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度的鳞片石墨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强 朱伯铨 +1 位作者 方斌祥 周伦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141,144,共4页
以电熔镁砂和不同粒度的鳞片石墨(分别为100目、1000目和100目+1000目混合型)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碳MgO-C材料,研究了鳞片石墨粒度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导热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混合型... 以电熔镁砂和不同粒度的鳞片石墨(分别为100目、1000目和100目+1000目混合型)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碳MgO-C材料,研究了鳞片石墨粒度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导热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混合型石墨作为碳源,可以有效改善低碳MgO-C材料的物理性能。综合各个温度试验结果,含有混合型石墨的试样抗氧化效果最好,含混合型石墨的试样热导率最大,只含1000目石墨的试样热导率最小,500℃以上含有混合型石墨的试样膨胀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粒度 MgO-C材料 抗氧化性 热导率 线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CaO系耐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陈晓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镁钙系耐火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有关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镁钙系耐火材料的弱点是其中游离氧化钙易水化的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现状进... 镁钙系耐火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有关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镁钙系耐火材料的弱点是其中游离氧化钙易水化的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镁钙系耐火材料的性能、生产、研究和应用,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系耐火材料 CAO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刚玉和板状刚玉耐火材料的抗渣性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彭从华 李楠 韩兵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8-450,共3页
分别以微孔刚玉和板状刚玉为原料,按粒度为3~1、≤1和≤0.088 mm的原料质量分数分别为35%、30%和35%配料,外加4%的纸浆废液作结合剂,压制成坩埚试样,在1 600℃保温3 h烧成后,加入10 g碱度为3.2的转炉终渣,在1 600℃保温3 h条件下进行... 分别以微孔刚玉和板状刚玉为原料,按粒度为3~1、≤1和≤0.088 mm的原料质量分数分别为35%、30%和35%配料,外加4%的纸浆废液作结合剂,压制成坩埚试样,在1 600℃保温3 h烧成后,加入10 g碱度为3.2的转炉终渣,在1 600℃保温3 h条件下进行抗渣试验,然后测量并计算试样的侵蚀指数和渗透指数,并对侵蚀后试样进行了形貌观察、元素面分布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刚玉质耐火材料的抗渣侵蚀性基本相同,但是,以微孔刚玉制备的试样的抗渣渗透性却比以板状刚玉制备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刚玉 板状刚玉 熔渣 侵蚀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耐火材料与钢中镁铝尖晶石夹杂形成的热力学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潘德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7,共4页
洁净钢用耐火材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耐火材料是钢中氧化物夹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考察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将纯铁置于镁质浇注料坩埚中在还原气氛下于1600℃温度保温3h。对试验后的钢样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结果发现钢中... 洁净钢用耐火材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耐火材料是钢中氧化物夹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考察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将纯铁置于镁质浇注料坩埚中在还原气氛下于1600℃温度保温3h。对试验后的钢样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结果发现钢中有MgO·Al2O3夹杂形成。本文从热力学的角度对试验过程中熔钢里形成的尖晶石氧化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即使钢中的Al含量较低,MgO·Al2O3尖晶石依然可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热力学 尖晶石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分峰拟合法测定炭材料的石墨化度和结晶度 被引量:28
5
作者 许聚良 鄢文 吴大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22-525,共4页
