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SSI效应的吹填岛礁场地风机地震响应研究
1
作者 蒲武川 田永强 朱泽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4,共11页
吹填珊瑚岛礁是我国南海疆域的重要陆地屏障,风机作为岛礁场地的供电设施,确保其地震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珊瑚砂的力学性质与一般陆相沉积物有明显区别,珊瑚砂土与风机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风机结构地震响应的潜在因素之一,但目... 吹填珊瑚岛礁是我国南海疆域的重要陆地屏障,风机作为岛礁场地的供电设施,确保其地震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珊瑚砂的力学性质与一般陆相沉积物有明显区别,珊瑚砂土与风机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风机结构地震响应的潜在因素之一,但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本文采用Matasovic本构模型开发珊瑚砂的动力非线性本构,建立局部成层的三维吹填岛礁场地和NREL 5MW风机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设计刚性基础风机模型和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Interaction,SSI)的风机-基础-地基整体模型,按持续时间和卓越频率选取四条代表性地震动,基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风机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表明:包含显著高频分量的地震动引起的吹填岛礁自由场的加速度响应更为显著,短持时的近断层地震动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平均为3.8,长持时的远断层地震动的平均放大系数为1.7;珊瑚岛礁和风机基础之间的SSI效应会增大风机的动力响应,在设防地震作用下,考虑SSI效应的塔筒位移最大增加0.24倍,应力增大0.87倍,剪力增大1.54倍,弯矩增大0.45倍,轴力增大0.23倍。吹填岛礁场地的风机地震响应分析应考虑SSI效应,以实现更可靠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吹填岛礁 风机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场地地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木棉纤维衍生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菁 耿浩然 +6 位作者 陈镜如 黄乐 赵鹏飞 陈永平 廖建和 赵庆云 赵艳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5-1171,共7页
近年来,生物质碳因成本低廉、易制备、理化性能优异和具有多孔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吸波领域。然而,其吸波性能仍然受较高电导率引发的不良阻抗限制。在此,使用镍(Ni)改性木棉纤维,并使用不同的碳化温度获得镍/木棉纤维衍生碳(Ni/C)复合材... 近年来,生物质碳因成本低廉、易制备、理化性能优异和具有多孔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吸波领域。然而,其吸波性能仍然受较高电导率引发的不良阻抗限制。在此,使用镍(Ni)改性木棉纤维,并使用不同的碳化温度获得镍/木棉纤维衍生碳(Ni/C)复合材料。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Ni颗粒的尺寸增加,且木棉纤维表面出现更多的缺陷结构。XRD和XPS结果证明了Ni和木棉纤维衍生碳的成功复合。Raman结果表明碳化温度的升高导致碳组分石墨化程度增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传导损耗能力。最后,我们将复合材料与石蜡以5∶95的超低填充比例混合,Ni/C-800展现出-52.6 dB的反射损耗值和8.32 GHz的有效吸收带宽。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取决于衰减能力和阻抗匹配的协同、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共同作用以及大比表面积和中空多孔结构造成的多重散射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生物质碳 超低填充 中空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快速性试验研究与推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江佳炳 丁江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6-1506,共11页
本文针对一型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和一型螺旋桨对标母型船模,开展推进器敞水试验、船体阻力试验与自航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两种推进方式对应的推进器本体、“船体-推进器”系统推进性能的差异与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浸没式喷水推进... 本文针对一型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和一型螺旋桨对标母型船模,开展推进器敞水试验、船体阻力试验与自航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两种推进方式对应的推进器本体、“船体-推进器”系统推进性能的差异与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浸没式喷水推进器模型尺度下的敞水效率与螺旋桨相当,最高效率达到0.72,且高效工况区范围更宽;(2)相较螺旋桨推进船,浸没式喷水推进船的艉部附体少、布置简洁,显著减小了附体引起的船体阻力增加;(3)浸没式喷水推进船模在Fr=0.20与Fr=0.26二种典型工况自航条件下的推进效率分别为64.7%和66.1%,分别高出螺旋桨推进对标船模1.2和5.3个百分点,对应于浸没式喷水推进器的主机功率较螺旋桨分别下降9.41%和15.4%,浸没式喷水推进船具有更好的快速性与节能效果。该研究可为高效低噪的高速排水型船舶新型泵类推进器研制及“船体-推进器”一体化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浸没式喷水推进 快速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式车站列车风压极值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郑华冬 郑浩东 +2 位作者 王贞 谢伟平 吴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半封闭式车站内风压极值的分布规律,对高速列车通过高铁站时引起的列车风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研究列车分别以250 km/h、300 km/h和350 km/h的速度通过高铁站时,两个典... 