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S量子点/MoO3纳米带复合材料的低温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敏驰 刘洋 +7 位作者 侯淑新 陈春润 徐腾 何竞 杨爽 王浩然 李心宏 刘曰利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80-1486,1492,共8页
采用液相法制备PbS量子点修饰MoO_3纳米带复合材料。利用XRD、FESEM、TEM、EDS等表征手段分析样品组成、结构与形貌,分别将MoO_3纳米带、PbS量子点、PbS量子点/MoO_3纳米带组装成陶瓷管气敏元件并测试其对NH_3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在低... 采用液相法制备PbS量子点修饰MoO_3纳米带复合材料。利用XRD、FESEM、TEM、EDS等表征手段分析样品组成、结构与形貌,分别将MoO_3纳米带、PbS量子点、PbS量子点/MoO_3纳米带组装成陶瓷管气敏元件并测试其对NH_3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温(20~100℃)下PbS量子点/MoO_3纳米带复合材料对NH3具有良好检测能力,最低测试限为10 ppm。由于PbS量子点均匀分布在MoO_3纳米带表面可形成异质结界面,这可有助于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显著改善电子传输性能和气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纳米带 PbS量子点 液相法 气敏性能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NH3的室温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云枫 王浩然 +3 位作者 李心宏 王子威 杨爽 刘曰利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
采用一步溶液法制备"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制作旁热式气敏元器件,测试其气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中,PbS纳米晶... 采用一步溶液法制备"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制作旁热式气敏元器件,测试其气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中,PbS纳米晶均匀负载在rGO片层上,且复合材料存在类似"三明治"的三维结构。该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对NH_3具有良好检测能力,对1000 ppm NH_3的灵敏度达到3.45,与纯PbS纳米晶及rGO相比,气敏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最低检测极限为1 ppm,且具有良好的氨气选择性。对"三明治"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气敏机理进行分析认为,rGO加入起到载流子传输层的作用,三维结构增加气体扩散速度及吸附面积。三明治状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因其特殊结构及优异的气敏性能,有望在气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纳米晶/rGO复合材料 三维结构 NH3 室温检测 气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环境下热障涂层新材料Mg2SiO4的高温腐蚀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思 周鑫 +1 位作者 张豪 曹学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34-1538,1570,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g2SiO4陶瓷粉末,冷压成型后烧结成陶瓷块材。盐涂法制备V2O5涂覆的样品,利用马弗炉在950℃空气气氛下保温不同时间。对热腐蚀后的样品进行表面形貌、截面特征的表征,并对Mg2SiO4的高温熔盐腐蚀机制进行分析研...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g2SiO4陶瓷粉末,冷压成型后烧结成陶瓷块材。盐涂法制备V2O5涂覆的样品,利用马弗炉在950℃空气气氛下保温不同时间。对热腐蚀后的样品进行表面形貌、截面特征的表征,并对Mg2SiO4的高温熔盐腐蚀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熔融的V2O5对Mg2SiO4陶瓷试样产生两种形式的腐蚀降解作用,即溶解-沉淀机制形成腐蚀产物Mg2V2O7和SiO2以及沿晶界腐蚀为主的渗透腐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Mg2SiO4 溶解-沉淀机制 晶界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_(4)PbBr_(6)纳米晶的超高灵敏度电阻型湿敏传感器
4
作者 郭洪兵 刘曰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
