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及差异分析——以武汉市五类住区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申洁 淳涛 +2 位作者 牛强 魏伟 彭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6-52,共7页
步行出行是人们的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提升城市住区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是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一环。文章结合步行性需求层级理论,构建了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体系,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Kano模型,对武汉市主城区的五... 步行出行是人们的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提升城市住区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是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一环。文章结合步行性需求层级理论,构建了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体系,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Kano模型,对武汉市主城区的五类住区展开了需求评价和差异化分析,确定了五类住区建成环境改善的重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有助于推进城市规划管理向多元化和精细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建成环境 步行性 需求评价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理论的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申洁 黄嘉欣 +3 位作者 周婕 牛强 魏伟 彭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57,共7页
步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在当今规划中正重新受到关注。研究基于多维理论视角,从主体人的需求层面科学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综合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体系,进而对武汉市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 步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在当今规划中正重新受到关注。研究基于多维理论视角,从主体人的需求层面科学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综合性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体系,进而对武汉市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老城区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改善优化和新城区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的建设等提供支持,也为城市的管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建成环境 步行性 评价体系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的武汉城市圈产业用水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建军 陈威 艾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21,共5页
为探讨城市圈产业用水的驱动因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LMDI法将产业用水影响因素分为产业用水单耗、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分析不同因素对产业用水变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和人口扩大促进产业用水增长,其中... 为探讨城市圈产业用水的驱动因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LMDI法将产业用水影响因素分为产业用水单耗、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分析不同因素对产业用水变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和人口扩大促进产业用水增长,其中经济规模为主导促进因素;而产业用水单耗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用水的增长起抑制效应。在区域分析中,武汉市、黄石市、孝感市和潜江市产业用水的因素效应与城市圈全域基本一致;鄂州市仅产业用水单耗下降对产业用水变化表现为抑制效应;黄冈市、潜江市、仙桃市和天门市仅经济增长对产业用水变化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城市圈产业用水规划与节水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LMDI 产业用水 驱动因素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最高最佳使用原则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侯箴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空间的扩张是建立在吞噬城郊农地基础上的,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土地供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当前,城市土地的利用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它体现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过于轻率、建筑产品消费效益低和城市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所存... 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空间的扩张是建立在吞噬城郊农地基础上的,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土地供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当前,城市土地的利用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它体现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过于轻率、建筑产品消费效益低和城市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所存在的缺陷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制定相关政策,规定项目建设用地审批前必须进行系统的最高最佳使用分析,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规定利用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土地 最佳使用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社区视角下的老旧社区公共设施布局评估——以武汉市望丰社区为例
5
作者 徐虹 李天悦 王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在健康社区的视角下,公平的健康设施配置对于保障居民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老旧社区的设施规划与居民新时代需求产生了冲突,因此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旨在探索健康社区视角下的老旧社区公共设施布局评价体... 在健康社区的视角下,公平的健康设施配置对于保障居民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老旧社区的设施规划与居民新时代需求产生了冲突,因此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旨在探索健康社区视角下的老旧社区公共设施布局评价体系,并探讨设施布局提升路径。以武汉望丰社区为实证范围,通过API接口采集当地公共设施POI、设施规模和人口数据,构建地图要素矢量数据集,以ArcGIS为工具运用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从设施可达性和服务供给两个方面评估老旧小区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情况,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设施可达性不佳和供给失衡的问题。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功能差异归类—潜在空间挖掘—适用性嵌入”的优化路径,并对重新规划后的设施开展二次评价,结果显示,优化策略对该社区的公共设施可达性和服务供给提升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规划 健康社区 老旧社区 POI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更新的武汉市控规编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彭阳 申洁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2期98-103,共6页
