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他律与自律: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社会监督机制探析——以社会互构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秀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新兴的教育类非营利组织,内外部监督和社会交代机制处于缺位的状态,成为制约组织良性发展的困境。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内部监督主要涉及财务和基金管理、项目监督、监事会等方面,而外部监督包含了体制资源、社会资源、... 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新兴的教育类非营利组织,内外部监督和社会交代机制处于缺位的状态,成为制约组织良性发展的困境。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内部监督主要涉及财务和基金管理、项目监督、监事会等方面,而外部监督包含了体制资源、社会资源、捐助者的直接监督等几方面。大学教育基金会监督机制的完善路径主要从他律走向自律、从道德驱动自律走向制度化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基金会 自律 他律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被引量:43
2
作者 陈秀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伴随着全球社团革命的兴起及治理理念的提出,现代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不仅涉指政府,非政府组织也正在成为一股重要的参与和协作的力量。非政府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 伴随着全球社团革命的兴起及治理理念的提出,现代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不仅涉指政府,非政府组织也正在成为一股重要的参与和协作的力量。非政府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需要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伙伴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应对机制;克服制度性缺陷,在非政府组织内部建立完整的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制度保障,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非政府组织 多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的公平物品供给优势及路径——以“春蕾计划”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雅勤 陈秀峰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公平物品作为一种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公共物品,其本质属性与政府垄断供给方式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与冲突。非营利组织在宗旨导向、组织体制、资源汲取、基层认同上具有独特优势,因而能有效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平物品中的功能缺失。当前非营... 公平物品作为一种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公共物品,其本质属性与政府垄断供给方式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与冲突。非营利组织在宗旨导向、组织体制、资源汲取、基层认同上具有独特优势,因而能有效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平物品中的功能缺失。当前非营利组织迫切需要在政府指导下构建起新型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在公平物品提供系统中承载起应有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物品 非营利组织 供给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互益性社团的成长及整合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秀峰 李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2,共4页
中国互益性社团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互益性社团的产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特征,在影响政策制定、提供多方位信息、整合成员利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中国互益性社团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互益性社团的产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特征,在影响政策制定、提供多方位信息、整合成员利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要通过提高公共权力的自主性,形成公平的利益实现机制;加强政府对互益社团的扶持与引导,实现互益社团行为的有序化;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明法律,吸纳舆情,维护和反映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形成中国互益性社团发展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互益性社团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泽宏 郑永松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石,在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市场信息的共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弥补了政府以及市场的缺陷。尤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领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与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不谋而合,而两者在资源上相互依附的特性,决... 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石,在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市场信息的共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弥补了政府以及市场的缺陷。尤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领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与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不谋而合,而两者在资源上相互依附的特性,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在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代理机构、监督机构及环境创造机构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社会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杰 陈秀峰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7期144-150,共7页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趋势。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为研究对象,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转型和政府转型,更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功能的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社会优化的过程...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趋势。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为研究对象,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转型和政府转型,更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功能的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是社会优化的过程,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意义,同时其转型也是社会问题伴生的过程,而其凸现的表象性问题与引致性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从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以人本性、创新性、结构性为核心,从社会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城市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 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在“两型”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以“阿拉善”为例的分析
7
作者 李莉 程燕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7期151-155,共5页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是我们目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仅靠政府来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压力远远不够,需要扩大公共参与,发动各社会组...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是我们目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仅靠政府来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压力远远不够,需要扩大公共参与,发动各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解决这一问题。环保组织"阿拉善"的出现及其作用与影响,为推进"两型"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它所倡导的社会责任理念为社会环保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它的社会参与行动模式为环保的推进提供了可持续性动力;它的高组织化、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环保组织发展提供了借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阿拉善” 民间环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