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与血管性痴呆共病网络:整合单细胞多组学与靶向FOXC1药物筛选
1
作者 夏天骄 张添琦 +5 位作者 王碧洁 张希源 曾巧春 汪诗娆 曹晓璐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8-506,共9页
目的 揭示心力衰竭(HF)与血管性痴呆(VaD)的共病机制,挖掘跨器官治疗靶点及心脑协同保护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使用Seurat对GEO数据库中8例单细胞数据进行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构建器官通讯网络并筛选前95%高置信配体-受体对进行KEGG... 目的 揭示心力衰竭(HF)与血管性痴呆(VaD)的共病机制,挖掘跨器官治疗靶点及心脑协同保护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使用Seurat对GEO数据库中8例单细胞数据进行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构建器官通讯网络并筛选前95%高置信配体-受体对进行KEGG富集分析,同时结合limma与CIBERSORT对70例常规转录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免疫浸润评估。利用AutoDock Vina筛选TCMbank库31186种天然化合物,经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其稳定性。结果单细胞图谱显示HF成纤维细胞占比43.75%(7亚群),VaD少突胶质细胞占76.57%(6亚群)。跨疾病分析表明HF成纤维细胞通过COLLAGEN信号、VaD胶质细胞通过SPP1信号驱动病理进程,共享PI3K-Akt和ECM-受体交互通路。鉴定出HF特征基因TNXB/THBS4/COL1A2,VaD特征基因SPP1/PDGFC/TGFA,联合分析得出FOXC1为共病核心转录因子。免疫微环境显示B细胞普遍激活。筛选出的8种FOXC1抑制剂中,青黛酮(Qingdainone)的结合最优[亲和力:-9.0 kcal/mol, RMSD:(0.2±0.06)nm]。结论 该研究阐明HF与VaD的纤维化-神经炎症共病机制,发现了靶向FOXC1的天然抑制剂青黛酮,为共病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力衰竭 单细胞转录组 叉头框转录因子C1 青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癌发生率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晓颖 黄启友 +3 位作者 谢竹夫 姚菲 龙辉 吴清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7-325,共9页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癌发生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腹腔注射二甲基肼(DMH)诱导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通过ME...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癌发生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腹腔注射二甲基肼(DMH)诱导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通过MET灌胃和控制摄入饮食量的方法模拟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治疗方案。将大鼠分为正常组(NC组),对照组(Control组)和实验组(MET组)。在DMH注射32周末,解剖所有大鼠,记录结直肠肿瘤的发生率、个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直肠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大鼠结直肠组织与肿瘤组织中IL-17的表达,收集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结果 (1)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控制实验组大鼠的高血糖。(2)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发生率和平均肿瘤数有显著差异。(4)HE染色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干预可缓解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正常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IL-17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对照组正常肠组织中IL-1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而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组织中IL-17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6)二甲双胍干预可降低由DMH诱导的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大鼠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NMDS显示实验组与正常组肠道菌群群落组成差异最大,实验组与对照组群落组成相似。组间物种差异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属水平上,实验组的Ligilactobacillus、Ruminococcus、[Eubacterium]_siraeum_group、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Alistipes、[Eubacterium]_fissicatena_group、UCG-005丰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二甲双胍干预可降低由DMH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并影响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构成。同时二甲双胍降低由DMH诱导的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大鼠正常肠组织中的IL-17表达,但无法抑制其肿瘤组织中IL-17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 IL-17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名精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力 王强 +6 位作者 周玉丹 万京桦 周国祥 徐佳琪 王子涛 肖硕 辛祖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天名精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包括天名精甲醇提取物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天名精乙酸乙酯提取物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测量小鼠脾脏质... 目的探讨天名精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包括天名精甲醇提取物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天名精乙酸乙酯提取物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测量小鼠脾脏质量、脏器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B淋巴细胞溶血空斑形成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天名精甲醇提取物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天名精乙酸乙酯提取物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小鼠脾脏质量[(170.6±10.09),(148.6±12.09),(198.6±20.11),(174.8±16.77) mg比(117.6±10.89)mg]增加(P<0.01);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53.40±3.20)%,(57.40±1.34)%,(56.60±3.97)%,(50.80±3.96)%比(35.49±1.64)%]增加(P<0.01);溶血空斑形成数[(498±42.10),(472±20.40),(1368±47.56),(1280±125.98)比(361±11.70)]增加(P<0.01)。结论天名精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名精提取物 免疫作用 脾脏质量 溶血空斑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与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申鑫 张志兵 +5 位作者 陈雅梦 王恒琦 张宏伟 柳赟昊 张玲 曹晓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5,216,共7页