为了研究半封闭式车站内风压极值的分布规律,对高速列车通过高铁站时引起的列车风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研究列车分别以250 km/h、300 km/h和350 km/h的速度通过高铁站时,两个典型区域(临近站台区Ⅰ、远离站台区Ⅱ)的风压(头波、尾波的正压和负压)极值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风压极值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风压极值与列车速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相同的车速下,区域Ⅰ和区域Ⅱ内列车风压极值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形式衰减,而衰减的速度与高度成反比;当水平距离小于15 m时,相同高度下区域Ⅰ的头波正压极值总是比区域Ⅱ的大,而区域Ⅰ的头波负压极值的绝对值又总比区域Ⅱ的小;当水平距离超过15 m时,车站内的风压极值逐渐趋于稳定,并且区域Ⅰ内趋于稳定的风压极值要强于区域Ⅱ;所提经验公式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半封闭式高铁站内列车风压极值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半封闭式车站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封闭式高铁站 现场实测 列车风 压力极值 滑移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A0018风帆阵列帆间干扰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曾青松 蔡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2-1485,共14页
风帆助航是船舶领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六面横截面为NACA0018翼型的硬帆组成的风帆阵列,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在迎风、侧风和顺风三种工况下分析了每面帆的升、阻力特性,通过与单帆对比,探究了帆间干扰对... 风帆助航是船舶领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六面横截面为NACA0018翼型的硬帆组成的风帆阵列,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在迎风、侧风和顺风三种工况下分析了每面帆的升、阻力特性,通过与单帆对比,探究了帆间干扰对风帆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将实验设计法与方差分析法相结合,评估了多个独立几何参数对风帆阵列推进性能的影响水平。结果表明,独立参数的显著性水平高度依赖于表观风向,并且通过改变风帆布局和采用非一致攻角,可获得比单一攻角时更好的推进性能。该研究有助于寻找影响多帆推进系统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为多帆推进的全局化操纵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推进 数值仿真 实验设计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喷水推进两栖车推力减额特性与艉部布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江明 李凌勋 +2 位作者 江佳炳 罗海 龚杰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8-1169,共12页
本文基于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开展浸没式喷水推进两栖车阻力和自航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其在0.468<Fr<0.675范围内推力减额的变化规律,并针对设计工况优选车体与推进器的匹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全航速范围下喷水推进器的... 本文基于RANS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开展浸没式喷水推进两栖车阻力和自航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其在0.468<Fr<0.675范围内推力减额的变化规律,并针对设计工况优选车体与推进器的匹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全航速范围下喷水推进器的抽吸作用会大幅降低车尾区域压力,这是造成推力减额的最主要原因;喷水推进器的射流以及车体的姿态变化也是影响推力减额特性的重要因素;低航速时两栖车尾封板浸在水中,姿态变化对推力减额影响较小,喷水推进器射流导致车尾回流更明显,造成较大的推力减额;高航速时两栖车尾部扫空,喷水推进器射流对推力减额影响较小,但姿态变化对两栖车推力减额的影响较大,适当将浸没式喷水推进器后移或喷口向下倾斜可有效降低推力减额。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浸没式喷水推进两栖车推进方案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车 浸没式喷水推进器 推力减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灌浆连接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涛 肖彬 +3 位作者 李勇 李炀 王小平 邵永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3-651,共9页
模块装配式钢结构中不同模块间的连接方式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结构整体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借鉴海上风机桩-基础连接对已有的钢模块间方钢管梁柱节点连接方式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带有抗剪键的灌浆连接方式.为了研究灌浆连接抗剪键设置准则,... 模块装配式钢结构中不同模块间的连接方式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结构整体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借鉴海上风机桩-基础连接对已有的钢模块间方钢管梁柱节点连接方式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带有抗剪键的灌浆连接方式.为了研究灌浆连接抗剪键设置准则,设计了7个方钢管灌浆连接试件并进行了轴压测试,研究了抗剪键的高度h和间距s对试件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并调查了各试件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外套筒钢材的强度需要和灌浆料强度进行适度的匹配.此外,增加抗剪键的数量可以显著提升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但随着h/s变小,抗剪键提升承载能力的效率会降低.