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陶瓷/聚合物基新型阻尼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慧敏 王雁冰 +2 位作者 沈强 黄志雄 张联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4,52,共5页
压电陶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和压电陶瓷两相的优点,是新型的智能阻尼材料。叙述了压电陶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表征、阻尼原理以及影响阻尼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研究前景。指出从压电阻尼材料的基础理论、制备工... 压电陶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兼具了聚合物和压电陶瓷两相的优点,是新型的智能阻尼材料。叙述了压电陶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表征、阻尼原理以及影响阻尼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研究前景。指出从压电阻尼材料的基础理论、制备工艺和性能表征、结构与性能关系上寻找突破,可以获得可控的高阻尼压电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聚合物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陶瓷材料快速烧结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季伟 傅正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2-670,共9页
特种陶瓷作为工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特种陶瓷晶粒粗大且性能较差,高耗能和高耗时的特点也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快速烧结新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利用快速烧结技术,... 特种陶瓷作为工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特种陶瓷晶粒粗大且性能较差,高耗能和高耗时的特点也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快速烧结新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利用快速烧结技术,陶瓷材料的制备时间和能耗大大降低,同时其在烧结过程中的晶粒生长也受到抑制,材料性能得以优化。主要围绕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高温自蔓延烧结(SHS)和基于这两种技术发展的烧结新方法(SPS Plus, SHS Plus),从烧结机理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总结了特种陶瓷材料快速烧结新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快速烧结新方法在快速制备、陶瓷连接、梯度和纳米陶瓷制备方面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陶瓷 快速烧结 烧结机理 致密化 晶粒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槽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树脂传递工艺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张韬 倪爱清 +1 位作者 王继辉 冯雨薇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7,共9页
本工作提出了孔槽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案并针对真空辅助树脂传递(VARI)工艺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测得玻璃纤维织物和树脂的相关参数,利用Hagen-Poiseuill方程和达西定律算出孔洞和沟槽的等效渗透率;接着,利用PAM-RT... 本工作提出了孔槽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案并针对真空辅助树脂传递(VARI)工艺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测得玻璃纤维织物和树脂的相关参数,利用Hagen-Poiseuill方程和达西定律算出孔洞和沟槽的等效渗透率;接着,利用PAM-RTM模拟孔槽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VARI工艺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使用PAM-RTM研究了芯材加工参数、树脂灌注方式和导流网铺敷区域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并选出了最优方案;最后,在此方案的基础上研究了树脂黏度与灌注时间的关系,并拟合得到了预测函数。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优灌注方案可显著缩短树脂填充时间并降低整体孔隙率;预测函数可准确预测灌注时间,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复合材料 等效渗透率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 芯材加工 工艺优化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波预浸料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
4
作者 邬志超 倪爱清 +1 位作者 陈俊磊 王继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1-240,共10页
将羰基铁粉(CIP)和乙炔炭黑(CB)作为吸波剂引入到中温固化预浸料树脂体系中,通过测试吸波预浸料树脂的流变性能、凝胶时间、固化特征温度、热失重性能等确定吸波剂的加入对预浸料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IP和CB吸波粒子的加入对预浸... 将羰基铁粉(CIP)和乙炔炭黑(CB)作为吸波剂引入到中温固化预浸料树脂体系中,通过测试吸波预浸料树脂的流变性能、凝胶时间、固化特征温度、热失重性能等确定吸波剂的加入对预浸料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IP和CB吸波粒子的加入对预浸料树脂的凝胶时间、固化特征温度的影响较小,对预浸料树脂的流变特性影响较大。为满足工艺性能要求,CIP吸波粒子的加入量与树脂的质量比宜控制为0~2.5,CB吸波粒子的加入量与树脂的质量比宜控制为0~0.03。相比于单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双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更为优异,综合考虑其成型工艺性能和吸波性能等,以C3C为透波层、Fe250C为损耗层的材料组合综合性能最佳,其最大有效吸波带宽为3.85 GHz,对应的透波层和损耗层厚度分别为0.9 mm和1.5 mm,最小电磁波的反射损耗RL值为-35.46 dB,对应的透波层和损耗层厚度分别为0.5 mm和1.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料树脂 吸波粒子 电磁参数 结构吸波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薄铺层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及冲击后压缩特性研究
5
作者 郑凯东 曹东风 +2 位作者 胡海晓 李瑞奇 李书欣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7,共9页