目的通过分别建立SD大鼠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研究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7组,构建脑缺血24、48、72 h模型及脑缺血2 h再... 目的通过分别建立SD大鼠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研究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7组,构建脑缺血24、48、72 h模型及脑缺血2 h再灌注24、48、72 h模型。以Longa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大脑皮层、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免疫荧光法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又称NALP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Longa评分更高,且脑组织梗死体积显著增大。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3区的神经元损伤明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再灌注48 h大鼠的脑皮层和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但在再灌注72 h时再度加重。与正常组比较,完全缺血24 h和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NALP3-Cy3荧光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完全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均可造成大脑皮层和海马CA3区的神经元损伤,仅在缺血2 h再灌注48 h时大脑损伤可部分恢复;在上述两模型中炎症因子NALP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脑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 NOD样受体蛋白3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系统建立斑马鱼Spag6基因敲除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世阳 张志兵 +5 位作者 镇景开 Megan Hept 李为 James A.Lister 张玲 曾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对斑马鱼的精子相关抗原6(Spag6)基因进行编辑,建立Spag6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方法针对斑马鱼Spag6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选取靶位点,构建向导RNA(gRNA)表达载体并体外转录,将gRNA和Cas9mRNA混合物显... 目的采用高效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对斑马鱼的精子相关抗原6(Spag6)基因进行编辑,建立Spag6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方法针对斑马鱼Spag6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选取靶位点,构建向导RNA(gRNA)表达载体并体外转录,将gRNA和Cas9mRNA混合物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单细胞期的受精卵中,24~48h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出目的片段,限制性酶切法初步检测基因打靶情况,最后进行测序分析确定编辑效果。结果取3个靶位点(S1、S2、S3)进行实验,选择gRNA浓度较高的S1和S3进行注射。限制性酶切及测序的结果显示S3已产生编辑效应。结论通过CRISPR/Cas9系统成功地获得Spag6基因编辑的突变体,为进一步探讨斑马鱼Spag6基因的体内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Spag6 斑马鱼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致脑室运动纤毛功能障碍诱发脑水肿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玉洁 张玲 +3 位作者 马兰 滕增光 贾金鑫 曹晓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室管膜细胞上运动纤毛功能对缺血性脑卒脑水肿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线栓法构建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Longa’s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 目的探讨室管膜细胞上运动纤毛功能对缺血性脑卒脑水肿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线栓法构建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Longa’s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运动纤毛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运动纤毛相关蛋白SPAG6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运动纤毛结构和SPAG6的表达分布。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脑水肿明显(P<0.05)。HE染色和SEM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紧密、规则,室管膜细胞核圆润饱满,运动纤毛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模型组脑组织结构松散,室管膜细胞核皱缩浓染,出现大量坏死细胞,运动纤毛数量和密度显著降低、排列杂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的SPAG6总蛋白量较假手术组升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纤毛长度明显较短(P<0.05);模型组的SPAG6总荧光强度较假手术组增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室管膜细胞上SPAG6的平均荧光强度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CIS-R)损伤使纤毛上的SPAG6荧光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下调室管膜细胞表面运动纤毛上的SPAG6表达,造成运动纤毛结构和功能障碍,进而继发脑水肿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室管膜细胞 运动纤毛 SPAG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邱宇 王强 +1 位作者 李喜霞 吴清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3-749,共7页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将其作为大肠癌靶点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检索国内外主要的生物医学相关数据库,收集2018年6月前发表的关于GRP78在不同特征人群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将其作为大肠癌靶点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检索国内外主要的生物医学相关数据库,收集2018年6月前发表的关于GRP78在不同特征人群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根据NOS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质控,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GRP78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大肠组织(OR=10.31,95%CI=5.02~16.19,P<0.05)及腺瘤组织(OR=3.27,95%CI=1.50~7.16,P<0.05)。GRP78表达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的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是否远处转移具有显著正相关性(OR=2.64,95%CI=1.25~5.60,P<0.05;OR=3.00,95%CI=1.08~8.30,P<0.05),与高分化和中、低分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OR=0.45,95%CI=0.23~0.88,P<0.05),但与TNM分期、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年龄、性别等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GRP78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临床病理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