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多孔生物陶瓷的制备技术中浆料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曾垂省 李章勇 +3 位作者 陈晓明 闫玉华 牟永阁 王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8-70,共3页
浆料的性能是可控多孔生物陶瓷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浆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讨,同时对浆料稳定性、流动性和可逆性进行了研究,从而获得浆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得到了浆料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可控多孔生物陶瓷 制备技术 浆料 技术性能 生物玻璃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多孔生物陶瓷制备技术中保温时间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曾垂省 梁亦龙 +1 位作者 陈晓明 闫玉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7-129,133,共4页
保温时间是可控多孔生物陶瓷制备技术的重要影响因之一。为了得到这具体影响,特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保温时间对孔结构、气孔率与容重、水渗透率、收缩率以及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可控多孔生物陶瓷制备技术 多孔生物陶瓷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焦玉恒 陈晓明 +1 位作者 许传波 贺建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18,121,共3页
 设计了适合在Ti6Al4V金属基体上制备涂层的生物玻璃,通过电泳沉积以及后续热处理在Ti6Al4V合金上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复合涂层,实现了底层致密表层多孔的结构梯度。利用平底锥头法对涂层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利用SEM观察了其表...  设计了适合在Ti6Al4V金属基体上制备涂层的生物玻璃,通过电泳沉积以及后续热处理在Ti6Al4V合金上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复合涂层,实现了底层致密表层多孔的结构梯度。利用平底锥头法对涂层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利用SEM观察了其表面形貌;利用EPMA分析了复合涂层断面结构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玻璃 复合涂层 电泳沉积 钛合金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杰 陈晓明 闫玉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36-38,共3页
描述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以及微轧液的形成。综述了微轧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机理及应用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粒子 制备工艺 表面活性剂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膜缓释给药系统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金中秋 商旭敏 +6 位作者 周和政 周雄 张文强 陈华新 王百川 阎玉华 高玉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膜缓释给药系统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组织反应以及降眼压效果。方法24只48眼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3组,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作为手术对照;B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壳聚糖膜巩膜瓣下植入;C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曲安奈德... 目的观察壳聚糖膜缓释给药系统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组织反应以及降眼压效果。方法24只48眼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3组,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作为手术对照;B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壳聚糖膜巩膜瓣下植入;C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曲安奈德壳聚糖膜缓释给药系统巩膜瓣下植入。术后观察眼压、炎症反应、结膜滤泡等,并分别于7d、14d、28d、56d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各组平均眼压为(23.10±3.92)mmHg(1kPa=7·5mmHg),术后8周A组平均眼压为(21.73±2.90)mmHg,B组平均眼压为(15.64±2.74)mmHg,C组平均眼压为(15.42±2·98)mmHg,B、C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C组8周植入材料有断裂现象,其周围有组织间隙和滤泡存在,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C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好于B组;A组组织结构紊乱、瘢痕形成,未见组织间隙和滤泡。结论壳聚糖膜缓释给药系统作为小梁切除术的植入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一定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持滤过,降眼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缓释给药系统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颅骨用复合材料中微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晏军 陈和生 +1 位作者 胡言 闫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1-32,共2页
采用氢气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外标物,PEG-20M为固定相,甲醇作为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复合材料人工颅骨中微量MMA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0.022,平均回收率(n=4)为98.0%~99.1%。此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可得到... 采用氢气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外标物,PEG-20M为固定相,甲醇作为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复合材料人工颅骨中微量MMA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0.022,平均回收率(n=4)为98.0%~99.1%。此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颅骨 复合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 气相色谱法 氢气焰离子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机原理、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垂省 闫玉华 +1 位作者 陈晓明 高玉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30,46,共5页
