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法医学伤病关系35例案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晴 王峰 +3 位作者 何军 汪浩 陈玲 何方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特征,为AD的法医学鉴定案例提供鉴定思路。方法 收集35例AD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包括32例死亡鉴定,3例法医临床鉴定),对被鉴定人的外伤史、年龄、性别、发病经过、医疗... 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特征,为AD的法医学鉴定案例提供鉴定思路。方法 收集35例AD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包括32例死亡鉴定,3例法医临床鉴定),对被鉴定人的外伤史、年龄、性别、发病经过、医疗过程、尸体解剖、病理检验等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35例AD案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7岁,男性居多(32例);涉及外伤的案件13例,其中交通事故最多(8例);被鉴定人首发症状主要为胸痛或呼吸困难(18例),余依次为腹痛或呕吐(8例)、头晕或头痛(3例)、意识丧失(4例)、腰痛或下肢不适(2例);97%(31例)的被鉴定人在急性期死亡;27例合并高血压或心脏肥大,24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症。结论 法医鉴定创伤性AD案件时应进行伤病关系分析,先检查被鉴定人的自身基础疾病,再评估外伤的作用力,最后考虑医疗等中介因素对死亡或损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法医病理学 伤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快速取材及诊断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静萍 阎红琳 +2 位作者 高利昆 黄文先 袁修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种类较多,变异较大,临床对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的依赖性高,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往往决定了手术方式,然而快速取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快速病理切片 漏诊 规范化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3
作者 饶洁 阎红琳 +5 位作者 刘琳 任家材 吴昊 余鑫鑫 袁修学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乳腺EPC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3例...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乳腺EPC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3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年龄62~75岁,平均67岁,临床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均为单发,呈囊实性结节,边界清楚,有厚囊壁,内附细颗粒样或小乳头样物。该肿瘤的组织形态学以厚纤维囊壁、缺乏肌上皮的纤细乳头状结构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区域乳头分支呈筛状或实体状。肿瘤性乳头轴心及周缘的肌上皮细胞缺失是其主要形态特征。肿瘤细胞ER均强阳性,HER-2呈弱阳性,PR 2例呈阳性、1例呈阴性,Calponin、CK5/6、p63染色示肌上皮细胞在肿瘤的乳头轴心及周缘均完全缺失,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5%~10%。结论 EPC属于厚的纤维囊壁且囊壁肌上皮缺乏特殊亚型浸润性癌,预后较好,临床治疗与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标准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包裹性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科管理与建设的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袁静萍 袁修学 +3 位作者 梅启慧 黄晓东 孔庆志 杨月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8-1029,共2页
2003年,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占地面积不足300m2,设备总价值不到50万元,年业务总收入仅为98万元;病理诊断主要靠外聘教授完成,是医院等级最低、效益最差的科室之一。2012年,本病理科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近900m2,
关键词 病理科 管理 重点专科 经验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饶洁 何惠华 +3 位作者 吴昊 余鑫鑫 袁修学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探讨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4岁,临床以甲状腺肿块就诊。镜检:肿瘤侵袭性... 目的探讨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寡细胞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84岁,临床以甲状腺肿块就诊。镜检:肿瘤侵袭性高,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稀少,梭形,类似纤维母细胞,核轻度异形,核分裂象偶见,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致密硬化,类似于木样甲状腺炎,肿瘤周边存在细胞高密度区,梭形肿瘤细胞呈短束状或席纹状排列,核异型明显,其间散在可见单个或多个核的巨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vimentin均呈弥漫阳性,p53呈阳性(约60%),EMA、TTF-1、Tg、desmin、S-100、Myogenin、MyoD1、CD34和Pax-8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50%。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属于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寡细胞亚型是其中特殊形态学变异型,侵袭性高,临床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寡细胞型 未分化癌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微偏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袁修学 袁静萍 +3 位作者 阎红琳 余鑫鑫 赵丽娜 徐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55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水样或黄绿色浓稠样排液及不规则出血。征象为子宫颈肥大。1例B超示:子宫颈囊肿。阴道镜检查均示:子宫颈性状改变,见异型血管。HPV均阴性,TCT无异常。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腺体,生长方式杂乱无序,并向深层浸润,腺体周围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核异型性不明显,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部,核分裂象可见。子宫颈深部腺体邻近厚壁血管或淋巴管。免疫表型:4例MUC6均(+),3例CEA(+),ER、PR、p16均(-),2例p53(+),1例CA125(+),Ki-67增殖指数10%~30%。结论 MDA是子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的高度分化型,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应与临床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考虑患者病史,对于存在阴道大量排液,子宫颈肥大,组织学表现为胃型黏液性癌的患者,要警惕MDA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病理学特征 多学科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角色 被引量:13
7
作者 袁静萍 袁修学 阎红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56-1359,共4页
侵袭、转移是乳腺癌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介导的适应性免疫是有效且持续的抗肿瘤反应的关... 侵袭、转移是乳腺癌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介导的适应性免疫是有效且持续的抗肿瘤反应的关键性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TILs与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诸多成分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新生血管、细胞外基质"协同进化"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微环境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饶洁 张永平 +2 位作者 袁修学 余鑫鑫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W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W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W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W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71岁。临床以颈部肿块就诊。大体均为边界不清质硬结节,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镜下肿瘤处于乔本甲状腺炎的背景中,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具有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毛玻璃样核等特征。肿瘤间质被大量淋巴细胞、少量浆细胞及少许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次级淋巴滤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19、Galectin-3、BRAF-V600E弥漫强(+),CD21淋巴滤泡树突细胞网(+),间质内淋巴组织CD20、CD3均(+)。结论 WVP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独特形态学构象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与经典型PTC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乔本甲状腺炎 Warthin瘤样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袁静萍 高利昆 +2 位作者 成红豆 阎红琳 袁修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eritoneal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P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例PPSC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HPV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PSC均为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51岁。... 目的探讨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eritoneal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P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例PPSC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HPV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PSC均为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多为无特异性的腹部不适,CA125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腹腔肿块。镜下肿瘤细胞形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为低柱状,核质比大,核圆形,核仁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腺体及间质内可见砂砾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A125、WT1、CK7、p53、CEA、p16均呈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CK5/6、ER、PR;不表达GCDFP-15、CR、D2-40、CK20、Villin、CDX2、TTF1;HPV检测阴性。结论 PPSC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误诊率高,依据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CD4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红琳 曾智 +4 位作者 吴昊 余鑫鑫 饶洁 袁修学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CD4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7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和4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4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 目的探讨CD4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7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和4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4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1),且其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ER、PR表达明显相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HER-2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P均>0.05)。CD47蛋白在复发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是乳腺癌复发的特征之一。此外,CD47蛋白阳性的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其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47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ER、PR表达及其肿瘤复发均相关,检测其表达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