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降解保水地膜田艺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金珍 熊汉国 +1 位作者 赵为 任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4-176,179,共4页
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为对照,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生物降解保水地膜的田艺特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同普通聚乙烯地膜一样,具有保温、保水的作用,但在土壤性状及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均优于普通地膜,且具有全生物降解特性。该... 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为对照,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生物降解保水地膜的田艺特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同普通聚乙烯地膜一样,具有保温、保水的作用,但在土壤性状及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均优于普通地膜,且具有全生物降解特性。该研究结果为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生物降解 田艺 保水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胡燕梅 杨龙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90-193,共4页
本文对国内外已发现的生防微生物及其寄生的靶标植物病原真菌的种类、防治机理、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利用生防微生物在进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生防微生物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涂绍勇 李凤娇 杨爱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21-224,共4页
探讨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选取1株黑曲霉菌株进行试验,考察发酵产物中主要黄酮苷元异鼠李素、槲皮素的含量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最佳氮源和转化条件,微生物转化后用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以黄豆... 探讨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选取1株黑曲霉菌株进行试验,考察发酵产物中主要黄酮苷元异鼠李素、槲皮素的含量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最佳氮源和转化条件,微生物转化后用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可得到最高的黄酮苷元含量;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体积分数40%、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96h,在此条件下,转化得到的异鼠李素为78mg/g,槲皮素为2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黄酮苷 黄酮苷元 黑曲霉 微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涂绍勇 杨爱华 +1 位作者 邓家庆 闫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667-13668,13671,共3页
以所从事的酶工程理论教学、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为出发点,进行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来实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 以所从事的酶工程理论教学、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为出发点,进行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来实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效果,为相关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工程 改革 科学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诱导刺激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妍玲 潘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57-12459,共3页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18天添加对喜树碱生物合成最有利。在第8天添加0.5μmol/L终浓度的Cu2+后再在第18天添加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可以使喜树碱的产量在第24天达到71.9mg/L,是未经处理的7.9倍。[结论]Cu2+诱导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喜树碱 悬浮培养 铜离子 诱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方一 杨登想 杨艳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3期370-371,375,共3页
结合高职院校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实际,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新评估体系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做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发酵工程课程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董妍玲 潘学武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6期126-127,共2页
三本民办高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有必要在民办高校进行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文章概述了从教学体系、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立体化教改的内容和效果,为促进民办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婷 吕明治 +1 位作者 董妍玲 范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82-8885,共4页
