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靠性分配理论在系统安全目标实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静 向晓东 +2 位作者 吴高明 杜健敏 吴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在系统安全理论中,确定各基本事件的可靠度以实现所给定的系统安全目标值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笔者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2个层次可靠度分配法:最小割集之间采取可靠度再分配法,对构成最小割集的各个基... 在系统安全理论中,确定各基本事件的可靠度以实现所给定的系统安全目标值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笔者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2个层次可靠度分配法:最小割集之间采取可靠度再分配法,对构成最小割集的各个基本事件之间采取等分配法。从而建立系统中各单元可靠度再分配量化模型。为便于应用,通过实例,详述系统各单元可靠性分配的计算过程。研究表明,运用该模型可准确、简便地计算出各单元的可靠度,使系统在给定的目标值条件下达到系统的安全性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配 系统安全 目标值 故障树分析(YFA) 基本事件 最小割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性理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伟功 周继军 +1 位作者 向晓东 李春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0,共5页
对公共安全体系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综合运用可靠性方面的知识,构建公共安全系统混联模型;进而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混联系统的第一层次各单元事件的可靠性目标值,对构成各单元的各个下... 对公共安全体系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综合运用可靠性方面的知识,构建公共安全系统混联模型;进而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混联系统的第一层次各单元事件的可靠性目标值,对构成各单元的各个下属单元采取最小工作量可靠度分配方法,从而建立系统中各单元可靠度再分配量化模型。通过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事故实例,详述系统各单元可靠性分配的计算过程。研究表明,可靠性理论可以成功地应用到公共安全领域;使系统在给定的目标值条件下达到系统的安全性优化,实现了公共安全保障效能,减小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分配 故障树分析(FTA) 任务可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青 袁文博 向晓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7-230,共4页
为准确、快捷地解决在复杂系统中的可靠性分配问题,在基于最小割集的可靠性分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模型。该模型的分配思想不是对系统所有的单元都进行分配,而是选择最有可能导致系统发生故障的单元进行... 为准确、快捷地解决在复杂系统中的可靠性分配问题,在基于最小割集的可靠性分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模型。该模型的分配思想不是对系统所有的单元都进行分配,而是选择最有可能导致系统发生故障的单元进行分配。最小径集分配法只需对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直接进行分配计算,从而大幅度减少了中间计算工作量。它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能提供多个可选择的分配方案,因为每一个最小径集都代表1种分配方案。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优化思想,提出了不可靠度分配方案的选择原则:在基本事件数相同的最小径集中选择概率较大的最小径集;在概率接近的最小径集中选基本事件数较少的最小径集。对于最小径集中基本事件的分配,根据概率重要度来分配是合理的,因为重要度越大的基本事件对系统的影响就越大,分配的概率就应该越小。通过矿井火灾事故树的举例,进一步描述了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方法的定量计算过程。研究表明,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法是工作量最小的分配方法,还可以进行分配方案的比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可靠性分配 故障概率分配 故障树分析 最小径集 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极电晕放电器的放电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振兴 向晓东 陈旺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2-1066,共5页
为了得到放电参数更好的电晕放电器,解决传统电晕放电器在施加单极性高压电源时只在高压电极上放电,而接地极上并不放电的情况,采用了一种新型针—针式结构的双极电晕放电器,在施加单极性高压电源时,放电器内能同时在高压电极和接地电... 为了得到放电参数更好的电晕放电器,解决传统电晕放电器在施加单极性高压电源时只在高压电极上放电,而接地极上并不放电的情况,采用了一种新型针—针式结构的双极电晕放电器,在施加单极性高压电源时,放电器内能同时在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产生正、负两种不同极性的电晕放电。实验研究直流高压与脉冲高压下新型双极电晕放电器的伏安特性、放电现象和离子风时,在平均场强约3.4kV/cm条件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得电场内正、负离子风的核心区风速约2m/s。与针—板式电晕放电器相比,新型双极电晕放电器的工作电压降低,而输出功率和电流密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针式 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 双极放电 伏安特性 离子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