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装单层材料对水中除草剂西玛津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振亚 游海霞 于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5,共5页
以SiO2微粉为基底制备了终端接有SO3H基的自组装单层材料(SO3H/SiO2),研究了其吸附水中弱碱性除草剂西玛津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SO3H/SiO2能有效清除水中西玛津,如0.12gSO3H/SiO2对20mL1.4mg/L西玛津吸附3h,其吸附率达91%。吸附等温... 以SiO2微粉为基底制备了终端接有SO3H基的自组装单层材料(SO3H/SiO2),研究了其吸附水中弱碱性除草剂西玛津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SO3H/SiO2能有效清除水中西玛津,如0.12gSO3H/SiO2对20mL1.4mg/L西玛津吸附3h,其吸附率达91%。吸附等温实验数据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机制为静电相互作用,西玛津分子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到达自组单层的表面,SO3H基电离的H+使西玛津质子化而带正电,从而与—SO3-通过静电作用而保留在SO3H/SiO2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 西玛津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热压合成高纯Cr_2AlC块体材料及其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京红 梅炳初 王敬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9-423,共5页
采用原位热压烧结工艺,以Cr3C2、Cr和Al粉为原料制备Cr2AlC块体材料.采用X射线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利用差热法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失重法研究Cr2AlC在酸和碱溶液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以n(Cr3C2)∶n(Cr)∶n(Al)=... 采用原位热压烧结工艺,以Cr3C2、Cr和Al粉为原料制备Cr2AlC块体材料.采用X射线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利用差热法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失重法研究Cr2AlC在酸和碱溶液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以n(Cr3C2)∶n(Cr)∶n(Al)=0.5∶0.5∶1.2配比,1350℃,30MPa压力热压2h得到高纯Cr2AlC块体,其合成过程首先为Al的溶化,在700℃时Cr与Al生成Cr5Al8,最后Cr5Al8与Cr3C2反应生成Cr2AlC.样品断面的扫描照片显示,烧结试样呈板状和片状结晶形貌特征,平均粒径为6.4μm.除在浓H2SO4和浓HCl中失重较大外,Cr2AlC在其它溶液中均表现较低的失重.样品浸泡在浓和稀的NaOH溶液150d几乎没有质量损失,腐蚀率仅为0.4和0.7μ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 铬铝化碳 腐蚀性能 失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尾矿墙体材料的研究
3
作者 牟善彬 孙振亚 +1 位作者 彭长琪 殷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5-527,共3页
通过实验确定了生产石膏尾矿墙体材料的配合比及CaO、复合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化产物的种类及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做了测试与分析。
关键词 石膏尾矿 墙体材料 复合外加剂 X射线衍射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_2Si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梅君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3-177,共5页
以高纯Mg,Si粉合成得到的Mg_2Si微米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制备纳米Mg_2Si粉体。对球磨过程中球磨介质、球料比、转速及球磨时间进行分析,发现:通过机械球磨微米Mg_2Si的方法,以正己烷为球磨介质,选取WC球和罐,在球料比为20:1、... 以高纯Mg,Si粉合成得到的Mg_2Si微米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制备纳米Mg_2Si粉体。对球磨过程中球磨介质、球料比、转速及球磨时间进行分析,发现:通过机械球磨微米Mg_2Si的方法,以正己烷为球磨介质,选取WC球和罐,在球料比为20:1、转速为370r/min、球磨70h时即可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为十几纳米的Mg_2Si纳米粉体。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烧结纳米Mg_2Si粉体,块体晶粒长大,但仍在100nm左右;由于晶界散射作用,纳米块体Mg_2Si热导率明显降低,电导率、Seebeck系数一定程度下降,综合热电三因素,纳米Mg_2Si块材在800K时获得最大ZT值,为0.36,明显优于微米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SI 机械球磨 纳米粉体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摩擦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秦麟卿 《陶瓷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陶瓷摩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性和摩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陶瓷摩擦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基纳米FeOOH/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柳 孙振亚 吴吉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1,共7页
