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护士开展科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敏 刘巧玲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基层医院护士开展科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本院外科全体护士(73人)为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护士开展护理科研不仅受到科研技能方面的影响,还受到诸如“没考虑、搜集资料困难、目的不明... 目的探讨影响基层医院护士开展科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以本院外科全体护士(73人)为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护士开展护理科研不仅受到科研技能方面的影响,还受到诸如“没考虑、搜集资料困难、目的不明确、经费困扰、写作一般”等其它因素影响;而搜集资料困难和缺乏科研信心是影响资浅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因素;写作能力一般是影响资质居中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因素;科研目的、科研经费是影响资深护士开展科研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科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在科研工作中要使护士增强自信心,掌握搜集资料的技能,明确护理科研的目的,提高护理论文写作能力,并保证一定的科研经费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科研 影响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etary oleic acid intake,olive oil consumption,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被引量:2
2
作者 Huihui Lu Buyun Liu +3 位作者 Wenjun Fu Kaiwen Ji Shuang Rong Wei Ba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3,69,70,共11页
Objective:Oleic acid,a subtype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is present in abundance in certain edible oils,particularly olive oils.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concerning dietary oleic acid intake and the long-term... Objective:Oleic acid,a subtype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is present in abundance in certain edible oils,particularly olive oils.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concerning dietary oleic acid intake and the long-term risk of mortality is lacking.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s of the dietary intake of oleic acid and other specific subtypes of MUFAs,olive oil,and other vegetable oil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and all-cause mortality.Methods:Thi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cluded adults aged 40 years or older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included U.S.adults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Dietary MUFA intake was assessed via 24-h dietary recall interviews in NHANES 1999–2018,and the consumption of olive oil and other vegetable oils was assessed via a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in NHANES 2003–2006.Deaths and underlying causes of death were ascertained by linkage to the National Death Index through December 31,2019.Weighte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hazard ratio(HR)and 95%CIs.Results:Dietary intake of total MUFAs and oleic acid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CVD mortality,with HRs(95%CI)of 0.62(0.39–0.99)and 0.61(0.39–0.97),respectively.Total MUFA and oleic acid intake we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mortality;the multivariable-adjusted HRs were 0.77(95%CI:0.60–0.99)and 0.78(95%CI:0.62–0.99),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palmitoleic acid intake and all-cause mortality.The habitual consumption of olive oil,but not the consumption of other vegetable oils,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In the joint association analysis,the HRs(95%CI)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were 0.36(0.19–0.69)for people who exclusively consumed olive oil,0.59(0.27–1.32)for people who consumed both olive oil and other vegetable oils,and 0.73(0.46–1.14)for people who exclusively consumed other vegetable oils compared with people who never consumed vegetable oils.Conclusions:In a U.S.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prospective cohort,higher dietary oleic acid intake and olive oil consump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ic aci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olive oil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ll-cause mort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诗画 熊瑛 +2 位作者 唐春莲 谢亚平 李相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5-583,共9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形式,也是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物利用度差、口服药物的肝肾毒性以及缺乏精准靶向等问题。...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形式,也是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物利用度差、口服药物的肝肾毒性以及缺乏精准靶向等问题。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s)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纳米载体能够将药物靶向到特定区域,解决特定部位递送药物不足的问题,并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当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纳米平台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新愿景,为实现肾脏疾病的高效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糖尿病肾病治疗 糖尿病肾病 纳米颗粒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4
4
作者 田胜兰 谭伟 +3 位作者 冯丹 吕扬 徐清榜 张小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9.66%(52/5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伐昔洛韦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9
5
