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建伍 田富磊 杨泰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9,共8页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劈拉、轴压和抗折等强度指标的最大增幅分别为9.7%、35.2%、10.6%和20.1%。(2)RCA取代率控制在30%内不会显著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取代率超过30%时,随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强度显著降低。(3)RCA取代率对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BF掺量次之,PPF掺量再次;BF体积掺量为0.1%、PPF体积掺量为0.15%、RCA取代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具有相对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4)随着纤维掺量的递增,再生混凝土的破坏特征由脆性破坏逐渐过渡为一定程度的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混杂纤维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保温超轻质发泡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屈万英 刘凯璐 +1 位作者 王黎 曾浩洋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07-6013,共7页
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具有保温性能好,轻质,施工方便等优点,作为建筑保温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其轻质性及保温性能仍有待提高。通过改变发泡剂掺量来探究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各项性能变化,结合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_(2... 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具有保温性能好,轻质,施工方便等优点,作为建筑保温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其轻质性及保温性能仍有待提高。通过改变发泡剂掺量来探究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各项性能变化,结合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气孔结构的变化并通过软件Image pro plus对其孔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发泡剂掺量为0.66%时,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的流动度降低至132 mm、导热系数降低至0.121 W/(m·K)、干密度降低至515 kg/m^(3)、导热系数和干密度分别下降了31.2%和25.2%,而吸水率逐渐增大;同时,随着发泡剂掺量的增多,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中的大尺寸气孔占比增加,力学性能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 导热系数 干密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盾构管片抗弯性能研究
3
作者 许成祥 周志豪 +1 位作者 许奇琦 杨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延性系数以及耗能系数等力学性能指标较普通混凝土盾构管片相应值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PVA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盾构管片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产物渗滤液作用下改性膨润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琰 邱金伟 +1 位作者 李丹 胡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针对天然钙基膨润土防渗性能弱、在盐溶液中防渗性能会急剧劣化的难题,自主研发了一种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通过渗透试验、自由膨胀指数试验,探究该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在不同离子强度和单价/多价阳离子相对丰度的煤燃烧产物渗滤液... 针对天然钙基膨润土防渗性能弱、在盐溶液中防渗性能会急剧劣化的难题,自主研发了一种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通过渗透试验、自由膨胀指数试验,探究该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在不同离子强度和单价/多价阳离子相对丰度的煤燃烧产物渗滤液作用下的防渗性能,并通过土中结合阳离子浓度变化、XRD测试、SEM测试,研究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的渗透系数在不同煤燃烧产物渗滤液作用下始终维持在10-11 m/s数量级,表明改性后膨润土的防渗性能显著提升;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在煤燃烧产物渗滤液中仍能维持低渗透性,主要依赖于聚合物的高溶胀性能,而不依赖于膨润土自身的溶胀性能;聚合物改性钙基膨润土中聚合物形成的水凝胶填充了膨润土颗粒间的缝隙,使其结构更加致密,水流通道更加狭窄曲折,导致渗透系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膨润土 渗透性 燃煤产物 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5
作者 范淋 杨曌 +1 位作者 祁小龙 邓方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PVA纤维制备PP/PVA混杂纤维ECC;再掺入SMAF,制备出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ECC,从而实现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为探究该低成本SMAF-ECC是否仍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论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不同SMAF掺量和直径下SMAF-ECC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SMAF掺量和直径对SMAF-ECC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显著;当SMAF直径为0.2 mm、掺量为0.2%(体积分数)时,SMAF-ECC试件拉伸性能最优,相较于ECC试件,SMAF-ECC试件的初裂应力增幅最高为16.79%,极限拉伸应力、应变分别提高了20.85%、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纤维增强 超弹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砂浆物理和力学性能的正交试验研究
