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_(2)-CuO/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微波下降解苯乙烯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浩 赵硕涵 +1 位作者 王秋龙 杜敬鑫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05,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吸波发热蜂窝陶瓷表面制备(CeO_(2)-CuO)/TiO_(2)低温吸附催化燃烧催化剂,采用络合剂(C_(6)H_(8)O_(7)、C_(10)H_(14)N_(2)Na_(2)O_(8)、C_(6)H_(15)NO_(3))分别对Ce^(3+)、Cu^(2+)进行络合,考察了络合剂对Ce^(3+)、C...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吸波发热蜂窝陶瓷表面制备(CeO_(2)-CuO)/TiO_(2)低温吸附催化燃烧催化剂,采用络合剂(C_(6)H_(8)O_(7)、C_(10)H_(14)N_(2)Na_(2)O_(8)、C_(6)H_(15)NO_(3))分别对Ce^(3+)、Cu^(2+)进行络合,考察了络合剂对Ce^(3+)、Cu^(2+)催化剂涂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对苯乙烯的吸附效果和微波热分解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催化剂的相组成、微观结构、比表面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络合剂为C_(10)H_(14)N_(2)Na_(2)O_(8)时,催化剂颗粒粒径为20 nm~30 nm,催化剂涂层的形貌呈网络状结构,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情况好,对苯乙烯吸附效率为95%;在微波条件下,苯乙烯起燃温度仅为90℃,催化剂在200℃时催化活性最高,催化转化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苯乙烯处理 吸附 催化燃烧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雁冰 黄志雄 张联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0-53,共4页
介绍了高聚物材料的阻尼机理与高聚物材料阻尼性能的评价,简述了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聚氨酯橡胶、无机填料填充、软硬段聚合物与有机硅共聚改性硅橡胶阻尼材料近年来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硅橡胶 阻尼材料 共聚改性 丁基橡胶 聚氨酯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 填充 阻尼机理 阻尼性能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3
作者 郝华 刘韩星 欧阳世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针对微波合成的特点 ,对合成的粉进行了电性能测试 ,并对影响电性能的几个影响因素 :合成温度、配比、粒度、比表面和Jahn Teller形变进行了讨论。 70 0~ 80 0℃是微波合成LixMn2 O4的适宜温度范围。比表面越大 ,颗粒粒度越小 ,对应电... 针对微波合成的特点 ,对合成的粉进行了电性能测试 ,并对影响电性能的几个影响因素 :合成温度、配比、粒度、比表面和Jahn Teller形变进行了讨论。 70 0~ 80 0℃是微波合成LixMn2 O4的适宜温度范围。比表面越大 ,颗粒粒度越小 ,对应电性能越优良。Li/Mn(mol)配比为 1∶1.5的循环性较好 ,1∶2的容量较高但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结构 电性能 比容量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水泥基机敏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守德 黄世峰 +1 位作者 陈文 程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9,84,共6页
综述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压敏性、Seeback效应、温阻效应、焦耳效应和电磁屏蔽效应等机敏特性及其相应机理,并对各种机敏特性在工程中的应用做了概述。
关键词 CFRC 机敏性 压敏性 温敏性 电磁屏蔽 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机敏特性 材料研究 Seeback效应 电磁屏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机耐烧蚀复合材料固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红艳 王继辉 +1 位作者 肖永栋 张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8,共4页
在特定温度下,采用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铝和磷酸合成出磷酸铝基体,对玻璃纤维或织物处理后,采用手糊工艺(固化温度低于220℃)制备了新型耐烧蚀复合材料———织物增强磷酸铝基复合材料。借助XRD和TG-DTA等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材料的固化机... 在特定温度下,采用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铝和磷酸合成出磷酸铝基体,对玻璃纤维或织物处理后,采用手糊工艺(固化温度低于220℃)制备了新型耐烧蚀复合材料———织物增强磷酸铝基复合材料。借助XRD和TG-DTA等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材料的固化机理,发现材料可采用加热固化和常温固化。其热固化机理为:在加热时,酸式磷酸铝脱水形成聚合状的磷酸铝,然后转变为线型聚磷酸铝或环状偏磷酸铝;常温固化机理为:在常温下,酸式磷酸铝与活性适中的固化剂反应而获得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耐烧蚀复合材料 固化机理 手糊工艺 加热固化 常温固化 磷酸铝 耐热性 热稳定性 耐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发展与性能 被引量:18
6
作者 魏明坤 张丽鹏 张广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6-40,54,共6页
中国从 5 0年代 ,人们就开始研究先进的结构陶瓷 ,SiC耐火制品也有 40多年的研究历史 ,在 5 0年代初 ,研制成功并迅速建成车间投产 ,满足炼锌竖罐精馏的特殊要求[1] 。苏联、日本、美国对SiC耐火材料的研究更早一些。SiC耐火材料具有优... 中国从 5 0年代 ,人们就开始研究先进的结构陶瓷 ,SiC耐火制品也有 40多年的研究历史 ,在 5 0年代初 ,研制成功并迅速建成车间投产 ,满足炼锌竖罐精馏的特殊要求[1] 。苏联、日本、美国对SiC耐火材料的研究更早一些。SiC耐火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 ,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能源、机械、建材、刀具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耐火材料 发展 性能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轻舟用薄板结构混凝土材料组成优化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涛 沈卫国 +1 位作者 李明忠 李旭巍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8,共3页
