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西方经济学伦理道德观的演变与承继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汉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3-609,共7页
有秩序的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 ,同时也是道德经济。西方经济学家在论述市场经济效率的同时 ,无不强调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无不强调法律和道德对经济与社会秩序的巨大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呼唤法治、道德和秩序。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伦理道德 市场经济秩序 经济人 社会财富 福利 经济效率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税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霞 秦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80,共5页
本文运用对伊兹哈基模型的推导,把分析建立在如何缩小申报收入同真实收入的差距上,指出了对逃税水平变化有重要意义的四个变量:所得水平、税率、发现的概率和罚款率。在社会经济中建立一种能促进所得水平显性化机制,比较容易查出逃税行... 本文运用对伊兹哈基模型的推导,把分析建立在如何缩小申报收入同真实收入的差距上,指出了对逃税水平变化有重要意义的四个变量:所得水平、税率、发现的概率和罚款率。在社会经济中建立一种能促进所得水平显性化机制,比较容易查出逃税行为。逃税对整个经济具有三方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税 伊兹哈基模型 税收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经济学亟待开拓的新领域——《高技术产业经济学》评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树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新领域 高技术产业发展 评介 知识经济时代 综合国力 经济全球化 产业化进程 区域竞争 国家竞争 支柱产业 经济竞争 知识化 衡量 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空间外部性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鲍丽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22,共2页
产业集聚是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态,所形成的集聚经济具有正的空间外部经济特征。本文在界定集聚经济和产业集聚空间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从共享、匹配和学习三个方面对产业集聚的空间外部性进行了深入的微观经济分析。
关键词 集聚经济 空间外部性 微观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是否缓解发展不平衡而促进共同富裕?——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不平衡测度
5
作者 许永洪 苏冰杰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6,共14页
致力于从微观数据层面衡量地区发展不平衡,本文首先采用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份、293个地级市、2841个县的发展不平衡程度。其次,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及... 致力于从微观数据层面衡量地区发展不平衡,本文首先采用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份、293个地级市、2841个县的发展不平衡程度。其次,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及其发展速度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且相较于南方地区,数字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效应在北方地区更显著,但此影响效果不会因资源禀赋差异而不同。此结论在选择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仍旧成立。传导机制检验显示,创新和创业水平是数字经济影响地区不平衡的主要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会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还有助于缓解地区发展不充分状况,从而为探索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不平衡 泰尔指数 夜间灯光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学的创新之作——《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读后
6
作者 朱金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创新 《区域经济的结合与变迁》 中国 实证分析 书评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道经济学
7
作者 杨兰品 《理论月刊》 2007年第5期70-72,共3页
在早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经济学理论中,父亲是养家糊口的角色。随着离婚率和婚外生育率的提高,很多父亲在离婚后不尽或少尽抚养其子女的义务,或者宁愿做婚外子女的父亲却不愿意做婚姻中的父亲。这种行为带来了种种消极的后果。本文介绍... 在早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经济学理论中,父亲是养家糊口的角色。随着离婚率和婚外生育率的提高,很多父亲在离婚后不尽或少尽抚养其子女的义务,或者宁愿做婚外子女的父亲却不愿意做婚姻中的父亲。这种行为带来了种种消极的后果。本文介绍了国外经济学家关于婚姻家庭背景下父性行为及政府相关政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学 婚外生育 单亲家庭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经济体能否通过 “南北 ”型国际研发合作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8
作者 黄艳希 邹紫微 章添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本文利用OECD国际研发合作专利数据、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降低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 本文利用OECD国际研发合作专利数据、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降低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且扩大其与发达经济体间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差距,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一步分解发现,发展中经济体在“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中更多地承接研发后的下游生产环节,提升后向参与度和中间产品进口依赖,但显著增加中间产品贸易利得;②“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通过增强前向参与度显著促进发达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③吸收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缓解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抑制作用,发展中经济体应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全球价值链 吸收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城市创业活力的组态路径——以低空经济产业为例
9
作者 易子榆 陈漪澜 陈星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2-69,共8页
结合低空经济的产业特征,以213个低空经济城市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探讨传统的土地、资本、人力、技术要素与新型的数据、空域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城市低空经济创业活力的组态路径。研究发... 结合低空经济的产业特征,以213个低空经济城市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探讨传统的土地、资本、人力、技术要素与新型的数据、空域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城市低空经济创业活力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技术要素构成激发低空经济创业活力的必要条件;第二,不同城市激发低空经济创业活力的路径存在多元化,可归纳为资源技术并驱型、数实融合推进型、数智经济导向型和技术市场赋能型四种生产要素配置模式;第三,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低空经济创业活力的组态路径具有产业链环节和政策效应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低空经济 城市创业活力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
10
作者 陈志 闫晗 张经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4-99,共6页
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数字经济为提高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多维实践路径。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且... 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数字经济为提高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多维实践路径。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且在不同区域与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影响。就业质量和公平感知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传导机制作用。因此,应继续加强各地区数字基建协同网络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关注低收入群体,完善数字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主观幸福感 就业质量 公平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路径研究——基于对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调研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玉林 王筱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39,共6页
中国经济发展已到了重要结点,既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又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将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武汉东湖高新区109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 中国经济发展已到了重要结点,既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又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将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武汉东湖高新区109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集群等因素带动经济发展,并据此从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祎晛 朱金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67,共2页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计量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武汉市1990~2001年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期间武汉市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相比之下,劳动力和技术进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较小。由此而得到的政策启示是:①应...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计量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武汉市1990~2001年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期间武汉市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相比之下,劳动力和技术进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较小。由此而得到的政策启示是:①应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尤其要注意在我国加入WTO后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工作;②进一步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员工的素质,以真正做到使经济增长方式从追求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和效率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模型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吗?——兼议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芳 汪梓瑜 +1 位作者 赵玉林 刘春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173,共8页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着力探讨了环境规制在二者间的调节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先加剧后减少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负向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则会强化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环境污染效应更加严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设置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污染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4