[目的]建立油茶SRAP-PCR的反应体系,并筛选合适的引物。[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油茶基因组DNA,DNA扩增时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果采用电泳法和成像系统进行分离和记录。[结果]在3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浓度分别是Mg2+1.5 mmol/L、模板DNA90ng... [目的]建立油茶SRAP-PCR的反应体系,并筛选合适的引物。[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油茶基因组DNA,DNA扩增时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果采用电泳法和成像系统进行分离和记录。[结果]在3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浓度分别是Mg2+1.5 mmol/L、模板DNA90ng、引物0.21μmol/L、dNTPs 110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反应程序中第2次最适退火温度为49℃。随后,在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结论]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及筛选的引物为SRAP分子标记在油茶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SRAP PCR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婷 刘双青 +1 位作者 郭淑倩 姚瑶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以油茶DNA为材料,对AFLP分析中的基因组DNA酶切用量、连接液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比较。结果表明,用EcoRⅠ和MseⅠ双酶切500 ng基因组DNA效果最好,酶切产物加接头后稀释10倍进行预扩增效果较好。在M... 以油茶DNA为材料,对AFLP分析中的基因组DNA酶切用量、连接液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比较。结果表明,用EcoRⅠ和MseⅠ双酶切500 ng基因组DNA效果最好,酶切产物加接头后稀释10倍进行预扩增效果较好。在Mg2+浓度为50μmol/L时,预扩增产物稀释90倍作为选择性扩增模板,扩增效果最佳。此体系的建立为AFLP在油茶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AFLP 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叶熏衣草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燕梅 吴昌昊 +2 位作者 周骏江 周全 郭云贵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6,119,共3页
初步建立了羽叶熏衣草(Lavandula pinnata)的离体快繁体系。研究表明:外植体类型、培养基添加的激素浓度及比例对羽叶熏衣草组织培养有显著影响。其中外植体以第一节段芽增殖系数最高,培养基MS+6-BA 3.0 mg/L最有利于芽的增殖,1/2MS+NAA... 初步建立了羽叶熏衣草(Lavandula pinnata)的离体快繁体系。研究表明:外植体类型、培养基添加的激素浓度及比例对羽叶熏衣草组织培养有显著影响。其中外植体以第一节段芽增殖系数最高,培养基MS+6-BA 3.0 mg/L最有利于芽的增殖,1/2MS+NAA 0.1 mg/L最适于诱导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叶熏衣草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菇快速繁殖体系的构建
11
作者 王松太 汪军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14-14,16,共2页
以慈菇茎尖为外植体,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及激素配比探讨茎尖分化率以及慈菇的增殖系数。结果表明,用10%安替福民浸泡2min,75%乙醇表面消毒30s,再用0.1%升汞处理10min的方法消毒效果最好;茎尖分化的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BAP+0.2mg/LI... 以慈菇茎尖为外植体,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及激素配比探讨茎尖分化率以及慈菇的增殖系数。结果表明,用10%安替福民浸泡2min,75%乙醇表面消毒30s,再用0.1%升汞处理10min的方法消毒效果最好;茎尖分化的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1.0mg/LBAP+0.2mg/LIAA+30g/L蔗糖,pH值5.8;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4.0mg/LBAP+0.2mg/LNAA+30g/L蔗糖,pH值5.8,增殖系数为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菇 茎尖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燕梅 郭云贵 +2 位作者 蒋细旺 余群娣 崔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0-693,共4页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椰乳、5 mL/L芦荟汁、1 mL/L蜂蜜、32.6 mL/L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汁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Ginkgo biloba L.) 愈伤组织 黄酮 蔗糖 蜂蜜 椰子乳(CM) 芦荟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物对冷却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姚晓琳 潘思轶 +4 位作者 张晓维 段春红 王鲁峰 朱新荣 徐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60-463,共4页
通过将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物(PMFs)对鲜猪肉进行涂膜处理,并采用PE有氧包装形式,以色价、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值)、细菌总数和假单胞菌数的变化为指标,评价PMFs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PMFs对冷却肉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与乙... 通过将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物(PMFs)对鲜猪肉进行涂膜处理,并采用PE有氧包装形式,以色价、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值)、细菌总数和假单胞菌数的变化为指标,评价PMFs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PMFs对冷却肉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与乙醇对照组相比,经PMFs处理后的冷却肉其pH值、TVB-N值、细菌总数和假单胞菌数等指标均变化缓慢,且对肉色无不良影响,可使冷却肉保质期延长至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甲氧基黄酮 冷却肉 涂膜保鲜 细菌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水平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韩晓红 王春龙 段春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4-97,F0002,共5页
以金线莲的茎片、带节茎段和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对福建金线莲原球茎诱导、丛生芽诱导及幼苗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 0.2 mg/L+ZT 0.2 mg/L+蔗糖30 g... 以金线莲的茎片、带节茎段和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对福建金线莲原球茎诱导、丛生芽诱导及幼苗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 0.2 mg/L+ZT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诱导率达81%;适合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TDZ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丛生芽诱导增殖效果最佳,90 d时增殖倍数达23倍;适合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IBA 4.0 mg/L+6-B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AC 3 g/L+香蕉汁10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组织培养 激素 原球茎 丛生芽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法提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涂绍勇 李路 +2 位作者 杨爱华 梅双喜 王海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0-222,共3页