对水泥轻舟用薄板结构混凝土的集料级配进行和优化设计,并对纤维、乳液的优选及最佳掺量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集料取碎石A∶碎石B∶河砂=2∶3∶5时,配制的集料级配曲线最接近Fuller曲线;UF500纤维素纤维和StyrofanD62... 对水泥轻舟用薄板结构混凝土的集料级配进行和优化设计,并对纤维、乳液的优选及最佳掺量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集料取碎石A∶碎石B∶河砂=2∶3∶5时,配制的集料级配曲线最接近Fuller曲线;UF500纤维素纤维和StyrofanD623丁苯乳液配制的水泥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优选出的混凝土抗折强度达14MPa,适宜于水泥轻舟用薄板结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轻舟 薄板结构 集料复配 纤维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炭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水平 翁睿 吴志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本文研究了由炭黑、短切碳纤维填充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了乙炔炭黑、短切碳纤维用量与复合材料电阻率的关系,对其导电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炭黑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基材料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伟儒 孙峰 +4 位作者 田庭燕 武七德 陈波 吉晓莉 陈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783,共6页
碳化硅基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但作为非氧化物陶瓷,碳化硅材料的高温氧化造成的性能衰减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碳化硅的氧化机理,对比和总结了碳化硅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和涂层体系,并结合实际工作对碳化硅抗氧化... 碳化硅基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但作为非氧化物陶瓷,碳化硅材料的高温氧化造成的性能衰减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碳化硅的氧化机理,对比和总结了碳化硅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和涂层体系,并结合实际工作对碳化硅抗氧化涂层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抗氧化 涂层 非氧化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分离膜支撑体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耀明 孟宪谦 +1 位作者 薛友祥 张联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对陶瓷分离膜支撑体材料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状况作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几种陶瓷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并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初步探讨了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陶瓷 分离膜 支撑体材料 制备方法 骨料 结合剂 颗粒堆积成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极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世峰 常钧 +4 位作者 徐荣华 刘福田 芦令超 叶正茂 程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05,224,共4页
采用压制成型法,首次以快硬早强的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制备了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详细阐述了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极化条件,分析讨论了极化过程中出现漏电流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决途径。结果表明... 采用压制成型法,首次以快硬早强的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制备了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详细阐述了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极化条件,分析讨论了极化过程中出现漏电流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决途径。结果表明,对硫铝酸盐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来说,适宜的极化工艺参数:极化电场强度为4kV/mm,极化时间为45min,极化温度应低于13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 0-3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 极化工艺条件 硫铝酸盐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应变诊断功能的碳纤维机敏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伟 王钧 +1 位作者 王翔 杨小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78-580,共3页
分别以单向碳纤维带、正交碳纤维布、碳纤维毡为增强材料,乙烯基酯树脂(3201)、柔性树脂为基体,制备出了一类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类复合材料在拉伸条件下,体积电阻率-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其中,单向碳纤维带复合材料和正交碳... 分别以单向碳纤维带、正交碳纤维布、碳纤维毡为增强材料,乙烯基酯树脂(3201)、柔性树脂为基体,制备出了一类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该类复合材料在拉伸条件下,体积电阻率-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其中,单向碳纤维带复合材料和正交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应变曲线存在突变,而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应变曲线能很好的拟合成直线。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毡适合制备机敏复合材料传感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电阻率 应变 碳毡 机敏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层状结构铁电材料的性能与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华 刘韩星 欧阳世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2-56,共5页
铋层状材料具有优良的铁电性能,本文介绍了铋层状材料的结构及其特点,并且综述了其铁电性能(疲 劳性能、压电性能)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铋层状结构材料改性的工艺措施(热铸法、模板定向生长技术、 掺杂)。
关键词 铋层状材料 铁电材料 压电性能 热铸法 模板定向生长技术 介电常数 电场强度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阻-应变传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翔 王钧 钟龄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 (CFRP)的电阻 应变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碳纤维织物形式、电极种类对电阻变化的影响。并对单向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导电模型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 ,单向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电阻变化具有较好的应变相关性 ,... 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 (CFRP)的电阻 应变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碳纤维织物形式、电极种类对电阻变化的影响。并对单向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导电模型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 ,单向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电阻变化具有较好的应变相关性 ,可作为应变传感器使用 ,达到预警及智能监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电阻-应变传感器 传感特性 单向碳纤维布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嵘 郝春功 +3 位作者 杨娇萍 张雄军 付绍云 王继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0,共3页