以蒙脱石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蒙脱石(TiO2/Mmt)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Fe(NO3)3-HNO3体系水解生长纳米FeOOH,从而制备出负载型羟基氧化铁/二氧化钛/蒙脱石(FeOOH/TiO2/Mmt)复合光催化材料以改善材料在可见... 以蒙脱石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蒙脱石(TiO2/Mmt)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Fe(NO3)3-HNO3体系水解生长纳米FeOOH,从而制备出负载型羟基氧化铁/二氧化钛/蒙脱石(FeOOH/TiO2/Mmt)复合光催化材料以改善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高分辨透射电镜的表征结果显示,FeOOH/TiO2复合薄膜厚度约为10~40nm,TiO2为晶粒粒径约为5~10nm的锐钛矿,FeOOH为长10~30nm,宽约4nm的针铁矿。以甲基橙为目标物,对FeOOH/TiO2/Mmt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初探,在甲基橙初始浓度为5mg/L,催化剂用量为1.875g/L,H2O2初始浓度为2mmol/L,pH值为6.5,350w氙灯照射1h,甲基橙脱色率达到99%,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TiO2/Mmt对甲基橙的45%脱色率;同时甲基橙残液的红外光谱图显示FeOOH/TiO2/Mmt/H2O2/UV体系比FeOOH/TiO2/Mmt/H2O2/Visible light体系具备更好的光催化氧化苯环的能力,降解更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针铁矿 二氧化钛 甲基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建筑材料光催化净化室内甲醛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君杰 孙振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8,共3页
纳米TiO2建筑材料应用于现代家庭室内装饰装修,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尤其是甲醛。探讨了TiO2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气体的机理,重点对玻璃、陶瓷、涂料、板材这四种建筑材料在光催化净化室内甲醛气体的应用做了介绍;详细讨论了纳米TiO2建筑材... 纳米TiO2建筑材料应用于现代家庭室内装饰装修,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尤其是甲醛。探讨了TiO2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气体的机理,重点对玻璃、陶瓷、涂料、板材这四种建筑材料在光催化净化室内甲醛气体的应用做了介绍;详细讨论了纳米TiO2建筑材料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相对湿度、气体流速、初始浓度等,并提出金属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共掺杂、贵金属沉积和半导体复合的方法来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最后对在实际应用中提高TiO2的可见光利用率以及TiO2与建筑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纳米TIO2 甲醛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MoO_3纳米带的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祁琰媛 陈文 +2 位作者 麦立强 胡彬 戴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95-1900,共6页
以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氧化钼溶胶为前驱体,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单晶MoO3纳米带,对样品进行了XRD、SEM和TEM分析。通过考察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合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探讨了MoO3纳米带在水热条件下的生长机理... 以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氧化钼溶胶为前驱体,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单晶MoO3纳米带,对样品进行了XRD、SEM和TEM分析。通过考察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合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探讨了MoO3纳米带在水热条件下的生长机理。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溶胶在水热条件下首先转变为热力学亚稳相h-MoO3六角柱,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h-MoO3按照溶解-重结晶过程转变为稳定相α-MoO3纳米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MOO3 纳米带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运生 范清宇 +3 位作者 马保安 周勇 胡作启 叶先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7-610,共4页
用可吸收磷酸钙骨水泥和纤维蛋白胶按一定比例体外构建复合支架材料,通过XRD、SEM、抗压实验和空隙率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加入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磷酸钙骨水泥的初凝时间,... 用可吸收磷酸钙骨水泥和纤维蛋白胶按一定比例体外构建复合支架材料,通过XRD、SEM、抗压实验和空隙率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加入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磷酸钙骨水泥的初凝时间,但并不影响磷酸钙骨水泥的终凝时间;同时,加入纤维蛋白胶改变了骨水泥固化体的微观结构,提高了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其最大抗压强度达到14MPa,弹性模量在96.64~269.39MPa之间,空隙率为38.8%。与在同样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钙骨水泥比较,复合支架材料的抗压强度增强了55.6%,而空隙率仅仅下降了6.9%;XRD分析显示,复合支架材料并不影响磷酸钙骨水泥的最终的转化,其结晶结构仍是羟基磷灰石结构,是更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磷酸钙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 复合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氢氧化铁对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振亚 杜建华 +1 位作者 陈和生 龚文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26-1229,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两种纳米氧氢氧化铁矿(α-FeOOH),正方纤铁矿(β-FeOOH)对偶氮染料分子甲基橙和酸性红G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1)甲基橙和酸性红G在氧氢氧化铁表面位〉(〉为α或β)FeOH易形成... 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两种纳米氧氢氧化铁矿(α-FeOOH),正方纤铁矿(β-FeOOH)对偶氮染料分子甲基橙和酸性红G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1)甲基橙和酸性红G在氧氢氧化铁表面位〉(〉为α或β)FeOH易形成配合物,尤其是具有两个—SO3Na基团双齿结构的酸性红G易与纳米氧氢氧化铁发生配合反应被化学吸附,而具有较高的脱色率。(2)吸附脱色2h后氧氢氧化铁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033和1030cm^-1的—SO3Na基团的特征波数,而1450~1400cm^-1的偶氮双键的振动吸收峰减弱或者消失,表明偶氮染料分子是通过带负电的—SO3Na基团吸附到氧氢氧化铁表面,有机还原性配体与氧氢氧化铁表面Fe^3+原子中心电荷转移的过程能一定程度上使偶氮键断裂而使染料发生氧化还原脱色。由以上结果推论:两种偶氮染料的脱色是选择性的化学吸附与氧氢氧化铁界面的氧化还原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氢氧化铁 偶氮染料 界面氧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氧化改性及其吸附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杨颖 李磊 +1 位作者 孙振亚 杜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132-6138,6147,共8页