相对于传统厚铺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铺层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损伤抑制效应,在诸多力学性能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基于准各项同性厚铺层层合板,采用“离散”与“聚集”2种薄层嵌入厚层的方式衍生出的2种厚/薄层混杂层合板,研究低... 相对于传统厚铺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铺层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损伤抑制效应,在诸多力学性能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基于准各项同性厚铺层层合板,采用“离散”与“聚集”2种薄层嵌入厚层的方式衍生出的2种厚/薄层混杂层合板,研究低能量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程度和分布特征以及冲击后的剩余压缩性能。实验获取了冲击与准静态压缩实验过程的力学响应;超声C扫与热揭层实验揭示了3类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损伤形貌特征,量化了损伤尺寸大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薄层的“离散”与“聚集”2种嵌入厚层的方式,充分利用了薄铺层复合材料的损伤抑制效应,改变了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的中心对称分布特征与特征分层损伤沿厚度方向分布位置,改善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剩余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冲击 混杂效应 热揭层 损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r复合涂层的磁控溅射沉积与性能优化
6
作者 许瑞 刘龙 +3 位作者 刘翠翠 徐志刚 彭健 王传彬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目的在Ta涂层与基体之间引入Cr缓冲层,研究不同Cr缓冲层厚度(447~1503 nm)对涂层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合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提高Ta涂层与不锈钢基体间结合力,提升Ta/Cr复合涂层的性能。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PCr... 目的在Ta涂层与基体之间引入Cr缓冲层,研究不同Cr缓冲层厚度(447~1503 nm)对涂层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合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提高Ta涂层与不锈钢基体间结合力,提升Ta/Cr复合涂层的性能。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PCrNi1MoA合金钢基体上引入Cr缓冲层,构筑Ta/Cr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Ta涂层的物相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a/Cr复合涂层表面和截面的形貌特征,测量其厚度,观察截面致密度。利用纳米压痕仪测试Ta/Cr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利用洛氏硬度计和划痕仪测试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情况,并利用摩擦磨损仪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缓冲层厚度在447~1283 nm时,可以得到单一物相的α-Ta涂层;缓冲层厚度为1283 nm时,Ta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硬度达到11.42 GPa,弹性模量为179 GPa,且界面结合力超过30 N,并且表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摩擦因数仅0.3~0.4,磨损率低至0.011×10^(-6) mm^(3)/(N·m)。结论Cr缓冲层厚度的变化显著影响Ta/Cr复合涂层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及表面形貌,进而影响基体与Ta涂层间的结合力以及涂层的力学性能,引入一定厚度的Cr缓冲层有利于制备优异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α-Ta涂层,且与基体结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Ta涂层 Cr缓冲层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界面结合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自然学习:实现从无生命复合到有生命复合的跨越——材料与生命物质的交叉创新分论坛侧记
7
作者 吴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8-929,共2页
材料复合的发展趋势是多尺度多组分的精确复合和多层次多功能的精确调控,以大幅提高材料的性能。生命复合材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是大自然生物体中最普遍的现象,具有高效协同的功能特性。将材料与生命物质进行精确复合,伴随着新原理的发... 材料复合的发展趋势是多尺度多组分的精确复合和多层次多功能的精确调控,以大幅提高材料的性能。生命复合材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是大自然生物体中最普遍的现象,具有高效协同的功能特性。将材料与生命物质进行精确复合,伴随着新原理的发现和新功能的产生,可为解决能源、环境、医疗健康、生命科学中的挑战提供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这一科学思想把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或生命体引入到材料制备中,创造出具有生命功能的仿生复合材料,从而实现从无生命复合到有生命复合的跨越,具有开创性学术意义和前瞻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物质 生命科学 仿生复合材料 医疗健康 生命功能 交叉创新 材料制备 材料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改性BaTiO_3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熊传溪 董丽杰 +2 位作者 陈娟 刘起虹 王雁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 Ba Ti O3粉进行了表面处理 ,使用溶剂法制备了 PVDF/Ba Ti O3复合薄膜。通过疏水亲油实验定性地分析了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 Ba Ti O3粉的偶联作用可以改善 PVDF/Ba-Ti O3的界面结合 ,通过测定 PVDF/Ba Ti O3的... 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 Ba Ti O3粉进行了表面处理 ,使用溶剂法制备了 PVDF/Ba Ti O3复合薄膜。通过疏水亲油实验定性地分析了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 Ba Ti O3粉的偶联作用可以改善 PVDF/Ba-Ti O3的界面结合 ,通过测定 PVDF/Ba Ti O3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表征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PVDF/Ba Ti O3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的微观形态分析发现 ,经过偶联剂表面处理 ,Ba Ti O3粉在PVDF中的分散情况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改性 BATIO3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研究 钛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温陶瓷天线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沈强 陈斐 +1 位作者 闫法强 张联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共4页