抗剪键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抗剪键间距s能够略微提升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装配式 灌浆连接 方钢管 抗剪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积雪致大跨网架结构局部损伤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晖 黄昌昊 吉柏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网架结构管球连接处局部损伤是此类结构的重要安全隐患。在风致雪漂移引起的不均匀积雪荷载作用下,局部损伤会加剧,最终导致结构局部破坏。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不均匀积雪荷载作用下带伤服役网架结构局部损伤劣化情况。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 网架结构管球连接处局部损伤是此类结构的重要安全隐患。在风致雪漂移引起的不均匀积雪荷载作用下,局部损伤会加剧,最终导致结构局部破坏。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不均匀积雪荷载作用下带伤服役网架结构局部损伤劣化情况。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以一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在90°风向角、12 m/s风速下,持续降雪24 h中网架结构屋面不均匀积雪分布的变化情况,并建立可表征网架结构管球连接处存在裂纹损伤的多尺度模型,分析了网架结构节点存在不同裂纹尺寸局部损伤时,不均匀积雪致网架结构局部损伤劣化程度。结果表明:网架结构风致积雪不均匀程度非常显著,而且当网架结构管球连接处存在局部裂纹损伤时,在降雪中后期,有管球连接损伤的节点大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扩展,节点为最不利分布的穿透型裂纹时,裂纹扩展最大为15.64 mm。说明在持续特大降雪这种极端荷载作用下,带伤服役网架结构局部损伤将进一步加剧,危及结构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不均匀积雪 大跨网架结构 局部损伤 结构多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蜉蝣算法和响应面的结构静力损伤识别
9
作者 宋彦朋 陈辉 +1 位作者 黄斌 吴志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2-708,共7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蜉蝣智能搜索算法和静位移响应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构造了基于灵敏度的静力损伤识别方程残差和位移残差指标的正则化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人工智能领域的蜉蝣算法来识别结构单元级别的损伤.在优化过程中,为了解决... 提出了一种结合蜉蝣智能搜索算法和静位移响应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构造了基于灵敏度的静力损伤识别方程残差和位移残差指标的正则化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人工智能领域的蜉蝣算法来识别结构单元级别的损伤.在优化过程中,为了解决静力加载点和位移测点不一致的问题,利用模型凝聚和位移扩展方法重新构建了损伤识别方程.同时,利用静位移响应面计算目标函数中的位移残差,避免了耗时的有限元计算,提高了优化效率.简支梁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寻优速度和精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粒子群法和差分进化算法;与单独基于静力损伤识别方程残差或位移残差指标的方法相比,识别损伤更为准确.铝合金悬臂梁损伤识别的静载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算法 静力损伤识别 响应面 静力损伤方程 静力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浪滑行艇驼峰阻力优化及水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凌勋 丁江明 +1 位作者 江佳炳 罗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9-2116,共8页
为减小高速滑行艇驼峰航速阻力,本文开展了穿浪滑行艇驼峰阻力优化设计及水动力特性研究。研究采用船型参数化设计方法、船体阻力计算流体力学预报、拉丁超立方方法、Kriging近似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等技术。基于优化软件HEEDS,以驼峰阻力... 为减小高速滑行艇驼峰航速阻力,本文开展了穿浪滑行艇驼峰阻力优化设计及水动力特性研究。研究采用船型参数化设计方法、船体阻力计算流体力学预报、拉丁超立方方法、Kriging近似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等技术。基于优化软件HEEDS,以驼峰阻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单体滑行艇的穿浪艏型线优化模型。并比较分析了优化后的艇型与母型艇在1.3<Fr▽<5.2范围内的水动力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母型艇,优化艇驼峰处阻力减小8.62%,全航速下阻力也都有所减小,驼峰航速附近减阻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浪滑行艇 驼峰阻力 优化设计 水动力 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空间的船舶自主靠泊自抗扰控制分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凌 徐海祥 余文曌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目的]针对船舶自主靠泊过程中遇到的环境载荷、岸壁效应、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分配误差等多源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零空间的自抗扰控制(ADRC)分配方法。[方法]首先,建立船舶靠泊运动数学模型、多源干扰模型和控制分配模型,并据此设... [目的]针对船舶自主靠泊过程中遇到的环境载荷、岸壁效应、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分配误差等多源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零空间的自抗扰控制(ADRC)分配方法。[方法]首先,建立船舶靠泊运动数学模型、多源干扰模型和控制分配模型,并据此设计神经网络扩张状态观测器(NNESO)实时估计船舶运动及其所受到的多源干扰;然后,引入零空间技术设计控制分配算法,并基于该方法实现先泊位外镇定再平行靠泊方案;最后,证明船舶自主靠泊系统在所提方法下所有误差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保证船舶自主靠泊过程的安全性。[结果]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轨迹跟踪效果与二次规划(QP)法近似的情况下,求解所需时间为其1.3%,艏向最大分配误差为伪逆法(PI)的36.51%。[结论]所提方法在满足靠泊运动控制精度的同时,求解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最大分配误差显著降低,保证了控制分配的实时性与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靠泊 多源干扰 控制分配 零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MPE和MFO-SVM的变负载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建明 刘宇 +1 位作者 胡志辉 王磊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5-1193,共9页