6
作者 徐业创 梅军鹏 +3 位作者 黎杰 尹琛 李爽 谢安合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高炉矿渣掺量、水玻璃模数、碱当量、聚甲醛(POM)纤维掺量对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以确定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当矿渣掺量为60%、水玻璃模数为1.3、碱...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高炉矿渣掺量、水玻璃模数、碱当量、聚甲醛(POM)纤维掺量对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以确定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当矿渣掺量为60%、水玻璃模数为1.3、碱当量为9%时,地聚物砂浆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干燥收缩率。通过极差分析得出,碱当量对3 d期龄试样抗压强度和28 d期龄试样抗折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矿渣掺量对28 d期龄试样抗压强度和3 d期龄试样抗折强度的影响程度最高;相比之下,水玻璃模数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始终较弱。此外,适量掺入POM纤维可有效提高地聚物砂浆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矿渣 偏高岭土 干燥收缩 地质聚合物 聚甲醛纤维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浆流变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廖国胜 丁正 +3 位作者 刘发民 廖宜顺 梅军鹏 何军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通过测定机制砂掺量、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因素下砂浆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宾汉姆流体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得到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指导砂浆组分优化,并基于砂浆-粗骨料两相悬浮原理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测定机制砂掺量、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因素下砂浆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宾汉姆流体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得到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指导砂浆组分优化,并基于砂浆-粗骨料两相悬浮原理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使用超细砂与机制砂、增大胶砂比及掺入粉煤灰都可以有效地改善砂浆流变性,制备强度等级为C50的SCC时,机制砂用量为40%、胶砂比为1.0、粉煤灰掺量为30%的砂浆具有较小的屈服应力和适宜的塑性黏度,其对粗骨料的动力传输能力及包裹性也最佳,制备的SCC表现出优良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汉姆流体模型 砂浆流变性 自密实混凝土 触变性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B溶液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瑞祥 胡波 +2 位作者 李丹 王延平 汪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38,共7页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裂隙面强度变化与淋滤时间的关系,揭示淋滤后膨胀土裂隙面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CB溶液沿着预设裂隙面和试样内部淋滤不同天数后,试样形貌特征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裂隙面抗剪强度降低速率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先变快后变慢,在淋滤28 d后裂隙面抗剪强度指标下降明显,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下降51.5%和45.9%;对淋滤后试样表面灰绿土样和直剪试验后剪切面土样进行微细观研究发现,淋滤后灰绿土和剪切面Fe_(2)O_(3)含量下降明显,且黏土矿物衍射峰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微观机理分析可知,DCB溶液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对土中游离氧化铁进行去除,使试样外观形貌出现较大变化,破坏了土中大的团聚体与颗粒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面 抗剪强度 淋滤 游离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缩口钢套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余卓昱 吴东平 +1 位作者 李泽若 李成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8-477,共10页
为研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在端板螺栓连接基础上引入单侧缩口钢套筒的节点形式。以端板和缩口钢套筒厚度为试验变量,设计制作了3个装配式和1个现浇的缩尺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探究节点的各项抗震性能指... 为研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在端板螺栓连接基础上引入单侧缩口钢套筒的节点形式。以端板和缩口钢套筒厚度为试验变量,设计制作了3个装配式和1个现浇的缩尺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探究节点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并与现浇节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包钢套的引入使结构塑性铰外移至距梁套筒1倍梁高处,呈弯曲破坏模式。增加端板厚度不仅对试件的抗震性能有较大提升,而且能有效提升端板抗弯能力,避免塑性变形集中于端板而降低其余部件对试件抗震性能的贡献。替换薄壁套筒能有效降低钢-混凝土界面刚度突变,提升钢节点的协同转动能力,降低混凝土的损伤程度。相较于现浇构件,该装配式节点具有更高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试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延性系数在3.07~3.6之间,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21~0.24之间,可实现等同甚至优于现浇的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和珍珠岩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屈万英 刘凯璐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8-424,464,共8页
