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初加工车间降温调湿环节设计与研究
1
作者 洪学新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37-38,共2页
本篇文章主要对我国大型茶叶企业和中型茶叶企业的车间温度、湿度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对茶叶加工车间员工的健康以及湿度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满足车间员工在工作当中的舒适性和提升茶叶的品质,文章提出了对茶... 本篇文章主要对我国大型茶叶企业和中型茶叶企业的车间温度、湿度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对茶叶加工车间员工的健康以及湿度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满足车间员工在工作当中的舒适性和提升茶叶的品质,文章提出了对茶叶加工车架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并且结合茶叶加工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茶叶加工车间常见的除温、祛湿的基本措施,并分析了茶叶初加工车间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初加工 车间 温度 降温 调湿 通风系统 设计环节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韧性视角下地下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源 田燕 +2 位作者 李智勇 贾潞娟 范李兴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提高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水平,从空间韧性视角出发,探究地下公共空间在构建韧性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规划应对策略。通过对地下公共空间韧性表征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韧性溢出理论构想,以描述地下公共空间对城市系统的韧性支撑与其自... 为提高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水平,从空间韧性视角出发,探究地下公共空间在构建韧性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规划应对策略。通过对地下公共空间韧性表征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韧性溢出理论构想,以描述地下公共空间对城市系统的韧性支撑与其自身韧性建设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分别使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武汉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地下公共空间现状韧性溢出效应进行评价。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从空间设计、制度创新和治理水平3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韧性 地下公共空间 韧性溢出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洪学新 郑龙飞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226-227,共2页
以茶生态理念优化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方案,既有效降低了暖通空调的用能成本,也有效节约了能源支出,提高建筑运行的经济性。因此,随着绿色低碳经济逐渐成熟,在设计、建设建筑工程时,要对建筑整体状况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合理的空调节能... 以茶生态理念优化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方案,既有效降低了暖通空调的用能成本,也有效节约了能源支出,提高建筑运行的经济性。因此,随着绿色低碳经济逐渐成熟,在设计、建设建筑工程时,要对建筑整体状况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合理的空调节能优化方案,尽可能实现暖通实效与节能降耗的有效统一。本文以茶生态理念的基础内涵和特征为研究基础,针对目前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茶生态理念下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生态理念 建筑 暖通空调 节能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超长大直径钢管桩竖向承载特性模拟 被引量:37
4
作者 张明远 黎生南 +1 位作者 彭文韬 宋华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56-2860,共5页
近年来,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多,但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却很少,设计中仍然参考普通桩的计算理论。本文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实际工程中一超长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沉降特性进行... 近年来,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多,但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却很少,设计中仍然参考普通桩的计算理论。本文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实际工程中一超长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沉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静载荷竖向承载特性试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相互补充和相互验证,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表明了本文所编制的有限差分程序用以初步模拟分析超长大直径钢管桩承载特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长大直径钢管桩是典型的端承摩擦型桩;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变化很复杂,其变化与土性密切相关;桩身轴力向下传递的速度与桩侧摩阻力在不同土层中的发挥程度息息相关。这些结论对实际工程中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大直径钢管桩 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 竖向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猛 崔秀文 +2 位作者 颜鑫 王浩 王二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8-646,共9页
为了研究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单轴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对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和岩石-钢纤维混凝土(R-SFRC)复合层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和C50)和纤维掺量(0、40、60和80 kg/m^(3))对钢纤维混凝土和复合... 为了研究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层单轴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对岩石、钢纤维混凝土和岩石-钢纤维混凝土(R-SFRC)复合层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和C50)和纤维掺量(0、40、60和80 kg/m^(3))对钢纤维混凝土和复合层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应用RFPA2D模拟复合层单轴压缩损伤过程和应力-应变曲线,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建立R-SFRC复合层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复合层试件单轴抗压强度介于岩石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复合层中岩石和混凝土界面的相互约束改变了各层的受力状态,复合层中岩石强度降低而混凝土强度增大,复合层极限抗压强度为复合层中的混凝土强度。复合层试件的抗压强度随混凝土基体强度和钢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基体强度对复合层试件的抗压强度影响更显著;不同材料的复合层单轴抗压强度数值模拟值和理论计算值相对于试验值的误差范围分别为-5.41%~-0.69%和-8.67%~-1.21%,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模型可用于复合层单轴抗压强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钢纤维混凝土 复合层 抗压强度 数值模拟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方形灌浆套筒连接性能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戴绍斌 郑小林 +2 位作者 黄俊 李玉博 刘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针对套筒加工工艺、材料、成本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标准无缝方形钢管与带肋钢筋以及螺旋箍筋通过组合拼装而成的新型组合方形灌浆套筒。利用该组合方形套筒,制作了9个7.5倍~12.5倍直径锚固长度的接头试件,通过轴拉试验对接头拉伸性能和... 针对套筒加工工艺、材料、成本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由标准无缝方形钢管与带肋钢筋以及螺旋箍筋通过组合拼装而成的新型组合方形灌浆套筒。利用该组合方形套筒,制作了9个7.5倍~12.5倍直径锚固长度的接头试件,通过轴拉试验对接头拉伸性能和工作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在接头外钢筋某处断裂,接头抗拉强度与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均大于1.10,满足规程JGJ 107—2010中对Ⅰ级接头单向拉伸强度要求,当试件的锚固长度达7.5 d(d为连接钢筋直径)即可满足条件;套筒内腔中四角嵌入的焊接钢筋以及螺旋箍筋对套筒的约束机理和应变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嵌入的焊接钢筋能承担接头传过来的部分拉力,从而降低方形钢管表面的应力,同时焊接钢筋表面的横肋能有效增加套筒内壁与灌浆料之间的黏结力;箍筋能进一步约束灌浆料从而提高接头的整体性;套筒表面应变基本均匀分布,不会出现因套筒截面加工变形导致应变反转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钢管 螺旋箍筋 组合套筒 锚固长度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