作者 耿立坚 郭梅 +3 位作者 柏青 王静 丁淑敏 李性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伐昔洛韦在正常人体内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伐昔洛韦300mg和参比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受试者血药浓度,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药与参比药的血药浓度水平一致。其主要... 目的研究伐昔洛韦在正常人体内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伐昔洛韦300mg和参比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受试者血药浓度,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药与参比药的血药浓度水平一致。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3.81±0.66)h和(4.15±0.74)h;Tmax分别为(1.48±0.58)h和(1.38±0.56)h,Cmax分别为(1.86±0.50)mg/L和(2.07±0.62)mg/L,AUC分别为(7.51±1.71)mg.h/L和(7.03±0.98)mg.h/L,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近。用AUC估算的伐昔洛韦试验药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11.8%。结论伐昔洛韦片和参比片的AUC、Cmax经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剂生物等效;Tmax经非参数法检验表明两种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昔洛韦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田胜兰 周游 冯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Flor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导向行液体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时(T3)、切开硬脑膜后1h(T4)、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指数(CI)、颅内压(ICP)、SVV、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输血量、尿量及出血量。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尿量、术中胶体液量及液体总量均增加(均P<0.05)。T4、T5时点G组的MAP、CI均高于C组,且SjvO2增高、CERO2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G组ICP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优化心脏前负荷,不增加颅内压,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颅内压 脑氧供需平衡 择期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突发性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坚 薛秋红 +1 位作者 陈佳 陈小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对90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突聋的疗效与年龄、性别、单、双耳发病、是否伴有眩晕和耳鸣无关,而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听力曲线...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对90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突聋的疗效与年龄、性别、单、双耳发病、是否伴有眩晕和耳鸣无关,而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听力曲线的类型、发病到初治的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听力损失的程度在单因素分析时,对突聋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突聋患者听力损失越轻,且听力曲线为上升型,发病后治疗越早者,其疗效越好;反之,疗效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聋 疗效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晞 王鑫 +3 位作者 唐艳红 王腾 徐超 黄从新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稳心颗粒溶液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1,5,10,20g.L-1稳心颗粒溶液可浓度依赖性地阻断Ito,对...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稳心颗粒溶液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1,5,10,20g.L-1稳心颗粒溶液可浓度依赖性地阻断Ito,对其峰电流的抑制率分别为(15.31±7.21)%,(32.86±5.08)%,(53.25±4.74)%,(73.23±4.11)%。各浓度稳心颗粒溶液均使Ito的I-V曲线下移,失活曲线右移。结论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全细胞膜片钳 钾电流 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菁 金超英 周云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99-2601,2604,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AMI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2周,...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06例AMI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2周,观察两组炎症因子(TNF-α、hs-CRP、IL-6、P-selectin)及凝血功能(PT、TT、APTT)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及P-selectin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hs-CRP、IL-6及P-selectin水平分别为(2.75±1.53)ng/L、(2.23±1.48)mg/L、(6.34±2.25)ng/mL、(8.21±2.45)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PT、APTT、TT较明显延长(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T、TT、APTT分别为(14.35±1.68)s、(27.21±4.13)s、(26.32±3.19)s,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AMI时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凝血功能作用更为显著,优于单用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氯吡格雷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IL-22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顾丽萍 杨贵丽 +1 位作者 陈幼发 陶书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5-758,共4页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的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肾脏受累)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作为SLE组、LN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的Th22细胞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无肾脏受累)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10例,分别作为SLE组、LN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Th2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比较三组Th22细胞和血清中IL-22水平差异,分析LN组Th22细胞和IL-22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的相关性。结果:SLE组和LN组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IL-22水平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h22和IL-22在LN组较SLE组要稍微高表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患者Th22细胞比例和IL-22水平与对应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呈正相关。结论:Th22细胞和其功能分子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2细胞 IL-22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金华 龙辉 +1 位作者 刘群 王桂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初诊2型糖尿病(DFL)患者,并与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进行比较,对两组的相关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个变量中,单因素L...