对以PEG(聚乙二醇)/(NH4)2SO4为双水相系统提取的木瓜蛋白酶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不同分子量PEG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及PEG浓度、(NH4)2SO4浓度、pH和温度对木瓜蛋白酶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最佳条件为PEG60027%,(N... 对以PEG(聚乙二醇)/(NH4)2SO4为双水相系统提取的木瓜蛋白酶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不同分子量PEG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及PEG浓度、(NH4)2SO4浓度、pH和温度对木瓜蛋白酶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最佳条件为PEG60027%,(NH4)2SO421%,pH7·0和温度60℃。在上述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分配系数可达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木瓜蛋白酶 分配系数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燕梅 韩晓红 周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0-363,374,共5页
为探索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以银杏液体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250 mL的三角瓶中装入8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25℃,100 r/min转速下摇床培养,试验设计分别为光照与黑暗、培养时间、细胞聚集体的大小、前体物对银杏... 为探索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以银杏液体悬浮系为试验材料,在250 mL的三角瓶中装入80 mL液体培养基,置于25℃,100 r/min转速下摇床培养,试验设计分别为光照与黑暗、培养时间、细胞聚集体的大小、前体物对银杏液体悬浮细胞系产生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培养14 d黄酮含量最高,3~4 mm粒径的细胞聚集体是黄酮合成的适宜细胞聚集体,前体物L-苯丙氨酸和乙酸钠对黄酮合成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初步探索到银杏液体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下产生黄酮的工艺条件,为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工业化生产黄酮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Ginkgo biloba L.)液体悬浮细胞培养 细胞聚集体 黄酮 前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胞杆菌TU100生长和产生抗菌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瑞 江木兰 +1 位作者 胡小加 姚小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在油菜根际高效定殖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U100为材料,研究其主要抗菌物质的代谢条件。证明其主要拮抗物质属胞外分泌型,释放到培养液中,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TU100在28-30℃... 以在油菜根际高效定殖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U100为材料,研究其主要抗菌物质的代谢条件。证明其主要拮抗物质属胞外分泌型,释放到培养液中,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TU100在28-30℃生长旺盛,产抗菌物质也较多;培养48h数量达最大值,培养72h抗菌物质的产生量达高峰。培养液的初始pH值6-8有利于TU100增殖,抗菌物质活性也最强;通气良好的条件下TU100菌株生长好、产抗菌物质量多;培养基C/N比对菌株生长也有重要影响,C/N比为15时有利于TU100生长以及抗菌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物质 培养条件 C/N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生根壮苗培养基优化及移栽基质选择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晓红 孙金龙 段春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8,23,共4页
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对铁皮石斛生根壮苗的影响。同时以优良的试管苗为试材,搭配不同比例的基质,研究其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培养基N6+NAA 0.5 mg/L+IBA0.1 mg/L... 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对铁皮石斛生根壮苗的影响。同时以优良的试管苗为试材,搭配不同比例的基质,研究其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培养基N6+NAA 0.5 mg/L+IBA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AC 5 g/L+香蕉汁100 mL/L生根壮苗效果最佳,试管苗根粗叶绿,可达到出瓶效果;移栽基质火山岩+松树皮+活苔藓效果最佳,石斛试管苗成活率可达90%且长势优良,30 d后有新芽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生根壮苗 移栽 基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丝体粗多糖提取方法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华晶 许修宏 +2 位作者 马怀良 黄芳 腾培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试验从蛹虫草菌丝体中提取多糖,用水和碱溶液两种溶剂分别进行提取实验,进行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利用正交旋转设计软件包计算从而找到多糖最佳提取条件。
关键词 蛹虫草 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寡糖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云贵 朱惠霞 +1 位作者 唐业刚 游林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5-247,共3页
以来源于魔芋粉的甘露寡糖为材料,探讨不同甘露寡糖添加剂量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及血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 g/kg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与林可霉素差异不显著;2 g/kg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血清总... 以来源于魔芋粉的甘露寡糖为材料,探讨不同甘露寡糖添加剂量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及血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 g/kg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与林可霉素差异不显著;2 g/kg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脂肪含量和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趋势,能较好地替代林可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寡糖 林可霉素 三黄鸡 胆固醇 甘油三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