武汉市中心城区已进入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手段的存量发展时代,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仍在使用增量发展时代的均质化、标准化的编制方式。在可开发用地有限、社会管理基本稳定、人—地—房—设施多维结构失衡等新问题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 武汉市中心城区已进入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手段的存量发展时代,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仍在使用增量发展时代的均质化、标准化的编制方式。在可开发用地有限、社会管理基本稳定、人—地—房—设施多维结构失衡等新问题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迫切需要优化突破。为适应城市更新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满足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品质化内在提升需求,武汉市开展了新一轮控规编制,通过细分用地属性、重构单元体系、“人—地—设施”联动配套、制定统一的开发用地配建比例、弹性控制配建任务和配建方式等,促进资源有限条件下的规划实施,同时探讨了保留区内控规编制的管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更新 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龚建伍 田富磊 杨泰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9,共8页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 以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聚丙烯纤维(PPF)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纤维呈现出正混杂效应,在相应的最优掺量下,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劈拉、轴压和抗折等强度指标的最大增幅分别为9.7%、35.2%、10.6%和20.1%。(2)RCA取代率控制在30%内不会显著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取代率超过30%时,随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强度显著降低。(3)RCA取代率对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BF掺量次之,PPF掺量再次;BF体积掺量为0.1%、PPF体积掺量为0.15%、RCA取代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具有相对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4)随着纤维掺量的递增,再生混凝土的破坏特征由脆性破坏逐渐过渡为一定程度的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混杂纤维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和珍珠岩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屈万英 刘凯璐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8-424,464,共8页
以纳米SiO_(2)气凝胶(NSA)和膨胀珍珠岩(EP)分别替代发泡水泥中的部分水泥,制备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NSAFC)和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EPFC),对比了NSAFC和EPFC的干密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耐火隔热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 以纳米SiO_(2)气凝胶(NSA)和膨胀珍珠岩(EP)分别替代发泡水泥中的部分水泥,制备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NSAFC)和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EPFC),对比了NSAFC和EPFC的干密度、吸水率、力学性能、导热系数、耐火隔热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SAFC和EPFC的吸水率变化趋势不同;与NSAFC相比,6%EP掺量EPFC的28 d力学性能最佳;NSAFC在保温性、轻质性和耐火隔热性方面均优于EPFC;NSAFC的孔隙结构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水泥多孔材料 纳米SiO2气凝胶 膨胀珍珠岩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溶液作用下膨胀土力学特性与微观机理研究
9
作者 胡波 李伟 +3 位作者 马琨 袁瑞祥 王帅 孙慧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206,213,共9页
为了研究酸碱赋存条件对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选取引江济淮工程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自制的淋滤试验装置进行不同pH值酸碱溶液的膨胀土淋滤试验,基于界限含水率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究膨胀土强度变化与溶液pH值的关系,并通过化... 为了研究酸碱赋存条件对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选取引江济淮工程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自制的淋滤试验装置进行不同pH值酸碱溶液的膨胀土淋滤试验,基于界限含水率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究膨胀土强度变化与溶液pH值的关系,并通过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力学特性变化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经酸性溶液淋滤后土体液塑限呈减小趋势,抗剪强度随pH值减小出现明显劣化;经碱性溶液淋滤后土体液塑限呈增大趋势,抗剪强度随pH值增大出现明显增强。微观试验发现,经酸性溶液作用后颗粒扩散层厚度变薄,胶结物遭到溶蚀,土体结构变差,因此,淋滤后试样表面存在孔洞,力学特性随pH值减小逐渐劣化;经碱性溶液作用后颗粒扩散层厚度变厚,土体体积出现膨胀,新生成的胶结物充填内部大小孔隙,土体结构变密实,因此,力学特性随pH值增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淋滤 酸碱溶液 抗剪强度 扩散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
10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建立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与位移延性比u的关系,得到易损性曲线。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5g、0.78g、0.98g,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9g、0.91g、1.20g。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大,双层框架式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区间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9度(0.40 g)罕遇地震时,长、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为25.57%、8.61%和16.98%、4.79%,说明当PGA较大时,双层框架式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框架式桥墩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强砂浆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11
