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相同义项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带补语和自身句法性质功能方面的差异
被引量:
2
1
作者
金桂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年第4期9-16,共8页
文章提出用作相同义项时,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带补语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V单带结果补语的能力较之其对应的V双要强得多。自身句法性质和功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有:用作定语和宾语时,与其组合词语的音节有别;V双用作主语的能力比V单强得...
文章提出用作相同义项时,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带补语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V单带结果补语的能力较之其对应的V双要强得多。自身句法性质和功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有:用作定语和宾语时,与其组合词语的音节有别;V双用作主语的能力比V单强得多;V单能用作另一动词的结果补语,而对应的V双则不能;"V双+地"能用作另一动词的状语,而对应的V单则不能这样用;V单能进入状中式"V1+着+V2"结构中充当V1,具有[+状态]或[+过程]义的V单多能直接用作另一动词的状语,对应的V双则一般不能这样用。文章还对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音动词
带补语
作体词性成分
作补语
作状语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相同义项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带补语和自身句法性质功能方面的差异
被引量:
2
1
作者
金桂桃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对外汉语中心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年第4期9-16,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0-16-090)
文摘
文章提出用作相同义项时,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带补语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V单带结果补语的能力较之其对应的V双要强得多。自身句法性质和功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有:用作定语和宾语时,与其组合词语的音节有别;V双用作主语的能力比V单强得多;V单能用作另一动词的结果补语,而对应的V双则不能;"V双+地"能用作另一动词的状语,而对应的V单则不能这样用;V单能进入状中式"V1+着+V2"结构中充当V1,具有[+状态]或[+过程]义的V单多能直接用作另一动词的状语,对应的V双则一般不能这样用。文章还对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单双音动词
带补语
作体词性成分
作补语
作状语
差异
Keywords
synonymous with the same morpheme
monosyllabic-verb and disyllabic-verb
comple-ment
as noun-composition
complement
adverbial
difference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相同义项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带补语和自身句法性质功能方面的差异
金桂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