本文综述了超低温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最新进展。首先对超低温复合材料所用基体和增强材料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超低温复合材料的测试手段和主要关注的性能,主要包括结构表征、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热循环使用寿命、渗漏性... 本文综述了超低温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最新进展。首先对超低温复合材料所用基体和增强材料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超低温复合材料的测试手段和主要关注的性能,主要包括结构表征、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热循环使用寿命、渗漏性测试、材料损伤检测。同时,还介绍了超低温复合材料的应用。最后,本文展望了超低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复合材料 研究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法改性制备聚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曦 邬淑红 张超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315-318,共4页
从制备方法着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乳液法制备聚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成果,并采用详细实例概述了相关性能,简介了聚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苯胺 乳液 复合材料 乳液共混法 原位乳液聚合法 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发泡法制备脲醛泡沫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铭 王勇 +1 位作者 胡达 甘光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机械发泡法制备了脲醛泡沫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刑种类以及浓度的选择、脲醛树脂液的黏度、发泡温度等影响制备过程中泡沫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左右、黏度为20~28s时,用浓度为8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发泡剂... 采用机械发泡法制备了脲醛泡沫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刑种类以及浓度的选择、脲醛树脂液的黏度、发泡温度等影响制备过程中泡沫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左右、黏度为20~28s时,用浓度为8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发泡剂时制得的泡沫材料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发泡 表面活性剂 泡沫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ZT/PVDF体系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压电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芳 熊传溪 +3 位作者 董丽杰 杨剑 权红英 杨小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采用复合材料模压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不同的改性PZT(含铌的钛锆酸铅)/PVDF(聚偏二氟乙烯)压电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利用HP4294A,Z-3A型准静态测试仪等系统地研究了改性PZT体积分数对材料介电、压电性能的... 采用复合材料模压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不同的改性PZT(含铌的钛锆酸铅)/PVDF(聚偏二氟乙烯)压电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利用HP4294A,Z-3A型准静态测试仪等系统地研究了改性PZT体积分数对材料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改性PZT体积分数为70%时,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压电复合材料。在压电陶瓷高含量区(>0.5),部分压电陶瓷颗粒相互联接,形成了类似0-3(3-3)型复合连通形式,是复合材料获得优良压电、介电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型改性含铌的钛锆酸铅/聚偏二氟乙烯 体积分数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内养护材料对高强混凝土自收缩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荣进 丁庆军 陈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561-3565,共5页
内养护(internal curing)是抑制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研究的热点。研究了新型内养护材料对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规律,通过孔结构分析了内养护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内养护材料用量20~25 kg/m3、粒径〈100μm时,抑制自收缩效果较佳。当... 内养护(internal curing)是抑制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研究的热点。研究了新型内养护材料对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规律,通过孔结构分析了内养护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内养护材料用量20~25 kg/m3、粒径〈100μm时,抑制自收缩效果较佳。当混凝土中有锰渣微粉和粉煤灰时,内养护材料(internal curing agents)可与之发挥协同抑制效应。压汞分析证实,内养护减少了混凝土中对收缩不利的9~50 nm 毛细孔数量,增加了9 nm以下凝胶孔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养护材料 自收缩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质材料对水热合成硬硅钙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洪义 陈小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0,201,共4页
采用晶体与非晶态硅质原料,与氧化钙在高压釜中进行动态水热反应,合成晶须状硬硅钙石晶体,研究合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最终结晶产物的影响,并使用XRD、SEM对水热合成的产物进行分析。
关键词 硬硅钙石 硅质原料 合成温度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