作者 高永红 李佳好 +1 位作者 金清平 彭梦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16-2025,共10页
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强砂浆(BFHSM)因轻质高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是评价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高温试验、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XRD分析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 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强砂浆(BFHSM)因轻质高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是评价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高温试验、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XRD分析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了温度(20、100、150、200、250、300、350、400℃)对玄武岩纤维(BF)掺量为0%(体积分数,下同)和1.0%的BFHSM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BFHSM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掺入BF能提高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XRD分析发现,超过临界温度后,BFHSM基体中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及硅酸二钙(C_(2)S)、硅酸三钙(C_(3)S)逐渐减少,这是BFHSM抗压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掺入BF能提高BFHSM高温后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对照组相比,BFHSM的电通量在20、100、200、300℃后分别减小了19.82%、5.33%、7.61%、2.21%,且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砂浆 玄武岩纤维 高温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电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地聚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分析及强度预测
12
作者 姜天华 王帅 胡宇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为探究聚乙烯醇(PVA)纤维对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掺入不同纤维长度及体积掺量的PVA纤维增强地聚物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前后试件的质量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硫酸... 为探究聚乙烯醇(PVA)纤维对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掺入不同纤维长度及体积掺量的PVA纤维增强地聚物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前后试件的质量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PVA纤维增强地聚物抗压强度GM(1,1)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PVA纤维能有效提升试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但掺入过量则会起反作用,在本研究9个配比方案中,加入体积掺量为0.10%的18 mm PVA纤维时效果最佳;采用建立的GM(1,1)模型对试件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在纤维体积掺量不超过0.20%时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聚乙烯醇纤维 干湿循环 硫酸盐侵蚀 GM(1 1)预测模型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G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影响研究
13
作者 高永红 何家乐 金清平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2,共7页
为研究高温环境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试验在20~220℃的温度范围内对两种规格的GFRP管、混凝土立方体和GFRP管混凝土柱进行2 h和4 h的加热处理,通过分析GFRP管的环向拉伸性能、轴向压缩性能及混凝土立方... 为研究高温环境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试验在20~220℃的温度范围内对两种规格的GFRP管、混凝土立方体和GFRP管混凝土柱进行2 h和4 h的加热处理,通过分析GFRP管的环向拉伸性能、轴向压缩性能及混凝土立方体强度,揭示这些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及其对G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GFRP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抗压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柱显著提高了4.75倍,随着温度升高,GFRP管和混凝土的变形协调性变差,力学性能发生退化,导致GFRP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应变逐渐下降,特别是在220℃时,加热2 h和4 h后,GFRP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下降了18.73%和20.21%。加热温度上升对G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比高温作用时间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混凝土柱 高温 轴压性能 极限承载力 约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分析
14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朱红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延性比μ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工程需求参数,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到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曲线、破坏概率曲线和易损性指数三个方面评估两种场地对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对双层框架式桥墩进行易损性分析时,下层相对于上层更容易发生损伤,并且在采用了整体失效概率后能更加保守地评估其抗震性能。在近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7g、0.46g、0.69g、0.90g,远场地震动下桥墩不同破坏状态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9g、0.50g、0.79g、1.06g。根据易损性曲线得到易损性指数,基于易损性指数的近、远场地震动下PGA中位值的下限、均值和上限分别为0.72g、0.61g、0.50g和0.83g、0.68g、0.55g,分别相差14.74%、12.19%和9.86%,即双层框架式桥墩在近场地震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远场地震 地震易损性 框架式桥墩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盾构管片抗弯性能研究
15
