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尔迪厄影视理论及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耀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布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与哈贝马斯齐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布尔迫厄的研究视野遍及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他博大精深的多学科研究中,美学... 布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与哈贝马斯齐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布尔迫厄的研究视野遍及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他博大精深的多学科研究中,美学与艺术理论一直是他关注的中心,出版了《摄影:中产阶级艺术》、《区分: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教育、文化和社会再生产》、《文化生产场:艺术与文学论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布尔迪厄 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 影视艺术 行动者 再生产 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影视 不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策略研究
2
作者 曾耀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3,58,共5页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在对权力话语进行疏离和消解时,采用了拼贴与挪用、变形与戏仿、反讽与游戏等策略,力图达到其目的。评估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应该摒弃传统的二分法,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尽管西方后现代主义拒斥历史意识...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在对权力话语进行疏离和消解时,采用了拼贴与挪用、变形与戏仿、反讽与游戏等策略,力图达到其目的。评估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应该摒弃传统的二分法,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尽管西方后现代主义拒斥历史意识,但我们在评估其价值时仍然采用历史几度。电影在给观众提供眼花缭乱的画面时,应该能对特定历史中的现实关系进行再现,应该能对现实关系中的人物心态进行分析,从而帮助电影观众以历史主人翁的身份去改造现实和创造未来。在现代与后现代关于合法性的争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主义 电影文本 后现代性 反讽 戏仿 后现代特征 现代电影 权力话语 语言游戏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发展
3
作者 曾耀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中国近期电影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拍摄的中国本土电影。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本身是由文化阐释来赋予意义的,其风格特征也是这种文化阐释与传统审美意识的改写、错位、疏离乃至消解。此类电影风格的无根不仅带来了电影史的某种断... 中国近期电影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拍摄的中国本土电影。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本身是由文化阐释来赋予意义的,其风格特征也是这种文化阐释与传统审美意识的改写、错位、疏离乃至消解。此类电影风格的无根不仅带来了电影史的某种断裂,而且是指风格已经不由其电影文本来提供,而是由电影批评家来指认与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 权力话语 后现代特征 现代电影 利奥塔 福柯 电影文本 权威话语 第六代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