导弹天线罩是保护导弹导引头天线在恶劣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一种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弹的制导精度。天线罩材料经历了如下发展路径:氧化铝陶瓷→微晶玻璃→石英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逐步向宽频带、多模通讯与精确制导方向发展。... 导弹天线罩是保护导弹导引头天线在恶劣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一种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弹的制导精度。天线罩材料经历了如下发展路径:氧化铝陶瓷→微晶玻璃→石英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逐步向宽频带、多模通讯与精确制导方向发展。近年来,陶瓷基高速导弹天线罩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重点介绍了高温陶瓷导弹天线罩的主要材料体系,并对各种体系陶瓷天线罩材料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陶瓷 天线罩材料 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微波吸收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飚 官建国 +1 位作者 王琦 张清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5-47,58,共4页
在概述了纳米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同时,初步探讨了纳米吸波材料可能的吸波机制。指出将纳米技术引入吸波材料的研究开发,可以制备出宽频、高效、质轻、层薄的多频谱吸收的新型吸波材料。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 微波吸收材料 纳米金属 纳米氧化物 纳米碳 纳米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1 位作者 罗志平 袁润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8,100,共4页
评述了采用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了原材料、制作工艺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赋予此类双极板内增湿功能的研究概况,预示了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石墨 电导率 聚合物复合材料 力学强度 制备 性能 原材料 增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纳米材料团聚控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唐浩林 潘牧 赵修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4-45,共2页
从溶胶制备、凝胶干燥和粉末培烧三个方面综述了纳米α-Al_2O_3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机理和控制措施。表明制备溶胶时选用合适的pH值、加入高分子分散剂,溶胶干燥时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培烧时加入晶种有助于制备... 从溶胶制备、凝胶干燥和粉末培烧三个方面综述了纳米α-Al_2O_3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机理和控制措施。表明制备溶胶时选用合适的pH值、加入高分子分散剂,溶胶干燥时采用低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培烧时加入晶种有助于制备小粒径的α-Al_2O_3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Α-AL2O3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团聚控制 氧化铝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辉 杨俊峰 +1 位作者 方亮 杨卫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66,共3页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铁电相和铁磁相复合而成,具有磁电转换功能的新材料,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介绍了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原理、性质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关键词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 研究现状 性质 设计原理 磁电效应 磁电转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_2O_3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志 许坤 +2 位作者 陈亚明 侯宪钦 沈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9-801,共3页
本文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致密的Ti Al2 O3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6 0vol%Al2 O3和80vol%Al2 O3的Ti Al2 O3复合材料 ,界面处生成少量的TiAl,使得Ti与Al2 O3间的界面能大于其单个晶粒的界面能 ,复合材料性能随Ti含量的增加而... 本文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致密的Ti Al2 O3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6 0vol%Al2 O3和80vol%Al2 O3的Ti Al2 O3复合材料 ,界面处生成少量的TiAl,使得Ti与Al2 O3间的界面能大于其单个晶粒的界面能 ,复合材料性能随T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4 0vol%Al2 O3和 2 0vol%Al2 O3的Ti Al2 O3复合材料 ,界面处生成脆性的Ti3Al相 ,使得Ti与Al2 O3间的界面能小于各自晶粒的界面能 ,材料的性能随T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同时断裂的模式也发生改变 ,由穿晶断裂为主转变为沿晶断裂 ,脆性的Ti3Al相是Ti Al2 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2O3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界面能 力学性能 脆性 性能研究 制备 晶粒 降低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碳球负载二硫化硒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雯 黄磊 +3 位作者 关豆豆 贺汝涵 李枫 麦立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99-2006,共8页