DNA计算机是一种基于DNA生化反应 ,与传统计算机完全不同的新型生物计算机。本文概述了DNA计算机的原理、特点与现状。
关键词 DNA计算机 原理 生物计算机 生物技术 DNA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材料PDLLA的聚合条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杰 闫玉华 +1 位作者 贺建华 李世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26-28,共3页
通过乳酸脱水合成出高纯度的D ,L 丙交酯。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 ,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为聚乳酸 (PDLLA)的实验研究。讨论了D ,L
关键词 乳酸脱水 合成 D L-丙交酯 辛酸亚锡 聚乳酸 开环聚合 引发剂 PDLLA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材料PDLLA的聚合条件研究
9
作者 宋杰 闫玉华 +1 位作者 贺建华 李世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乳酸脱水合成出高纯度的D,L 丙交酯。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为聚乳酸(PDL LA)的实验研究。讨论了D,L 丙交酯开环聚合的影响因素和PDLLA聚合条件。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可吸收材料 D L-丙交酯 开环聚合 引发剂浓度 聚合温度 聚合时间 聚合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在低维人工晶体生长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勇 王友法 闫玉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26,共5页
水热法是人工晶体生长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 ,是利用高温、高压水溶液使得通常难溶或者不溶的物质溶解和重结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工晶体越来越向低维化方向发展 ,本文在介绍水热法晶体生长特点和基本生长设备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水热法 低维人工晶体生长 应用 发展 针状晶体 纳米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下针状羟基磷灰石单晶体的均相合成 被引量:36
11
作者 王友法 闫玉华 +1 位作者 梁飞 张宏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用水热法制备出结晶度高、纯净均一的针状羟基磷灰石单晶体。从X 射线衍射谱、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分析等方面确认了所得晶体为羟基磷灰石单晶体。根据透射电子衍射谱测量计算出的晶面间距d值与羟基磷灰石卡片的d值非常接近 ,由标定... 用水热法制备出结晶度高、纯净均一的针状羟基磷灰石单晶体。从X 射线衍射谱、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分析等方面确认了所得晶体为羟基磷灰石单晶体。根据透射电子衍射谱测量计算出的晶面间距d值与羟基磷灰石卡片的d值非常接近 ,由标定的晶面指数计算出的晶面夹角与实际测量值有很好的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单晶体 水热合成 均相沉淀 针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董红让 徐永年 +3 位作者 黄继锋 万涛 李德中 程文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 :观察聚乳酸 /神经生长因子 (PDLLA/NGF)缓释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及其性能、降解过程。方法 :SD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 4组 :自体神经移植组 (A组 ) ,单纯PDLLA导管组 (B组 ) ,单纯导管加导管内一次性给药组 (C组 ... 目的 :观察聚乳酸 /神经生长因子 (PDLLA/NGF)缓释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及其性能、降解过程。方法 :SD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 4组 :自体神经移植组 (A组 ) ,单纯PDLLA导管组 (B组 ) ,单纯导管加导管内一次性给药组 (C组 ) ,缓释导管组 (D组 ) ,每组 15只。制作坐骨神经 10mm缺损模型 ,分别用自体神经移植、单纯PDLLA导管、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修复。于第 1、2、3月后行大体观察、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和图象分析对比。结果 :同时间段组间比较 ,除三头肌恢复率低以外 ,D组再生神经取得了和A组相似的效果 ,明显比B组和C组恢复好。结论 :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再生 ,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聚乳酸 周围神经 神经缺损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勇 万涛 +1 位作者 吴承思 吴胜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5-57,共3页
高性能酚醛树脂基活性炭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功能材料,其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概述了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活性炭 制备 性能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磷灰石粉末制备工艺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颖超 王欣宇 李世普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级磷灰石粉末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纳米级 磷灰石 粉末制备 工艺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膜在兔眼巩膜瓣下的降解及对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商旭敏 金中秋 +5 位作者 周和政 周雄 张文强 陈华新 王百川 高玉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膜在兔眼巩膜瓣下的降解,眼组织病理学变化,眼刺激反应及眼内压变化,评价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及降眼压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32眼,随机分为2组,A、B组各16只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作为手术对照;B组行小梁切除术... 目的观察壳聚糖膜在兔眼巩膜瓣下的降解,眼组织病理学变化,眼刺激反应及眼内压变化,评价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及降眼压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32眼,随机分为2组,A、B组各16只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作为手术对照;B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壳聚糖膜巩膜瓣下植入。术后观察眼压、炎症反应等,并分别于7、14、28、56d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观察兔眼角膜、虹膜无异常发现,结膜轻度充血水肿,眼刺激程度评价为无刺激性。病理学观察:术后7d,局部组织可见炎症反应;术后14d,壳聚糖膜部分降解,炎症反应减轻;术后56d,壳聚糖膜降解为碎片状,炎症反应基本消失;B组植入材料周围有组织间隙和滤泡存在,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A组组织结构紊乱,瘢痕形成,未见明显组织间隙和滤泡。