以标准Si粉为内标相,采用内标法测定了5个石墨化炭材料的XRD图谱,用Profit软件对其进行分峰拟合,并计算出每个材料的石墨化度和结晶度指标。结果表明,两个指标联合使用对炭材料结构表征更为充分。用Profit软件拟合分峰之前预先剔除kα2... 以标准Si粉为内标相,采用内标法测定了5个石墨化炭材料的XRD图谱,用Profit软件对其进行分峰拟合,并计算出每个材料的石墨化度和结晶度指标。结果表明,两个指标联合使用对炭材料结构表征更为充分。用Profit软件拟合分峰之前预先剔除kα2,在拟合过程中,采用手动取切线扣除背底的方式是提高试验重现性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石墨化度 结晶度 PROF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包覆对钙镁硅系陶瓷纤维晶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浩 王玺堂 +1 位作者 王周福 张保国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0-172,17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钙镁硅系陶瓷纤维表面制备一层二氧化钛包覆层,通过FESEM、DTA、XRD等测试手段对包覆前后陶瓷纤维的晶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处理使陶瓷纤维的晶化温度从912.5℃提高到936.5℃,析晶峰趋于宽化,陶瓷纤维析晶呈...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钙镁硅系陶瓷纤维表面制备一层二氧化钛包覆层,通过FESEM、DTA、XRD等测试手段对包覆前后陶瓷纤维的晶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处理使陶瓷纤维的晶化温度从912.5℃提高到936.5℃,析晶峰趋于宽化,陶瓷纤维析晶呈降低趋势;二氧化钛表面包覆不能改变陶瓷纤维中析出的钙(镁)硅酸盐晶相种类,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晶相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陶瓷纤维 表面包覆 晶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法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兵强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0-242,共3页
对高能磨 (HEM)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 ,对HEM法在纳米级非金属超硬材料、陶瓷、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以及晶体结构的相变等材料研究领域内的应用作了归纳 ,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能球磨法 纳米材料 研究 应用 机械力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粉的MgO-SiC材料对IF钢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2 位作者 柯昌明 蔡鄂汉 许聚良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1-343,347,共4页
以电熔镁砂、碳化硅和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等静压(200 MPa)压制成坩埚,自然养生24 h后于230℃保温24 h热处理。随后在坩埚中加入5 kg的IF钢和120 g保护渣,然后放入感应炉中加热至1 600℃至钢水熔化,分别冶炼30... 以电熔镁砂、碳化硅和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等静压(200 MPa)压制成坩埚,自然养生24 h后于230℃保温24 h热处理。随后在坩埚中加入5 kg的IF钢和120 g保护渣,然后放入感应炉中加热至1 600℃至钢水熔化,分别冶炼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和180 min后各取1份钢样,化验钢样中的硅含量,并对试验后试样与钢水的反应层进行XRD、SEM和EDAS分析。结果表明:耐火材料和钢液反应层中MgO-CaO-SiO2液相的形成有利于降低材料中SiC对钢水的增Si作用,而铝粉的加入会促进MgO-SiC材料中的SiC向钢中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SiC材料 IF钢 硅含量 铝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纤维粉尘在模拟肺液中的生物溶解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玺堂 刘浩 +1 位作者 张保国 王周福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1-404,共4页
将喷吹法制备的普通硅酸铝纤维和生物可溶耐火纤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FTIR、FESEM等测试方法对硅酸铝纤维和可溶纤维在模拟人体肺液(Gamble溶液)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可溶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的水化... 将喷吹法制备的普通硅酸铝纤维和生物可溶耐火纤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P-AES、FTIR、FESEM等测试方法对硅酸铝纤维和可溶纤维在模拟人体肺液(Gamble溶液)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可溶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的水化层,而在硅酸铝纤维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水化层。通过对溶解过程中Gamble溶液pH值和离子浓度的测定可知,可溶纤维的生物溶解活性远大于硅酸铝纤维,其原因在于二者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溶性耐火纤维 模拟肺液 溶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硅系陶瓷纤维的酸沥滤处理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浩 王玺堂 +1 位作者 张保国 王周福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447,共4页
采用酸沥滤方法,对钙镁硅系陶瓷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测试结果表明,沥滤处理降低了纤维中碱土金属CaO和MgO的含量、提高了SiO2的含量;采用适中的硫酸溶液浓度(1~3mol/L),可以在保持纤维/纤维制品性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提高纤维的晶化温... 采用酸沥滤方法,对钙镁硅系陶瓷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测试结果表明,沥滤处理降低了纤维中碱土金属CaO和MgO的含量、提高了SiO2的含量;采用适中的硫酸溶液浓度(1~3mol/L),可以在保持纤维/纤维制品性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提高纤维的晶化温度,明显抑制纤维的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纤维 酸沥滤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钢对MgO-SiC复合材料的熔损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2 位作者 刘加善 刘卫新 王炎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41,共5页