采用改进的配体辅助共沉淀法合成Cs_(4)PbBr_(6)纳米晶并组装基于Cs_(4)PbBr_(6)纳米晶的湿敏传感器,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光学性质、表面状态进行表征,并对其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s_(4)PbBr_(6)... 采用改进的配体辅助共沉淀法合成Cs_(4)PbBr_(6)纳米晶并组装基于Cs_(4)PbBr_(6)纳米晶的湿敏传感器,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光学性质、表面状态进行表征,并对其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s_(4)PbBr_(6)纳米晶含有丰富的溴空位缺陷且有着良好的亲水性。Cs_(4)PbBr_(6)纳米晶湿敏传感器在11%~98%的湿度范围内具有2.32×10~5的超高响应值、5.14%的湿滞、优秀的线性度、14 s/10 s的快速响应恢复时间、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和气体选择性,能够胜任无接触式开关和呼吸检测的工作。Cs_(4)PbBr_(6)纳米晶优秀的湿敏性能归因于材料中的溴空位缺陷作为活性位点促进水分子的吸附和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4)PbBr_(6)纳米晶 湿敏传感器 溴空位缺陷 超高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式分解炉中煤及垃圾衍生燃料共燃烧耦合CaCO_3分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梅书霞 谢峻林 +3 位作者 陈晓琳 李雪梅 裴可鹏 何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19-2525,共7页
针对一实际尺寸的带下置涡流室的分解炉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煤、垃圾衍生燃料(RDF)两种燃料共燃与碳酸钙分解相耦合的化学反应过程。计算所得煤粉及RDF燃烬率分别为99%和100%,碳酸钙分解率为95%,与工程实际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煤... 针对一实际尺寸的带下置涡流室的分解炉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煤、垃圾衍生燃料(RDF)两种燃料共燃与碳酸钙分解相耦合的化学反应过程。计算所得煤粉及RDF燃烬率分别为99%和100%,碳酸钙分解率为95%,与工程实际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煤粉自涡流室顶部入炉后,先向下俯冲,再在气流的携带下转而向上运动,在分解炉柱体部分螺旋上升,其燃烧时以焦炭燃烧占主导,在涡流室上方的锥体部分及锥体部分上方的下半柱体部分形成主燃区;RDF自分解炉柱体部分下部水平入炉后,先运动至中部,旋即与煤粉流交织在一起螺旋上升,其燃烧时以挥发分燃烧占主导,在分解炉下半柱体部分形成主燃区;CaCO_3自涡流室顶部入炉后,首先在涡流室及其下方的锥体部分做涡旋运动,一部分因吸收高温气流的热量而分解,剩余大部分上旋至燃料主燃烧区,因吸收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而分解;燃料燃烧放热与CaCO_3吸热分解相耦合后,最终在分解炉柱体部分形成了均匀、稳定的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炉 垃圾衍生燃料 煤燃烧 共燃 碳酸钙分解 化学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活性粉末混凝土设计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伟 夏江华 +1 位作者 劳里林 申培亮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1346,共6页
提出了一种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为胶凝组分,水玻璃为激发剂的地聚物胶凝材料设计方法,其强度较高,早期强度发展迅速。以地聚物胶凝材料为基础,通过运用Dinger-Funk颗粒堆积理论优化了固体颗粒堆积效率,制备了一种高抗压、抗折强度的活性... 提出了一种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为胶凝组分,水玻璃为激发剂的地聚物胶凝材料设计方法,其强度较高,早期强度发展迅速。以地聚物胶凝材料为基础,通过运用Dinger-Funk颗粒堆积理论优化了固体颗粒堆积效率,制备了一种高抗压、抗折强度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并进行了材料韧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聚物胶凝材料强度高,早期强度发展快,通过热养可以显著提高其极限强度,适宜用于制备超高强度活性粉末混凝土。掺入钢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韧性,其极限拉应变可达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活性粉末混凝土 颗粒堆积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浮法玻璃熔窑高温低氧燃烧减排NOx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梅书霞 李雪梅 +3 位作者 谢峻林 何峰 金明芳 刘小青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61-2966,共6页
高温低氧空气燃烧(HTAC)技术可有效降低NO_x的生成,在玻璃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一实际尺寸的燃油浮法玻璃熔窑火焰空间建立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烟气回掺的方式使助燃空气中的O_2含量降为18%,分别对空气助燃(21%O_2含量)和... 高温低氧空气燃烧(HTAC)技术可有效降低NO_x的生成,在玻璃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一实际尺寸的燃油浮法玻璃熔窑火焰空间建立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烟气回掺的方式使助燃空气中的O_2含量降为18%,分别对空气助燃(21%O_2含量)和高温低氧燃烧(18%O_2含量)两种工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气流流动形式相一致,但高温低氧燃烧时气流流量有所增加;高温低氧燃烧工况下的温度场与空气助燃时相比差异很小,表明玻璃熔制温度制度几乎不受影响;在高温低氧燃烧工况下,NO_x的生成量大幅度下降,最终烟气出口处NO_x的总质量流量与空气助燃时相比降低了41.4%,表明该技术对于降低玻璃熔窑中NO_x的生成量来说极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法玻璃 火焰空间 高温低氧燃烧 减排NOx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矸石渣干粉砂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明凯 李梦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86-3191,共6页