综述了活性炭表面主要的含氧官能团(surface oxygen groups),及表面官能团氧化改性的主要方法。并用Boehm滴定法和FT-IR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了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的影响。并对其... 综述了活性炭表面主要的含氧官能团(surface oxygen groups),及表面官能团氧化改性的主要方法。并用Boehm滴定法和FT-IR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了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研究前景与方向进行了展望。特别强调了对活性炭作为环境纳米材料(物质)的载体在光催化中开展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含氧官能团 氧化改性 吸附机理 重金属离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不同来源二氧化硅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84
12
作者 陈和生 孙振亚 邵景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4-937,共4页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比较分析了八种不同来源二氧化硅红外特征谱的异同。结果显示,八种不同来源二氧化硅的红外光谱相似,但由于形成机理或合成方法不同,因而具有一些各自的红外特征谱。根据这些红外光谱特征峰,可以区分不同...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比较分析了八种不同来源二氧化硅红外特征谱的异同。结果显示,八种不同来源二氧化硅的红外光谱相似,但由于形成机理或合成方法不同,因而具有一些各自的红外特征谱。根据这些红外光谱特征峰,可以区分不同来源的二氧化硅,为二氧化硅开发、研究及选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不同来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苯酚在赤铁矿表面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继敏 李山虎 +2 位作者 龚文琪 孙振亚 杨红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由静态实验得到了五氯苯酚在赤铁矿表面吸附的pH等温线,最大吸附量发生在pH值6.0处,赤铁矿等电点pH值8.5处的吸附量为最大吸附量的31%。通过FTIR分析了赤铁矿吸附前后的变化,研究了吸附时五氯苯酚、赤铁矿存在形态和比例,结果表明:(1)α... 由静态实验得到了五氯苯酚在赤铁矿表面吸附的pH等温线,最大吸附量发生在pH值6.0处,赤铁矿等电点pH值8.5处的吸附量为最大吸附量的31%。通过FTIR分析了赤铁矿吸附前后的变化,研究了吸附时五氯苯酚、赤铁矿存在形态和比例,结果表明:(1)α-Fe2O3565 cm-1处特征峰吸附前后未发生改变,吸附发生在赤铁矿表面。(2)pH6.0时,α-Fe2O3表面OH与水形成的氢键产生的伸缩振动峰3 438 cm-1位移到了3417 cm-1,1643 cm-1表面的H—O—H+的弯曲振动峰由于络合反应发生明显的减弱,1050~1100 cm-1处的Fe—OH键峰位移到了950 cm-1且强度增加。五氯苯酚中的1215 cm-1的C—O键伸缩振动峰位移到1122 cm-1,两者之间作用以静电吸附为主。(3)pH8.5时,α-Fe2O3表面OH与水形成的氢键产生的伸缩振动峰3438 cm-1位移到了3428 cm-1,1643 cm-1处弯曲振动峰由于氢键反应发生明显的减弱,1050~1100 cm-1处的H—O—H+的弯曲振动峰位移到了947 cm-1且强度明显增加,两者之间主要是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苯酚 赤铁矿 吸附 FTI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CRT玻璃协同制备CMAS微晶玻璃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伟宏 王哲 +4 位作者 晁华 盛丽 崔晶晶 彭志刚 沈春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1-517,共7页
以废弃的承德铁尾矿和CRT显像管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Ca O-Mg O-Al2O3-SiO_2微晶玻璃,并利用DSC、XRD和EPM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种类、微观结构以及各项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T玻璃的合适引入量为20%。直接采用CR... 以废弃的承德铁尾矿和CRT显像管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Ca O-Mg O-Al2O3-SiO_2微晶玻璃,并利用DSC、XRD和EPM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种类、微观结构以及各项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T玻璃的合适引入量为20%。直接采用CRT玻璃和铁尾矿进行烧结,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石英,无法制备具有预期晶相的试样;将铁尾矿高温熔化后进行水淬,可以有效提高烧结反应活性,有利于制备CMAS微晶玻璃;铁尾矿中额外添加11.6wt%Ca O,6.2wt%Mg O和2.7wt%Al2O3后再熔化水淬,与CRT玻璃复合在900℃保温2 h进行烧结后样品的主晶相为透辉石,此时微晶玻璃结晶度最高,样品体积密度为2.54 g/cm3,气孔率0.8%,维氏硬度为6.9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CRT玻璃 微晶玻璃 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矿化针铁矿吸附废水中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祝春水 孙振亚 +1 位作者 龚文琪 陈和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9,共3页