由于在变负载工况下,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较为困难,且其故障识别准确率也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多尺度排列熵(InMPE)和飞蛾火焰优化支持向量机(MFO-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粗粒化时采用三次样条插值代替传统多尺... 由于在变负载工况下,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较为困难,且其故障识别准确率也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多尺度排列熵(InMPE)和飞蛾火焰优化支持向量机(MFO-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粗粒化时采用三次样条插值代替传统多尺度排列熵(MPE)中的线性插值,设计了InMPE算法,利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轴承数据集,分析了不同序列长度、嵌入维数和负载对InMPE的影响;然后,使用飞蛾火焰算法(MFO)优化了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基于InMPE和MFO-SVM的故障诊断模型;最后,搭建了轴承故障诊断试验台,制作了变负载工况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样本集,对基于InMPE与MFO-SVM的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变负载工况下,采用基于InMPE与MFO-SVM方法所得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5%,而采用传统MPE方法所得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为95.9%;在噪声背景下,采用基于InMPE与MFO-SVM方法所得的识别准确率为92.4%,优于后者的80.0%准确率;证明基于InMPE与MFO-SVM的方法能有效识别出滚动轴承的故障信息,且对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变负载工况 多尺度排列熵 插值多尺度排列熵 飞蛾火焰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模糊认知图的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俊 郭佩文 +2 位作者 朱科 谢定坤 程国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91-2202,共12页
为了对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构建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认知图方法。首先,以扎根理论为指标筛选框架,识别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 为了对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构建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认知图方法。首先,以扎根理论为指标筛选框架,识别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及其路径系数。最后,通过模糊认知图进行动态预测与诊断推理。以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风险预测分析与推理诊断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隧道开挖、超前支护、结构防水、辅助措施、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超挖、欠挖,开挖循环进尺、步序确定不合理,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合理等关键风险,研究结果与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矿山法地铁隧道 施工安全风险 趋势预测 结构方程模型(SEM) 模糊认知图(F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FT特征检测的红外图像拼接技术研究
14
作者 徐承军 程荣伟 刘晨 《激光与红外》 2025年第10期1600-1608,共9页
针对红外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视场限制和细节捕捉的难题,旨在创新红外图像的拼接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Phase Congruency,PC)和最大索引图(Maximum Index Map,MIM)的辐射不敏感特征匹配方法(Radiation Variation Insensitive Fe... 针对红外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视场限制和细节捕捉的难题,旨在创新红外图像的拼接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Phase Congruency,PC)和最大索引图(Maximum Index Map,MIM)的辐射不敏感特征匹配方法(Radiation Variation Insensitive Feature Transform,RIFT),以应对红外图像固有的低对比度和细节信息不足等问题,确保特征点在不同尺度和旋转变化下的精确对齐;通过快速样本共识(Fast Sample Consensus,FSC)方法,有效去除了匹配过程中的异常值,提高了拼接的准确性;最后,引入了加权融合策略优化了拼接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处理尺度、方位变换红外图像时均表现出色,保留了丰富的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RIFT 特征匹配 快速样本共识 图像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光电光热制冷系统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天东 何子睿 +3 位作者 单晓芳 刘广东 邓勤犁 任志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9-235,共7页