CFB矸石渣压碎值大、吸水率高,且级配不良、粒形差,用其配制的砂浆强度高,但流动性差,流动度经时损失率大,易抹性差。CFB矸石渣经球破研磨后,压碎值大幅度降低,级配和粒形均得到改善。用其配制的砂浆流动性得到改善,且抗折强度提高了11.... CFB矸石渣压碎值大、吸水率高,且级配不良、粒形差,用其配制的砂浆强度高,但流动性差,流动度经时损失率大,易抹性差。CFB矸石渣经球破研磨后,压碎值大幅度降低,级配和粒形均得到改善。用其配制的砂浆流动性得到改善,且抗折强度提高了11.7%,抗压强度提高了13.8%。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矸石渣砂浆的流动性大幅度改善,而强度仅略有降低。通过加大用水量,利用CFB矸石渣作机制砂,可配制出流动性好,强度高的砂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矸石渣 干粉砂浆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研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铁合金渣与矿棉渣的易磨性与活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明凯 周万伦 陈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80-4183,共4页
YW某铁合金公司排放的锰铁合金渣为水淬渣,其Al_2O_3含量仅1.9%,该公司将液态锰铁合金渣加Al_2O_3调质用于生产矿棉,排放的风冷渣其Al_2O_3含量提高至8.7%,两种渣的质量系数均为1.0。通过与矿渣的对比研究表明:水淬渣活性高,但易磨性差... YW某铁合金公司排放的锰铁合金渣为水淬渣,其Al_2O_3含量仅1.9%,该公司将液态锰铁合金渣加Al_2O_3调质用于生产矿棉,排放的风冷渣其Al_2O_3含量提高至8.7%,两种渣的质量系数均为1.0。通过与矿渣的对比研究表明:水淬渣活性高,但易磨性差;风冷渣活性低,易磨性好。锰铁合金渣Al_2O_3含量低、质量系数与活性比矿渣低,但比Al_2O_3含量高的矿棉渣活性好。物理方法可以激发锰铁合金渣及矿棉渣的潜在活性,且粉磨时间愈长,活性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铁合金渣 易磨性 活性 物理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掺杂MoO3纳米带的制备及V掺杂对乙醇气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云枫 田靖雯 +4 位作者 刘舜舜 曹敏驰 易子谦 杨爽 刘曰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1-1620,共8页
针对MoO_3气敏材料工作温度较高(300~500℃)、对低浓度气体检测能力有限等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V掺杂MoO_3纳米带材料并组装成气敏元件,测试测试并探究不同V掺杂量对乙醇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躯体中n(V):n(Mo)为1:10时,气敏元... 针对MoO_3气敏材料工作温度较高(300~500℃)、对低浓度气体检测能力有限等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V掺杂MoO_3纳米带材料并组装成气敏元件,测试测试并探究不同V掺杂量对乙醇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躯体中n(V):n(Mo)为1:10时,气敏元件对乙醇气敏性能最佳。V掺杂MoO_3纳米带的最佳工作温度相比于纯MoO_3纳米带降低约80℃,对1000×10^(-6)(体积分数)乙醇响应值为基于纯MoO_3纳米带元件的5.2倍,说明V掺杂可以有效降低MoO_3材料的乙醇检测温度,并显著提高气敏响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Mo O3纳米带 V掺杂 响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SMAS共聚物陶瓷解胶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11
作者 余帅杰 水中和 朱火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9,共8页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陶瓷解胶剂PAA-SMAS.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和单体配比对陶瓷料浆流出时间的影响.通过FTIR、^(1... 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陶瓷解胶剂PAA-SMAS.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和单体配比对陶瓷料浆流出时间的影响.通过FTIR、^(1)H-NMR、TG-DSC和GPC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解胶剂用量对料浆流出时间、吸附量和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对料浆分散效果的影响大于单体配比,当n(AA)∶n(SMAS)=6∶1,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50℃,合成的解胶剂分散效果最好.当其添加量为0.25%时,料浆的流出时间为41.5 s,优于进口解胶剂Pc-67和Acumer-9300.解胶剂吸附在陶土颗粒表面,使其带有同种电荷,通过静电斥力作用实现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制备 陶瓷解胶剂 流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