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膜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慢 夏冬林 +1 位作者 杨晟 赵修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111,共3页
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材料正在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介绍了非晶硅、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比较这几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各自的特点阐述了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光电功能薄膜 薄膜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砂浆界面粘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保国 吴媛媛 +2 位作者 张风臣 尹耿 戴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2-64,67,共4页
根据聚合物改性砂浆不同的界面破坏形式,提出了表征界面粘接特性的内聚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概念,并通过二者的总体宏观效应-粘接强度试验探讨了乙烯-醋酸乙酸共聚物、双级配填料和水泥对砂浆内聚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 根据聚合物改性砂浆不同的界面破坏形式,提出了表征界面粘接特性的内聚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概念,并通过二者的总体宏观效应-粘接强度试验探讨了乙烯-醋酸乙酸共聚物、双级配填料和水泥对砂浆内聚强度和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乙烯-醋酸乙酸共聚物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5%~3.5%。当聚合物掺量低于3.5%时,随着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聚合物改性砂浆的粘接强度增大,破坏形式为内聚破坏;当聚合物掺量高于3.5%时,聚合物改性砂浆界面的结合强度降低,导致粘接强度降低,破坏形式为界面破坏。具有合适配比的双级配填料可增强砂浆粘接强度,但大粒径填料的增加会降低砂浆与基材界面的结合强度,导致砂浆的粘接强度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填料A/填料B的比例取1∶2为宜。聚合物改性砂浆的粘接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并在掺量为30%时出现拐点,故在本试验条件下水泥掺量取30%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改性砂浆 界面粘接特性 粘接强度 内聚强度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强度的经时变化模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晓露 李北星 +1 位作者 崔巩 赵尚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1,共3页
通过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加速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经时演变规律,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了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经时变化函数,建立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经时变化函数概率模型... 通过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加速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经时演变规律,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了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经时变化函数,建立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经时变化函数概率模型。结果分析表明: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呈现出显著的二次多项式经时变化规律;抗压强度标准差的经时变化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一阶指数增长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高性能混凝土 抗压强度 经时变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Al_2O_3-SiO_2系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何峰 娄广辉 郝先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2,157,共4页
为了研究制备黑色装饰微晶玻璃,使用Fe2O3、Ni2O3、Co2O3等着色剂,研究了其对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的颜色、烧结和晶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着色剂种类、含量以及热处理制度,并利用KRD与SEM等技术研究了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结构.研究表... 为了研究制备黑色装饰微晶玻璃,使用Fe2O3、Ni2O3、Co2O3等着色剂,研究了其对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的颜色、烧结和晶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着色剂种类、含量以及热处理制度,并利用KRD与SEM等技术研究了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结构.研究表明:以Fe2O3、Co2O3组合和Fe2O3、Co2O3、Ni2O3的组合都可制得黑色系列玻璃与花纹清晰的黑色微晶玻璃;100g玻璃配合料中,较合理的着色剂用量为:Fe2O3-5g,Co2O30.15-0.25g,Ni2O30.2-0.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2O3-SIO2系统 微晶玻璃 黑色 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对CaO陶瓷烧结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吉晓莉 万伟伟 +1 位作者 王浩 力国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89,109,共3页
研究了TiO2添加剂对CaO陶瓷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与CaO反应生成的Ca3(TiO7)连结CaO晶粒,促进固相烧结,增大了陶瓷的烧结密度,同时TiO2能促进CaO晶粒长大,提高了CaO陶瓷的抗水化性能。提高烧结温度,能提高陶瓷密度,从而提高Ca... 研究了TiO2添加剂对CaO陶瓷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与CaO反应生成的Ca3(TiO7)连结CaO晶粒,促进固相烧结,增大了陶瓷的烧结密度,同时TiO2能促进CaO晶粒长大,提高了CaO陶瓷的抗水化性能。提高烧结温度,能提高陶瓷密度,从而提高CaO陶瓷的抗水化性能,实验中TiO2最佳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TiO2添加剂 抗水化性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骨料碱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珍 金宇 马保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并难以修复的,需要认真对待。针对某工程几种不同组成结构类型的玄武岩骨料,运用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和混凝土棱柱体法进行了碱活性研究,并对砂浆棒快速法试样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及EDXA(energ... 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并难以修复的,需要认真对待。针对某工程几种不同组成结构类型的玄武岩骨料,运用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和混凝土棱柱体法进行了碱活性研究,并对砂浆棒快速法试样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及EDXA(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含有玉髓、微晶石英等矿物的玄武岩骨料具有潜在碱活性,且属典型的碱-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碱-硅酸反应 SEM 玉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硼p型非晶硅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冬林 王慧芳 +2 位作者 石正忠 张兴良 刘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6-304,共9页