以纳米SiO_(2)气凝胶(NSA)和膨胀珍珠岩(EP)分别替代发泡水泥中的部分水泥,制备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NSAFC)和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EPFC),对比了NSAFC和EPFC的干密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耐火隔热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 以纳米SiO_(2)气凝胶(NSA)和膨胀珍珠岩(EP)分别替代发泡水泥中的部分水泥,制备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NSAFC)和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EPFC),对比了NSAFC和EPFC的干密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耐火隔热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SAFC和EPFC的吸水率变化趋势不同;与NSAFC相比,6%EP掺量EPFC的28 d力学性能最佳;NSAFC在保温性、轻质性和耐火隔热性方面均优于EPFC;NSAFC的孔隙结构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水泥多孔材料 纳米SiO2气凝胶 膨胀珍珠岩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水化机理及耐久性
11
作者 廖宜顺 贾西强 +2 位作者 万世辉 蔡鐘辉 刘佳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433,共9页
通过水化热、电阻率、孔溶液pH值、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软化系数和电通量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磷建筑石膏(CPG)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水化过程、耐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PG掺量的增大,水泥净浆的3 ... 通过水化热、电阻率、孔溶液pH值、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软化系数和电通量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磷建筑石膏(CPG)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水化过程、耐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PG掺量的增大,水泥净浆的3 d水化热和电阻率逐渐增大,主要水化产物均为二水石膏和钙矾石(AFt);当CPG掺量从40%增加到70%时,CPG矿渣水泥混凝土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分别降低28.3%、30.0%,孔溶液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AFt含量从27.6%减小到8.0%;CPG矿渣水泥混凝土试件的软化系数均大于1,电通量均小于500 C,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矿渣水泥混凝土 水化热 电阻率 氯离子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流线型箱梁扭转涡激气动力的简化涡模式与气动措施抑振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传新 官绪龙 +1 位作者 赵林 葛耀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以典型流线型闭口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原始断面与优化断面(栏杆扶手抑流板断面和检修轨道导流板断面)涡振响应,并分析其典型风速下断面周围分布气动力矩贡献,结合简化涡和数值模拟方法,推演断面周围流场演变特征,... 以典型流线型闭口箱梁为研究对象,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原始断面与优化断面(栏杆扶手抑流板断面和检修轨道导流板断面)涡振响应,并分析其典型风速下断面周围分布气动力矩贡献,结合简化涡和数值模拟方法,推演断面周围流场演变特征,揭示了流线型箱梁扭转涡振及气动措施抑振机理,为主梁扭转涡振及抑振机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研究表明:原始断面存在明显扭转涡振现象,其振幅达0.112°,增设检修轨道导流板后振幅降低35.7%,增设抑流板后涡振现象消失。原始断面和导流板断面涡振时,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贡献值远大于下表面,二者均由上表面大尺度前缘分离涡主导,分离涡漂移时长约为2.5个断面振动周期,对应2阶扭转简化涡模态。增设导流板后,断面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的贡献显著减小,旋涡漂移模式与断面振动之间的相位关系发生改变,断面周围旋涡作用强度减小,故涡振振幅降低。增设栏杆扶手抑流板后,上表面分布气动力矩对涡激力矩贡献值显著减小且其波浪式分布消失,上表面前缘大尺度分离涡的形成得到抑制,故断面涡振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扭转涡振 简化涡方法 流线型闭口箱梁 抑流板 检修轨道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箱梁竖向涡激气动力行波效应与抑振机理
13
作者 胡传新 戴钢 +2 位作者 赵林 王相龙 葛耀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9-1818,共10页
为研究增设检修轨道导流板、人行道栏杆抑流板等气动措施抑振机理,开展了大尺度节段模型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表面压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统计特性提出了气动行波假设,结合谱本征正交分解(spectral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SP... 为研究增设检修轨道导流板、人行道栏杆抑流板等气动措施抑振机理,开展了大尺度节段模型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表面压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统计特性提出了气动行波假设,结合谱本征正交分解(spectral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SPOD)方法进行验证,并提出气动力时空功率谱,进一步量化与解构了复杂的时空压力场,揭示了流线型箱梁涡振机理及气动措施抑振机理。研究表明:原始断面在试验风速内存在3阶竖向涡振锁定区间,其中第3阶锁定区振幅最大。增设检修轨道导流板后,断面最大振幅减小53.1%,增设人行道栏杆抑流板后涡振消失。断面表面复杂压力场可表达为多个不同激励源诱发的气动力时空分布模式的线性叠加。原始断面表面压力场由断面振动基频处1阶SPOD模态对应压力时空分布主导,同时上表面模态压力时空分布占主导地位。