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过滤结合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欧阳曙光 冯驰 +1 位作者 刘兆越 刘佳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焦化废水以其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多、COD排放不达标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采用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探讨膜过滤结合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在最佳铸膜液配比、凝固浴温度、预蒸发时间条件下,当添加剂TiO_2-Fe_3O_... 焦化废水以其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多、COD排放不达标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采用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探讨膜过滤结合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在最佳铸膜液配比、凝固浴温度、预蒸发时间条件下,当添加剂TiO_2-Fe_3O_4的质量分数为0.8%时,所制备出的改性膜具有最优的综合评分,其焦化废水通量达到115.23 L/(m^2·h),COD截留率达到90.2%。该方法可为焦化厂的废水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 FENTON法 焦化废水 COD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炭载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文兵 黄犇 王光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2,58,共6页
以KOH改性核桃壳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将CeO_(2)负载上去,制备了核桃壳炭载铈材料。采用BET、FTIR、XRD、XPS、SEM、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核桃壳炭表面成功负载了CeO_(2),负载CeO_(2)后核桃壳炭变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增... 以KOH改性核桃壳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将CeO_(2)负载上去,制备了核桃壳炭载铈材料。采用BET、FTIR、XRD、XPS、SEM、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核桃壳炭表面成功负载了CeO_(2),负载CeO_(2)后核桃壳炭变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增大。研究了核桃壳炭和铈改性核桃壳炭对碱性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铈改性核桃壳炭吸附效果显著提高,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339.84 mg/g,并且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模型可以拟合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热力学方程,且易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炭 亚甲基蓝 浸渍法 CeO_(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化法气体分离用褐煤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聪聪 王晴东 +2 位作者 王光华 杨旭萌 张利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褐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和微波吸收剂,分别以常规活化和微波活化的方式一步制备褐煤活性炭。采用碘吸附值为基准指标评估其吸附性能,利用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SEM和TEM表征其显微结构,FTIR和Boehm滴定法研究其表面... 以褐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和微波吸收剂,分别以常规活化和微波活化的方式一步制备褐煤活性炭。采用碘吸附值为基准指标评估其吸附性能,利用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SEM和TEM表征其显微结构,FTIR和Boehm滴定法研究其表面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结果表明,微波功率700 W,辐照10 min,碱碳比1∶1时制得碘吸附值最高的活性炭,碘值达1425.2 mg/g,比表面积可达1369.5 m^(2)/g,孔容为1.02 cm^(3)/g,主要为微孔和小介孔;相较于常规活性炭,微波活化活性炭的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含量明显较少,碱性含氧基团含量较多,适用于酸性气体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KOH 活性炭 微波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海藻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及其吸附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靖 何选明 +1 位作者 柯萍 冯东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37,共9页
将海藻石莼通过预炭化得到半焦,再用KOH活化制备高附加值产品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为吸附性能指标,探究碱炭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等单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活化工艺,亚甲基蓝吸附... 将海藻石莼通过预炭化得到半焦,再用KOH活化制备高附加值产品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为吸附性能指标,探究碱炭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等单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活化工艺,亚甲基蓝吸附模型和碘吸附模型的P值均小于0.0001表现出具有极高的显著性,两个模型方程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99。亚甲基蓝模型的各因素交互影响P值也都小于0.0001,影响极显著;碘模型中各因素对吸附值的影响,活化温度大于碱炭比大于活化时间。通过对模型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碱炭比为2.99、活化时间为44.47 min、活化温度为809.91℃;该条件下的理论亚甲基蓝吸附值为809.91 mg/g、碘吸附值为1 843.11 mg/g。活性炭吸附废水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方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方程,略优于Freundlich模型方程,随着温度升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饱和吸附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石莼 活性炭 响应面法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与石莼共热解制备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靖 何选明 +1 位作者 冯东征 柯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4,共7页
将褐煤与石莼的混合物进行低温共热解,再将三相产物中的半焦通过KOH活化制备高性能活性炭材料,并探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中掺混质量分数为30%的石莼,为共热解最佳掺混比,并可共热解得到半焦。最佳工艺条件为... 将褐煤与石莼的混合物进行低温共热解,再将三相产物中的半焦通过KOH活化制备高性能活性炭材料,并探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中掺混质量分数为30%的石莼,为共热解最佳掺混比,并可共热解得到半焦。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炭质量比3.0∶1、活化时间60min、活化温度800℃,此条件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701.64mg/g和699.61mg/g,吸附性能最优。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高达1 519.318 3m^2/g,微孔比表面积为1 240.491 3m^2/g,微孔结构发达,微孔孔径主要集中在0.4nm~1.2nm。FTIR检测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减少,—OH含量较高。SEM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十分粗糙,存在大量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活化 褐煤 活性炭 共热解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P改性双功能生物炭催化低阶煤微波热解定向制备轻质芳烃
6
作者 易骞 王晴东 +3 位作者 张鹏 王国成 徐敏 王光华 《煤炭学报》 2025年第S1期563-571,共9页
低阶煤高效热解对于国家实现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能源的绿色利用和转换效率,还为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采用浸渍法制备镍、钼和磷改性的兼具化学催化和物理吸波的双功能生物炭(BAC)催化剂,考察了该催... 低阶煤高效热解对于国家实现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能源的绿色利用和转换效率,还为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采用浸渍法制备镍、钼和磷改性的兼具化学催化和物理吸波的双功能生物炭(BAC)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微波和供氢溶剂对低阶煤热解过程中轻质芳烃生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对传统生物炭进行改性,成功引入含磷基团,不仅增加了催化剂的酸性活性位点,而且在负载镍和钼之后,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低阶煤裂解反应的活化能,有效提高低阶煤的转化率和轻质芳烃的选择性,促进了低阶煤裂化和芳构化反应定向制备轻质芳烃;过渡金属钼的添加不仅提高了镍基催化剂的耐热性,有效防止了催化剂的烧结,还增强了镍和钼与生物炭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显著提高了微波场中的催化剂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且所制备的Ni/Mo/P-BAC双功能催化剂在具有优良化学催化作用的同时也展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显著提升反应区内的微波电场强度,从而有效促进低阶煤分子自身的快速极化断键,进而提高低阶煤热解过程中轻质芳烃的选择性,初步实现低阶煤微波热解定向制备轻质芳烃;通过引入供氢溶剂进一步促进低阶煤热解,轻质芳烃产率最高可达5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微波热解 轻质芳烃 双功能催化 模型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