以高氢稀释的硅烷(Si H4)为反应气体,硼烷(B2H6)为掺杂气体,利用RF-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掺硼的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研究了硼掺杂量对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的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NKD-7000 W光学薄膜分析系统测试薄膜的... 以高氢稀释的硅烷(Si H4)为反应气体,硼烷(B2H6)为掺杂气体,利用RF-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掺硼的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研究了硼掺杂量对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的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NKD-7000 W光学薄膜分析系统测试薄膜的透射谱和反射谱,并利用该系统的软件拟合得出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吸收系数等光学性能参数,利用Tauc法计算掺硼的非晶硅薄膜的光学带隙.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硼掺杂量的增加,掺杂非晶硅薄膜样品在同一波长处的折射率先增大后减小,而且每一样品均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增加而减小,在波长500 nm处的折射率均达到4.3以上;薄膜的消光系数和吸收系数随着硼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大,在500 nm处的吸收系数可高达1.5×105cm-1.在实验的硼掺杂范围内,光学带隙从1.81 eV变化到1.71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非晶硅薄膜 折射率 消光系数 吸收系数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保国 戴璐 张风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2-54,61,共4页
以苯丙乳液为成膜剂,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中空玻璃微珠为功能隔热填料合成新型的隔热涂料。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中空玻璃微珠后涂料附着力能提高1个级别;涂层导热系数随中空玻璃微珠粒径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中空玻... 以苯丙乳液为成膜剂,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中空玻璃微珠为功能隔热填料合成新型的隔热涂料。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中空玻璃微珠后涂料附着力能提高1个级别;涂层导热系数随中空玻璃微珠粒径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中空玻璃微珠的粒径为58μm左右时导热系数比其它粒径制得涂料的导热系数降低6%~28%;随涂膜厚度的增加,隔热效果增强,但当涂膜厚度增大到0.3mm时,继续增加涂膜厚度,隔热效果几乎不再增强;当中空玻璃微珠含量小于10%时,热反射率随中空玻璃微珠在隔热涂料中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超过10%后,热反射率增加速率减缓,当达到12%时,涂料的热反射率值最高,继续增加玻璃微珠含量,热反射率几乎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中空玻璃微珠 隔热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界面粘结耐久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晓露 周明凯 李北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77-79,共3页
FRP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是影响FRP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FRP—混凝土复合材料可能会暴露于各种恶劣的侵蚀环境,导致整体结构粘结性能的变化。主要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FRP复合材料与混... FRP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是影响FRP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FRP—混凝土复合材料可能会暴露于各种恶劣的侵蚀环境,导致整体结构粘结性能的变化。主要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FRP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粘结界面耐久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环境pH值、冻融循环、高温、干湿循环、碳化及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对其粘结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就有待解决的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材料 粘结界面 耐久性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氧老化对沥青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立骍 庞凌 吴少鹏 《广东建材》 2007年第11期86-88,共3页
本文介绍了沥青的光氧老化机理,并对沥青的四组分、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动力粘度和红外光谱试验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光氧老化对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不同与热氧老化。试验结果表明,光氧老化使沥青组分向大分子量方向转化,针入度、延度减... 本文介绍了沥青的光氧老化机理,并对沥青的四组分、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动力粘度和红外光谱试验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光氧老化对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不同与热氧老化。试验结果表明,光氧老化使沥青组分向大分子量方向转化,针入度、延度减小,软化点、粘度增加,并且羰基官能团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其吸收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光氧老化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龙潭水库振动沉模防渗板墙灌注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小栋 马保国 +1 位作者 龚爱民 张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根据羊龙潭水库地质条件,选用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来进行防渗加固.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是通过沉模、喷射、注浆在地下形成连续防渗板的一种防渗新技术,要求其灌注材料必须具有:①良好的工作性,以确保形成的墙体连续完整,整体性好;②变形性好,... 根据羊龙潭水库地质条件,选用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来进行防渗加固.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是通过沉模、喷射、注浆在地下形成连续防渗板的一种防渗新技术,要求其灌注材料必须具有:①良好的工作性,以确保形成的墙体连续完整,整体性好;②变形性好,能适应较大的变形,改善防渗墙体的应力状态;③高抗渗性.通过试验,研究粉煤灰、粘土及膨润土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开发出满足工程要求,经济、技术达到最优的振动沉模防渗板墙灌注材料.最后通过坑探方法和钻孔压水实验检验振动沉模防渗板墙灌注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 灌注材料 试验研究 坑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缩缝止水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杰胜 吴少鹏 陈美祝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8年第4期6-8,共3页
主要介绍了伸缩缝止水材料-金属类、橡胶、塑料类、密封胶类止水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并简述了伸缩缝止水材料的发展趋势——复合止水材料。
关键词 伸缩缝 止水带 止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级旋风预热器窑提产改造技术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福洲 陈袁魁 +2 位作者 闫羽 马怀义 滕槟 《广东建材》 2007年第11期72-74,共3页
