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技创新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春晖
赵玉林
董登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演化计量经济学
创新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监管异质性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魏龙
易子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7,共10页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制度环境、数字基础水平以及经济利益诉求的不同,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数字监管政策非协调性不断增强。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利用中国与49个贸易伙伴国2014—2019年的分行业数据,实...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制度环境、数字基础水平以及经济利益诉求的不同,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数字监管政策非协调性不断增强。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利用中国与49个贸易伙伴国2014—2019年的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监管异质性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可以发现:数字监管异质性会抑制中国在“共轭环流”分工格局下枢纽地位的提升。在发达国家价值环流中,数字监管异质性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摆脱长期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国际分工现状,实现价值链升级;而在发展中国家价值环流中,数字监管异质性则会削弱中国对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力,不利于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通过与贸易伙伴国签订数字合作协议,能有效地缓解数字监管异质性对中国枢纽地位产生的逆向冲击,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监管
共轭环流
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创新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春晖
赵玉林
董登珍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
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8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51415004)
文摘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关联关系。
关键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演化计量经济学
创新过程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监管异质性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魏龙
易子榆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
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国际经济规则重建的理论逻辑及中国的战略选择”(19ZDA054)。
文摘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制度环境、数字基础水平以及经济利益诉求的不同,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数字监管政策非协调性不断增强。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利用中国与49个贸易伙伴国2014—2019年的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监管异质性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可以发现:数字监管异质性会抑制中国在“共轭环流”分工格局下枢纽地位的提升。在发达国家价值环流中,数字监管异质性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摆脱长期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国际分工现状,实现价值链升级;而在发展中国家价值环流中,数字监管异质性则会削弱中国对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力,不利于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通过与贸易伙伴国签订数字合作协议,能有效地缓解数字监管异质性对中国枢纽地位产生的逆向冲击,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数字监管
共轭环流
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升级
分类号
F279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技创新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刘春晖
赵玉林
董登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监管异质性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的实证研究
魏龙
易子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