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烧结加湿燃烧对NOx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易正明
覃佳卓
邓植丹
刘强
杜东
聂礼
张东升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7,9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4199)。
-
文摘
为了减少烧结过程中NOx排放,研究了燃料工艺参数与烧结加湿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烟气中NOx主要由燃料带入,燃料氮元素含量决定了烟气中NOx浓度高低,燃料配比从6%降至4%,NOx浓度平均值从424 mg/m^3降至339 mg/m^3;燃料中碳元素能促进NOx还原反应,同时提供更多热量,促进铁酸钙生成,缩短烧结时间。相对常规烧结,加湿燃烧烧结可以增强料层还原性气氛,增强NO异相还原反应,降低NOx浓度;并提高燃料完全燃烧程度,加快垂直烧结速度,提升烧结矿成品率与转鼓指数;在蒸汽流量0.024 kg/min的工况下进行烧结加湿燃烧,NOx浓度平均值从357 mg/m^3降至338 mg/m^3,转鼓指数提高约1个百分点。
-
关键词
烧结烟气
脱硝
加湿燃烧
烧结燃料
氮氧化物
-
Keywords
sintering flue gas
denitration
combustion air humidification
sintering fuel
nitrogen oxides
-
分类号
TF046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过程参数控制的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易正明
邵慧君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9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4199)
-
文摘
针对烧结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和大时滞的特点,从过程参数控制的角度对烧结工艺进行了总体分析,确定了烧结矿性能评价指标及其主要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动量项和变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功能和较高的预测精度,用拓扑结构为15-25-4的BP神经网络和0.65×10-3的网络误差进行训练,模型的预报命中率在81.25%以上,充分验证了基于过程参数控制的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关键词
烧结矿
烧结工艺
过程参数
BP神经网络
质量预测模型
-
Keywords
sintered ore
sintering technics
process parameter
BP neural network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
分类号
TF046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
-
题名低品位块矿烧结工艺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易正明
陈轩
杨福
聂礼
杜东
张东升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4199)
-
文摘
为了合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以褐铁矿、赫章块矿为研究对象,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使用褐铁矿、赫章块矿、烧结矿作铺底料,研究了烧结碱度、MgO含量、配碳量对烧结成品率、烧结矿转鼓强度与冶金性能等烧结指标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烧结工艺参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选取褐铁矿作烧结铺底料,最佳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碱度2.2、配碳量6.0%、MgO含量1.9%,在此工艺下烧结成品率可以达到72.80%,烧结矿转鼓指数68.01%,低温还原粉化性83.0%,还原性85.08%;在烧结过程中能有效脱除块矿所含结晶水、硫等有害杂质,提高块矿铁品位,冶金性能得到改善,有助于高炉顺行。
-
关键词
烧结杯试验
褐铁矿
正交设计
低品位矿
烧结
铺底料
-
Keywords
sinter pot test
limonite
orthogonal design
low-grade ore
sintering process
bedding material
-
分类号
TF046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