五级旋风预热器回转窑水泥生产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为我国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为300t/d“邗江”型窑和600t/d“宝山”型窑,由于其适应了当时的客观条件,故该窑型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约有近百条该类型水泥生产... 五级旋风预热器回转窑水泥生产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为我国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为300t/d“邗江”型窑和600t/d“宝山”型窑,由于其适应了当时的客观条件,故该窑型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约有近百条该类型水泥生产线投产。近年来,随着中国水泥工业生产技术与装备的高速发展,单纯旋风预热技术已明显落后,主要是不带分解炉、生产规模小、单位产品能耗高,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水泥市场。为了使这类水泥生产线扩大生产能力、降低单位能耗,用高效能的预分解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十分必要。武汉理工大学针对性地研究开发了以多级分解炉为核心的全套改造技术,并已成功完成国内多条该类水泥生产线的烧成系统提产技术改造。本文就近期完成的湖北荆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提产技术改造工程相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级旋风预热器窑 技术实践 提产改造 技术改造工程 水泥生产线 旋风预热器回转窑 水泥工业 水泥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红波 吴少鹏 叶群山 《广东建材》 2007年第11期29-32,共4页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是通过添加纤维材料得到一种具有较高路面使用品质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及目前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热点,探讨了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并...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是通过添加纤维材料得到一种具有较高路面使用品质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及目前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热点,探讨了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并对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做出了初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沥青 混凝土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明珠 吴少鹏 刘杰胜 《建材世界》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要求使用质地较硬、耐磨的砂岩或花岗岩等酸性石料,但酸性石料存在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好的问题,易发生水损害等病害。主要介绍了酸性石料的表面特性,综述了各种改善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主要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要求使用质地较硬、耐磨的砂岩或花岗岩等酸性石料,但酸性石料存在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好的问题,易发生水损害等病害。主要介绍了酸性石料的表面特性,综述了各种改善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主要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机理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石料 粘附性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法玻璃中Fe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冉冉 刘小青 +2 位作者 许亚文 周容 何峰 《建材世界》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随着全氧燃烧技术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的应用,在玻璃熔化时玻璃熔窑火焰空间中的气氛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玻璃的熔制质量与其配合料的氧化还原性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玻璃中Fe2+、Fe3+的含量,可以表征玻璃原料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而计... 随着全氧燃烧技术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的应用,在玻璃熔化时玻璃熔窑火焰空间中的气氛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玻璃的熔制质量与其配合料的氧化还原性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玻璃中Fe2+、Fe3+的含量,可以表征玻璃原料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而计算出玻璃配合料的Redox数(氧化还原数)。因此,有关铁的测试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就玻璃中铁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发展状况及其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铝陶瓷粉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强 周学东 《广东建材》 2007年第11期16-19,共4页
本论文主要通过固相法和液相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出钛酸铝粉体的物相研究,探讨不同合成方法、不同合成温度对粉料中物相组成的影响以及由合成粉料经再次高温所烧成陶瓷材料的XRD测试,并比较了它们间的不同。同时还讨论了掺杂液相法合... 本论文主要通过固相法和液相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出钛酸铝粉体的物相研究,探讨不同合成方法、不同合成温度对粉料中物相组成的影响以及由合成粉料经再次高温所烧成陶瓷材料的XRD测试,并比较了它们间的不同。同时还讨论了掺杂液相法合成钛酸铝粉体的特点。实验表明:随着反应合成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钛酸铝晶相含量增加,晶体结构完整;而掺杂可使合成的钛酸铝粉体XRD图谱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铝 液相合成 XRD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金属型红外空芯波导的传输特性和结构设计
18
作者 韩建军 朱坤 +2 位作者 敬承斌 马晶 赵修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由普通空芯波导的模式结构和传输性质出发 ,讨论了电介质 /金属型空芯波导的传输特性 ,分析了HE11模在红外波段的低损耗传输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介质 /金属型空芯波导的最佳结构 。
关键词 电介质/金属型 空芯波导 传输特性 结构设计 红外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槽伸缩缝嵌缝硅橡胶密封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杰胜 吴少鹏 李东来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1年第1期1-2,共2页
该文介绍了硅橡胶制备方法,分析了其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将其用于渡槽伸缩缝嵌缝密封止水,提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渡槽 伸缩缝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凝剂对掺UNF-5高C3S水泥水化的调控
20
作者 马保国 许永和 董荣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6-719,共4页
采用流动度、电阻率和水化热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缓凝剂对掺定量UNF-5高C3S水泥浆初始水化历程的调控,着重研究了3种缓凝剂与UNF-5的叠加效应在高C3S水泥浆初始水化历程中产生的主要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改善UNF-5与高C3S水泥的相容性的影... 采用流动度、电阻率和水化热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缓凝剂对掺定量UNF-5高C3S水泥浆初始水化历程的调控,着重研究了3种缓凝剂与UNF-5的叠加效应在高C3S水泥浆初始水化历程中产生的主要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对改善UNF-5与高C3S水泥的相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浆体流动性方面,葡萄糖酸钠和多聚磷酸钠与UNF-5叠加时存在一个最佳掺量,柠檬酸出现负效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叠加前后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缓凝剂对早期C3A水化的作用效应显著影响含UNF-5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与早期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缓凝剂的参与延缓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放热峰削弱且得以宽化,有效解决放热集中的问题.对水泥浆体结构形成的延缓能力,葡萄糖酸钠最强,多聚磷酸钠次之,而柠檬酸相对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3S水泥 缓凝剂 水化历程 调控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