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3种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余桂林 李楠 +3 位作者 王贻宁 李友胜 陈方玉 韩兵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体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组成、显微结构及硬度变化。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体系的包埋料包埋铸造钛铸件,肉眼观察铸件表面颜色;用电子探针对铸件表面反应层组成、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用显微硬度仪测试铸件表面硬度值... 目的:检测不同体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组成、显微结构及硬度变化。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体系的包埋料包埋铸造钛铸件,肉眼观察铸件表面颜色;用电子探针对铸件表面反应层组成、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用显微硬度仪测试铸件表面硬度值。结果:氧化硅系、氧化铝系、氧化镁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颜色分别是黑色、银灰色、橙黄色;表面反应层厚度分别是80μm、50μm、14μm;表面硬度结果显示:氧化硅系、氧化铝系、氧化镁系铸件分别在距表面120μm、80μm、40μm内硬度值明显减少,超出此范围变化较小;3种铸件表面硬度值在距表面120μm后趋于一致。结论:氧化硅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厚度最厚,反应最多;氧化镁系包埋料铸出的钛铸件表面反应层厚度最薄,反应最少;氧化铝系包埋料处入它们两者之间。从反应层的角度来看,氧化镁系包埋料是这3种包埋料中最理想的铸钛包埋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铸件 铸钛包埋料 表面反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