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不对称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在影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众多因素中,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素是最基本和最深层次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只能把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已有的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案也因它而难以发挥作用。我们认为,银企... 在影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众多因素中,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素是最基本和最深层次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只能把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已有的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案也因它而难以发挥作用。我们认为,银企除了加强信息传递、依靠内源融资外,在发展期还可以建立"局内投资基金"这一有效的、可行的融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融资难 内源融资 局内投资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席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个人账户"空账"是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难点。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形成的原因、后果。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空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私营企业承接公共服务的“撇脂”行为及其治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雅勤 高倩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受到"自利基因"和"逐利天性"的驱使,企业在承接公共服务时往往会出现规避公益性服务、提高服务价格、漠视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等"撇脂"行为。这不仅会引发公共服务公益性、公平性和均衡性的流失,更易诱发... 受到"自利基因"和"逐利天性"的驱使,企业在承接公共服务时往往会出现规避公益性服务、提高服务价格、漠视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等"撇脂"行为。这不仅会引发公共服务公益性、公平性和均衡性的流失,更易诱发政府开启利益输送通道、社会组织产生"自利性效仿"、公民加剧"剥夺感"等恶果,对协作体系造成严重破坏。从公共价值的理论视角分析,"撇脂"问题的实质是私营部门的"自利性"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而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在于改变公共服务协作体系的"中心—边缘"结构。因此,需要在构建合作治理的宏观视域下,以公共服务精神、公共服务立法、平等合作机制、政府的"元治理"职能来引导私营企业自觉约束自身的"撇脂"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撇脂 私营企业 公共服务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对新创企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尊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0,208,共4页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传递成本,加大了创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创业抑制效应的发生。通过校正劳动合同法对创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来促进劳动合同法的"强实施",有必要对新创企业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待遇,避免让其...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传递成本,加大了创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创业抑制效应的发生。通过校正劳动合同法对创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来促进劳动合同法的"强实施",有必要对新创企业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待遇,避免让其背负过重的创业成本。这种法律实施方式,不仅没有违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宗旨,而且有利于为新创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提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新创企业 创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创意转变为创业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商业创意转变为创业企业之前,有必要从产品、产业与市场、创业团队以及财务四个方面评价其可行性,目的是确定商业创意是否值得去发展成一个创业企业。创业者只有掌握如何对商业创意进行可行性分析,才有可能真正捕捉到成功的商机,创建出... 商业创意转变为创业企业之前,有必要从产品、产业与市场、创业团队以及财务四个方面评价其可行性,目的是确定商业创意是否值得去发展成一个创业企业。创业者只有掌握如何对商业创意进行可行性分析,才有可能真正捕捉到成功的商机,创建出有前途的新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创意 创业者 创业企业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 被引量:39
6
作者 程蹊 尹宁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权益保护 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 政策 就业制度 改革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创新对技术进步贡献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子鹏 金晶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88,共8页
根据理论分析,基于核算公式提出技术进步可分解为规模经济和研发创新效应。研发创新是技术进步主要动力源泉,研发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受研发投入结构、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制约。通过收集数据测算研发创新的技术进步贡献,剖析研发投入、... 根据理论分析,基于核算公式提出技术进步可分解为规模经济和研发创新效应。研发创新是技术进步主要动力源泉,研发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受研发投入结构、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制约。通过收集数据测算研发创新的技术进步贡献,剖析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与技术应用环境对研发创新的技术进步贡献影响,结果表明:研发基础投入、专利交易额、高中以上劳动力、第二产业、高技术产品出口等比例提高对技术进步贡献正向影响,研发力度和政府经费比例对技术进步贡献呈弱负效应。在研发力度逐渐增大情况下,需要完善研发投入结构,提高研发创新的技术进步效率,维持研发投入可持续性,发挥政府研发导向,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提升资本质量,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工经济”初探
8
作者 程蹊 陈全功 尹宁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民工经济” 特征 农民收入 工业化 现代化 作用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