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5a受体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泽英 刘东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1,共4页
补体活化产物C5a是炎症反应趋化因子,具有过敏毒素样作用和强趋化作用,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5a的作用主要通过与C5a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研究表明在多种肾脏疾病中均可引肾脏细胞中C5a受体的表达增加,从不同层面阻断C5a与C5... 补体活化产物C5a是炎症反应趋化因子,具有过敏毒素样作用和强趋化作用,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5a的作用主要通过与C5a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研究表明在多种肾脏疾病中均可引肾脏细胞中C5a受体的表达增加,从不同层面阻断C5a与C5a受体的相互作用可降低肾脏损伤。随着C5a受体功能、信号传递途径及与肾脏疾病关系的不断深入研究,C5a受体有望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在炎症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论文综述了C5a受体的结构、信号传导途径及与肾脏炎症性疾病的关系,有助于为肾脏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A C5A受体 信号传导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乳酸发酵对薇菜中硒富集和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晓彤 王常苏 +2 位作者 许晓梅 高泽鑫 高冰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首先对乳酸菌产酸能力及接种组合搭配进行正交试验研究。通过对比接种乳酸发酵富硒和自然发酵富硒,研究薇菜中硒的富集和转化规律。得到了接种乳酸发酵对薇菜中总硒的富集以及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添加0.08‰食品级... 首先对乳酸菌产酸能力及接种组合搭配进行正交试验研究。通过对比接种乳酸发酵富硒和自然发酵富硒,研究薇菜中硒的富集和转化规律。得到了接种乳酸发酵对薇菜中总硒的富集以及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添加0.08‰食品级亚硒酸钠的条件下,接种乳酸发酵的薇菜最终有机硒含量可达36.8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菜 乳酸菌 有机硒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喔啉-2-羧酸人工抗原合成与抗体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泽英 袁宗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试验以喹喔啉-2-羧酸(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QCA)及其与γ-氨基丁酸(ABA)的衍生物(QCA-ABA)为半抗原,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抗原。以QCA-BSA和QCA-ABA-BSA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试验以喹喔啉-2-羧酸(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QCA)及其与γ-氨基丁酸(ABA)的衍生物(QCA-ABA)为半抗原,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抗原。以QCA-BSA和QCA-ABA-BSA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合物的结合情况,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分析抗体特性。结果表明,以QCA-BSA、QCA-ABA-BSA为免疫原制备的抗体平均效价分别为12.8×104、6.4×104。2种抗体对QCA灵敏度低,IC50均大于10000ng/mL,而对QCA-ABA的灵敏度高,IC50分别为14.2和7.75ng/mL,特异性好,仅与3-甲基-喹喔啉-2-羧酸(12%)、卡巴氧(0.038%)和喹赛多(0.028%)有较低程度的交叉反应,与衍生试剂和结构类似物均无交叉反应(<0.01%)。该抗体为建立动物可食性组织中QCA残留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喔啉-2-羧酸 卡巴氧 半抗原 人工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a受体颉颃剂及其在动物疾病模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泽英 刘东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C5a受体是人和动物体内补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C5a结合后介导了众多生物学效应,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在多种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如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肺损伤、脓毒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如何抑制C5... C5a受体是人和动物体内补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C5a结合后介导了众多生物学效应,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在多种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如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肺损伤、脓毒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如何抑制C5a受体的生物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着重介绍了C5a受体颉颃剂及其在动物疾病模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A C5A受体 颉颃剂 补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焙烤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卢金珍 段春红 +2 位作者 吴季勤 任俊 陈列芹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2期86-88,共3页
"焙烤工艺学"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依托学校与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对接企业标准,研究了"焙烤工艺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以及实验教材、实训条... "焙烤工艺学"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依托学校与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对接企业标准,研究了"焙烤工艺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以及实验教材、实训条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烤工艺学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动物组织中卡巴氧残留标示物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泽英 袁宗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196,共4页
将卡巴氧残留标示物喹喔啉-2-羧酸(QCA)与γ-氨基丁酸(ABA)衍生成喹喔啉-2-甲酰胺丁酸(QCA-ABA),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免疫原(QCA-ABA-BSA),将QCA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作为包被原(QCA-OVA),建立了猪可食性组织中QCA的间接竞争... 将卡巴氧残留标示物喹喔啉-2-羧酸(QCA)与γ-氨基丁酸(ABA)衍生成喹喔啉-2-甲酰胺丁酸(QCA-ABA),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免疫原(QCA-ABA-BSA),将QCA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作为包被原(QCA-OVA),建立了猪可食性组织中QCA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最优的QCA-OVA包被抗原浓度为4μg/mL,抗体稀释倍数为1∶3.2×104,最适检测范围为0.2~51.2 ng/mL,最低检测限为0.6μg/kg,对猪肌肉和猪肝脏的添加回收率为47.4%~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氧 喹喔啉-2-羧酸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红曲甜米酒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泽英 陈列芹 杨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0期75-76,共2页
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红曲甜米酒的色泽、外形、气味滋味进行权重分析,建立感官综合评价体系。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料水比(糯米:水)、红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下的样品进行综合评分... 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红曲甜米酒的色泽、外形、气味滋味进行权重分析,建立感官综合评价体系。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料水比(糯米:水)、红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下的样品进行综合评分,对红曲甜米酒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水比(糯米:水)1:1,红曲添加量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3天,红曲甜米酒色泽红亮,醇厚味甜,有红曲特有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红曲 米酒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泽英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10期59-61,共3页
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原理、类型以及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和国内外应用现状,讨论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酶联免疫分析 兽药残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大米气味成分构成的研究
9
作者 吴季勤 段春红 +3 位作者 刘松雁 魏昆鹏 王志恒 刘敬科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116-2119,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膨化大米挥发性成分构成。结果表明,膨化大米主要为醛、碳氢、含苯衍生物、醇、酮、酸和其他类挥发性成分构成,其中醛14种(67.30%)、碳氢8种(3.35%)、含苯衍生物7种(3.29%...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膨化大米挥发性成分构成。结果表明,膨化大米主要为醛、碳氢、含苯衍生物、醇、酮、酸和其他类挥发性成分构成,其中醛14种(67.30%)、碳氢8种(3.35%)、含苯衍生物7种(3.29%)、酮4种(4.38%)、醇2种(1.20%)、酸2种(3.62)和其他类物质3种(16.86%),己醛(32.93%)、2-戊基-呋喃(13.28%)、(E,E)-2,4-癸二烯醛(11.27%)和壬醛(5.74%)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醛类物质种类丰富、含量最高,为膨化米粉中重要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 大米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钙的纯化工艺及其添加量对腌菜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杜韵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2,58,共5页
以鸡蛋壳为原料自制乳酸钙,实验研究了自制乳酸钙的纯化工艺及其添加量对腌菜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3种萃取剂中铜铁试剂的萃取率最高,并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3个因素对乳酸钙纯化效果影响程度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溶液pH... 以鸡蛋壳为原料自制乳酸钙,实验研究了自制乳酸钙的纯化工艺及其添加量对腌菜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3种萃取剂中铜铁试剂的萃取率最高,并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3个因素对乳酸钙纯化效果影响程度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溶液pH值,铜铁试剂作萃取剂时,乳酸钙的最佳纯化条件为:萃取温度30℃,溶液pH值6.0,萃取时间40min;乳酸钙的添加量为0.08%时,腌制萝卜的色泽与体态、香气、质地与滋味的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钙 纯化 腌菜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