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与“生” 被引量:46
1
作者 沈红 熊庆年 +4 位作者 陈洪捷 李志峰 王洪才 贾永堂 刘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9,共15页
在中国,“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界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成为一些新建大学的办学定位。然而,有关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基本空缺。如: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作为政策话语其意蕴何在?它们创生的原因及逻辑怎样?它们具有怎... 在中国,“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界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成为一些新建大学的办学定位。然而,有关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基本空缺。如: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作为政策话语其意蕴何在?它们创生的原因及逻辑怎样?它们具有怎样的内涵与特征?从组织试验的角度看,这类大学需要破什么和立什么?从建设过程来看,这类大学需要怎样的守正与创新?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南方科技大学于2021年9月组织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理论研究”专题研讨会。本刊约请与会教授参与笔谈,以期将有关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研究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办学定位 高等教育 教授参与 学术研究 内涵与特征 专题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
2
作者 李志峰 柯忻瑜 +1 位作者 沈振锋 陆思铭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织目标的传播性与生产性困境、组织技术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困境、组织结构的紧密性与松散性困境、组织价值的保守性与开放性困境。因此,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融合需要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价值协商、促进目标交融、强化技术关联、突破结构壁垒,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之间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继而实现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授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教学与科研组织 时空互嵌 教育数字化 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智为慧: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智慧教学之“愚”及其治理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志峰 张柯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121,150,共8页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为现代大学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在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相互冲突下,高校传统教学实现向智慧教学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但当下高校智慧教学存在三个“愚”区:智慧教学过程中智慧技术繁杂、教师主体遮蔽、政策激励不足,使...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为现代大学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在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相互冲突下,高校传统教学实现向智慧教学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但当下高校智慧教学存在三个“愚”区:智慧教学过程中智慧技术繁杂、教师主体遮蔽、政策激励不足,使得智慧教学没有充分发挥“智慧”的功能,只达智而没有实现向慧的转移。基于现有矛盾,培养智慧之师,促进人机协同运作、回归以人为本、科学运用人工智能,突出教师主体位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智慧教育时代智慧教学化智为慧的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时代 智慧教学 促智为慧 高校教学 教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教师总体薪酬结构体系的平衡治理及其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志峰 张金丹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64,共9页
哈佛大学教师总体薪酬结构体系对教师劳动关系的和谐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来源多元且具有竞争力的收入工资、项目繁多且具有选择性的福利待遇等经济性报酬为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职业吸引力,而学术职业本身的心理答谢、... 哈佛大学教师总体薪酬结构体系对教师劳动关系的和谐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来源多元且具有竞争力的收入工资、项目繁多且具有选择性的福利待遇等经济性报酬为教师的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职业吸引力,而学术职业本身的心理答谢、工作环境的精神薪酬、组织文化的人文关怀等非经济性报酬则充分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哈佛大学教师总体薪酬结构体系具有物质与精神谐振、硬件与软件共生、公平与竞争融合等特点,其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结构对我国一流大学教师总体薪酬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教师薪酬 总体薪酬结构 经济性报酬 非经济性报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卓越大学教师劳动关系:既成矛盾与治理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峰 张金丹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4,共9页
劳动主体、雇佣主体、劳动内容、劳动客体构成了大学教师劳动关系结构的核心要素。从核心要素来看,印度卓越大学教师劳动关系存在着既成矛盾,主要表现为失衡与冲突。为扭转教师劳动关系的困厄,印度卓越大学建立了政府、市场、学术权力... 劳动主体、雇佣主体、劳动内容、劳动客体构成了大学教师劳动关系结构的核心要素。从核心要素来看,印度卓越大学教师劳动关系存在着既成矛盾,主要表现为失衡与冲突。为扭转教师劳动关系的困厄,印度卓越大学建立了政府、市场、学术权力、中介组织多维度的治理结构。印度通过法律和政策等手段促进劳动关系契约化、学校和教师行为法制化、劳动关系和谐化发展,对于显性调节劳动关系、隐性消弭劳动关系的冲突失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我国一流大学教师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卓越大学 教师 劳动关系 矛盾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世界中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基于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高慧 李志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5,共10页
在工作世界中,提升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对于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的和谐劳动关系,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内(不含港澳台)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以工资福利、职业发展和... 在工作世界中,提升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对于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的和谐劳动关系,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内(不含港澳台)的高校教师劳动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以工资福利、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工作条件和劳动保障为解释变量,研究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工资福利、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工作条件和劳动保障对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将工作压力作为调节变量,发现工作压力负向影响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且表现出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工作条件和劳动保障对劳动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的特征。基于此,需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形成校师之间工作世界的高契合度;通过缔结工作世界的共同契约构建校师间双向成长合作型劳动关系;通过调节教师工作世界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建构高校教师和谐劳动关系,继而提高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劳动关系满意度 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共轭效应的制度逻辑——高校绩效管理纷争的破解之道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峰 白佳冉 彭安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7,共9页
绩效管理在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的同时,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教师的学术生活方式和组织的深层结构,但管理者和教师却对绩效管理表现出互为矛盾的立场,焦点在于是遵循市场逻辑还是学术逻辑上的认识分野。显然,绩效管理需要平衡强制性、目... 绩效管理在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的同时,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教师的学术生活方式和组织的深层结构,但管理者和教师却对绩效管理表现出互为矛盾的立场,焦点在于是遵循市场逻辑还是学术逻辑上的认识分野。显然,绩效管理需要平衡强制性、目标性和效益性的市场逻辑和自由性、探索性、知识性的学术逻辑的关系才能够实现效率与学术的双重目标。但学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的融合存在界面阻抗,需通过创新绩效管理制度降低价值界面、制度界面、资源界面、文化界面的阻抗,以促进学术逻辑和市场逻辑共轭效应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绩效管理 共轭效应 学术逻辑 市场逻辑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学生违纪问责的回应型法
8
作者 黄道主 贾勇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95,共7页
构建学生违纪问责的回应型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管教实务的法治化效率。作为后发型国家,我国学生违纪问责的法治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具备后发优势,可以通过构建回应型法有效规避过度追求实体或程序的偏向。构建回应型法,需确立教育目的在问责... 构建学生违纪问责的回应型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管教实务的法治化效率。作为后发型国家,我国学生违纪问责的法治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具备后发优势,可以通过构建回应型法有效规避过度追求实体或程序的偏向。构建回应型法,需确立教育目的在问责中的支配地位,设计灵活开放的问责主体参与机制,统筹协调学生违纪问责的救济制度。依托教育目的构建教育共同体、完善学生问责规定的肯定性条款和授权教育主体自证问责的合法性是构建回应型法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违纪 问责 回应型法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既有矛盾与和谐治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金丹 李志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0,共7页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是高校与教师基于学术劳动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取消事业编制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与教师的劳动关系矛盾加剧,突出表现为模糊与明确的法律关系矛盾、固化与灵活的经济关系矛盾、依附与疏离的... 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是高校与教师基于学术劳动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取消事业编制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与教师的劳动关系矛盾加剧,突出表现为模糊与明确的法律关系矛盾、固化与灵活的经济关系矛盾、依附与疏离的社会关系矛盾。在此语境下,立体式法律关系、弹性化经济关系、松散黏结型社会关系成为新体制下高校教师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教师激励、组织动力与顶层设计等方面进行和谐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劳动关系 事业单位 编制管理 和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