结加湿燃烧,NOx浓度平均值从357 mg/m^3降至338 mg/m^3,转鼓指数提高约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脱硝 加湿燃烧 烧结燃料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参数控制的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易正明 邵慧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96,共5页
针对烧结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和大时滞的特点,从过程参数控制的角度对烧结工艺进行了总体分析,确定了烧结矿性能评价指标及其主要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动量项和变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仿真实... 针对烧结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和大时滞的特点,从过程参数控制的角度对烧结工艺进行了总体分析,确定了烧结矿性能评价指标及其主要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动量项和变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功能和较高的预测精度,用拓扑结构为15-25-4的BP神经网络和0.65×10-3的网络误差进行训练,模型的预报命中率在81.25%以上,充分验证了基于过程参数控制的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烧结工艺 过程参数 BP神经网络 质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时间对硅铁还原不锈钢渣的影响
6
作者 李建立 曾强 余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针对由于Cr6+溶出风险从而限制不锈钢渣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的问题,结合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锈钢渣样品进行表征,研究在1 550℃条件下保温时间对不锈钢渣FeSi还原产物的存在... 针对由于Cr6+溶出风险从而限制不锈钢渣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的问题,结合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锈钢渣样品进行表征,研究在1 550℃条件下保温时间对不锈钢渣FeSi还原产物的存在形式和铬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质量分数为6%FeSi的条件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锈钢渣中残余铬含量逐渐降低,铬的回收率逐渐增加,保温时间由5 min增加至30 min时铬的回收率从50.55%增加至86.05%;还原渣中残余铬以金属颗粒形式存在,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金属颗粒的数量减少、粒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渣 CR2O3 FESI 还原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