术前A组眼压为(18.22±2.56)mmHg,B组眼压为(18.40±2.48)mmHg;术后8周,A组眼压为(16.87±2.45)mmHg,B组眼压为(13.78±1.89)mmHg,B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壳聚糖膜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一定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持滤过,降眼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膜 降解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的体内降解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红让 徐达传 +2 位作者 廖华 阎玉华 罗吉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PDLLA/NGF)的降解性能,为修复神经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制作PDLLA/NGF缓释导管并用于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3月分别行导管的大体观察和电镜检查。结果:术后大体观察及电镜检查发现... 目的:研究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PDLLA/NGF)的降解性能,为修复神经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制作PDLLA/NGF缓释导管并用于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3月分别行导管的大体观察和电镜检查。结果:术后大体观察及电镜检查发现,PDLLA/NGF缓释导管能在大鼠体内随时间延长逐步降解,内层降解比外层速度快,到3月时导管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已顺利通过导管腔,无压迫及疤痕形成。结论:PDLLA/NGF导管在大鼠体内降解时间超过3月,能提供缺损神经再生所需的时间,为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消旋聚乳酸 神经生长因子 导管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陶瓷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强 周学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1-45,共5页
本文论述了锆基陶瓷色料的制备工艺过程 ,矿化剂的作用机理以及着色离子在ZrSiO4晶体结构中的价态、取位 ,为获得性能稳定。
关键词 制备 锆基色料 性能 陶瓷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玮竹 朱晏军 阎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1-23,共3页
介绍了目前较常使用的几种颅骨修复材料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并简要探讨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颅骨修复材料 金属材料 骨替代物 有机玻璃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钛板 硅橡胶涤纶网 骨水泥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生物活性因子 高分子纤维增强材料人造颅骨 自体颅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药膜植入脉络膜上腔治疗兔眼细菌性眼内炎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立婕 金中秋 +3 位作者 周和政 周雄 阎玉华 高玉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2期904-907,911,共5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联合脉络膜上腔植入载有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TA)的壳聚糖膜与其玻璃体腔注射TA对兔外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健康青紫蓝兔均于右眼内注射ATCC25923标准金黄色葡萄菌0.1×109CFU....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联合脉络膜上腔植入载有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TA)的壳聚糖膜与其玻璃体腔注射TA对兔外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健康青紫蓝兔均于右眼内注射ATCC25923标准金黄色葡萄菌0.1×109CFU.L-1混悬液0.1mL。建立眼内炎模型后24h,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均对右眼进行干预,每组10眼,A组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B组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TA混悬剂、C组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脉络膜上腔植入壳聚糖缓释药膜(载TA)。干预后每日裂隙灯及间接眼底镜观察;注射细菌后24h及干预后14d行B超检查;干预5d行玻璃体腔细菌培养;干预后14d摘除所有术眼于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C组较A、B组炎症明显减轻。不同时间3组进行临床炎症评分,C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个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A、B、C3组总的炎症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00,组间对比C组与A、B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A、B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学培养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830;B超显示A、B、C3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5);光镜下见C组眼部各组织结构完整,角膜、前房、玻璃体、视网膜病理学评分A、B、C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为0.000),组间比较除A、B2组间视网膜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1),其余各组间各项病理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药膜植入脉络膜上腔安全有效,可以成为治疗细菌性眼内炎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药膜 曲安奈德 脉络膜上腔 眼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高固相含量β-磷酸三钙浆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国煌 殷义霞 陈晓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66-1969,共4页
为了制备出高固相体积含量、分散性好的-βTCP陶瓷浆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βTCP浆料流变性的因素如浆料的pH值、分散剂的用量、固相含量、球磨时间等。实验表明,当pH值=9时,加入2%(体积分数)左右的分散剂,球磨8h,能够制备出满足凝... 为了制备出高固相体积含量、分散性好的-βTCP陶瓷浆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βTCP浆料流变性的因素如浆料的pH值、分散剂的用量、固相含量、球磨时间等。实验表明,当pH值=9时,加入2%(体积分数)左右的分散剂,球磨8h,能够制备出满足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高固相含量、低粘度-βTCP/BG陶瓷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相含量 流变性 Β-磷酸三钙 凝胶注模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