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场动力学方法在C/C复合材料烧蚀问题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明伟 刘齐文 刘立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1-197,共7页
C/C复合材料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抗烧蚀材料而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器的热防护领域。在热化学烧蚀作用下,C/C复合材料通过质量损失,带走大量的热,从而阻止高温对飞行器内部结构部件的损害,保证工作人员和仪器的安全。C/C复... C/C复合材料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抗烧蚀材料而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器的热防护领域。在热化学烧蚀作用下,C/C复合材料通过质量损失,带走大量的热,从而阻止高温对飞行器内部结构部件的损害,保证工作人员和仪器的安全。C/C复合材料的热化学烧蚀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不连续问题。不同于传统偏微分方程在不连续边界上的奇异性,近场动力学(PD)理论采用积分-微分方程避开了这一问题,可以在不引入其他复杂判定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描述烧蚀界面的移动问题。通过对热化学烧蚀作用下C/C复合材料质量的损失和结构边界移动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了热化学烧蚀与温度场耦合作用下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飞行器安全 热防护 近场动力学 热化学烧蚀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的铺层结构设计与模压成型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桂龙 丛庆 +1 位作者 李旭 王继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9,共7页
为推动复合材料螺旋桨构件设计与成型工艺的一体化研究,发挥纤维混杂在高阻尼、高性能桨叶开发环节的助力作用,以小尺寸复合材料螺旋桨为对象,基于其叶片型面特点与几何特征,开展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桨叶的选材与铺层设计等工作,确定了螺... 为推动复合材料螺旋桨构件设计与成型工艺的一体化研究,发挥纤维混杂在高阻尼、高性能桨叶开发环节的助力作用,以小尺寸复合材料螺旋桨为对象,基于其叶片型面特点与几何特征,开展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桨叶的选材与铺层设计等工作,确定了螺旋桨在碳纤维(CF)/芳纶纤维(KF)混杂方式下的两种铺层方案。借助ANSYS Workbench平台中的ACP模块,建立了与桨叶实际结构特征较为一致的复合材料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并在仿真分析的指导下,使用预浸料的模压成型工艺制作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样件模型。通过静态加载试验和模态测试试验,对比了桨叶模型的静刚度和前三阶模态频率的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这既验证了基于ANSYS ACP的复合材料螺旋桨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也验证了模压法制作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桨叶样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螺旋桨 混杂纤维 铺层结构 模压工艺 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压力对厚L形CFRP单向板纤维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昆桥 张江涛 +1 位作者 张梅 翟鹏程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0,共6页
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厚L形CFRP单向板,通过对其宏细观结构形貌的分析,研究压力对厚L形CFRP单向板厚度和纤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厚L形CFRP单向板时会出现褶皱和厚度不均匀等缺陷,预浸料层间有明显的树脂富集带。... 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了厚L形CFRP单向板,通过对其宏细观结构形貌的分析,研究压力对厚L形CFRP单向板厚度和纤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厚L形CFRP单向板时会出现褶皱和厚度不均匀等缺陷,预浸料层间有明显的树脂富集带。通过增加固化压力,可以降低树脂富集带的宽度,抑制厚L形CFRP单向板表面褶皱的产生,增加压实量,但会导致不同截面间纤维体积分数差异变大,外侧纤维梯度分布区变大;增加压力还会导致曲面段变薄且靠近底部纤维含量变高,靠近模具侧树脂有向平板/曲面段过渡区流动聚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L形单向板 热压罐工艺 固化压力 纤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双轴拉伸的渐进损伤 被引量:8
4
作者 兰剑 谢官模 +1 位作者 夏俊康 张江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应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DM)理论,对受双轴拉伸载荷作用的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1∶1、2∶1和3∶1加载比下的渐进损伤,预测了损伤初始发生、延展到最后破坏的渐进损伤过程以及极限载荷。经试验验证三个不同加载比... 应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DM)理论,对受双轴拉伸载荷作用的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1∶1、2∶1和3∶1加载比下的渐进损伤,预测了损伤初始发生、延展到最后破坏的渐进损伤过程以及极限载荷。经试验验证三个不同加载比时的极限荷载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均能较好吻合,纤维、基体、分层损伤演化过程的计算结果符合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特征,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准确预测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在双轴拉伸下的极限强度及渐进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 双轴拉伸载荷 渐进损伤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理论的二维二次界面单元在ABAQUS中的UEL程序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敏 李旭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3-698,共6页
依据有限元理论,结合内聚力模型法则,推导出二维二次粘结界面单元在大位移情况下的数值格式,得到用形函数表示的单元位移模式、载荷向量和刚度矩阵,并进行了离散化。基于ABAQUS软件的自定义扩展模块,编制了相应的用户单元子程序UEL,通... 依据有限元理论,结合内聚力模型法则,推导出二维二次粘结界面单元在大位移情况下的数值格式,得到用形函数表示的单元位移模式、载荷向量和刚度矩阵,并进行了离散化。基于ABAQUS软件的自定义扩展模块,编制了相应的用户单元子程序UEL,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程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一成果能为在ABAQUS软件中开展相关数值研究,以及开发其他类型的内聚力界面有限单元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界面单元 有限元法 ABAQUS U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拉伸敏感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攀 孙明清 王应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1335,1342,共6页
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拉伸力学性能、导电性和拉伸时的电阻变化。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的拉伸强度和导电性能提高。在拉伸过程中,UHPC的电阻随拉伸应变的增加先降低后缓慢上升。在峰值荷载前,UHPC对拉应变的敏感... 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拉伸力学性能、导电性和拉伸时的电阻变化。研究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的拉伸强度和导电性能提高。在拉伸过程中,UHPC的电阻随拉伸应变的增加先降低后缓慢上升。在峰值荷载前,UHPC对拉应变的敏感性随钢纤维掺量从1%增至2%而提高。UHPC在达到峰值拉应力前电阻降低,这是由于裂纹区靠钢纤维导电,并引起非裂纹区域导电通路缩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导电性 电阻率 自损伤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激光熔化扫描速度对Al-Mg-Sc高强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文聘 董子良 +5 位作者 吴宇 董丁炀 罗星 杜博睿 许培鑫 陈斐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为了明确超高速激光熔化沉积Al-Mg-Sc高强铝合金的沉积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以7075铝合金为基体,采用自主开发的LDF3000-40型激光熔化沉积设备制备Al-Mg-Sc高强铝合金,探究激光扫描速度对材料微观组织与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超高速激光熔化沉积Al-Mg-Sc高强铝合金的沉积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以7075铝合金为基体,采用自主开发的LDF3000-40型激光熔化沉积设备制备Al-Mg-Sc高强铝合金,探究激光扫描速度对材料微观组织与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速激光熔化沉积样品均无明显裂纹,但含有少量小尺寸气孔。沉积态组织由细小的α-Al等轴晶及弥散分布的Al_(3)(Sc,Zr)颗粒构成。利用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扫描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0.1~1 m/s范围内,较高的激光扫描速度能减少粉末材料的堆积,降低沉积层表面的孔隙率,因此可以提高力学性能。沉积态样品最大抗拉强度为303 MPa,断裂伸长率为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激光熔化沉积 高强铝合金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