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初诊2型糖尿病(DFL)患者,并与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进行比较,对两组的相关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个变量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业余锻炼、婚姻状况、脂肪肝病程、甜食、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关系、业余锻炼、甜食、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餐后2小时胰岛素、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家族史、甜食、高甘油三酯、高载脂蛋白A1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降低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而业余锻炼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暴露下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秋红 陈佳 +2 位作者 龚树生 谢静 罗凌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8-210,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强噪声能否诱导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rial ganglion cell,SGC)的凋亡及SGC的凋亡是否与凋亡蛋白酶Caspase-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选用健康雄性白色豚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将实验组动物... 目的探讨强噪声能否诱导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rial ganglion cell,SGC)的凋亡及SGC的凋亡是否与凋亡蛋白酶Caspase-3信号转导有关。方法选用健康雄性白色豚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将实验组动物暴露于4kHz、120dB SPL窄带噪声中4h,分别测试噪声刺激停止后1、4、14d及对照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通过透射电镜和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ni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ing,TUNEL),检测SGC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SGC出现了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实验组SGC的TUNEL染色明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噪声可以诱导SGC凋亡;SGC凋亡与caspase-3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强噪声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群 梁群 +1 位作者 严红 王建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分析方法,检测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124例健康对照组IL-10基因启动子-1082G/A、-592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确定了...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分析方法,检测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124例健康对照组IL-10基因启动子-1082G/A、-592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确定了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肝硬化组与对照组IL-10基因启动子-592A/C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1),肝硬化组-1082G/A位点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G等位基因相对于A等位基因患肝硬化的机会比为0.373(95%CI:0.166~0.838).IL-10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基因启动子-1082G/A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肝硬化易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清 吴清明 +2 位作者 于皆平 童强 王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例手术切除的ESCC标本和10例正常的食管黏膜组织进行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v、COX-2和...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8例手术切除的ESCC标本和10例正常的食管黏膜组织进行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v、COX-2和用CD34标记的毛细血管蛋白的表达情况。查阅病历记录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果:HIF-1α、COX-2在正常的食管组织中不表达或很微弱的表达,在ES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9%、65%,HIF-1α、COX-2表达程度呈正相关;二者表达与食管癌的微血管密度相关;HIF-1α、COX-2蛋白的表达与ESCC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肿瘤形态无关。结论:ESCC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增加,ESCC的不良生物学行为与HIF-1α、COX-2过表达导致肿瘤血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抗原 CD34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MGMT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家华 孙幼芳 +1 位作者 曾桃英 王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疗效、预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三相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检测76例胃癌组织MGMT的表达,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76例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率为35.3%(4/17),明显低于生存5年以下组,后者MGMT阳性表达率为65.9%(22/41)(P<0.05)。白细胞计数≥3×109/L组MGMT阳性率为54.8%(23/42),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3×109/L组[23.5%(8/34)](P<0.01)。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间MGM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组间MGMT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MGMT基因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MGMT基因表达水平对抗癌治疗、提高骨髓耐受性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胃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桃英 孙幼芳 +3 位作者 段家华 周祖良 王君 刘俐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方法及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对76例胃癌组织、73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GMT基因标记检测,同时应用自...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加强型原位杂交方法及寡核苷酸探针高效标记技术对76例胃癌组织、73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MGMT基因标记检测,同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胃癌组织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0.8%(31/76),低于正常胃组织的60.0%(12/20),MGMT表达强阳性率为32.3%(10/31),也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3.3%(10/1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癌旁组织MGM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6.6%(34/73),MG-MT表达强阳性率为41.1%(14/34),与胃癌组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定量分析示,胃癌组织MGMT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阳性单位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组织、癌旁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之间MGMT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人体胃组织存在高度表达的MGMT基因,胃癌发生与MGM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有关,MGMT基因异常表达是胃癌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的早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基因表达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肾经方对慢性肾纤维化大鼠β-Catenin、Col1、L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小利 黄招兰 +4 位作者 胡姗姗 艾萌 吴文莉 谢岱 马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4-1001,共8页