上表面主导模态压力沿下游呈现行波式演变,贡献值呈波浪式分布,统称为“气动行波”效应。上表面气动行波作用强度远大于下表面。气动行波传播可由分布气动力与涡激力相位差单调递减表征。原始断面上表面气动行波波长与贡献值空间分布波长基本一致,约等于前、后缘防撞栏杆之间距离。增设导流板后,上表面主导气动行波传播模式基本不变,作用强度减小,从而涡振幅值减小。增设抑流板使得上表面能量分布呈宽带分布特征,锁频现象消失,故而不发生涡振。研究提炼了涡振时断面表面复杂压力场中的关键和主导气动力时空演变模式——气动行波,为桥梁主梁断面涡振机理分析和涡激力数理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气动措施 气动行波效应 涡振抑振机理 涡激振动 流线型闭口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端设置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单层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成玉 马延港 +1 位作者 陈焰周 吴东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7,共12页
基于损伤控制的理念,研究柱端设置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LCSFJ)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和损伤情况。设计并制作了2个1/2缩尺的单层单跨梁贯通式钢框架试件,其中:一个为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试件;另一个为普通钢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 基于损伤控制的理念,研究柱端设置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LCSFJ)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和损伤情况。设计并制作了2个1/2缩尺的单层单跨梁贯通式钢框架试件,其中:一个为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试件;另一个为普通钢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普通钢框架试验结束后柱脚屈曲严重,柱顶翼缘轻微屈曲。柱端设置LCSFJ的钢框架,在试验过程中,LCSFJ如期发生转动,进行摩擦耗能;试验结束后,LCSFJ连接件发生弯曲变形,黄铜摩擦片出现磨损,钢柱无明显损伤变形,利于震后修复;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置LCSFJ钢框架可以通过LCSF滑移摩擦和连接件屈服进行耗散地震能量,使梁柱等主体结构保持弹性。为提高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做进一步分析,配置隅撑的LCSFJ钢框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提升。有限元结果表明:配置隅撑可以在保证LCSFJ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柱端设置LCSFJ钢框架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增强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滑移摩擦耗能 L形连接件 梁贯通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拉伸下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ECC的闭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宇 杨曌 +1 位作者 邓鑫 熊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6-826,共11页
将不同掺量和不同直径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埋入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制得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SMAF-ECC),通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研究SMA纤维直径和纤维掺量对SMAF-ECC试件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残余应变、裂缝... 将不同掺量和不同直径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埋入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制得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SMAF-ECC),通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研究SMA纤维直径和纤维掺量对SMAF-ECC试件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残余应变、裂缝宽度和裂缝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结形SMA纤维的加入提高了ECC的极限应变和极限抗拉强度;提高纤维掺量可有效提高SMAF-ECC试件的应变和裂缝恢复率,试验所得试件的最大应变恢复率和裂缝恢复率分别达到69%和77%;纤维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增长,可以提高应变和裂缝恢复率,纤维直径过小会导致恢复率减小。研究成果为新型SMAF-ECC试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纤维增强 超弹性 循环拉伸 裂缝宽度 应变恢复率 裂缝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建筑石膏矿渣水泥的水化过程与耐水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宜顺 董兴智 +1 位作者 廖国胜 梅军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1-399,共9页
通过凝结时间、流动度、孔溶液pH值、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水化热和水化产物分析测试,探究了磷建筑石膏(CPG)掺量对石膏矿渣水泥水化过程与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PG掺量的增加,石膏矿渣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 通过凝结时间、流动度、孔溶液pH值、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水化热和水化产物分析测试,探究了磷建筑石膏(CPG)掺量对石膏矿渣水泥水化过程与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PG掺量的增加,石膏矿渣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流动度减小,吸水率与3 d水化累计放热量均增大;水泥净浆孔溶液的pH值在水化早期快速下降,56 d时保持不变;当CPG掺量从40%增加到70%时,56 d水泥净浆孔溶液的pH值从11.02减小到10.62,水泥胶砂的软化系数从0.98减小到0.91,主要水化产物均为二水石膏和钙矾石,并且钙矾石的含量随着CPG掺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建筑石膏 石膏矿渣水泥 水化热 吸水率 软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铁铝酸盐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丰 廖宜顺 陈佳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通过测试流动度、凝结时间、水化热、电阻率、抗压强度、pH值以及水化产物等研究了不同掺量粉煤灰对铁铝酸盐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并缩短了凝结时间。