就熔融钢液对MgO-SiC复合材料的熔损进行了分析,实验后发现,熔钢对MgO-SiC复合材料有明显的熔蚀,对试验后耐火材料和钢液之间的反应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耐火材料和熔钢之间反应层中硅酸盐低熔相的... 就熔融钢液对MgO-SiC复合材料的熔损进行了分析,实验后发现,熔钢对MgO-SiC复合材料有明显的熔蚀,对试验后耐火材料和钢液之间的反应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下,耐火材料和熔钢之间反应层中硅酸盐低熔相的流失破坏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由此造成复合材料的熔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SiC复合材料 钢水 熔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含量对Al_2O_3/W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兵强 李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5-858,共4页
以铝热法为基础制备了Al2 O3 W复合材料 ,探讨了Al2 O3含量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 :主要物相为α Al2 O3、金属W。刚玉含量小于 0 3时 ,温度影响不显著 ,大于 0 3时 ,温度影响显著 ,有大量碳化物生成 ,且WC W2 C相对含量随Al... 以铝热法为基础制备了Al2 O3 W复合材料 ,探讨了Al2 O3含量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 :主要物相为α Al2 O3、金属W。刚玉含量小于 0 3时 ,温度影响不显著 ,大于 0 3时 ,温度影响显著 ,有大量碳化物生成 ,且WC W2 C相对含量随Al2 O3含量增加及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刚玉含量为 0 5mol时 ,有正交晶钨酸铝生成。随刚玉含量变化 ,金属钨分布从连续分布向弥散分布变化。连续分布的金属钨因被氧化铝包裹因此难以碳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W复合材料 铝热法 温度 金属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α-Al_2O_3/Al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静 王蕾 +3 位作者 许伯藩 赖金权 包磊 李中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采用稀土固态混合法和稀土液相包裹法制备含稀土α-Al2O3/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加入方式和稀土含量对α-Al2O3/Al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态混合法相比,液相包裹法制备的Al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采用稀土固态混合法和稀土液相包裹法制备含稀土α-Al2O3/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加入方式和稀土含量对α-Al2O3/Al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态混合法相比,液相包裹法制备的Al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添加适量的稀土Ce对α-Al2O3/Al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液相包裹法 AL基复合材料 固态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加入量对MgO-MgAl_2O_4-Si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文成 李楠 魏耀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电熔镁砂颗粒(3~1mm,≤1mm)、电熔镁砂粉、镁铝尖晶石粉和SiC粉为原料,研究了SiC加入量(W)分别为5%、10%、15%、20%时对MgO-MgAl2O4材料经1100℃和1500℃保温3h后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1600℃保温3h后的抗渣性能的影... 以电熔镁砂颗粒(3~1mm,≤1mm)、电熔镁砂粉、镁铝尖晶石粉和SiC粉为原料,研究了SiC加入量(W)分别为5%、10%、15%、20%时对MgO-MgAl2O4材料经1100℃和1500℃保温3h后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1600℃保温3h后的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iC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烧后强度。材料经1100℃处理后,SiC几乎完全氧化;1500℃烧后表明,当SiC加入量不超过10%时,抗氧化性能随着SiC加入量增加而增强;超过10%时,反而降低;1600℃烧后表明,随着SiC加入量的增加,试样抗渣性能有所下降。对1500℃烧后试样进行XRD和SEM分析发现,在试样氧化层中生成大量的镁橄榄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加入量 MgO-MgAl2O4-SiC材料 物理性能 抗氧化性能 抗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莫来石多孔陶瓷透气性的研究
15
作者 李志春 李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28,31,共3页
通过测定多孔刚玉-莫来石材料的显气孔率、孔径分布和透气度,并观察其显微结构,研究了显气孔率、气孔孔径分布等对材料透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透气度会随着显气孔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会受到孔径大小的影响,孔径越大透气性能越高,显气... 通过测定多孔刚玉-莫来石材料的显气孔率、孔径分布和透气度,并观察其显微结构,研究了显气孔率、气孔孔径分布等对材料透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透气度会随着显气孔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会受到孔径大小的影响,孔径越大透气性能越高,显气孔率对透气度的影响越明显;具有长的直通型气孔显微结构的陶瓷的透气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气孔率 孔径 透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碳热还原与高炉钛渣提取碳氮化钛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运明 李慈颖 +3 位作者 李亚伟 李远兵 聂建华 杨大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总结TiO2的碳热还原法制取碳(氮)化钛的研究成果,并对高炉钛渣中钙钛矿的碳热还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iO2的碳热还原可分为三个阶段:TiO2→TinO2n-1,该阶段还原较快;TinO2n-1→TiCxNzOy,该阶段碳的气化反应起中心作用;TiCx... 总结TiO2的碳热还原法制取碳(氮)化钛的研究成果,并对高炉钛渣中钙钛矿的碳热还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iO2的碳热还原可分为三个阶段:TiO2→TinO2n-1,该阶段还原较快;TinO2n-1→TiCxNzOy,该阶段碳的气化反应起中心作用;TiCxNzOy→Ti(C,N)是一个较慢的扩散过程。TiO2的碳热还原氮化反应中难以出现TiO相;N2气的引入,可降低还原温度。通过调整高炉钛渣组成(包括碱度),使之生成CaO.Al2O3.2SiO2,更有利于碳(氮)化钛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碳热还原 碳(氮)化钛 高炉钛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Fe-Si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锋 顾华志 +2 位作者 黄璞 汪厚植 冯大军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436,440,共4页