目的:观察归经组方对肾纤维化进程干预的疗效及肾组织Wnt经典信号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以经验方肾衰Ⅰ号为B组,治则相同不归肾经药物组方为A组,以治则相同归肾经的组方为C组,同时设模型组(model ... 目的:观察归经组方对肾纤维化进程干预的疗效及肾组织Wnt经典信号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以经验方肾衰Ⅰ号为B组,治则相同不归肾经药物组方为A组,以治则相同归肾经的组方为C组,同时设模型组(model group),假手术组(sham group)。连续治疗2月后,采血检测肾功能及血色素、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Wnt2、GSK-3β、β-Catenin组织肾功、LN、Col1a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LN、COL1在肾组织表达。结果:治疗2月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质量、血色素(Hemoglobin,Hb)含量显著降低(P <0.01),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及24小时尿蛋白(24 hour urine protein,24hUPr)定量显著增高(P <0.01),Wnt2、GSK-3β、β-Catenin、LN、Col1a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 <0.01),LN、COL1蛋白表达(IHC)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体重、Hb显著增高(P <0.01),BUN、Cr、24 h尿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1),Wnt2、GSK-3β、β-Catenin均显著降、LN、Col1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1),LN蛋白表达(IHC)显著降低(P <0.05),C组COL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与C组比较,A、B组Hb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经验方、归肾经方和不归肾经方均能通过调控Wnt经典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减缓肾纤维化进程,归肾经方在改善动物贫血状态上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 肾纤维化 wnt2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和MMP-2的表达、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双英 吴静 杨贵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39,3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腺癌中巨噬细胞和血管的分布和计数,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中MMP-2的表达,揭示结肠癌中巨噬细胞、MMP-2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79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 目的: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腺癌中巨噬细胞和血管的分布和计数,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肿瘤中MMP-2的表达,揭示结肠癌中巨噬细胞、MMP-2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79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微血管的数目进行计数和分析并检测巨噬细胞中MMP-2的表达,根据结果对巨噬细胞数目、血管数目、临床病理参数、MMP-2的表达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肠癌中巨噬细胞被鼠抗人CD68单克隆抗体标记为棕黄色。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正常组(F=412.04,P<0.05);巨噬细胞的数目差异在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和Duck’s分期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0和F=412.04,P<0.05);微血管的密度(MVD)的差异在结肠癌的Duck’s分期有统计学的意义(t=7.35,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6.77,P<0.05);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为强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中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10.91,P<0.05);MMP-2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数目和MVD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值分别为0.451、0.672,P<0.05)。结论:MMP-2和TAMs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肠癌中,TAMs可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结肠癌 血管生成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啸 罗莹 徐晓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MRI/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利用分子影像探针,于活体无创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本研究探讨AIS后MMP-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特点。材料与方法15只ApoE-/-小鼠按高脂饮食(0.5%胆酸钠、10%脂肪、2%胆固醇... 目的MRI/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利用分子影像探针,于活体无创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本研究探讨AIS后MMP-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特点。材料与方法15只ApoE-/-小鼠按高脂饮食(0.5%胆酸钠、10%脂肪、2%胆固醇)喂养20周,建立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随机选取其中5只按体重经尾静脉注入抗MMP-9抗体NIR7971 mg/kg(实验组);随机选取5只注射非特异性IgG-NIR 7971 mg/kg(对照组);剩余5只ApoE-/-小鼠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 mg/kg(空白组)。所有注射剂量均同实验组。24 h后对所有实验小鼠行MRI/NIRF双功能显像。显像完毕后进行颈动脉斑块内MMP-9免疫荧光分布检测与常规病理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所有小鼠缺血性卒中模型建立2 h时即可检测到MMP-9表达,模型建立24 h时达到高峰。所有小鼠注入荧光探针后均存活良好,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24 h后小鼠颅脑见强荧光信号,主要聚集于斑块好发部位;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信噪比分别为456.39±24.19、19.48±3.19和4.19±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颈动脉NIRF阳性面积与脂肪阳性面积呈线性相关(r=0.738,P<0.05);免疫荧光检测斑块内MMP-9的表达与巨噬细胞的分布一致,荧光信号主要聚集于斑块纤维帽。HE染色也证实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结论AIS后MMP-9活性的MRI/NIRF双功能显像可作为颈动脉斑块危险分层与诊断的新方法,对评估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病情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性病 磁共振成像 谱学 近红外线 光谱法 荧光 荧光素类 诊断显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中耳炎和细菌性鼻窦炎药物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密妹 李琳 王静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急性中耳炎(AOM)和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BS)为成人和儿童临床常见病,选择最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阿莫西林一直是一线治疗药物,对肺炎链球菌具良好抗菌活性,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配合治疗,但对产β-内酰胺酶流感杆菌无效。阿... 急性中耳炎(AOM)和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BS)为成人和儿童临床常见病,选择最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阿莫西林一直是一线治疗药物,对肺炎链球菌具良好抗菌活性,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配合治疗,但对产β-内酰胺酶流感杆菌无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产β-内酰胺酶流感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但其嗅味不佳。阿奇霉素短程疗法主张仅适应于青霉素致变态反应的患者。头孢地尼、头孢泊肟、头孢呋辛均为治疗儿童AOM和ABS的可选药物,但头孢泊肟、头孢呋辛的嗅味不佳,头孢地尼和头孢泊肟可每日给药1次,而仅头孢地尼被批准为AOM的短程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中耳炎 急性 鼻窦炎 细菌性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