以三亚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建立传统制冷系统、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和太阳能光热制冷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能耗模拟。然后以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熵权-TOPSIS法对传统制冷系统、光电制冷系统的两种不同方案、光热... 以三亚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TRNSYS建立传统制冷系统、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和太阳能光热制冷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能耗模拟。然后以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熵权-TOPSIS法对传统制冷系统、光电制冷系统的两种不同方案、光热制冷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综合效益显著优于传统制冷系统;按耗电量匹配的光电制冷系统方案优于按最大安装面积匹配的系统方案;并且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比太阳能光热制冷系统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制冷 光伏 光热 熵权-TOPSIS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孔结构的保温隔热涂层的导热系数与导热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保拓 吴仲岿 +2 位作者 潘伟斌 孙其勋 陈嘉琪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3,18,共6页
以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成膜物质,以二氧化硅气凝胶(SA)与空心玻璃微珠(HGB)为隔热填料,同时引入纳米孔和微米孔,制备了具有多尺度孔结构的保温隔热涂料。通过热常数分析仪测量不同SA、HGB体积比的涂层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涂层的导热系... 以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成膜物质,以二氧化硅气凝胶(SA)与空心玻璃微珠(HGB)为隔热填料,同时引入纳米孔和微米孔,制备了具有多尺度孔结构的保温隔热涂料。通过热常数分析仪测量不同SA、HGB体积比的涂层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涂层的导热系数与SA、HGB的体积比密切相关。涂层的导热系数随填料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填料体积分数为70%,SA与HGM体积比为8∶2时,涂层导热系数最低为0.053 W(/m·K)。使用并联模型、串联模型、Maxwell模型、H-C模型对SA/HGM保温隔热涂层的导热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当填料体积分数为30%时,涂层导热系数可以用Maxwell模型进行预测;当填料体积分数为50%和70%时,需要考虑涂层中开放孔隙的影响,涂层导热系数可以用基于Maxwell模型的修正模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隔热涂料 二氧化硅气凝胶 空心玻璃微珠 多尺度孔结构 导热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合木梁柱削弱型钢填板-螺栓连接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万铖 王雪亮 +1 位作者 奉佳 刘杨梅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182,共11页
设计了槽式削弱的新型钢填板-螺栓连接,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将新型连接与普通连接在刚度、延性、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开槽个数、开槽边距、开槽长度、削弱高度等因素对梁柱连接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 设计了槽式削弱的新型钢填板-螺栓连接,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将新型连接与普通连接在刚度、延性、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开槽个数、开槽边距、开槽长度、削弱高度等因素对梁柱连接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不同因素组合的模型方案,并用有限元方法探讨各因素对梁柱连接性能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槽式连接的应力与变形主要集中于钢填板,且屈服早于木材的横纹劈裂,连接失效时,钢填板已发生大面积屈服,有效避免了木梁的过早劈裂,并为梁柱连接提供较好的延性;削弱高度和开槽个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增加削弱高度以及开槽个数,使得连接整体屈服更早,而延性增强;开槽边距增大,连接的承载力提高,但延性减小;开槽长度对于槽式连接的刚度影响作用有限,但对屈服弯矩和延性系数的影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框架 削弱型钢填板-螺栓连接 力学性能 延性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替代试件模型的振动台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贞 陆文龙 +1 位作者 吴斌 贾学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3-208,256,共7页
由于加载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振动台-试件耦合特性,非迭代加载的振动台试验的复现精度较差;而迭代加载过程常对试件造成损伤,进而改变试件力学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替代试件模型的振动台迭代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 由于加载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振动台-试件耦合特性,非迭代加载的振动台试验的复现精度较差;而迭代加载过程常对试件造成损伤,进而改变试件力学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替代试件模型的振动台迭代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与试件动力特性相近的替代模型,再利用该模型完成迭代学习得到振动台加载命令,最后开展原试件的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研究了获取替代试件模型动力参数的方法。研究表明:针对线性试件,基于试件模态参数的反解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均能获得替代效果良好的线性模型参数;对于非线性试件,考虑阻尼器参数的线性替代模型能实现更好的替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替代模型 试验方法 遗传算法 迭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