 采用Fe-6.5%Si合金粉与Si-22%Fe合金粉末,经机械合金化制备了Fe-13.95%Si固溶体合金。由碰撞频率、速率与球磨工艺条件的理论关系推导出了球料比的最佳值。利用XRD、SEM和EDX手段对球磨后的Fe—Si粉体进行了结构、形貌及成份表...  采用Fe-6.5%Si合金粉与Si-22%Fe合金粉末,经机械合金化制备了Fe-13.95%Si固溶体合金。由碰撞频率、速率与球磨工艺条件的理论关系推导出了球料比的最佳值。利用XRD、SEM和EDX手段对球磨后的Fe—Si粉体进行了结构、形貌及成份表征。结果表明:混合粉体球磨12h可实现机械合金化,合金化的粉体为α—Fe(Si)过饱和固溶体,颗粒尺寸为0.5~15μm,显微组织为纳米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球磨 纳米晶 Fe—Si合金 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C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对低碳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华旭军 朱伯铨 +2 位作者 李雪冬 方斌祥 范正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锐钛矿、金属钛(Ti)和炭黑为原料,合成了TiC—C复合粉体,研究该复合粉体的氧化特性及其对低碳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可合成出纯度较高的TiC-C复合粉体,其粒径小于0.5μm。TiC-C复合粉体的差热分... 以锐钛矿、金属钛(Ti)和炭黑为原料,合成了TiC—C复合粉体,研究该复合粉体的氧化特性及其对低碳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可合成出纯度较高的TiC-C复合粉体,其粒径小于0.5μm。TiC-C复合粉体的差热分析表明,这种复合粉体对碳的氧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低碳镁碳砖中加入wTiC为0.2%~0.4%之间的TiC-C复合粉体后,砖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钛 炭黑 抗氧化性 镁碳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炭砖孔结构和热导率与硅粉加入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亚伟 陈希来 +4 位作者 李远兵 金胜利 葛山 赵雷 李淑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1-404,408,共5页
以电煅无烟煤(5~3、3~1、≤1及≤0.088 mm,w(固定碳)=95.17%,w(挥发分)=0.37%,w(灰分)=4.14%)、鳞片石墨(≤0.147和≤0.074 mm,w(固定碳)=96.5%)、棕刚玉粉(≤0.074 mm,w(A l2O3)=93.5%,w(TiO2)=2.3%)和硅粉(≤0.043 mm,w(Si)=96.37%... 以电煅无烟煤(5~3、3~1、≤1及≤0.088 mm,w(固定碳)=95.17%,w(挥发分)=0.37%,w(灰分)=4.14%)、鳞片石墨(≤0.147和≤0.074 mm,w(固定碳)=96.5%)、棕刚玉粉(≤0.074 mm,w(A l2O3)=93.5%,w(TiO2)=2.3%)和硅粉(≤0.043 mm,w(Si)=96.37%)为原料,固定骨料与细粉的质量比为60∶40,细粉中硅粉和电煅无烟煤细粉总量固定为14%(质量分数),改变硅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5%、8%、10%、14%,以液态热塑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乌洛托品作固化剂制成炭砖,于1 400℃3 h埋炭焙烧,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硅粉加入量的焙烧炭砖的孔结构及热导率。结果表明:因炭砖焙烧过程单质硅原位反应形成β-SiC、Si2N2O和石英等陶瓷相,填充、阻隔或封闭了气孔,故硅粉加入量控制着试样内部的气孔分布、平均孔径和孔径<1μm气孔的孔容积率;受材料组成和孔结构变化影响,炭砖的热导率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硅粉加入量增加,试样中孔径分布范围由宽变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1μm孔的容积率增加,气孔呈微孔化趋势;当试样中硅粉加入量超过8%时,气孔的平均孔径<0.3μm,<1μm孔容积率超过70%,试样的热导率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砖 硅粉 孔结构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炉浸渍管用镁铬砖的损毁行为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希来 李亚伟 +3 位作者 徐国涛 薛改凤 邹龙 刘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0-1163,共4页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压汞仪等方法对武钢RH精炼炉浸渍管用后镁铬残砖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镁铬砖的损毁行为。结果表明:残砖粘渣且存有裂纹。残砖渗透、侵蚀层主要有低熔点的钙铝黄长石和铁及其氧化物;在... 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压汞仪等方法对武钢RH精炼炉浸渍管用后镁铬残砖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镁铬砖的损毁行为。结果表明:残砖粘渣且存有裂纹。残砖渗透、侵蚀层主要有低熔点的钙铝黄长石和铁及其氧化物;在渗透、侵蚀层与原砖层之间存在由FeO和镁铝尖晶石组成的约40μm厚的致密过度层。镁铬砖的损毁主要包括2部分,前期主要是砖体气孔率高、气孔直径大造成的熔渣及钢水渗透,后期是渗透的熔渣及钢水加剧砖体的溶蚀及热剥落;因此改善镁铬砖的气孔特性将会成为减缓其损毁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铬砖 RH炉浸渍管 损毁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