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IL-22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顾丽萍 杨贵丽 +1 位作者 陈幼发 陶书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的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肾脏受累)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作为SLE组、LN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的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肾脏受累)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作为SLE组、LN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Th2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比较三组Th22细胞和血清中IL-22水平差异,分析LN组Th22细胞和IL-22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的相关性。结果:SLE组和LN组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IL-22水平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h22和IL-22在LN组较SLE组要稍微高表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患者Th22细胞比例和IL-22水平与对应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呈正相关。结论:Th22细胞和其功能分子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2细胞 IL-22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啸 罗莹 徐晓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MRI/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利用分子影像探针,于活体无创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本研究探讨AIS后MMP-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特点。材料与方法15只ApoE-/-小鼠按高脂饮食(0.5%胆酸钠、10%脂肪、2%胆固醇... 目的MRI/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利用分子影像探针,于活体无创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本研究探讨AIS后MMP-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特点。材料与方法15只ApoE-/-小鼠按高脂饮食(0.5%胆酸钠、10%脂肪、2%胆固醇)喂养20周,建立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随机选取其中5只按体重经尾静脉注入抗MMP-9抗体NIR7971 mg/kg(实验组);随机选取5只注射非特异性IgG-NIR 7971 mg/kg(对照组);剩余5只ApoE-/-小鼠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 mg/kg(空白组)。所有注射剂量均同实验组。24 h后对所有实验小鼠行MRI/NIRF双功能显像。显像完毕后进行颈动脉斑块内MMP-9免疫荧光分布检测与常规病理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所有小鼠缺血性卒中模型建立2 h时即可检测到MMP-9表达,模型建立24 h时达到高峰。所有小鼠注入荧光探针后均存活良好,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24 h后小鼠颅脑见强荧光信号,主要聚集于斑块好发部位;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信噪比分别为456.39±24.19、19.48±3.19和4.19±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颈动脉NIRF阳性面积与脂肪阳性面积呈线性相关(r=0.738,P<0.05);免疫荧光检测斑块内MMP-9的表达与巨噬细胞的分布一致,荧光信号主要聚集于斑块纤维帽。HE染色也证实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结论AIS后MMP-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可作为颈动脉斑块危险分层与诊断的新方法,对评估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病情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性病 磁共振成像 谱学 近红外线 光谱法 荧光 荧光素类 诊断显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和MMP-2的表达、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双英 吴静 杨贵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39,3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腺癌中巨噬细胞和血管的分布和计数,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中MMP-2的表达,揭示结肠癌中巨噬细胞、MMP-2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79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 目的: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腺癌中巨噬细胞和血管的分布和计数,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中MMP-2的表达,揭示结肠癌中巨噬细胞、MMP-2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79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微血管的数目进行计数和分析并检测巨噬细胞中MMP-2的表达,根据结果对巨噬细胞数目、血管数目、临床病理参数、MMP-2的表达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肠癌中巨噬细胞被鼠抗人CD68单克隆抗体标记为棕黄色。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正常组(F=412.04,P<0.05);巨噬细胞的数目差异在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和Duck’s分期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0和F=412.04,P<0.05);微血管的密度(MVD)的差异在结肠癌的Duck’s分期有统计学的意义(t=7.35,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6.77,P<0.05);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为强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中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10.91,P<0.05);MMP-2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数目和MVD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值分别为0.451、0.672,P<0.05)。结论:MMP-2和TAMs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肠癌中,TAMs可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结肠癌 血管生成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导致低钾血症2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季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37-1037,共1页
患者男,33岁。因“肺部感染”收入院。入院前在门诊用三代头孢抗炎治疗5d,效果不佳.并出现发热而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加替沙星0.4g静脉点滴,静滴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静滴完3h后突感全身无力,
关键词 加替沙星 低钾血症 高血压病史 药物过敏史 入院后 肺部感染 抗炎治疗 静脉点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