作者 魏建国 李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7,共3页
文章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对武汉市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虽然外资在"量"上一直在增长,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约为1.67%。外商直接投资仍有... 文章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对武汉市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虽然外资在"量"上一直在增长,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约为1.67%。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潜力,但应以"质"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宗贻 王欣雨 +2 位作者 孙艳琳 刘玉良 刘雷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区域经济韧性能够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帮助遭受冲击的经济系统快速恢复。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因国家关注和社会需要,应急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并呈现集聚态势。首先,本文将区域经济韧性... 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区域经济韧性能够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帮助遭受冲击的经济系统快速恢复。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因国家关注和社会需要,应急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并呈现集聚态势。首先,本文将区域经济韧性分为四个维度: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和再定位能力。其次,构建了应急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采用中国内地29个省份与直辖市(不包括海南与西藏)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应急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应急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经济韧性,且产业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产业 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艳萍 凌丹 刘慧岭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8,共17页
基于全球66个国家17个制造行业的跨国面板数据,从中间投入数字化角度切入建立数理模型,探索并考察制造业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 基于全球66个国家17个制造行业的跨国面板数据,从中间投入数字化角度切入建立数理模型,探索并考察制造业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供给侧的成本效应、专业化分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需求侧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均是数字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将成本效应分解为劳动成本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发现两者作为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中介存在较大机制差异,但均能通过发挥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对发展中经济体制造业、高数字密集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效果更明显;相较于非核心类数字部门,来源于核心类数字部门中间投入的价值链攀升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优化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国际循环质量等相关对策提供具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单位劳动成本 本土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网络嵌入、制度质量与全球价值链攀升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龙 张敏 易子榆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9,共14页
全球研发合作是各国突破创新边界限制、谋求科技进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各国(地区)政府纷纷将研发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研发资源,参与研发网络。文章基于2007-2019年50个经济体专利合作数据刻画嵌... 全球研发合作是各国突破创新边界限制、谋求科技进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各国(地区)政府纷纷将研发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研发资源,参与研发网络。文章基于2007-2019年50个经济体专利合作数据刻画嵌入全球研发网络的结构特征,从研发合作的视角实证检验其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考察制度质量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全球研发网络嵌入广度还是深度均能显著促进经济体全球价值链攀升。这种积极作用通过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实现,并且发达经济体的价值链攀升效应显著;发展中经济体容易被“低端锁定”;不同技术密度行业嵌入全球研发网络的提升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嵌入广度对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以及中低技术产业的GVC促进作用明显,但嵌入深度只对中低技术行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全球研发网络嵌入对GVC影响的异质性,引入制度质量这一门槛变量分析后发现,制度质量的改善影响全球研发网络嵌入并促进GVC攀升呈现阶段性特征。以上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理论上阐释中国全球研发合作的影响效果,为中国制定研发合作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研发网络 价值链攀升 专利合作 研发网络嵌入广度和深度 制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三种应对政策及三种理论——以两汉为中心的讨论
18
作者 唐艳艳 赵德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历史上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非常丰厚。到汉代,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多种政策方案。西汉早期政府遵循黄老学说,奉行无为而治,实行经济放任政策,国富民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历史上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非常丰厚。到汉代,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多种政策方案。西汉早期政府遵循黄老学说,奉行无为而治,实行经济放任政策,国富民富,司马迁据此抽象出政府与市场关系之“善因论”。汉武帝治下遵循法家理论,政府专营盐铁酒业,满足了国家求强任务的财政需求,桑弘羊总结出“政府干预有效论”。东汉前期政府基于以“中庸之道”为特色、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精华的儒学理论,实行折衷政策,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班固据此抽象出“政府适中干预论”。在政策和实践互动过程中孕育的上述三种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生动的历史场景与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 善因论 政府干预有效论 政府适中干预论 历史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19
作者 汪芳 赵玉林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0,共11页
当前数字技术正不断地融入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这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突破创新的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基于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 当前数字技术正不断地融入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这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突破创新的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基于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显著增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动力,并促进其创新的“量质齐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人力资本是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会抑制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通过构建行业数据共享平台与数字化供应链工具降低交易成本,以深化产教融合与终身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以强化反垄断监管与差异化扶持优化市场结构,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制造业创新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创新动力 创新能力 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提升了中国企业供应链韧性吗?——基于安全与效率双重路径的分析
20
作者 魏龙 闫晗 +1 位作者 蔡培民 杨述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73,共18页
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基础,跨境电商为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赋予了新动能。本文基于网络爬虫和文本分析方法识别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情况,并实证检验其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 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基础,跨境电商为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赋予了新动能。本文基于网络爬虫和文本分析方法识别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情况,并实证检验其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升了企业供应链韧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安全水平提升和运营效率优化是跨境电商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双重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企业的供应链构建从“效率优先”向“安全效率兼顾”转变是跨境电商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底层逻辑。此外,跨境电商可以有效缓解系统性风险的负面冲击,进而提升供应链韧性。该提升作用在商家对商家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客户供应链距离较远企业、非高科技行业企业、营商环境劣势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在风险叠加环境下打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提供策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供应链韧性 安全 效率 供应链策略转变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