在静态条件下,利用生物矿化针铁矿对含铬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矿化针铁矿对质量浓度在5mg L以下的含Cr2O72-,Cr3+模拟废水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达94%,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在静态条件下,利用生物矿化针铁矿对含铬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矿化针铁矿对质量浓度在5mg L以下的含Cr2O72-,Cr3+模拟废水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达94%,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吸附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针铁矿 离子交换 等温吸附模型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光下羟基氧化铁处理水溶液中甲基橙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吉权 孙振亚 +2 位作者 蒋蓉 于红 余建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9-303,共5页
自然界广泛存在羟基氧化铁,研究其在地质中的光催化作用对环境的污染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在自然光照下,用针铁矿和四方纤铁矿处理甲基橙溶液,不同反应时间取样经高速离心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 自然界广泛存在羟基氧化铁,研究其在地质中的光催化作用对环境的污染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在自然光照下,用针铁矿和四方纤铁矿处理甲基橙溶液,不同反应时间取样经高速离心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OOH/Visible light体系能使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83%,四方纤铁矿比针铁矿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FeOOH/Visible light体系能将甲基橙分子中的偶氮键打开,从而使溶液脱色,FeOOH/Visible lihgt/H2O2则能进一步降解甲基橙,使其分子中的苯环部分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氢氧化铁 光催化氧化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硅酸盐玻璃结构与其熔体性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小青 何峰 房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4-807,813,共5页
对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及其熔体性质展开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Al2O3对硼硅酸盐玻璃结构的影响,测试了玻璃熔体的高温粘度和抗折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玻璃中Al2O3/SiO2物质的量比在1.2%~6.5%,(R2O-Al2O3)/B2O3的物质的量比在0.04~0.4... 对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及其熔体性质展开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Al2O3对硼硅酸盐玻璃结构的影响,测试了玻璃熔体的高温粘度和抗折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玻璃中Al2O3/SiO2物质的量比在1.2%~6.5%,(R2O-Al2O3)/B2O3的物质的量比在0.04~0.41范围内时,Al3+全部以[AlO4]形式存在,是玻璃网络形成体,B3+大部分以[BO3]的形式存在,是玻璃网络外体,少部分以[BO4]形式存在,是玻璃网络形成体。增加玻璃熔体中Al2O3的含量,玻璃中游离氧含量和[BO4]含量减少,[BO3]含量增加,玻璃的高温粘度增大,熔制温度升高,抗折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硅酸盐玻璃 红外光谱 高温粘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泥混凝土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文俞 陈文怡 +1 位作者 王勤燕 官建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一种水泥混凝土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表明 ,聚合物总浓度不超过 2 0 %时 ,等量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随聚合物总浓度的增大而逐渐由致密体结构变成网络状结构 ;聚合物总浓度为 2 0 %时 ,不同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以... 一种水泥混凝土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表明 ,聚合物总浓度不超过 2 0 %时 ,等量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随聚合物总浓度的增大而逐渐由致密体结构变成网络状结构 ;聚合物总浓度为 2 0 %时 ,不同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以等量配比的共混物的网络状结构最均匀为特征 ;B聚合物在共混体系中兼起消泡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混混凝土 聚合物共混物 微观形态 变化机理 浓度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矿物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纯 龚文琪 +1 位作者 孙振亚 沈艳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介绍了纳米矿物材料———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无机介孔材料、纳米生物矿化材料、天然纳米矿物材料和工艺荧光陶瓷等。叙述了纳米技术在矿物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矿物材料 纳米矿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纳米晶层的高压剥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振亚 胡纯 +1 位作者 黎明发 龚文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5,219,共4页
首次采用物理方法高压制备了酚醛树脂(PF)/累托石(REC)粘土和酚醛树脂(PF)/有机改性累托石(OREC)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红外光谱(IR)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不通过层间高分子聚... 首次采用物理方法高压制备了酚醛树脂(PF)/累托石(REC)粘土和酚醛树脂(PF)/有机改性累托石(OREC)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红外光谱(IR)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不通过层间高分子聚合反应,在常温高压下,由聚合物分子插入粘土层间,可以形成剥离型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在100M Pa和500M Pa下,复合材料中的OREC完全剥离,而REC只有部分被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酚醛树脂 高压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