制备了一种空心碳球负载二硫化硒(SeS_2@HCS)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氮气吸脱附测试(BET)等对产物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模板法结合化学聚合法可以合成... 制备了一种空心碳球负载二硫化硒(SeS_2@HCS)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氮气吸脱附测试(BET)等对产物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模板法结合化学聚合法可以合成形貌均一、单分散的空心碳球;其直径约为500 nm,壁厚约为30 nm。进一步采用熔融灌入法可以得到空心碳球负载二硫化硒复合材料。将所制备复合材料组装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原始二硫化硒块体材料相比,SeS_2@HCS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初始容量(100 m A?g^(-1)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容量为956 m Ah?g^(-1))和更长的循环寿命(100 m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同时显示出更优异的倍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硒 空心碳球 大孔容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铁粉/银核-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磁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一龙 李维 +2 位作者 章桥新 王维 官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4-1939,共6页
运用液相化学还原银技术,制备了羰基铁粉/银核-壳复合粒子;以该复合粒子为屏蔽填料,制备了一种宽频、高效的新型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分析了该屏蔽填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研究了其电磁特性对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运用液相化学还原银技术,制备了羰基铁粉/银核-壳复合粒子;以该复合粒子为屏蔽填料,制备了一种宽频、高效的新型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分析了该屏蔽填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研究了其电磁特性对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有完整核壳结构的羰基铁粉/银复合粒子兼具优异的磁性能和高导电率,用其组成的电磁屏蔽橡胶材料对电磁波能同时产生较强的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屏蔽效能(SE)优于传统的屏蔽橡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铁粉/银核-壳复合粒子 电磁屏蔽 磁导率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TiAl/Ti_2AlC复合材料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教群 梅炳初 周卫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6-359,共4页
本研究以Ti/Al TiC为原料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致密TiAl Ti2 AlC复合材料。制备材料主要由TiAl和Ti2 AlC两相组成。当原料中掺入体积分数为 7%的TiC时 ,Ti Al基体由γ相和层状相所构成 ,而Ti2 AlC颗粒则均匀分布在基体中。经热... 本研究以Ti/Al TiC为原料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致密TiAl Ti2 AlC复合材料。制备材料主要由TiAl和Ti2 AlC两相组成。当原料中掺入体积分数为 7%的TiC时 ,Ti Al基体由γ相和层状相所构成 ,而Ti2 AlC颗粒则均匀分布在基体中。经热处理后 ,则转变为Ti2 AlC颗粒均匀分布在由γ相构成的基体中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制备 TiAl/Ti2AlC 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陶瓷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18
作者 高闰丰 梅炳初 +2 位作者 朱教群 赵莉 李守忠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8期1-7,共7页
弥散强化铜(DSC)合金因为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而逐渐成为很多领域中不可替代的结构功能材料,常用的增强相一般有Al2O3,WC和TiB2,最近,又有一种新的Ti3SiC2陶瓷被用来作为增强相。本文对几种复合材料分别做了介绍,分析了研制弥散强化铜基... 弥散强化铜(DSC)合金因为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而逐渐成为很多领域中不可替代的结构功能材料,常用的增强相一般有Al2O3,WC和TiB2,最近,又有一种新的Ti3SiC2陶瓷被用来作为增强相。本文对几种复合材料分别做了介绍,分析了研制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中的一些问题,还对该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复合材料 增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佳明 章桥新 +1 位作者 张建红 杨丽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9,共3页
介绍并探讨了不同马赫数和温度下飞行器天线罩和天线窗用透波材料以及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透波复合材料如隐身材料、智能材料、FSS、人工介质、电抗加载材料等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展望了透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 透波 功能复合材料 天线罩 天线窗 多功能复合材料 透波复合材料 隐身材料 智能材料 飞行器 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物理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春晖 潘牧 袁润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0,共3页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测量了双极板的电导率、弯曲强度和气密性。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此导电复合材料能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双极板并能用于燃料电...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与导电填料石墨复合,通过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测量了双极板的电导率、弯曲强度和气密性。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此导电复合材料能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双极板并能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聚偏氟乙烯 双极板 物理性能分析 石墨 燃料电池 导电填料 弯曲强度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必备条件 电导率 气密性 制备 模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