作者 许成祥 周志豪 +1 位作者 许奇琦 杨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延性系数以及耗能系数等力学性能指标较普通混凝土盾构管片相应值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PVA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盾构管片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保温超轻质发泡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屈万英 刘凯璐 +1 位作者 王黎 曾浩洋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07-6013,共7页
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具有保温性能好,轻质,施工方便等优点,作为建筑保温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其轻质性及保温性能仍有待提高。通过改变发泡剂掺量来探究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各项性能变化,结合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_(2... 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具有保温性能好,轻质,施工方便等优点,作为建筑保温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其轻质性及保温性能仍有待提高。通过改变发泡剂掺量来探究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各项性能变化,结合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气孔结构的变化并通过软件Image pro plus对其孔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发泡剂掺量为0.66%时,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的流动度降低至132 mm、导热系数降低至0.121 W/(m·K)、干密度降低至515 kg/m^(3)、导热系数和干密度分别下降了31.2%和25.2%,而吸水率逐渐增大;同时,随着发泡剂掺量的增多,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中的大尺寸气孔占比增加,力学性能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纳米SiO_(2)气凝胶发泡水泥 导热系数 干密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17
作者 许成祥 孙少雨 刘晓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评估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较低时,错层高度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不大,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时,不同错层框架与普通框架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十分显著,第三类错层框架和第一、二类错层框架以及普通框架相比,变形增长更快,后期退化程度更大;普通框架(KJ‑1)、第一类错层框架(SKJ‑1)、第二类错层框架(SKJ‑2)和第三类错层框架(SKJ‑3)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3.53、2.75、2.2和1.8,SKJ‑1、SKJ‑2和SKJ‑3相比KJ‑1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降低了22.1%、37.7%和49.0%,说明含错层节点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明显低于普通节点框架结构,且随着结构错层高度的增加其性能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 错层节点 增量动力分析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构套加固震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评估
18
作者 许成祥 廖泽瀚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1,565,共11页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 为了对钢构套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CFSST)框架边节点地震损伤进行评估,基于已有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来模拟地震损伤影响,选择合适的地震损伤模型,探究节点的损伤演化规律,运用该模型研究外包钢构套强度、外包钢构套厚度、外包钢构套非核心区加固高度对方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性能折减法能够较好模拟地震损伤;通过计算得出轻度震损和中度震损的试件经加固后其抗震性能能够恢复甚至超过原始试件;当钢构套强度由Q235分别提升至Q345、Q390、Q420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6.27%、10.57%、13.70%;当钢构套厚度从4 mm提升至6 mm、8 mm时,节点的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4.02%、9.68%;提升钢构套非核心区高度对节点的抗震承载力影响较小,将钢构套高度由200 mm提升至400 mm,其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0.86%和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边节点 外包钢套加固 地震损伤评估 损伤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冻融作用下损伤G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金清平 曾东垚 刘运蝶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1,共7页
通过对24个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管混凝土(CFFT)柱在3.5%(质量分数,下同)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在此之前,对12个CFFT柱进行了切割初始损伤,研究在氯盐冻融作用下切割损伤后CFFT柱轴压性能,评估氯盐冻融作用下损伤CFFT柱... 通过对24个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管混凝土(CFFT)柱在3.5%(质量分数,下同)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在此之前,对12个CFFT柱进行了切割初始损伤,研究在氯盐冻融作用下切割损伤后CFFT柱轴压性能,评估氯盐冻融作用下损伤CFFT柱轴压强度衰减情况。结果表明:损伤CFFT柱较无损CFFT柱进入征兆期更早,2种CFFT柱在轴压作用下的荷载‐应变曲线趋势一致,均为双线性曲线,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试件极限应变值下降,延性变差;相同冻融次数下,损伤CFFT柱初始刚度、延性更差,极限承载力均下降了200 k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管混凝土柱 冻融循环 氯盐环境 切割损伤 轴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香河地区气溶胶辐射特性研究
20
作者 毛前军 张晓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2,共9页
气溶胶辐射强迫(ARF)是描述大气气溶胶对地气辐射平衡的主要参数。该文结合地基数据验证了2019-2023年香河地区的高级向日葵成像仪(AHI)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集的精度。选择AHI和MODIS精度最好的AOD... 气溶胶辐射强迫(ARF)是描述大气气溶胶对地气辐射平衡的主要参数。该文结合地基数据验证了2019-2023年香河地区的高级向日葵成像仪(AHI)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集的精度。选择AHI和MODIS精度最好的AOD,进一步计算ARF,并结合云参数分析云对ARF的影响。结果表明:AHI和MODIS数据用于辐射强迫计算是可靠的,二者各有优势。在不同云类型的条件下,ARF表现不同,其中在低云时ARF最大,大气底层的ARF为(-111.00±54.03)W/m^(2),大气顶层的ARF为(-33.60±16.69)W/m^(2),大气中的ARF为(77.40±38.27)W/m^(2)。中云次之,高云时最小,约为低云时的76%。云参数中,云光学厚度与AOD和ARF相关性最高。该文有助于揭示气溶胶与云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深化对大气光学特性和气候影响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辐射强迫 高级向日葵成像仪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