铁铝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较快,表现... 通过测试流动度、凝结时间、水化热、电阻率、抗压强度、pH值以及水化产物等研究了不同掺量粉煤灰对铁铝酸盐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并缩短了凝结时间。铁铝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较快,表现为早期水化放热较快,电阻率快速增长。掺入粉煤灰使得试件抗压强度降低,掺入30%粉煤灰的试件在3、28 d时的抗压强度较空白组相应值分别下降了40.4%、50.7%。在90 d龄期内,孔溶液的pH值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白组试件的pH值在水化3 h时为11.09,在水化48 h时升至11.59,而后逐渐降低,在水化90 d时降至10.87。掺入粉煤灰可提高孔溶液的pH值。铁铝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而粉煤灰由于水化环境碱度不足未能发挥火山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酸盐水泥 粉煤灰 水化速率 抗压强度 PH值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压力对混凝土粗骨料分离效率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泽峰 李雅诗 +2 位作者 蒋宇涛 潘超 唐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8,共8页
为了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分离再生粗骨料,提出了一种利用水射流技术破碎混凝土分离粗骨料的新方法,开展了水射流破碎混凝土分离粗骨料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探究了不同射流压力下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质、二维形态、三维形态、粒形特征及再... 为了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分离再生粗骨料,提出了一种利用水射流技术破碎混凝土分离粗骨料的新方法,开展了水射流破碎混凝土分离粗骨料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探究了不同射流压力下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质、二维形态、三维形态、粒形特征及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相较于机械方式,水射流再生粗骨料的残余粘附砂浆含量和针片状含量分别降低了53%和68%,表观密度提升了1.7%、空隙率和吸水率分别降低了3%和41%,可以达到Ⅰ类国家标准;水射流冲击对粗骨料的破碎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再生粗骨料对比天然粗骨料,平均粒径仅下降约7%;将再生粗骨料分别以30%,40%,50%的量掺入再生骨料混凝土试件时,水射流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相比于传统机械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5.8%,22.7%,17.7%。研究可为水射流在混凝土破碎再利用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高压水射流 粗骨料分离 再生粗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异丙醇胺对钢渣水泥体系力学性能和水化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王晟 梅军鹏 +2 位作者 谢佳诚 陈一纯 戴俊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7-985,共9页
通过抗压强度、水化热、压汞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三异丙醇胺(TIPA)对钢渣水泥体系力学性能和水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PA掺量(0.03%~0.09%)的增加,钢渣水泥体系的抗压强度提高,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 通过抗压强度、水化热、压汞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三异丙醇胺(TIPA)对钢渣水泥体系力学性能和水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PA掺量(0.03%~0.09%)的增加,钢渣水泥体系的抗压强度提高,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35.1%~37.9%和23.8%~35.7%;掺加TIPA促进了钢渣水泥体系的水化反应和钢渣的火山灰反应,进而加速了水化硅酸钙凝胶、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等水化产物的形成;掺加TIPA降低了试件的孔隙率,0.06%掺量的TIPA使7、28 d龄期试件的总孔体积分别减少了44.58%和2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三异丙醇胺 火山灰反应 孔隙结构 水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曌 钟奕岚 +1 位作者 杨智 熊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5-562,共8页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SMA/PVA-ECC)的拉伸性能,开展单轴拉伸试验,分析了SMA/PVA-ECC试件的破坏现象、应力-应变曲线及特征参数,比较了SMA纤维掺量及其直径对试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SMA/PVA-ECC)的拉伸性能,开展单轴拉伸试验,分析了SMA/PVA-ECC试件的破坏现象、应力-应变曲线及特征参数,比较了SMA纤维掺量及其直径对试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PVA-ECC试件卸载后残余裂缝宽度显著减小;SMA纤维掺量及其直径对试件拉伸性能影响显著,当SMA纤维直径为0.2 mm、掺量为0.2%时,试件综合拉伸性能最好,其初裂强度、极限拉伸应力及应变较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试件分别提高56.4%、23.6%及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超弹性 拉伸性能 自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